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9446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4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docx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docx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练习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B.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C.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D.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2.措辞得当,能体现人的文化品位。

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当白昼的一切迷雾都  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个世世界。

(2)我们不能  于那片秋之收获,要把自己的汗水融入冬天的缓冲与再造,让我们憧憬的春天更富有魅力。

(3)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  ,充满快乐。

A.消散 沉醉 五彩缤纷

B.消逝 沉醉 姿态万千

C.消散 沉溺 姿态万千

D.消逝 沉溺 五彩缤纷

二、字词书写

3.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从高空俯视,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jìng秀,万hè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

可谁能想到,眼前这座黄山,竟是亿万年前地壳中的岩浆凝固后形成的花岗石群;这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群峰,竟是日晒雨淋、水流侵蚀这些大自然的能工巧匠“雕刻”“装饰”的结果!

 

 

 

 

 

 

 

三、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马的眼镜

莫言

1984年解放军艺术学院创办文学系,徐怀中老师是首任主任,我是首届学员。

他确定的教学方针以及他为这届学员所做的一切,却让我们一直牢记在心。

今年三月初,在文学系的讲座上,我忆起北京大学吴小如先生给我们讲课的事,虽寥寥数语,但引发了怀中老师的很大感慨,于是,我就写下这篇文章,回忆往事,以防遗忘。

[来源:

学+科+网]

吴先生为我们讲课,应该是在1984年的冬季,前后讲了十几次。

他穿着一件黑色呢大衣,戴一顶黑帽子,围一条很长的酱紫色的围巾。

进教室后他脱下大衣解下围巾摘下帽子,露出头上凌乱的稀疏白发,目光扫过来,有点鹰隼的感觉。

他目光炯炯,有两个明显的眼袋,声音洪亮,略有戏腔,一看就知道是讲台上的老将。

因为找不到当年的听课笔记,不能准确罗列他讲过的内容。

只记得他第一节讲杜甫的《兵车行》。

杜诗一千多首,他先讲《兵车行》,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因为我们是军队作家班。

这首诗他自然是烂熟于胸,讲稿在桌,根本不动,竖行板书,行云流水——后来才知道他的书法也可称“家”的——他的课应该是非常精彩的,他为我们讲课显然也是十分用心的,但由于我们当时都发了疯似地摽劲儿写作,来听他讲课的人便日渐减少。

最惨的一次,偌大的阶梯教室里,只有五个人。

这也太不像话了,好脾气的怀中主任也有些不高兴了。

他召集开会,对我们提出了温和的批评并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

下一次吴先生的课,三十五名学员来了二十多位,怀中主任带着系里的参谋干事也坐在了台下。

吴先生一进教室,炯炯的目光似乎有点湿,他说:

“同学们,我并不是因为吃不上饭才来给你们讲课的!

”这话说得很重,许多年后,徐怀中主任说:

“听了吴先生的话,我真是感到无地自容!

”吴先生的言外之意很多,其中自然有他原本并不想来给我们讲课是徐怀中主任三顾茅庐才把他请来的意思。

那一课大家都听得认真,老先生讲得自然也是情绪饱满,神采飞扬。

记得在下课前他还特意说:

我读过你们的小说,发现你们都把“寒”毛写成了“汗”毛,当然这不能说你们错,但这样写不规范,接下来他引经据典地讲了古典文学中此字都写作“寒”,最后他说,我讲了这么多课,估计你们很快就忘了,但这个“寒”字请你们记住。

现在回想起来,吴先生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寒”字,是不是有什么弦外之音呢?

 是让我们知道他寒心了吗?

还是让我们知道自己知识的浅薄?

