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九年炒股经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512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九年炒股经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的九年炒股经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的九年炒股经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的九年炒股经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的九年炒股经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九年炒股经历.docx

《我的九年炒股经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九年炒股经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九年炒股经历.docx

我的九年炒股经历

我的九年炒股经历

我自认为是一个不算笨,但也算不上聪明的普通小散。

2007年初受朋友影响开始炒股,买第一支股票到现在还记得是粤高速,时间是2007年1月15日上午。

到现在连头带尾已经9年了。

当时开好户之后,自己就让帮我开户的证券公司经理当场买了这支股票。

当时一看到股票稍微涨一下,心里就急不可耐地抢着买进去,好像错过了就会错过一笔横财。

现在想来,这种心态一直伴随着我炒股这么多年,也是自己持续亏损的最主要原因——急躁。

这以后,跟其他散户一样,开始看一些股票入门书,学炒股技术。

闹懂基本的软件操作、常用的指标等等。

最初,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两方面都看,时间一长,觉得自己对基本分析不感兴趣,而且似乎从书上看到了自己也这么认为——基本分析在中国股市中总感觉不太对。

因为我觉得,股票的基本面不可能在一两个月,甚至一两周,甚至一两天之内发生变化,但价格却总是这么波动。

所以,我最终选择了技术分析这条路。

中间也看过一些基本分析的理论和传记,但后来自己强制自己不许碰基本分析,以便把所有精力放到技术分析上。

学技术分析的过程,也跟绝大部分人一样,但自己花的时间精力是超过绝大部分股民的。

那时候,经常学到夜里十一二点有时候搞凌晨两三点。

学技术分析最头痛的事是要测试。

每学一点新知识,总认为自己找到了制胜方法,然后就会卖出原来的股票,然后按新方法重新买一支。

结果,买进去一支股票,第二天往往失跌,真是见鬼了。

不断学习,就不断买进卖出,不断换股,亏损就不断增加。

过度交易导致的亏损,其亏损速度真的很惊人。

指标形态切线K线江恩波浪混沌三角洲海洋筹码跟庄等等方面的理论,不断学,也就不断亏。

跟绝大部分股民一样,我总是希望买进去就涨停。

现在想来,炒股九年,我一直抱着这种想法在炒股。

追求暴利,是导致自己亏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那时候还有权证,其涨跌停板会比股票本身放大三倍左右,一般约在30%,而且是T+0。

记得有一次,自己买了一支股票的权证,看着权证价格越跌越快,一直跌到跌停板,到收盘时,自己紧张的满身大汗,衣服都浸湿了。

尽管暴亏的经历如此惨痛,但还是改不了追求暴利的心态。

在学技术分析的过程中,总想找到一种必胜的方法。

试了多少种方法,我也不记得了,估计不下百来种吧。

记得有一次学习布林带指标,印象特别深,当时发觉,凡是布林带收口的股票,往往会大涨。

那也是试过很多种其他方法之后才发现的。

结果前面有那么一两次买进去之后确实大涨,但更多的不是大跌,就是横盘不动。

至于原因,谁知道呢,反正我一直没搞懂。

后来终于明白,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必胜的方法。

于是又开始学习交易策略和交易系统。

各种各样的交易系统学了多少种,我也不知道,几十种总有吧,其中有些还是直接看英文翻译过来的。

记得有一种叫gimmiebar的交易策略,当时自己翻译过来后,也很是兴奋,有时候也确实有点效果,但更多情况下是无效的。

各种古古怪怪的止损方法前前后后就学了不下20种,也没见有什么用。

学习技术分析,让我感觉股价波动的背后,似乎遵循着一种不为人知的规律。

江恩也好,波浪也好,切线也好,K线也好,都只是看到了表象。

真正的内在规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不知道。

不过,不知道内在规律不要紧,赚钱才是炒股的根本目的。

于是我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交易体系。

好在,学过的技术分析知识越多,建立交易体系就越容易。

在我看来,交易体系就是把各种各样的技术分析模块,组合在一起就成了。

趋势判断一个模块,选股一个模块,交易策略一个模块,心理控制一个模块。

每个模块下面又包含多个子模块。

2009年9月底,我的第一个交易系统终于成型了,其中趋势判断模块一直延用至今。

2年9个月,我估计时间应该算快的吧。

但是,如果你以为我就此开始赚钱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还是继续亏,一直亏。

亏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追求暴利,另一方面是因为追求确定性。

我把技术分析派股民分成两类,一类是系统交易型,一类是一招鲜型。

系统交易类的股民,须博采众长,几乎涉猎所有技术分析理论,然后从各种理论中抽取极少极少的一部分,为自己所用,然后组合成交易系统,集各家理论以大成,所以,系统交易型股民,往往亏损非常厉害,因为他要不断测试不断测试,过度交易就难免。

