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期奥数第112讲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9011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上期奥数第112讲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上期奥数第112讲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上期奥数第112讲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上期奥数第112讲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上期奥数第112讲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上期奥数第112讲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

《小学三年级上期奥数第112讲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上期奥数第112讲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上期奥数第112讲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

小学三年级上期奥数第112讲家庭作业试题及答案

第一讲 数阵找规律

1.按一定的规律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

(1)1,2,3,4,5,( ),7解:

等差数列,括号处填6。

(2)100,95,90,85,80,( ),70解:

等差数列,括号处填75。

(3)1,2,4,8,16,( ),64解:

等比数列,括号处填32。

(4)2,1,3,4,7,( ),18,29,47解:

相邻两项的和等于下一项,括号处填11。

(5)1,2,5,10,17,( ),37,50解:

后项-前项=前项的项数×2-1,括号处填26。

(6)1,8,27,64,125,( ),343解:

立方数列,括号处填216。

(7)1,9,2,8,3,( ),4,6,5,5解:

双重数列,括号处填7.

2.观察下面已给出的数表,并按规律填空:

 

解:

第5行的括号中填25;第6行的括号中填37。

3.先观察下面各算式,再按规律填数。

(1)9×9+7=88

98×9+6=888

987×9+5=8888

98765×9+___=888888

__________×9+1=_____________

(2)21×9=189

321×9=2889

54321×9=___________

7654321×9=_______________

解:

(1)3,9876543,88888888;

(2)488889,68888889。

4.寻找规律填数:

  

(1)考察上、下两数的差。

32-16=16,31-15=16,33-17=16,可知,上面那个“?

”=35-16=19,下面那个“?

解:

18+16=34。

(2)从左至右,一上一下地看,由1,3,5,?

,9,…知,12下面的“?

”=7;一下一上看,由6,8,10,12,?

,…知,9下面的“?

解:

14。

提高:

1.下面一张数表里数的排列存在着某种规律,请你找出规律之后,按照规律填空。

第二讲排列组合一

1.现在有1克、2克、4克的砝码各一个,在天平上能够称出多少种不同重量的物体?

解:

7种。

一个砝码:

1、2、4;两个砝码:

1+2、1+4、2+4;三个砝码:

1+2+4。

1-7克的物体都可以称出来。

2.用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数?

解:

24个

3.用3张10元和2张50元一共可以组成多少种币值(组成的钱数)?

解:

11种

4.小明有4块糖,每天至少吃一块,也可以一下全吃完。

问小明把糖吃完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解:

4=1+1+1+1,4=1+1+2=1+2+1=2+1+1,4=1+3=2+2=3+1,4。

共1+3+3+1=8种。

5.商店里有100克的茶叶3包,300克的茶叶2包,400克的茶叶1包,500克的茶叶2包,小明要到商店给爷爷买1千克茶叶,在不打开包装的情况下,售货员阿姨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把茶叶交给小明?

解:

500+500;500+400+100,500+300+100+100;400+300+300,400+300+100+100+100。

共5种。

提高班

1.用0、1、2、3可以组成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数?

解:

24个

第三讲排列组合二

1.用6根长短、粗细一样的火柴棍拼出四个等边三角形(即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如何拼?

解:

如右图的立体图形。

2.

(1)三个小朋友三分钟削三支铅笔,九个小朋友六分钟削几支铅笔?

(2)三只猫三天吃三只老鼠,六只猫几天吃18只老鼠?

解:

(1)18支;

(2)9天。

3.大杯子能装50克水,小杯子能装30克水。

你能用这两只杯子量出70克水吗?

怎样量?

解:

可以,先把大杯子装满水,再从这一大杯子里倒30克水进小杯子,这时,大杯子里还有50-30=20克水,然后倒掉小杯子中的水,把大杯子中的20克水倒进小杯子,最后再倒一大杯子水,这样20+50=70克水。

4.某超市出售酱油,规定每3个空瓶可以换一瓶酱油,小明妈妈买了15瓶酱油,她最多可以用多少瓶酱油?

解:

15+5+1+1=22(瓶),或者15+5+2=22(瓶).

5.电视台要播放一部30集的动画片,如果要求每天播出的集数互不相等,该动画片最多可以播几天?

解:

7天.30=1+2+3+4+5+6+9,30=1+2+3+4+5+7+8。

提高班

1.有一个台称,只能称40千克以上的重量,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的体重都在20~39千克之间,他们都想知道自己的体重。

用这台称怎样才能知道他们各自的体重?