其实,我从吴先生的课堂里,还是受益多多的。

他给我们讲庄子的《秋水》和《马蹄》,我心中颇多合鸣,听着他绘声绘色的讲演,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故乡一望无际的荒原上野马奔驰的情景,还有河堤决口、秋水泛滥的情景。

后来,我索性以《马蹄》为题写了一篇散文,以《秋水》为名写了一篇小说。

《马蹄》发表在1985年的《解放军文艺》 上,《秋水》发表在1985年的《莽原》上,这都是听了吴先生的课之后几个月的事儿。

这两篇作品对我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马蹄》表达了我的散文观,发表后颇受好评,还获得了当年的“解放军文艺”奖。

《秋水》中,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地理名称,从此,这个“高密东北乡”就成了我的专属文学领地。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为我是在《白狗秋千架》这篇小说中第一次写下了“高密东北乡”这几个字,在国内外都这样讲,后来,我大哥与高密的几位研究者纠正了我。

《秋水》写了在一座被洪水围困的小土山上发生的故事,“我爷爷”“我奶奶”这两个“高密东北乡”的重要人物出现了,土匪出现了,侠女也出现了,梦幻出现了,仇杀也出现了。

应该说,《秋水》 是“高密东北乡”的创世纪篇章,其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吴先生讲庄子《秋水》篇那一课,就是只来了五个人那一课。

那天好像还下着雪———我愿意在我的回忆中有吴先生摘下帽子抽打身上的雪花的情景。

我们的阶梯教室的门正对着长长的走廊,门是两扇关不严但声响很大的弹簧门。

吴先生进来后,那门就在弹簧的作用下“哐当”一声关上了。

我们的阶梯教室有一百多个座位,五个听课人分散开,确实很不好看。

我记得阶梯教室南侧有门有窗,外面是礼堂前的很大一片空场。

因为我坐在第七排最南边的座位上,侧面便可见到窗外的风景,那天下雪的印象多半由此而来。

虽然只有五个人听讲,但吴先生那一课却讲得格外地昂扬,好像他是赌着气讲。

我当时也许想到了据说黑格尔讲第一课时,台下只有一个学生,他依然讲得慷慨激昂的事,而我们有五个人,吴先生应该满足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先生朗声诵读,抑扬顿挫,双目烁烁,扫射着台下我们五个可怜虫,使我们感到自己就是目光短浅不可以语于海的井蛙、不可以语于冰的夏虫,而他就是虽万川归之而不盈、尾闾泄之而不虚,却自以为很渺小的北海。

讲完了课,先生给我们深深鞠了一躬,收拾好讲稿,穿戴好衣帽,走了。

随着弹簧门“哐当”一声巨响,我感到这老先生既可敬又可怜,而我自己,则是又可悲又可耻。

因为当时我们手头都没有庄子的书,系里的干事便让我将《秋水》、《马蹄》这两篇文章及注解刻蜡纸油印,发给每人一份。

刻蜡纸时我故意地将《马蹄》篇中“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中“月题”的注释刻成“马的眼镜”,其意大概是想借此引逗同学发笑吧,或者也是借此发泄让我刻版油印的不满。

我没想到吴先生还会去看这油印的材料,但他看了。

他在下一课讲完时说:

“月题”,是马辔头上状如月牙、遮挡在马额头上的佩饰,不是马的眼镜。

然后他又说——我感到他的目光盯着我说——“给马戴上眼镜,真是天才!

”——我感到脸上发烧,也有点无地自容了。

毕业十几年后,有一次在北大西门外遇到了吴先生,他似乎老了许多,但目光依然锐利。

我说:

吴先生,我是军艺文学系毕业的莫言,我听过您的课。

他说:

噢。

我说:

我听您讲庄子的《秋水》、《马蹄》,很受启发,写了一篇小说,题目叫《秋水》,写了一篇散文,题目叫《马蹄》。

他说:

噢。

我说:

我曾在刻蜡纸时,故意把“月题”解释成“马的眼镜”,这事您还记得吗?

此时,正有一少妇牵着一只小狗从旁边经过,那小狗身上穿着一件鲜艳的毛线衣。

吴先生突然响亮地说:

“狗穿毛衣寻常事,马戴眼镜又何妨?

4.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寥寥数语      ②河堤       ③泛滥     ④奔驰

5.请简要回答本文写作的缘由。

6.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

吴先生一进教室,炯炯的目光似乎有点湿,他说:

“同学们,我并不是因为吃不上饭才来给你们讲课的!

7.吴先生讲授的《秋水》和《马蹄》给作者带来哪些影响?

8.当吴先生讲课结束,为什么作者“感到这老先生既可敬又可怜,而我自己,则是又可悲又可耻”?