但在我的理解中,一旦真正做到集而大成,就会无往而不利,其赢利速度也会跟之前的亏损速度一样快。

而一招鲜型股民,学起来很简单,就学那么一两招,于是测试次数就很少,亏损也就很少,但赢利速度也会很慢。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像,也不知道对不对。

或许是追求暴利的心理在作怪,也或许是因为个性原因,自己总想成为集大成者,总想获取暴利。

于是亏损起来就十分惊人。

过度交易,真的很可怕。

从我炒股开始,陆陆续续投入总共50万元,最低的时候亏到只剩7800元,这还是陆陆续续加钱进去的。

有时候自己想想都觉得很不可思议,怎么能亏成这样?

其实说到底,就是四个字:

过度交易。

这真的是个极其惨痛的教训。

过度交易,不论是为了测试技术,还是因为心理因素,都非常致命。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止损。

牛市里,最好不要止损。

但我从炒股开始,一直学的是老外炒股的理论,严格执行止损,过度交易加上严格止损,亏损速度就更加惊人。

说到这个就觉得心痛。

无语。

另外,回复楼上一句话,我学炒股,从来没有任何人指导过自己,全靠自己摸索。

这就更加难了。

当然,在我看来,全是自己摸索出来的东西,其盲利效应(魏强斌说的)也会更有效。

我曾想,一个科学家可以提前人类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发明某种理论,股市中是不是也可以有一种技术可以提前当前的技术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呢?

要是谁能开发出这样的技术该多厉害啊。

交易系统建立之后,自己就会开始思考一些交易哲学问题。

于是乎,西方各大哲学流派都大致了解了一下,最后居然还看圣经。

中国股民许多都喜欢看佛经,但我一直学的是西方的炒股技术,所以更倾向于圣经。

但看了也白看。

到头来,哲学也好,圣经也罢,都没啥用。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用的话,就是暂时解决了自己的思维障碍。

这里要交待一下,自己的交易系统建成过程中,趋势判断模块很关键,我是在试过前面所说的近百种方法后,终于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

胜率大概有个六七成吧,也没认真统计过,但用着比较顺手,也就一直用到现在。

在思考的诸多交易哲学问题中,不确定性和确定性之辩是最大的难题。

这也是我后期持续亏损的最主要原因,后期的持续亏损与追求暴利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

股市的本质就是个混沌系统,不确定性是混沌系统与生俱来的特征,但自己偏偏想找到一种确定性。

对于我而言,确定性就是买进去之后,就一定涨,甚至一定大涨。

我不知道这种确定性是否存在,但我一直在寻找,我一直认为,涨的股票以及大涨的股票都有其内在的共性规律,只不过我们不知道罢了。

要是能找到这样的内在规律,那岂不是发财了?

于是乎,就要不断研究,还得不断测试。

这时候,学习已经是很次要的了,主要靠自己研究。

因为一旦交易系统建成,任何股票书籍都不能教给你什么有用的东西,即使有些理论和书籍深入研究之后,可能会有用,但用处会非常小。

就像前面说的,整个系统都是从各种理论中抽取极少部分组合起来的。

可以想像,研究比学习难得多得多,而且每研究出一种新方法,都要测试,所以,这个阶段的亏损速度一点都不比学习阶段低。

我曾经无数次回头看自己的炒股经历,事实上,如果心不要太贪,不追求暴利,那我从2009年10月起就可以持续稳定赢利,尽管赢利速度不会太快,但也不会很慢。

因为最初的选股模块已经初步了一些具备了暴利的因子。

除此之外,自己总想寻找到上涨和大涨的确定性。

很多人说股市根本不存在完全的确定性,但我总是极其固执地认为存在确定性,也就是说存在内在规律。

有了这么个顽固的念头,耗费时间精力、持续不断亏损,也就成为必然。

正是因为过度交易和不断止损,从2007年初入市开始,整个牛市结束,在我印象中就从来没赚过钱,除了一次。

那一次是在530之后了,买了支煤炭股,好像是兰花科创吧,当时使用了相对强度指标(是RS,不是RSI),选中之后,就强迫自己不让动,持有了一个多月吧,最后盈利35%左右。

