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本章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261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本章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本章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本章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本章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本章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本章测试.docx

《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本章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本章测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2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本章测试.docx

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本章测试

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单选题

1.氢氧化铁胶体区别于氯化铁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  )

A.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B.氢氧化铁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氢氧化铁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氢氧化铁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2.按照物质的分类方法,硝酸应属于(  )

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一元酸、⑦化合物、⑧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

C.①⑨

D.①④⑤⑥⑦

3.当光束通过鸡蛋清水溶液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鸡蛋清水溶液是(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4.依据2Fe2++Cl2===2Fe3++2Cl-,HClO+H++Cl-===Cl2↑+H2O,2Fe3++Cu===2Fe2++Cu2+,Fe+Cu2+===Fe2++Cu,判断下列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Fe3+>HClO>Cl2>Fe2+>Cu2+

B.HClO>Cl2>Fe3+>Cu2+>Fe2+

C.Cl2>HClO>Fe3+>Cu2+>Fe2+

D.Fe3+>Cu2+>Cl2>HClO>Fe2+

5.硫代硫酸钠可用作脱氯剂,已知25.0mL0.1mol·L-1的Na2S2O3溶液恰好把标准状况下112mLCl2完全转化为Cl-时,S2转化成(  )

A.S2-

B.S

C.SO2

D.SO42-

6.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

①固体食盐 ②溴水 ③CuSO4·5H2O ④液溴⑤蔗糖 ⑥氯化氢气体 ⑦盐酸 ⑧液态氯化氢

A.①④⑤

B.②⑦

C.⑤⑥⑧

D.④⑧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气溶于水:

Cl2+H2O===2H++Cl-+ClO-

B.FeSO4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2++2NH3·H2O===Fe(OH)2↓+

C.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

+I-+6H+===I2+3H2O

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

+Ba2++2OH-===BaCO3↓+2H2O+CO2↑

8.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

A.SO2→S

B.

→SO2

C.Fe2+→Fe3+

D.

9.下列各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

A.N2、NH3、NO2

B.NH3、N2O5、NO2

C.N2、N2O3、NH3

D.NH3、N2、N2O3

10.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H2SO3+I2+H2O═2HI+H2SO4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

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11.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nm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氧化铁

D.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且胶粒直径即为氢氧化铁分子直径

1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和“含氟牙膏”等商品。

这里的碘、铁、钙、硒、氟指的是(  )

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

13.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型。

例如采用某种分类法可将P2O5、SO3、Cl2O2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  )

A.CO

B.NO2

C.N2O5

D.Na2O

14.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C.胶粒带正电荷

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15.下列各选项中,不能满足下图一步关系选项是(  )

A.X为铜、Y为氧化铜、Z为硫酸铜

B.X为二氧化碳、Y氧气、Z为一氧化碳

C.X为碳酸钙、Y氧化钙、Z为氢氧化钙

D.X为氢氧化钠、Y氯化钠、Z为碳酸钠

16.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B.单质与非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C.溶液与分散系属于并列关系

D.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17.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食盐

B.氢硫酸、烧碱、硫酸铜

C.碳酸、氧化铜、碳酸钠

D.醋酸、熟石灰、苛性钠

18.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H2SO4===H2++

B.Ba(OH)2===Ba2++OH﹣

C.NaNO3===Na++

D.CuSO4===Cu2++

19.Zn++OH-+H2O―→NH3↑+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中H2O的化学计量数是(  )

A.2

B.4

C.6

D.8

20.下列变化过程中得到电子的是(  )

A.MnO2→Mn2+

B.CuO→CuCl2

C.Ag+→Ag2O

D.Sn2+→Sn4+

21.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①硫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②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

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A.只有②④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只有①②⑤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没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失电子难的原子,容易获得电子

23.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

H+、Cl-、

、Ba2+

B.澄清透明的溶液:

、Al3+、

、K+

C.强碱性溶液:

K+、Mg2+、

D.无色的溶液:

、Cu2+、

24.在反应SiO2+3C

SiC+2C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  )

A.36∶60

B.60∶36

C.1∶2

D.1∶3

二、填空题

25.按要求填空。

(1)在S2-、Fe2+、Fe3+、Mg2+、S、I-、H+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未配平)

①NO+HNO3―→N2O3+H2O

②NH3+NO―→HNO2+H2O

③N2O4+H2O―→HNO3+HNO2

其中你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若溶质中Cl-与I-共存,为了氧化I-而Cl-不被氧化,除单质外,还应用反应中的________________作氧化剂。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26.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绿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

______KClO3+______HCl(浓)===______KCl+______ClO2↑+______Cl2↑+______H2O

(1)请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填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产生0.1mol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4)氧化剂是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

27.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

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2NaNO2+4HI===2NO↑+I2+2NaI+2H2O。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反应,鉴别NaNO2和NaCl。

可选用的物质有:

①水、②淀粉碘化钾试纸、③淀粉、④白酒、⑤食醋,你认为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填序号)。