解:

先甲、乙、丙合称,设重量为a千克;再甲、乙合称,设为b千克;再甲、丙合称,设为C千克。

由此求出:

丙=a-b,乙=a-c,甲=b+c-a。

第四讲和倍与差倍

1.弟弟今年15岁,姐姐今年20岁。

当姐弟俩岁数的和是75岁时,两人各多少岁?

解:

姐姐40岁,弟弟35岁。

2.两堆石子相差16粒,如果混在一起,那么可以重新分成数量都是28粒的三堆。

求原来两堆石子各有多少粒?

解:

50粒,34粒。

(28×3+16)÷2=50(粒),50-16=34(粒)。

3.红红与兰兰共有61本书,红红给了兰兰5本书,兰兰自己又新买了3本书,红红现在比兰兰少2本书。

问:

两人原来各有几本书?

解:

红红36本,兰兰25本。

4.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减数是差的3倍,那么差等于多少?

解:

15.减数与差的和是120÷2=60,差是60÷(3+1)=15.

5.果园里的桃树比杏树多90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解:

杏树棵数:

90÷(3-1)=45(棵)桃树棵数:

45×3=135(棵)。

6.有两块布,第一块长74米,第二块长50米,两块布各剪去同样长的一块布后,剩下的第一块米数是第二块的3倍,问每块布各剪去多少米?

解:

把第二块布剩下的米数看作1倍数:

(74-50)÷(3-1)=12(米)

剪去的米数:

50-12=38(米)。

7.有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卖出25米,第二块卖出14米,剩下的布第二块是第一块的2倍,求每块布原有多少米?

解:

(25-14)÷(2-1)+25=36(米).

第五讲 简单逻辑

基础班

1.某地质学院的学生对一种矿石进行观察和鉴别:

  甲判断:

不是铁,也不是铜。

  乙判断:

不是铁,而是锡。

  丙判断:

不是锡,而是铁。

  经化验证明:

有一个人的判断完全正确,有一个人说对了一半,而另一个人完全说错了。

你知道三人中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是只对一半的吗?

解:

丙全说对了,甲说对了一半,乙全说错了。

先设甲全对,推出矛盾后,再设乙全对,又推出矛盾,则说明丙全对,甲说对了一半,乙全说错了。

2.数学竞赛后,小明、小华和小强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

老师猜测:

“小明得金牌,小华不得金牌,小强不得铜牌。

”结果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那么谁得金牌,谁得银牌,谁得铜牌?

解:

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银牌,小明得铜牌。

(1)若小明得金牌,小华一定“不得金牌”,这与“老师只猜对了一个”相矛盾,不合题意。

(2)若小华得金牌,那么“小明得金牌”与“小华不得金牌”这两句都是错的,那么“小强不得铜牌”应是正确的,那么小强得银牌,小明得铜牌。

3.一位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中,对涉及到的四名嫌疑犯甲、乙、丙、丁进行了审问。

四人分别供述如下:

  甲说:

“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

  乙说:

“我没有做案,是丙偷的。

  丙说:

“在甲和丁中间有一人是罪犯。

  丁说:

“乙说的是事实。

  经过充分的调查,证实这四人中有两人说了真话,另外两人说的是假话。

  同学们,请你做一名公正的法官,对此案进行裁决,确认谁是罪犯?

解:

乙和丁是盗窃犯。

如果甲说的是假话,那么剩下三人中有一人说的也是假话,另外两人说的是真话。

可是乙和丁两人的观点一致,所以在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丙说了假话,乙和丁说的都是真话。

即“丙是盗窃犯”。

这样一来,甲说的也是对的,不是假话。

这样,前后就产生了矛盾。

所以甲说的不可能是假话,只能是真话。

同理,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丙说真话。

乙和丁说的是假话,即丙不是罪犯,乙是罪犯。

又由甲所述为真话,即甲不是罪犯。

再由丙所述为真话,即丁是罪犯。

4.小王、小张、小李三人在一起,其中一位是工人,一位是战士,一位是大学生。

现在知道:

小李比战士年龄大,小王和大学生不同岁,大学生比小张年龄小。

那么三人各是什么职业?

解:

小李是大学生,小王是战士,小张是工人.