除此之外,好像真的没有赚钱的印象了,再也没有了。

中间还有过几件事印象很深,其中一次就是530暴利前一天,我用DMI指标很精确地判断出了530大跌;还有一次是选中了一支股票氯碱化工,买进去第二天就有点小涨,但当天就卖掉了,当时好像是因为判断大盘不稳,结果第三天开始氯碱化工连拉三个涨停。

郁闷死了。

还有关于止损,自己一直很严格止损,结果兰花科创之后,我想法有点变了,觉得不要随便止损,结果从6124开始,一直就扛着。

在我印象中,这好像是唯一一次不止损,结果从最高点一直套到1664前夕。

这段时间,因为被套钱越来越少,自己后来连股票账户都不敢看了,真的不敢看。

这期间,大概有将近1年时间没有研究股票,天天打麻将。

所以,自己建立第一个交易系统的实际时间大概是1年9个月左右。

等到1664前夕上次指数涨停那两天,自己才重新学习股票。

但同样,继续学习测试,继续亏损。

就这么回事,只要我炒股就一直亏,一直亏,从2007年初涨到6124没赚钱,从1664涨到3478也没赚钱。

建立交易系统后,我曾经统计过自己的历史交易记录,大概是平均每不到1.5天就会买入或卖出一次。

好恐怖!

那时候手续费还比现在贵很多。

我估计,像我这样的亏损速度,可算是到了极点了。

刚刚算了一下,从50万到7800元,从比例上来看,只剩下1.56%,也就是亏损了98.44%。

无语。

当前这波牛市有一些股民可能也有一些人跟我同样的操作方式。

不过,牛市时间不亏钱,那时候牛市时候虽然没赚钱,但也没亏,真正要命的是熊市来临的时候,这样的操作方式是会要人命的。

建立交易系统后,看看上证指数走势就可以看出来,2009年10月后,指数整体来说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一直到本轮牛市启动。

在如此漫长的熊市途中,自己还是过度交易,不断测试研究。

自然,亏损也不断加大。

越亏窟窿越大。

但整个炒股连头带尾9年时间,真正不看股票的就是从6124下来直1664前指数涨停大概八九个月时间,除此之外,没有离开过股市。

正如我前面说过的,建立交易系统之后,追求确定性是我亏损的主要原因,此时追求暴利已经是次要因素了。

当时我固执地认为,炒股之所以受情绪因素影响,是因为技术不到家,技术一旦到家,情绪对赢利来说是极为次要的因素。

正是因为这一观念,我总是想找到一种确定性,一种买进去就涨,甚至买进去就大涨的确定性。

今年前些时候,我曾总结了一下自己的交易行为模式,想分析一下自己为什么会如此暴亏。

总结出来的结论是自己的交易行为模式有几个特点:

全仓,从头到尾都是全仓;集中持股,每次都把所有资金压在一支股票上;追求暴利,寄希望于买入当天或者第二天上午就大涨甚至涨停,否则第二天下午就会忍不住要换股。

这也是我最近的一点体会,交易系统固然是炒股的关键,但如果不能跟自己的交易行为模式匹配,再好的交易系统也没用。

这里捎带提一下,我前面提到的所有具体技术,事后都被无数次证明,这些技术或指标只是偶尔管用,大部分时候是不管用的。

至于什么时候管用,什么时候不管用,我也不知道。

反正上面这些技术和指标,我现在都没在用了。

这里还要说一个很荒唐的事。

2009年10月交易系统建成后,自己不断搞进搞出,搞了有一年左右,系统的四个模块中,趋势判断模块已经比较精准了,也就是实现了自己一直追求的大致的确定性。

但一个模块的确定性,对于整个系统来说,照样没用。

这还导致了一个很致命的问题——总想在其他模块实现同样的确定性,特别是选股模块。

正是因为感觉自己有点水平了,其实狗屁都不是,自己居然主动帮朋友炒股。

现在想来,后面这个问题没解决,其实也可以实现持续稳定赢利,但是整个行情处于熊市,亏损是必然的。

最后连朋友的钱也暴亏。

当然,亏的钱都是我承担的,这也算在了50万总亏损额里面。

现在想来,帮别人炒股,就算赚了也只是小钱,要是真有水平,那就应该有胆量卖房、借钱,甚至借高利贷,干他一票,用得着帮别人炒股赚点零头吗?

如果没这个胆量,就证明你还没这个水平和实力。

曾经有个人跟我说过一句话,这个人是做阳光私募的,也很狂,但他说的一句话,对我还是很有震撼的:

如果你不是百分之百的肯定将来会怎么走,那有什么用?

