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诗歌名篇翻译赏析修改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9291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文学诗歌名篇翻译赏析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美国文学诗歌名篇翻译赏析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美国文学诗歌名篇翻译赏析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美国文学诗歌名篇翻译赏析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美国文学诗歌名篇翻译赏析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文学诗歌名篇翻译赏析修改版.docx

《美国文学诗歌名篇翻译赏析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文学诗歌名篇翻译赏析修改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文学诗歌名篇翻译赏析修改版.docx

美国文学诗歌名篇翻译赏析修改版

第一篇:

美国文学诗歌名篇翻译赏析

Ishotanarrow……

我射出一支箭……

---HenryWadsworthLongfellow

Ishotanarrowintotheair,

我把一支箭射向空中

ItfelltoearthIknewnotwhere;

不知它落在何方

Forsoswiftlyitflewthesight

飞得那么快

Couldnotfollowitinitsfight.

眼睛难以追寻它的方向

Ibreathedasongintotheair,

我对着天空轻轻唱歌

ItfelltoearthIknewnotwhere;

不知它消逝在何方

Forwhohasthesightsokeenandstrong

谁的眼光能如此敏锐犀利

Thatcanfollowtheflightofasong.

能跟上歌声的翅膀

Long,longafterwardsinanoak,

很久很久以后,在一棵橡树上

Ifoundthearrowstillunbroke;

我找到了那支箭,仍未折断

Andthesong,frombeginningtoend,

也发现了那支歌,自始自终

Ifoundagainintheheartofafriend.

在朋友的心中欢唱

Thispoemiswritteninatraditionaliambicformwiththefeet“aabbaaccddee”.Inthepoem,Longfellowsingsthefriendshipimplicitlyandskillfully.Thearrowandthesonginthispoemstandforthefriendship.Whenheshotanarrowandbreathedasongintotheair,hedidnotexpecttofindthemanymore.Butmanyyearslater,hecameacrosswiththearrowandfoundthathissongwasalwaysintheheartofhisfriend.Thissuggeststhatthefriendshipiseverlasting.

I’mNobody!

我是无名之辈

EmilyDickinson

I’mnobody!

Whoareyou?

我是无名之辈!

你是谁?

Areyounobody,too?

你也是无名之辈吗?

Thenthere’sapairofus----don’ttell!

那么我们就是一对儿了!

千万不要透露出去

They’dbanishus,youknow!

不然我们都会被他们驱逐,你知道。

Howdrearytobesomebody!

做一个某某,是多么沉闷无聊

Howpublic,likeafrog

众人像是青蛙

Totellyournamethelivelongday

整日地把你谈论啊

Toanadmiringbog!

对着他们倾慕的泥沼

ThispoemisDickinson’smostfamousandmostdefenseofthekindofspiritualprivacyshefavored,implyingthattobeaNobodyisaluxuryincomprehensibletoadrearysomebody—fortheyaretoobusykeepingtheirnamesincirculation.Buttobesomebodyisnotasfancyasitseemstobe.

Atravelercomestoaforkintheroadandneedstodecidewhichwaytogotocontinuehisjourney.Aftermuchmentaldebate,hepickstheroad“lesstraveledby”.Thepoemdescribesthetoughchoicespeoplestandforwhentravelingtheroadoflife.Thewords"sorry"and"sigh"makethetoneofpoemsomewhatgloomy.Differentchoiceswillleadtodifferentlifejourneys.Andallthesedependonone’smomentarydecision.