(3)某厂废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A.NaClB.NH4Cl

C.HNO3D.浓H2SO4

(4)请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

Al+

++2H2O。

若反应过程中转移5mole-,则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

三、实验题

28.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为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反应中,如果有17.4g纯MnO2被还原,那么:

(1)被氧化的氯化氢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纺织工业中常用氯气作漂白剂,漂白布匹后,过量的氯需要除去,通常可用Na2SO3作“脱氯剂”,脱氯后的产物为Na2SO4,氯变为-1价。

若把本题中产生的Cl2完全转化,需要Na2S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

(1)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________价。

(2)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________,当有1mol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________mol。

(3)标明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是胶体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2.【答案】B

【解析】对于同一物质,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不同。

硝酸属于一元酸、含氧酸、纯净物、化合物、挥发性酸。

3.【答案】B

【解析】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可用于区别胶体和溶液、胶体和浊液。

4.【答案】B

【解析】2Fe2++Cl2===2Fe3++2Cl-中氯气是氧化剂,铁离子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Fe3+;HClO+H++Cl-===H2O+Cl2↑中次氯酸是氧化剂,氯气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HClO>Cl2;2Fe3++Cu===Cu2++2Fe2+中铁离子是氧化剂,铜离子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Fe3+>Cu2+;Fe+Cu2+===Fe2++Cu中铜离子是氧化剂,亚铁离子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u2+>Fe2+;综上可得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HClO>Cl2>Fe3+>Cu2+>Fe2+。

5.【答案】C

6.【答案】B

【解析】 能导电的物质可以是有自由电子,也可以是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①③④⑤⑥⑧不导电。

溴水和盐酸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

7.【答案】B

【解析】氯气溶于水,离子方程式:

Cl2+H2O===H++Cl-+HClO,故A错误;

FeSO4溶液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2++2NH3·H2O===Fe(OH)2↓+

,故B正确;

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离子方程式:

+5I-+6H+===3I2+3H2O,故C错误;

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

+OH-+Ba2+===BaCO3↓+H2O,故D错误。

8.【答案】C

【解析】A项,S元素化合价降低,应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A错误;

B项,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项,F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故C正确;

D项,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9.【答案】D

【解析】已知氢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价和-2价,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根据不变价元素的化合价计算氮元素的化合价,对比排序即可。

10.【答案】A

【解析】①H2SO3+I2+H2O===2HI+H2SO4中,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为还原产物,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2SO3为还原剂,还原性H2SO3>I﹣;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2+为还原产物,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I为还原剂,还原性I﹣>Fe2+;

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NO为还原产物,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FeCl2为还原剂,还原性Fe2+>NO;

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2SO3>I﹣>Fe2+>NO,A正确。

11.【答案】B

【解析】经分析可知: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nm的磁流体属于胶体,不属于悬浊液,故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项错误、B项正确;磁流体由硫酸亚铁和硫酸铁制备,所以胶粒中有氧化铁、氧化亚铁,如果仅仅为氧化铁,胶体不会呈黑色,C项错误;胶粒是许多个氢氧化铁分子的集合体,D项错误。

12.【答案】A

【解析】题给各物质中含有的碘、铁、钙、硒和氟都是指元素。

13.【答案】C

【解析】题给物质都是非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

14.【答案】C

【解析】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1~100nm,A项错误;胶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是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胶粒之间互相排斥,不易聚集成大颗粒,使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稳定存在,C项正确;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与胶体稳定存在无关,D项错误。

15.【答案】D

【解析】选项A中,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生成铜;选项B中,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生成氧气,氧气与碳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CO继续燃烧生成CO2;选项C中,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钙;选项D中,氢氧化钠与金属氯化物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不能直接转化生成碳酸钠。

16.【答案】B

【解析】A项,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故氧化物属于化合物,两者属于包含关系,故A错误;

B项,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故单质不是非电解质,两者属于并列关系,故B正确;

C项,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故溶液属于分散系,两者属于包含关系,故C错误;

D项,在水溶液中或溶质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电解质属于化合物,两者为被包含关系,故D错误。

选B。

17.【答案】B

【解析】纯碱属于盐而不属于碱;氧化铜属于氧化物而不属于碱;苛性钠属于碱而不属于盐。

18.【答案】C

【解析】硫酸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

H2SO4===2H++

,故A错误;

氢氧化钡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

Ba(OH)2===Ba2++2OH﹣,故B错误;

硝酸钠为盐,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

NaNO3===Na++

,故C正确;

硫酸铜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

CuSO4===Cu2++

,故D错误;

故选C。

19.【答案】C

【解析】首先结合双线桥法利用化合价升降总数或得失电子总数相等,配平方程式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然后根据元素守恒及电荷守恒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在+Zn+OH-+H2O―→NH3↑+中,Zn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2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低到-3价,由电子守恒可知,Zn的化学计量数为4,的化学计量数为1,则+4Zn+OH-+H2O―→NH3↑+4,由电荷守恒,则+4Zn+7OH-+H2O―→NH3↑+4,再由H原子守恒可知,+4Zn+7OH-+6H2O===NH3↑+4,即离子方程式中H2O的化学计量数为6。