止损?

狗屁。

后来我想想也是,不论是机构还是私募,数以十亿甚至百亿计的资金,怎么止损?

必须百分之百地肯定未来一定会怎么样走。

后来,我一直把这个当做目标,尽管我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炒股九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如果心态不好,再好的技术、再好的交易系统也赚不到钱,只会亏钱。

有时候想想自己技术也学了不少,交易系统也有,为什么还是一直亏钱呢?

即使是牛市也赚不到,根本原因还是心态问题。

急于扳本,就是一个很致命的心理问题。

还有就是千万不要钻牛角尖。

我从来没听说过谁敢说把股市完全弄懂了。

就像前面说的,什么系统交易也好,一招鲜也好,能赚到钱就好,如果总想把股市搞懂,只会越搞越亏。

眼睁睁地看着牛市白白错过,眼睁睁地看着资金在熊市中不断缩水。

股价波动可能有某些内在规律,但千万不要试图把内在规律搞懂,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估计不说不可能搞懂,混沌系统那些科学家都搞不懂,更何况一个普通小股民。

就算搞得要死搞个半懂,又怎么样呢?

还不是一样没用?

心理问题是个大问题,急于扳本真的要不得。

持续的亏损,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急于扳本,在牛市的时候,则是因为眼红别人赚钱而自己不赚钱。

牛市的时候,一听说明人赚了多少多少,感觉真不是滋味,即使没亏钱,也觉得自己亏大了。

自然而然,也就老想着暴利。

暴利哪有那么好搞的?

那些连续涨停的,都是等来的,咱们小散又没什么内幕信息,哪有那么容易碰到连续涨停。

所以,最好不要跟别人聊股票。

在我的印象中,跟别人聊股票,一说起来,这个赚了多少,那个翻了几倍,自己能不急吗?

其实,别人亏钱的时候,没说罢了。

就拿这波牛市来说,自己身边有亲戚朋友也在炒股。

今天说吃到一个涨停,明天又说赚了多少钱,还有买了苹果6PLUS之类的事。

结果呢,这段时间杀跌振荡,没有一个人说股票了。

不过,这回我学乖了一点,跟别人说的时候,都说自己不炒股票了。

这样省得别人在自己面前炫耀,自己受到的影响也小一点。

别人推荐股票也好,说大盘走势也好,一概不听,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对也好,错也好,盈亏都是自己的。

要是听别人的,亏了该怪谁啊?

自己当然不好意思怪人家,但总觉得不是味道。

还有一个,就是急于扳本。

不管是总体亏损急于扳本,还是一两次交易赚了钱之后,又吐回去了的急于扳本,都是很致命的。

一急,人就乱搞了,过度交易、重仓、追涨杀跌等等不良习惯就来了。

也真见鬼了,越急越乱,越乱越亏,越亏就更急。

前面好不容易赚个百分之十啊二十啊,一旦心急乱搞作,不用多,只要两三次一搞,就打回原形。

我曾经大概统计了一下,一般股票一天波动3%算是最小了,波动5%算是正常,7-8%也常有,更不要说一天波动20%了。

人一急之后,常常是卖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这也真见鬼了。

就按正常算,一天波动5%,心急之后连续三次乱搞,加上手续费之类的,回吐会有将近20%。

要是追涨停碰到回马枪之类杀跌,三次乱搞回吐肯定超过30%,这已经相当于前面一个月赚的钱全还回去了。

这个真要不得。

避免受别人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说自己不炒股了,你们赚你们的钱,总之我就是不搞。

这是我的经验。

怎么克服急于扳本的心理,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有一个不一定好的办法,亏了我就不断往里面加钱。

打个比方2万块亏了50%,那我再加1万进去,只要50%就回本,如果加2万进去的话,只要33%就回本了,如果加9万进去的话,那岂不是一个涨停就回本了?

问题是要是不能赚钱,加的越多,就亏的越多。

咋办呢?

又还是那个老问题,提高水平争取能够持续稳定赢利。

听说高手能够超越牛熊,我也能够超越牛市,不过人家是超越牛熊不断赚钱,而我则是超越牛熊不断亏钱,只不过,牛市里亏的钱很快能扳回来再接着亏,熊市里亏了以后再加钱接着亏。

到2010年底的时候,技术是学得差不多了,系统也趋势判断模块也用得很顺手了,交易策略也翻了覆去搞了好多遍了。

于是,我把整个交易系统彻底整理了一下,那些文字表格和图片全部整理清爽。

但是这时候为什么还是会亏钱呢?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处于熊市,熊市赚钱也有人能做到啊,我觉得自己当时亏钱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总的来讲是选股模块的不确定性让我不满意,总想找到趋势判断模块类似的确定性,这个很难搞,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交易系统太复杂,一到实际操作,不是忽视了这里,就是忘掉了那里。

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买进去了,那咋办?