9.简要分析吴先生的形象。

(答出两点即可)

10.对于作者将“月题”的注释刻成“马的眼镜”一事,吴先生的前后态度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分析。

红蓼记

曹文生

(1)你看,那是什么花?

(2)母亲说:

“那不是花,那是平原上的一种草,叫作‘九莲灯’。

”这名字,很具有佛意,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出,一群乡人,从没有走出过村庄,却给一种植物,起这么唯美的名字。

(3)莲字,在乡下代表高处,唯有神灵,才能坐拥莲字的内涵。

许多菩萨,抬头三尺有神灵,他们于莲座之上,审视着人间,或许,一种植物,与莲结緣,也便拥有了神性。

(4)九莲灯在乡下拥有的是一种草木人生:

安静、朴实。

日暮,牛羊归圈,田野里仍有无数盏灯,它们是九莲灯,用一生拔节的文字,去安慰黑夜的孤独。

(5)乡下人,从来没想着将九莲灯和红蓼,联系在一起。

一种自卑的念想,让乡下人觉得九莲灯,贴着土地飞翔,它卑贱、孤独。

而红蓼,一定是占据了古诗里的文雅。

它开得热烈、耀眼,一个红字,带着中国文化里的喜庆,弥漫着一种古典。

(6)在很长的时间内,我仍读不透红蓼的真身,总觉得是一株诗意的花,浪漫的植物。

(7)直到有一天我翻书,读到一本关于野草的书,看到关于野草的图片,我看到一种叫作红蓼的植物,竟然是乡下的九莲灯,这让我大吃一惊。

(8)这种植物,竟然如此富有诗意。

(9)陆游有诗句:

“老作渔翁犹喜事,数枝红蓼醉清秋。

”一个人,面对一片干净的水域,看着这一片红蓼于水域里铺展开来,它们是一个个个体,同时又是一个群体,抱团取暖,或抱团让灰暗的日子,多一点渲染。

(10)我最喜欢的画,是一幅《红蓼水禽图》,一只水鸟,立于红蓼之上,这鸟蹬着红蓼,寻找水中的吃食,而这红蓼,一枝摇叟入水,也是一种风味。

这图画里的生机,是乡村式的,也是古典式的,或许,一种草木的诗意,一定与乡村有关。

(11)南方的红蓼,多于水中,北方的红蓼,是旱生的。

它们生于平原,平原是一个大词,喂养着太多的事物:

时间,空间。

一个人,渐于腐朽;一个寺庙,渐于老去;一个故乡,却越来越沉重。

在故乡,大地是唯一的证词,它证明红蓼是当地的土著。

(12)它们于村庄的任何角落,生长、怒放,不因村庄里的人少去而沉默,它们于野草丛生的土地上,发出一片片鲜艳夺目的光泽,隐蔽了平原泥土的灰暗。

它们倔强地活着,比我们活得还要任性一些,它们的灵魂,高于村庄,高于人性。

(13)这种植物,耀眼而不妩媚。

(14)它们不是圈养的草,它们野,它们繁茂,它们把一个乡村的质朴,转化成红蓼的火焰,它们举着火把,去祭祀天地,这人间的典礼,于一片野草之内,这花,每长一节,便开花一次,每开花一次,便耗去一生的心血。

这红花,能闻到草木和泥土的味道。

(15)同草木一样,能闻到草木的味道的,还有母亲。

一个人,不讲卫生,细菌入肚,便痢疾了,母亲便将红蓼花于锅内煎熬,用红蓼的液汁,服下。

(16)一个目不识丁的母亲,却对草木如此熟悉,一个人,面对草木时,如同熟悉这片土地,这片庄稼一般。

母亲将这些低到看不见的灵魂,一点点拔高,一直拔高到灵药的高度。

(17)一些崇高的词,人类羞于施舍给它,我却把一个中原的丰腴,归结于一群毫无血缘的草,它们不记人的恶,用草木的善,去把一个个人温暖。

(18)一种善意的草,会成为一种药。

中药的好处,是将草木的素,提高到一种高度,它和五谷走得最近。

(19)人吃五谷,便有了素心。

草药也是素心,以一种素去疗治另一种素,是多么好的选择。

只是许多人,不知道一株红蓼,是一种中药,仍在用人类的固执,去看不起它。

(20)人应该低下来,把身子放低了,人类便和谐了。

许多事情的冲突,便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太高,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