5.甲、乙、丙分别是来自中国、日本和英国的小朋友。

甲不会英文,乙不懂日语却与英国小朋友热烈交谈。

问:

甲、乙、丙分别是哪国的小朋友?

解:

甲是日本人,乙是中国人,丙是英国人。

6.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分别是工厂的木工、车工、电工和钳工,他们都是象棋迷。

  

(1)车工只和电工下棋;

  

(2)王、陈两位师傅经常与木工下棋;

  (3)徐师傅与电工下棋互有胜负;

  (4)陈师傅比钳工下得好。

  问:

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各从事什么工种?

 

徐是车工,王是钳工,陈是电工,赵是木工。

  

解:

提示:

(2)(3)

(1)可画出右表:

 

第六讲乘除简便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

(1)12×4×25;

(2)125×13×8;

(3)125×56;(4)25×32×125.

答案:

(1)1200;

(2)13000;(3)7000;(4)100000.

2.

(1)125×(80+4);

(2)(100-8)×25;

(3)180×125;(4)125×88.

答案:

(1)10500;

(2)2300;(3)22500;(4)11000.

3.

(1)1375÷25;

(2)12880÷230.

答案:

(1)55;

(2)56.  

4.

(1)(128+1088)÷8;

(2)(1040-324-528)÷4;

(3)1125÷125.

答案:

(1)152;

(2)47;(3)9.  

5.

(1)384×12÷8;

(2)4505÷17÷5.

答案:

(1)576;

(2)53.

6.

(1)2352÷(7×8);

(2)1200×(4÷12);

(3)1250÷(10÷8);(4)2250÷75÷3;(5)636×35÷7.

答案:

(1)42;

(2)400;(3)1000;(4)10;(5)3180.

第七讲植树问题

1.有一条2000米的公路,在路一边每相隔50米埋设一根路灯杆,从头到尾需要埋设路灯杆多少根?

答:

41根.2000÷50+1=41(根)

2.某大学从校门口的门柱到教学楼墙根,有一条1000米的甬路,每边相隔8米栽一棵白杨,可以栽白杨多少棵?

答:

248棵.(1000÷8-1)×2=124×2=248(棵)

3.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150米,每隔3米栽种一棵树.问:

共需树苗多少株?

答:

150÷3=50(棵).

4.一根木料截成5段要16分钟,如果每截一次的时间相等,那么截7段要几分钟?

答:

每截一次需要:

16÷(5-1)=4(分钟),截成7段要4×(7-1)=24(分钟).

5.从1楼走到4楼共要走48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都相同,那么从1楼到6楼共要走多少级台阶?

答:

每一层楼梯的台阶数为:

48÷(4-1)=16(级),从1楼到6楼共走:

6-1=5(段)楼梯,16×5=80(级)台阶.

6.马路的每边相隔7米有一棵国槐,小军乘无轨电车3分看到马路的一边有国槐151棵,无轨电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答:

21千米.先求出无轨电车3分行驶的路程,再求每分行驶的路程,最后求每小时行的路程.

7×(151-1)÷3×60÷1000或7×(151-1)×(60÷3)÷1000

=7×150÷3×60÷1000=7×150×20÷1000

=21(千米)=21(千米)

提高班

1.一列火车共20节,每节长5米,每两节之间相距1米,这列火车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通过81米长的隧道,需要几分钟?

答:

火车的总长度为:

5×20+1×(20-1)=119(米),火车所行的总路程:

119+81=200(米),所需要的时间:

200÷20=10(分钟)

答:

需要10分钟.

第八讲平均数问题

1.求1962、1973、1981、1994、2005的平均数.

答:

1983.

2.缝纫机厂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生产缝纫机750台,第二季度生产的是第一季度生产的2倍多66台,下半年平均月生产1200台,求这个厂一年的平均月产量.

答:

(750×3×2+66+750×3+1200×6)÷12=1168台.

3.一小组同学体检量身高时发现,其中2人的身高是123厘米,另外4个人的身高都是132厘米.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答:

(123×2+132×4)÷(2+4)=129厘米.

4.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前2个小时每小时飞行450千米,后3个小时每小时飞行420千米.平均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答:

(450×2+420×3)÷(2+3)=432千米/小时.

5.小王、小张、小李三人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是82分,如果加上小周,四人的平均成绩是86分.小周数学考试的成绩是多少分?

答:

86×4-82×3=98分.

提高班

1.小英4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7分,5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分.第5次测验得了多少分?