越看这个股票越不满意,总觉得不行,于是卖掉这支股,重新买入一支自己满意的股票。

你肯定想不到,换股之后,才隔了一天,只增加了1根K线,自己发觉,这个股票还是有问题,不符合自己的交易系统要求,于是只好又换股。

如果在牛市,找个好的卖点和买点,也不致于亏钱,而在熊市的时候,亏钱也就成了必然。

怎么办呢?

后来,我想了个很土的办法,把自己的交易要求编成了口诀,狂妄地称之为“必胜法则”,每天背诵几遍,最后背得滚瓜烂熟,我觉得,这样会把整个交易系统固化在脑袋里,这样总行了吧?

嘿嘿,股市没这么容易赚钱的,照样不行。

为啥呢?

亏钱的原因原来有三个,即熊市、主观失误、选股问题没解决,现在只是减少了其中的主观失误影响,另外两个没解决,也解决不了,想赚钱?

继续亏吧你。

C!

还有一个问题不是逆势交易,大盘下跌时,总忍不住要搞进搞出,想了无法办法,但总是克服不了。

炒股亏钱,其实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逆势交易。

顺势的话,多多少少总能赚点,就算过度交易,也只是赚得少点而已。

但逆势交易,必定亏钱,如果再加上过度交易,那就必定暴亏。

无数次实践证明,大盘下跌时,逆势上涨的个股本来就极少,极少数极强势股能逆势涨到20%以上的,就算抓到这样的股票,实际盈利也很难超过10%,在本就为数很少的逆势上涨的股票中,大多逆势能涨到15%就算不错了,实际盈利也很难超过8%。

干嘛要搏这么点零头呢?

而绝大部分股票,两天下跌10%很正常,因为指数两天跌5%算是正常了吧,有时候1天就跌掉5%,相当一部分股票2天就跌超15%,逆势交易不是自己主动送钱吗?

再说了,你有这个本事选到逆势上涨的股票吗?

这很难很难。

你有这个本事选到逆势大涨20%以上的股票吗?

这几乎不可能。

那不是送钱是什么?

前两天看到一个贴子说,股民能不能赚钱,最终不是取决于技术,而是取决于个人本身的特质。

难道我就是这么个注定在股市里要一直亏钱的人?

炒股九年,有两次产生了绝望的感觉。

一次是去年初,一次是现在。

这前说过,交易系统的四个模块中,大盘判断在系统建立1年后就基本上有了大致的确定性,交易策略的问题都是细节问题,除了时间止损这个问题难解决之外,其他问题并不难,而时间止损则是个可有可无的小问题。

情绪控制相对虚无缥缈。

只有一个大问题就是选股。

建立交易系统之后,我就开始学怎么选股,这中间因为过度交易,大盘判断基本没花时间,1年之后自然而然就会了。

但选股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就是想不出办法。

有时候看到别人说自己怎么怎么选股,心里不由地想,莫非自己真的特别蠢?

但后来,我越来越觉得,不是自己蠢,而是这个问题确实特别难。

大盘要判断涨跌,相对来说还是容易的,但具体到某支股票就难了,因为股票受指数影响,而有些股票却不受指数影响。

如果股票趋势向上,大盘向上,个股就会被拖下来,特别是那些逆势大涨的股票,到底是为什么呢?

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炒股九年、专门想这个问题6年,我一直没想出来。

一个思路是找到一种不受指数影响的个股分析方法?

我在网上查过,只看到过国内有一个知名投资人提出过这个问题,但没有答案。

花了多大时间精力去想,也不用细说了。

总之一句话,只要一有点空就想。

到第4年的时候,第一次产生了绝望的感觉。

现在,第二次产生了绝望的感觉。

第一次是因为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次是因为克服不了过度交易。

我该怎么办呢?