Theroadnottaken

未选择的路

------------RobertFrost

Tworoadsdivergedinayellowwood,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AndsorryIcouldnottravelboth.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Andbeonetraveler,longIstood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AndlookeddownoneasfarasIcould

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Towhereitbentintheundergrowth;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Thentooktheother,asjustasfair,

但我却选择了另一条路

Andhavingperhapsthebetterclaim,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Becauseitwasgrassyandwantedwear;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Thoughasforthatpassingthere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Hadwornthemreallyaboutthesame.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Andboththatmorningequallylay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Inleavesnostephadtroddenblack.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Oh,Ikeptthefirstforanotherday!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Yetknowinghowwayleadsontoway,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IdoubtedifIshouldevercomeback.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Ishallbetellingthiswithasigh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Somewhereagesandageshence: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Tworoadsdivergedinawood,andI---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Itooktheonelesstraveledby,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Andthathasmadeallthedifference.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Dreams

梦想

------------LangstonHughes

Holdfasttodreams

紧紧抓住梦想

Forifdreamsdie

梦想若是消亡

Lifeisabroken-wingedbird

生命就像折了翅膀的鸟儿

Thatcannotfly.

再也无法飞翔

Holdfasttodreams

紧紧抓住梦想

Forwhendreamsgo

梦想若是消失

Lifeisabarrenfield

生命就像贫瘠的荒野

Frozenwithsnow.

雪覆冰封,万物不再生长

Thethemeofthepoemistotellpeopletheimportanceofdreams.Withoutdreams,onewillbelikeabroken-wingedbirdthatcanneverfly.Withoutdreams,one’slifewillbelikeafrozenbarrenfield,fullofsorrowanddesolation.Also,dreamsherealsorefertotheblackpeople’slongingforfreedom,equalityandcivilright.

第二篇:

《古代文学》(诗歌赏析)

◆诗歌赏析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赏析:

(1)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①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②“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

“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③“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2)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感时“写出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恨别”写出了家恨,表达了作者的思家之深。

②这两句运用通感、移情的手法,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触景生情,移情于物,因为国事渐渐危,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

(3)①“烽火连三月“紧承第一句,写出国忧;“家书抵万金”相信“恨别”,用“万金”形容自己深深地家愁。

②这两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在战争年代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具有典型性,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赏析:

语言精练、凝练概括,以个别表现形成强烈躲避,揭示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尖锐的阶级对立,触目惊心的艺术性对现实生活进行了高度概括。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赏析:

(1)①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②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此联对仗工整。

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③对起的首句,未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

(2)这两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①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萧萧”‘滚滚”写出了辽阔的景象,悲秋的萧瑟,长江的辽阔。

②在写景的同时,作者寄寓了自己深沉地情怀。

“无1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给人无尽的想象,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3)①第一句写出了万里之外的作者作客他乡,而且又是悲秋作客的流离之苦。

“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

②第二句,“独登台”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百年”,此处专指暮年,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准确的表达了出来。

(4)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

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赏析:

(1)紧扣题目,格韵高洁,为全诗定下一个空灵澄净的基调。

总写秋天傍晚新雨过后的景色。

此句以一“空”字领起,写出了山中的静寞和诗人自己孤寂的心情;“秋”字押韵,写出了凉意和秋意。

(2)①这两句具体的写林中美景,给人创造一种安静空灵的氛围,而且富有音乐之美,既富有诗情又富有画意。

②视角富有变化,所造取的意象“明月”、“清泉”具有特征性;③“照”和“流”放在后面丛语序上表现了动作的持续性,给以一种静中带动、动中有静的感觉,起到了动静结合的作用。

(3)①第一句下岸上之景,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先声制人,是动景;第二句写水中之景,先见动作,后见其人,主谓颠倒,押韵,便于吸引读者,引起人的好奇心;②“归”、“下”两字都放在中间,表明了动作的持续性,给人以想象。

(4)这两句纯粹抒情,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无忧无虑、纯净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王孙”两字用典,代作者自己。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赏析:

(1)从突出处写湖的壮阔。

①一个“蒸”字给人以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写出了一副动态,面会了生机活力的景象,写出了水含量大,宽广的特点;②一个“撼”字,用立体、窄小的实体写出了水含量丰富的声势和威力,笔力千钧,读者仿佛看到巨澜飞动的巨大的形象,让湖充满活力。

(2)两句对仗工整。

6、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李商隐《安定城楼》)

赏析:

诗中主要抒写了诗人自己建功立业的志趣、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无端受谗的

2愤慨。

它是晚唐时期年轻士子在朋党争斗中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

(1)首联扣题。

第一句写登楼所见,“迢递”、“高”、“百”三词连用,写出楼高耸、突兀的特点,给人陡起壁立之感。

第二句写绿杨汀洲尽收眼底,境界阔大,气象万千,写出诗人心中衷情澎湃、悲愤之情,由此而出。

(2)颔联明用典,以古人自况,抒怀天地之大,却无立足之地。

前一句借贾谊贾谊献策未售、英才埋没的故事,抒发自己应试落第的悲愤之情;后一句借“王粲远游”,十五年间不被重用、“冀王道之一平”的理想终于落空、英年早逝的故事,暗示自己要寄居他人,抒发寄人篱下之痛,表达了自己对前途的隐忧。

(3)颈联由忧时感事、自叹不遇转而申述志趣,其中暗自用典,借用春秋时范蠡辅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浮于江湖”的典故,这一联表现了积极入世的态度。

(4)尾联运用《庄子.秋水》中所写的鸱鹰嘴含腐鼠忌鵷雏抢夺而鵷雏不屑一顾的典故,既是自我剖白,又是冷峻的讥讽。

表达了自己的愤懑之情,说明自己无意于科第,抒发了自己志向的远大。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赏析:

(1)这句话运用了暗示、象征、谐音双关的手法,有多层理解。

第一,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第二,是写忠于友情、事业的名句;第三,诗句包含了牺牲、奉献精神精神。

(2)谐音双关:

上句以丝尽而死的春蚕,表达自己情丝(思)之缠绵不尽,到死方休;下句则以泪尽而灭的蜡烛,象征自己相会无期的悲哀之泪和爱情的终生不渝;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3)比喻:

以春蚕喻情思,以烛泪喻人泪,用平常的事物比喻不平凡的感情,对仗工整,含义丰富。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1)展开想象,用比喻的手法,以“春风”比喻“北风”,“梨花”比喻雪花。

(2)春的主观感受与冬的客观实景,描写出北方冬天的奇丽,为送别铺上一种春意盎然额度感受。

9、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杜牧《早雁》)赏析:

(1)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

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

“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一时间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炼的动态描写。

(2)①“仙掌”和“长门”,有悲痛、讽刺、警戒之意,从汉到魏,朝代更替,含义深远,告诫统治者不要沉于声色,借长门宫告诫统治者;②“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

3影只之雁。

③两句在情景的描写、气氛的烘染方面,极细腻而传神。

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可以隐约感受到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

诗人特意使惊飞四散的征雁出现在长安宫阙的上空,似乎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

它让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

月明灯暗,影孤啼哀,整个境界,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

10、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赏析:

(1)这两句是近景描写,用了比兴、象征的手法;

(2)①第一句写出了暴雨疾风下香花芳草的形势,“惊风”与“密雨”写出了作者四友所处的险恶坏境和政治上屡遭摧残的事实;②“芙蓉”和“薜荔”象征高洁的品质、人格的美好与芳洁,不肯屈服恶势力的精神。

11、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生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

(1)①第一句写出东吴惨败的历史事实,铁锁再坚,地势再险,也要投降,只依靠坚固的防御是不行的,还要贤明的君王;②第二句写出了江山险固不能保证政权稳固,虽有王气,却也要人为,军中、朝中无能,就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

(2)①作者发出的感慨、咏史,一笔代过宋、齐、梁、陈,想到朝代短暂;②“枕寒流”三字写出了地势依然险要,形势严峻,含义丰富;从时间上,从古回今的转换;空间上写山势的转换。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

沉舟侧畔,千帆竞过,用“病树”自发,引起哀怜之情,写出了作者开朗、激进的思想,哀伤之情一而坦然的心态、宽广的胸襟,新陈代谢,后来居上的哲理。

13、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虞美人》)赏析:

(1)形象贴切,运用比喻,写出了美好理想家国一去不复返的今昔之概,亡国之痛和对故国深切的思念之情;写出了生活、愿望、年华如流水,花落去,水流去,春天过去,天上人间,阴阳相隔写出了一种悲哀之情。