答:

88×5-87×4=92分.

2.五个同学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平均94分,而其中有三个同学的平均成绩为92分,另外两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答:

(94-92)×3÷2+94=97分.

第九讲几何图形的规律

1.观察下图13中所给出图形的变化规律,然后在空白处填画上所缺的图形.

图中每一个给出图形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两行中每一行三个图形的外部图形都是三角形、圆和正方形这三个图形,所以空白处的外部图形为三角形.前两行中每一行三个图形的内部都是圆、三角形和正方形,并且颜色为白、黑、阴影,因此空白处的内部图形为正方形,并且为黑色.

 

2.观察图14中所给出图形的变化规律,然后在空白处填画上所缺的图形.

题目给出图形的变化体现在四个方面:

头、胡须、身子和尾巴.

(1)头:

第一行中三个图形的头部分别为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因此第二行空白处的图形其头为三角形,第三行中空白处的图形其头为正方形.

(2)胡须:

第一行中三个图形的胡须分别为每边一根、两根、三根,因此,第二行中空白处的图形的胡须每边有两根,第三行中空白处的图形的胡须每边有两根.

(3)身子:

第一行中三个图形的身子分别为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因此,第二行中空白处的图形的身子为圆形,第三行中空白处的图形的身子为三角形.

(4)尾巴:

第一行中三个图形的尾巴分别为向右、向左和向上,因此,第二行中空白处的图形的尾巴向左,第三行中空白处的图形的尾巴向左.

3.在题目后面给出的四个图形中,哪一个图形填在空白处能符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图15)?

选择(3).题目给出图形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正方形内点的个数,一个是正方形内的图形.

(1)给出的图形内分别有3个点、1个点和4个点,因此,空白处的图形内部应有两个点.

(2)给出的图形的内部分别为三角形、线段和正方形,即由3笔、1笔和4笔画成,因此空白处图形的内部应由两笔画成.

  

4.按顺序观察下面图形,并按其变化规律在“?

”处填上合适的图形. 

 

 

解:

①②③④

提高班

  

1.在图16中,按变化规律填图.

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

 

(1)“身子”的外部与内部互换,且颜色也交换,同时内部的图形摆放方法也发生了变化.

(2)“胳膊”的形状没有发生变化,颜色由黑色变为阴影.

(3)“头”从上部变到下部,颜色由阴影变为黑色.

第十讲数字谜

1.

在下列算式的空格内,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答案:

(1)

(2)

 

2.下面各题中的每一个汉字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

当它们各代表什么数字时,以下各算式都成立?

 

答案:

(1)红=2,花=1,映=9,

     绿=7,叶=8,春=4。

  解答过程;春的取值范围为:

2,3,4。

  ①若春=2,则红=4,叶=7,但积的首位数字叶一定大于7,所以春≠2。

  ②若春=3,则红=1或2:

  若红=1,则叶=7,但积的首位数字叶一定小于7,所以红≠1;

  若红=2,则叶=4,但积的首位数字叶一定大于4,所以红≠2;

  因此,春≠3。

  ③若春=4,则红=2,叶=8,花=1,绿=7,映=9。

  

(2)我们从小热爱科学=61728395

  解答过程:

由个位数字特点分析出:

   学=2,科=6;

   学=4,科=6;

   学=5,科=3,7,9;

   学=8,科=6。

  逐一分析上述五种情况,用积÷乘数,就得到被乘数。

 

3.在下面乘法算式的空格内,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答案:

 

(1)确定乘数的范围为7、8、9,根据是被乘数的百位4与乘数相乘的积再加上十位的进位,结果为3□。

然后逐一试验,得出答案。

  

(2)选择被乘数的个位与乘数相乘的积的个位2作为解题突破口。

两个一位数相乘,积的个位为2的算式有:

  1×2=22×6=123×4=12

4×8=326×7=428×9=72

又由于被乘数的百位与乘数相乘后再加上十位的进位,结果等于46,所以可确定乘数为上面算式中的6或7或8或9。

最后逐一试验。

(3)乘数不可能为5,若乘数为5,5与被乘数的十位数字7相乘后,再加上个位的进位不可能等于个位为0的数,所以被乘数的个位为5,乘数为4或8,这样得到两个解。

(4)由于被乘数的个位4与乘数相乘的积的个位为2,所以乘数为3或8。

但3作乘数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使积成为52□2,所以乘数为8。

下面确定出被乘数的首位数字为6,最后确定出被乘数的十位数字为5。

4.在下面除法算式的空格内,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答案:

(1)由于余数为7,所以可以确定除数的取值范围为8或9,再根据除数与商的个位相乘的积为5□,确定出商的个位的取值,最后求出被除数,得到两个解。

(2)此题的关键是求出被除数,而求出被除数的关键又是求出余数。

根据除数9与商的个位2相乘的积等于18,而被除数的个位为1,余数要比除数小,故余数为3。

最后求出被除数,问题得解。

  

第十一讲巧求周长

1.试求左下图的周长(单位:

厘米)。

50厘米。

 

 

2.右上图是由边长为1厘米的11个正方形堆成的“土”字图形。

试求出其周长。

解:

24厘米。

3.下图是某小学教学楼的平面示意图,设计者在图上只标明了三条线段的长度(单位:

米)。

请你算出它的周长。

188米。

解:

(28+16+50)×2=188(米)。

4.求下图周长.单位:

厘米.

 

解:

218厘米.

 

 

5.右图是由三个相同的长方形纸片组成的一个“5”字,已知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5”字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

28厘米.

 

提高班

 

有两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第二个长方形长的2倍,第一个长方形的宽是第二个长方形宽的一半,请问哪个长方形的周长更大?

解:

第一个.

 

第十二讲期末测试

测试时间:

90分钟

一、填空题(30分)

1.按照下列图形的排列规律、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图形。

(3分)

答案:

 

2、下图中的图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请仔细观察,并在“?

”处填上适当的图形.(每空3分,共9分)

 

答案:

 

3、在下面算式的空格内,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使算式成立。

(每题4分,共12分)

(1)

 

(2)

 

(3)

二、计算题(每题4分,共16分)

(1)125×(40+8)

(2)25×125×16

 

(3)2004×25(4)775÷25

 

答案:

(1)6000;

(2)50000;(3)50100;(4)31.

三、应用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中关村三小有15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他们每分钟跳绳的个数分别为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求每个人平均每分钟跳绳多少个?

答:

90个.

 

2.一小组同学体检量身高时发现,其中2人的身高是123厘米,另外4个人的身高都是132厘米.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答:

(123×2+132×4)÷(2+4)=129厘米.

3.甲地到乙地的全程是60千米.小红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5千米,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行10千米.求小红往返的平均速度.

答:

60×2÷(60÷15+60÷10)=12千米.

 

4.小英4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7分,5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8分.第5次测验得了多少分?

答:

92分.

 

5.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

厘米)。

(3分×2=6分)

答:

(1)25×4=100厘米;

(2)(10+15)×2=50厘米。

6.下图是由七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相同长方形经过竖放、横放而成的图形。

求这个图形的周长。

 

答:

7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减去图中重叠部分,

(5+3)×2×7-3×2×6=76(厘米)。

7.把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摆成如图13—4的形状,求该图形的周长。

答:

66厘米.

 

8.有一条堤全长600米,从头到尾每隔5米栽一棵国槐,可栽国槐多少棵?

答:

600÷5+1=121棵.

9.马路的一边每相隔9米栽有一棵柳树.张军乘汽车5分钟共看到501棵树.问汽车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答:

9×(501-1)÷5×60=54千米.

 

10.从1楼走到4楼共要走48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都相同,那么从1楼到6楼共要走多少级台阶?

答:

80级.

四、选做题:

1.1997年7月1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某城市举行了盛大的游行活动.参加游行的总人数有60000人,这些人平均分为25队,每队又以12人为一排列队前进.排与排之间的距离为1米,队与队之间的距离是4米,游行队伍全长多少米?

解:

(1)每队的人数是:

  60000÷25=2400(人)

  

(2)每队可以分成的排数是:

  2400÷12=200(排)

(3)200排的全长米数是:

  1×(200-1)=199(米)

(4)25个队的全长米数是:

  199×25=4975(米)

(5)25个队之间的距离总米数是:

4×(25-1)=96(米)

(6)游行队伍的全长是:

  4975+96=5071(米)

答:

游行队伍的全长是5071米.

2.把一根线绳对折,对折,再对折,然后从对折后的中间处剪开,这根线绳被剪成了多少段?

答:

对折一次:

2*2-1=3段

对折二次:

4*2-3=5段

对折三次:

8*2-5=11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