我写这个长贴的目的是自我反省,如果能给那些面临同样问题的股民一些警示,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目的了。

时间很漫长,但也似乎过得很快。

从进步股市到去年5月,不知不觉已经连头带尾8年了,此时新一轮牛市悄然而至。

我早早就感觉到牛市要来了,但真心不希望它这么快来,因为此时我的问题还是没解决,尽管已经有方向而且有眉目了。

牛市来得早,那就去得也早,问题没解决,我知道自己肯定赚不到钱,再牛的牛市也与我无关。

从去年5月牛市启动一直到今年年初,我还是跟以前一样在不断试错试错试错。

赚钱是不可能了,不过亏倒也没亏,毕竟是牛市,亏一点又会扳回来。

今年年初,好像运气突然来了,短短1个月盈利200%,基本以超短线交易为主,也就是今天买明天卖。

我现在回头来看,还是稀里糊涂的,这个钱赚得莫名其妙,因为我知道尽管选股问题已经临近尾声,但还是没根本解决,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搞懂这个钱是怎么赚的。

我想,当时肯定也有一些技术依据,而且是这些技术依据是我最终定型的交易系统的技术的基础,尽管只有几个月时间,但我已经完全不记得这些技术依据是什么样了,因为被后面最终的技术把记印冲刷掉了。

尽管这个盈利因本金太少而微不足道,但这个盈利过程还是给了我很大信心。

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追加资金,因为追加了资金自己交易也谨慎了点,1个月盈利60%,但这个钱赚的还是稀里糊涂的,不知道为什么,但因为时间更近、技术也更接近于最终定型的技术,已经有点印象了,大概知道可能是基于什么技术原理。

然而,此时的我信心满满,我狂妄地认为从此我踏上了发财之路了,并没有意识到一场危机正悄然袭来。

一个轮回还没结束,想赚钱,不可能啊。

本来不想就任何跟贴回复,但还是说一两句吧,也只说这么一两句。

写这个长贴的意图在首贴已经表明了,所有事情全部是自己的真实经历。

炒股九年,所有需要学的、不需要学的东西都学了;所有需要想的、不需要想的都想了,不论是对技术的肯定或否定,还是对自己路径的肯定或否定等等。

我曾想,当我们看那些成功的投资人,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的经历和成功,谁也不知道他们付出过什么、思考过什么、使用过什么工具和技术,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的经历、交易的案例和一些抽象的理念。

我只想尽量口语化地回顾一下自己的经历,不想使用复杂的对新股民来说看似高深的专业术语,不想涉及具体的技术、原则甚至一些理念等,以免流于具体细节的纠缠。

另外,我写这个长贴的每个段落,都是以当时对市场的眼光来写的,这样不同观点的股民可以在不同的贴子中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影子,但我看市场的眼光是随着炒股经历的延长和贴子的延长在不断变化的,常常是前后矛盾的。

继续。

在之前的回顾中,我漏掉了一些很重要的交易案例,其中一些案例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就像氯碱化工这一类的。

但既然没写,过去也就过去了。

在我看来,技术分析通行于任何金融市场,只要能炒好股票,一定可以炒好期货和外汇,不同的市场对于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

既然我可以判断趋势,如果选股问题实在搞不好,是不是可以去做期货呢?

抱着这个想法,去年我开始了股指期货的模拟交易,模拟交易很顺畅,夸张一点说就如行云流水一般持续稳定赢利。

但有一个人的一次交谈给了我重重一击,这个人我不想再提,这后面也就放下了。

今年初,我开通了期货账户,开始实盘交易菜粕,因为白天要上班,只能做夜盘,因交易系统已经形成,操作也很顺畅,比股票交易顺畅多了,但此时股市牛市已经来临,我的资金主要集中于股市,极少的一部分钱做期货,感觉没劲头最终也放下了,而且尽管自己有信心,但家人坚决反对做期货,怕爆仓,这事也就没再继续。

但我心里已经决定,期货、期指将是我以后必不可少的交易市场。

最近,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我认为,不同的人更容易适应不同的市场,而我或许更适合期货交易。

尽管如此,我并没有放弃炒股的想法,我一直是个追求暴利的人,在我看来,真正的低风险的暴利机会,不是在期货、期指,而是在股市。

过度交易有好处吗?

客观而言,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在过度交易的过程中,有些本来需要想的事情自然就完成了,就像当初大盘的判断问题一样,此轮牛市以来交易策略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然而过度交易导致的亏损是很恐怖的。

在第一次增资盈利之后,随着选股问题的最终解决,我加大了增资的力度。

5月中旬,我看准备时机入场,短短几个交易日内最高收益就达到34%,此时离完全回本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528一天暴跌让我手头的次新股瞬间从涨停杀下来,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