20.【答案】A

【解析】物质转化过程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就没有电子转移。

元素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对比转化前后化合价变化,可知A项中元素化合价降低。

21.【答案】D

【解析】①硫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为酸,烧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为碱,纯碱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生石灰含有氧、钙两种元素属于氧化物,故①正确;

②依据盐的定义: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故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故②正确;

③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例如过氧化钠,故③错误;

④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度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④错误;

⑤氧化还原反应存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的转移,非氧化还原反应不存在化合价变化及电子转移,故⑤正确;

故选D。

22.【答案】C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有可能是同一元素,也不一定有单质参加;失电子难的原子,有可能得电子也难,例如碳原子等。

23.【答案】B

【解析】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H+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

Mg2+、

分别与OH﹣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Cu2+有颜色,不能大量共存,且

与Cu2+反应生成沉淀,故D错误。

24.【答案】C

【解析】SiO2+3C

SiC+2CO↑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4价,同时C元素的化合价也由0升高为+2价,由电子守恒可知,3molC中只有1molC为氧化剂、2molC作还原剂,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1∶2,A、B、D错误,C正确。

25.【答案】

(1)Fe3+、Mg2+、H+ S2-、I- Fe2+、S 

(2)②  (3)KMnO4 FeCl3

【解析】

(1)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该元素的离子只能得电子而只具有氧化性;当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该元素的离子只能失电子而只具有还原性;而当该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该元素的离子既可以得电子又可以失电子,故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若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两种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中该元素的价态应介于两种反应物价态之间。

②式反应物中的氮元素为-3、+2价,生成物中的氮元素为+3价,-3与+2之间的价态应为0价或+1价,不可能出现+3价的氮,所以②式不能实现。

(3)由①知氧化性FeCl3>I2,还原性I->Fe2+;由②知氧化性Cl2>FeCl3,还原性FeCl2>FeCl3;由③知氧化性KMnO4>Cl2,还原性Cl->Mn2+。

由此推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I2,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Cl->Mn2+。

所以KMnO4可氧化Cl-、

Fe2+及I-,Cl2可氧化Fe2+及I-,FeCl3只氧化I-。

所以必须选择比Cl2氧化能力差而又比I2氧化能力强的氧化剂,即只能选FeCl3。

26.【答案】

(1)2 4 2 2 1 2 

(2)② (3)0.2 (4)KClO3 Cl2

【解析】

(1)K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ClO2中+4价,化合价降低1价;HCl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Cl2中0价,化合价升高2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2,故ClO2系数为2,Cl2系数为1;所以KClO3系数为2,KCl系数为2,HCl系数为4,结合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其反应方程式为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

(2)该反应中部分盐酸中Cl元素化合价不变、部分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浓盐酸作酸、还原剂,体现酸性和还原性。

(3)该反应中氯气和转移电子的关系为1∶2,则产生0.1mol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

(4)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知氧化剂为KClO3,氧化产物为Cl2。

27.【答案】

(1)NaNO2 

(2)①②⑤ (3)B (4)10 6 4 10 3 11.2

【解析】

(1)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

(2)根据上述反应,NaNO2在酸性溶液中,能将I-氧化成I2,淀粉遇I2变蓝色,故必须选用的物质有①②⑤。

(3)根据氧化还原知识,所选试剂充当还原剂,题给选项中只有NH4Cl能与NaNO2反应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故选B。

(4)根据化合价升降配平:

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

根据关系式N2~10e-,若反应过程中转移5mole-,则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11.2L。

28.【答案】 

(1)14.6g

(2)0.4mol(3)25.2g

【解析】 

(1)设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x,则有如下关系: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被氧化2HCl

则:

 解得:

x=14.6g。

(2)该方程式中转移电子数为2,所以电子数(未知量)与MnO2(已知量)的关系为MnO2~2e-。

(3)Na2SO3与Cl2的反应为Na2SO3+Cl2+H2O===Na2SO4+2HCl,所以MnO2(已知量)与Na2SO3(待求量)的物质的量比关系为MnO2~Cl2~Na2SO3。

综合上述关系,有如下关系式:

MnO2~2e-~Na2SO3

解之得:

n(e-)=0.4mol,m(Na2SO3)=25.2g。

29.【答案】 

(1)+1 

(2)CuI 0.5

(3)4CuI+Hg===Cu2H失2e-gI4+2C得2×e-u

【解析】 

(1)正确分析化合价的关键是,先确定I元素的负价只有-1价,Cu在化合物中只会有+1、+2价,再由化学式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确定各元素的化合价,由此可确定Cu2HgI4中Cu为+1价,Hg为+2价。

(2)反应4CuI+Hg===Cu2HgI4+2Cu中,每4molCuI参加反应转移电子2mol,即当有1molCuI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为0.5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