(21)它是草,而高于村庄。

红蓼从不向人索取太多,它只向人索取泥土、水和阳光,而反哺大地的,是干净的空气,和一片草药的善心。

(22)一种草,比人省心太多。

一个人的贪念,会大于村庄、大于平原,他身上缺少约束,一转眼就跑出了村庄;而一株红蓼,只要有一片泥土,就够了。

(23)它的野心,在于这一片耀眼的红。

你看,它们的色泽,会淹没村庄,除此之外,它一直安静沉默,像一个毫无理想的人,住在村庄里。

(24)我,心念一株红蓼。

(25)希望它今夜入梦。

(选自《青岛文学》2018年10月,有改动)

11.红蓼具有哪些特点?

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1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这鸟蹬着红蓼,寻找水中的吃食,而这红蓼,一枝摇曳入水,也是一种风味。

(“风味”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2)除此之外,它一直安静沉默,像一个毫无理想的人,住在村庄里。

(“像一个毫无理想的人”有什么表达效果?

13.同样写红蓼可以入药,本文作者和下面材料中“乡人”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材料)入诗也罢,入画也罢,走入百姓生活的红蓼更是摇曳多姿,乡人不懂文人雅士的阳春白雪,只知道红蓼对于他们生活的好。

在他们眼中,红蓼就是一种野草,一种可以养猪,也可以入药的野草,在他们的眼里,大多数植物都是一味能派上用场的药,蓼草也不例外。

——选自葛取兵《红蓼》

14.本文和茅盾的《白杨礼赞》都是写景状物散文,比较阅读,你会发现它们之间有哪些共同之处?

请结合文章内容,从选材、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中任选两方面简析。

四、句子默写

15.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4)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

(5)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

(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7)《〈论语〉十则》中表明人的志向不可随意被改变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商隐《无题》诗中以抒情开篇,用景物烘托“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悲凄气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古文阅读。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16.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

(1)躬耕于南阳()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遂许先帝以驱驰()(4)斟酌损益()

17.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8.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

六、课外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①。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②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以为疾已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

不足恨,今还卿③。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④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⑤,甚众。

恺惆然⑥自失。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舆服:

车辆、冠冕和服装。

②铁如意:

搔背痒的工具,一端做成灵芝形或云叶形,供观赏。

③卿:

此处为对对方的称谓。

④条干:

枝条树干。

⑤如恺许比:

同王恺那棵珊瑚树差不多相等的。

⑥惘然:

失意的样子。

19.解释加点字

(1)并(______)穷绮丽 

(2)尝以(______)一珊瑚树

(3)世罕其比(________)

20.文章通过一略一详两件事来写石崇与王恺争豪,请各用三个字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1.联系原文,我们从石崇击碎珊瑚的举动中,可以看到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七、语言表达

22.根据下列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可以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名著阅读

23.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

(1)“以诗解文”是古典章回小说的一大特点。

请从下面两首许中任选一首,概述与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①天罡地煞下凡尘,托化生身各有因。

落草固缘屠国士,卖刀岂可杀平人?

东京已降天蓬帅,北地生成黑煞神。

豹子头逢青面兽,同归水浒乱乾坤

②道高一尺魔千丈,奇巧心猿用力降

若得火山无烈焰,必须宝扇有清凉

黄婆矢志扶元老,木母留情扫荡妖

和睦五行归正果,炼魔涤垢上西方

(2)《格列佛游记》显示了作者对其所处时代的了解与观察,彰显着时代特色,饱含对时代的讽刺。

请结合书中“小人国”或“慧骃国”相关的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九、作文

24.歌手蔡琴说:

“我是一个善于捕捉幸福的人。

比如,阳光落到桌子上,温暖安静,那一刻好幸福。

我喜欢养花,花开放了,我也感到幸福。

”是啊,只要用心去捕捉,你会发现,幸福一直都在。

请以“捕捉幸福”为题目作文。

要求:

(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3)字数不少于600字;(4)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二、字词书写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句子默写

1、

五、课内阅读

1、

六、课外阅读

1、

七、语言表达

1、

八、名著阅读

1、

九、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