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563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5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届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2月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限定用时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1卷共25道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必须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下图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中显示的车头朝向始终如图示,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而转动。

据此回答1~2题。

1.导航仪能即时显示汽车位置的信息,主要依靠的技术是

  A.遥感   B.计算机  C.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百货大楼位于当前汽车位置的东北方向

  B.汽车从当前位置行驶到百货大楼的路程约2000米

  C.汽车在前方左拐弯后,面板上指向标箭头朝向右下

  D.要查看更大范围的交通线路应放大图示比例尺

【答案】1、C   2、C  

【解析】

试题分析:

比上实际距离,分母为实际距离,实际距离越大,分数越小,比例尺越小,因此要查看更大范围的交通线路图应缩小比例尺,

考点:

该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及地图三要素。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

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据材料回答3~4题。

3.“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

  A.赤道--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赤道--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C.赤道--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赤道--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4.“数九”期间,我国北方    (  )

  A.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昼短夜长,且昼长变短

  C.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D.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答案】3、C   4、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

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读某区域降水分布图,完成5~6题。

5.有关④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B.大西洋沿岸降水丰沛

  C.位于热带,光热资源丰富,农业发达       D.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6.下列有关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域典型植被是热带雨林           B.②区域因深居内陆而降水较少

  C.③区域全年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     D.①→⑤区域所反映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降水

 【答案】5、D  6、A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

该题考查非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读某区域沿36°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7~8题。

7.下列水循环示意图中,水循环运动在1月份最活跃的为

8.春季c地鲜花较b地开放早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洋流    D.地形

【答案】7、B   8、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

该题考查东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二百公里,深达1000至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

读图完成9~10题。

9.对图中所呈现岩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   B.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

  C.不会含有化石          D.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

10、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

【答案】9、A   10、A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

该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读某四个地区人口“三率”统计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示四个地区人口问题或相应解决措施,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口增长过快     B.乙地应鼓励生育

  C.丙地经济发展水平低   D.丁地人口平均寿命长

12.与欧洲西部地区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最相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1、A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11、图中横坐标为死亡率,纵坐标为出生率,甲地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1.4%,自然增长率为2.2%,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过快,A正确。

乙地自然增长率大于1%,为高自然增长率,不能鼓励生育,B错。

丙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都较低,为现代型,目前发达国家为现代型,丙地经济发展水平高,C错。

丁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为原始型,人口平均寿命短,D错。

考点:

该题考查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读某城市布局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功能区布局不合理的是

  A.甲——农田   B.乙——高级住宅区  C.丙——大型仓库    D.丁——金融中心

14.下列对该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      B.戊处易出现交通拥堵

  C.M处过境车流量大          D.该城市未来应重点向西南发展

【答案】13、D  14、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

该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工业区位的选择是多种区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下图示意我国1985~2005年不同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的情况。

据图回答15~16题。

15.1985~2005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最大的是

  A.Ⅰ区    B.Ⅱ区   C.Ⅲ区    D.三区变化一样

16.导致Ⅲ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的原因是

  A.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入   B.国内外的产业转移

  C.劳动力成本的提升    D.能源供给充足

  【答案】15、B   16、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

该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2014年12月12日,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来自国内各省市以及意大利、澳大利亚、蒙古、东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6000位客商云集,“抢”购海南冬季瓜菜。

据此回答17~18题。

17.与意大利、澳大利亚相比,海南发展瓜菜生产的优势是

  A.光热充足    B.生产成本低    c.土地资源丰富    D.科技水平高

18.蔬菜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海南

  A.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B.提高农产品价格

  C.加快城镇化的速度    D.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答案】17、B   18、A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

该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

下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9~20题。

  19.依据资料推断

    A.油棕种植注重社会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B.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

    C.为保护雨林生态,农业生产宜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

    D.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相互矛盾,不可协调

  20.油棕产业链中

    A.油棕种植业属小型自给自足农业    B.油棕产业链常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c.方便面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D.棕榈油榨取工业宜应靠近原料产地

【答案】19、B   20、D  

【解析】

试题分析:

20、图中油棕生已成为方便面生产的重要原料,是商品农业,A错。

油棕产业相关的生产部门较少,一般不会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B错。

方便面生产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C错。

棕榈油榨取是原料导向型工业应靠近原料产地,D正确。

考点:

该题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下图为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丙为该河干流沿线三个地区,读图回答21~23题。

21.下列有关该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迎风坡,夏季降水多    B.干流由东北流向西南

  C.地形以平原为主           D.地势起伏较大

22.该流域早期开发中,植被破坏严重,会导致

  A.甲地区河水泛滥严重     B.乙地区河流含沙量增多

  C.丙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D.全流域河流水污染严重

23.下列关于该流域的治理措施,叙述合理的是

  A.甲地区修建大坝,改善航运     B.乙地区修建大坝,调节径流

  C.丙地区修建大坝,减轻洪涝    D.全流域梯级开发,保持水土

  【答案】21、D  22、B   23、D  

【解析】

试题分析:

22、甲地位于河流的上游,植被破坏不会使甲地河水泛滥,A错。

乙地位于山区,植被破坏会使使植被保持水土功能下降,乙地区河流含沙量增多,B正确。

丙地区地势平坦不易出出水土流失情况,会导致丙地河水泛滥,C错。

水污染与植被破坏关系不密切,D错。

考点:

该题考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复活岛是位于成海内最大的湖心岛,近50年来,岛屿面积不断增大,并逐渐与陆地相连,下图是两幅成海的卫星图片,据图回答24~25题。

24.复活岛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

  A.地壳上升    B.湖泊萎缩    C.泥沙淤积    D.围湖造田

25.符合图示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是

  A.昼夜温差变小  B.湖水盐度下降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土壤盐碱化减轻

【答案】24、B    25、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

该题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Ⅱ卷(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道题,共50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规定的区域内。

26.(14分)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hPa)”,图中BC线为晨线,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A地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

(4分)

(2)假设图中等压线状况不变,从气温、降水和气压三个角度描述M~N一线天气的变化。

(6分)

(3)若图中D地1小时后气温上升,请用相关地理原理解释其原因。

(4分)[来源:

学科网]

  【答案】

(1)此时,北半球为冬季,(2分)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A处陆地上比同纬度海洋上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2分)。

(2)气温:

低一一高一一低(或答先升高再降低)(2分)

    降水:

阴雨一一晴一一阴雨(2分)

    气压:

高一一低(或答逐渐降低)(2分)

(3)图中BC为晨线,1小时后D地迎来日出(1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增温,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获得热量,使气温逐渐升高(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2)M位于冷锋锋后,受冷锋影响,气温低、气压高、多阴雨天;N位于暖锋锋前也受冷气团影响,气温低、气压高、多阴雨天;M和N之间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晴天。

考点:

本题考查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大气受热过程。

  27.(12分)读我国占丝绸之路上某区域水资源利用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示,说明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4分)

(2)分析图中河流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平原形成的影响。

(4分)

(3)简述图示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4分)

【答案】

(1)流量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冬季断流。

  (4分)

(2)河流从上游携带了大量沙石,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区)流速减缓,沙石大量沉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

  (4分)

(3)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源流上修建水库;节约用水;农田灌溉采用先进的滴灌、喷灌等技术;种植耐旱作物等。

(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答对4点即可,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2)本题考查重点是河流对平原形成的影响,考查的是河流地貌的成因,图中平原位于山前,地貌类型是冲积扇,河流从上游携带了大量沙石,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区)流速减缓,沙石大量沉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

 

考点:

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资源的合理利用措施。

28.(10分)2014年12月26日中国三条重要高铁干线-----兰新高铁、贵广铁路和南广铁路开通运营。

其中,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的发动,标志着中国首条高原高铁全线“起航”,“6小时进青出甘入疆”将成为现实。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铁路线的建设标准和设计速度受自然因素制约.请写出贵广线与兰新线建设的主要自然障碍。

(4分)

(2)请对兰州至张掖段铁路的曲线设计进行评价。

(6分)

【答案】

 

(1)贵广线:

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复杂,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  (2分)

兰新线:

干旱缺水,沙尘暴、大风等气象灾害多发。

  (2分)

 

(2)优点:

利于甘肃与青海的区间联系,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2分)

    缺点:

线路增长;穿越祁连山脉,增大工程的建设难度和成本。

  (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29.(14分)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其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天然的蓄水池。

湖泊的水位季节变化显著,枯水期(水深不足l米)水位线上分布着大片稻田,是闻名于世的“米仓”;湖里盛产300多种淡水鱼,鱼类主要分为白鱼和黑鱼两种:

黑鱼为全年适应本地环境的本地鱼,白鱼为来自于河流和海洋的洄游鱼类。

湖东有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洞里萨河有罕见的“河水倒流”的奇观。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洞里萨湖成为湄公河蓄水池的主要原因。

(4分)

(2)简述洞里萨湖湖面季节变化对种植业和渔业的影响。

(6分)

(3)分析洞里萨湖鱼种繁多的原因。

(4分)

【答案】

(1)图示地区地势低平,湖泊与河流相连;河水的水位季节变化大,丰水期水位高,可倒流入湖泊。

(4分)

 

(2)使农事和渔事活动具有季节性;丰水期淹没的农田沉积了大量的泥沙和有机质,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这些沉积的泥沙和有机质,以及淹没土地上的动植物,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来源;枯水期水位下降,露出的湖底淤泥,成为农民播种水稻的良田。

  (答对其中3点即可,6分)

(3)洞里萨湖水域广阔,常年水温适宜,饵料来源丰富,适合多种鱼类的生长;洞里萨湖水域广阔,当地鱼类品种多;湄公河南北流程长,水域环境复杂,鱼种多,有湄公河鱼类进入;有海洋洄游鱼类进入。

(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2)由于洞里萨湖湖面季节变化导致种植业和渔业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丰水期时淹没农田,可发展渔业,枯水期时发展种值业;丰水期时沉积的泥沙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为鱼类提供了  饵料来原。

考点: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