(2)对比手法的多次运用,写出了像天地永不会结合一样,无法实现的绝望之情。

1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赏析:

形象的比喻,化抽象为形象,以水喻愁,把愁形象化,写出愁的深广无边。

1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赏析:

(1)“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体现了炼字之工,写出了春风吹绿江南的景色,将无色的春风化为视觉形象,盎然的春色与奉召回京的喜悦之情一致。

(2)“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

16、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赏析:

比喻的手法,用“离愁”写出了悲情,前三句写乐景,以此衬托哀情,更添愁情,写出了离愁之多,之广发,之丰富。

4

17、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欧阳修《戏答元珍》)

赏析:

写景有比喻、象征意义,选取的事物都有一种经久不衰的倔强的抗争精神,象征诗人遭贬之后顽强斗争的精神和高洁的情操。

1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赏析:

(1)①“无可奈何”是作者的感觉、感受和感叹,“花落去”,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面对落花,联想到春天的消失,联想到人生的变易,止不住产生一种惋惜的心情,然而作者对此无能为力,只有徒唤“无可奈何”。

②这里的“花”,既是指春天一开一落的花,又使人联想到其他许多一兴一亡的事情。

(2)①“似曾相识”也是作者的感觉和感受。

燕子秋天南去,春来北归,不违时节。

它们差池双翦,贴地争飞,呢喃对语,由于体态相同,谁也难以分辨出其是否是旧巢双燕,故在“相识”之前冠以“似曾”二字。

②“燕归来”,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燕子的北来南去,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年华的交替。

③“燕”,既是指春来秋去的燕子,又使人联想到象燕子那样翩然归来,重寻故旧的人或物。

(3)“花”和“燕”变成一种象征,让人们想得很开,想得很远。

“花落去”与“燕归来”每交替一次,便过了一年,而人生在这无穷的交替之中逐渐衰老直至消失。

“花落去”、“燕归来”,本属司空见惯的寻常小事,但当作者在这两个短句之前加上带有感叹色彩的词组“无可奈何”与“似曾相识”以后,于是便把这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纳入人生有限而时间永恒这一哲学范畴中来,创造出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

19、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赏析:

(1)第一句写景,表现了塞外的萧瑟秋景,给人以紧张的气氛,“异”写出了边塞与中原的不同:

战争的角声、长烟、落日、还有孤城。

(2)从视觉、听觉及细节等各个方面写出了萧条之景,以景及情,巨人式的悲哀。

20、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度》)赏析:

(1)“桃李”、“春风”、“酒”、“江湖”、“夜雨”、“灯”六个意象组成宽广的空间,有不同的内涵。

(2)这两句对仗工整,句式特别,没有形容词,没有主谓句,都是名词性词语组成,前一句写了欢乐之情,良辰美景之下与朋友喝酒作乐;后一句写了漂泊之情,江湖道上,十年分别,之留一人。

(3)几层对比突出思想感情:

“一”与“十”,就是少与多的对比;“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的对比;两句句子的对比,写出了欢聚短暂,离别难过。

21、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赏析:

“一川烟草”写出了愁之广,“满城风絮”写出了愁之丰富繁杂,“梅子黄时”写出了愁情之长,运用博喻,从时空角度写出了愁之广、繁和长的特点。

2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赏析:

(1)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写实对比,写出了战士在战场杀敌的惨烈和将领的荒淫无耻,以及他们对卫国战争的不同态度,对比非常鲜明,揭露深刻。

5

(2)交代了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将帅的骄奢淫逸。

23、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赏析:

(1)说明自古失意的普遍性,写出了士大夫的失意。

即是对昭君的同情,又是对自己怀才不遇遭到排挤的愤懑,道出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压抑,不分地域不分时间的普遍存在;

(2)借王昭君的去国怀心的凄苦,实则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托前人以自鸣所不平,讽刺朝廷用人不公,是非不明。

24、回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