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1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巩固测试学生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237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1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巩固测试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1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巩固测试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1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巩固测试学生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1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巩固测试学生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1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巩固测试学生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1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巩固测试学生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1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巩固测试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1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巩固测试学生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1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巩固测试学生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1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巩固测试学生版

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专题1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后巩固测试(教师版)

【*基础达标*】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古城遗址位置及其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古城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

①滑坡、泥石流频发 ②过度使用水资源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火山喷发频繁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2.按照河流沉积物的变化情况推测,历史上该古城附近地区环境

最好、水草最丰美的时期应是(  )

A.甲地层沉积时期B.乙地层沉积时期

C.丙地层沉积时期D.丁地层沉积时期

【解析】第1题,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塔里木盆地地区,该地区古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过快增长,过度使用水资源引起土地沙漠化,故D项正确。

第2题,水量越大,流速越快,河流搬运能力越强,而且岩石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图中乙地层沉积物颗粒较大,因此在该时期该地水量最大,环境最好,水草最丰美,故B项正确。

【答案】1.D2.B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地貌景观图,回答第3题。

3.在地壳物质循环简图中,能反映图1、图2、图3、图4中岩石形成过程的分别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②①①③D.③①②②

【解析】根据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确定图中d为岩浆,c为岩浆岩,b为沉积岩,a为变质岩,①表示岩浆的冷却凝固作用,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变质岩重熔再生为岩浆。

图1中岩石为石灰岩,由外力作用形成,图2、3中岩石为岩浆岩,所以和①相关,图4中的石英砂岩为变质岩,故和③相关。

【答案】C

读黄河示意图,回答4-6题。

4.图中河床剖面呈“V”字形的河段是(  )

A.aB.bC.cD.d

5.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聚落会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

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

6.关于d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泥沙含量大,因此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B.d处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航海运输

C.d处因河网密布、地形平坦,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

D.入海口处三角洲增长慢

【解析】河流上游多流经山区,河床呈“V”型,聚落一般沿河分布呈条带状。

d处位于入海口处,水流极其缓慢,大量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

【答案】4.A 5.D 6.A

2008年10月26日开始,西藏山南地区出现罕见的持续暴雪天气,截至31日下午,5地19县的暴雪灾害,已造成10人死亡,3000多人、14万余头牲畜被困。

读下图,回答7-9题。

7.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

A.峡谷B.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D.沙丘

8.西藏山南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

A.半山腰B.狭窄河漫滩平原C.三角洲平原

D.高山顶部

9.西藏山南地区聚落分布的成因是(  )

A.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B.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

C.半山腰降水丰富D.便捷的内河航运及海上运输

【解析】第7题,图中所示怒江河段为上游河段,多峡谷。

第8、9题,高原地区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的河漫滩平原上,其原因是地势低,气候温暖,且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答案】7.A8.B9.A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

米),据图回答10-11题。

10.河流上游段(②处以上)的剖面图可能是(  )

11.图中地区最有可能形成较大聚落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②处以上流经山区,河床是“V”型。

②处可能形成冲积扇,最有可能形成较大的聚落。

【答案】10.D 11.B

12.甲、乙两图分别为庐山三叠泉和台北野柳“女王头”景观图,下列有关甲、乙两处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景观流水侵蚀作用显著B.乙景观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而成

C.甲景观主要由向斜构造发育而成D.乙景观主要由石灰岩溶蚀而成

【解析】庐山瀑布景观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台北县野柳地质公园的“女王头”是由于海水侵蚀、风化作用形成的。

【答案】A

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该地区的地貌有(  )

①新月形沙丘②海蚀崖③三角洲平原④风蚀蘑菇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解析】图中没有侵蚀海岸,排除海蚀崖;风蚀蘑菇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答案】C

14.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①风力作用②波浪侵蚀作用③流水沉积作用④冰川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从新月形沙丘、三角洲平原这两种地貌来看,该地区主要外力作用有风力作用和流水沉积作用。

【答案】A

读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众多较大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由东向西B.由东南向西北C.由西向东D.由西北向东南

16.图中,西部海湾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波浪侵蚀作用B.冰川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断裂下陷作用

【解析】解答此组题,首先要对图示地区进行准确的定位。

据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定该地区位于欧洲的西北部,再通过轮廓图可以知道该地区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该半岛的西北侧分布着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因此,河流应该是从西北向东南流动。

该半岛的西侧有大量的峡湾,这是由于在第四纪大冰期时由冰川侵蚀形成的。

【答案】15.D 16.B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17-19题。

17.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  )

①花岗岩 ②石灰岩 ③砾石层 ④页岩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8.“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景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页岩地区B.砾石层地区C.石灰岩地区D.花岗岩地区

19.对图示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曾经经受水平挤压运动B.曾经经受水平扩张运动

C.没有良好的储油构造D.没有良好的储水构造

【解析】第17题,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石灰岩、页岩为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岩,砾石层不是岩层。

第18题,诗句所描述情景为喀斯特地貌,多分布于石灰岩地区。

第9题,由图可看出该地岩层弯曲形成背斜、向斜构造,且有断层,曾受到水平挤压运动。

【答案】17.B 18.C 19.A

20.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上的数码,分别填入下面的空格内:

属于外力作用的有________;属地壳运动的有________;属岩浆活动的有________;属变质作用的有________。

(2)发生变质作用必须要有一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条件)。

(3)形成沉积岩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固结成岩。

【解析】由图分析①是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②是固结成岩作用;③⑦⑨是变质作用;④⑤⑧是地壳隆起;⑥是重熔再生作用;⑩⑪是冷却凝固作用;属外力作用的是①②;属地壳运动的是④⑤⑧;属岩浆活动的有⑩⑪,属变质作用的有③⑦⑨。

【答案】

(1)①② ④⑤⑧ ⑩⑪ ③⑦⑨

(2)温度 压力(3)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21.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①   过程,形成A    岩,A受到      作用,形成B    岩。

(2)A和B岩石,在    条件下,发生③    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C    岩。

(3)各类岩石深入地壳以下发生④    作用,又成为新的     。

(4)从    到形成各种    ,又到    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A是岩浆岩,此岩石由岩浆转化而来,B为沉积岩,C为变质岩;①为冷却凝固作用,②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③为变质作用,④为重熔再生作用。

【答案】

(1)喷出冷却凝固 岩浆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沉积

(2)高温、高压 变质 变质(3)重熔再生 岩浆(4)岩浆 

岩石 新岩浆

22.下图中的三幅小图为某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上、中、下游三个不同河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内容。

(1)判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位置:

A位于       游;B位于       游;C位于       游。

(2)该河位于    半球,判断理由                   。

(3)若在该河干流建一水电站,位置比较合理的坝址应选在A、B、C三处的    处。

理由                             。

(4)简述上游森林资源的重要环境功能,分析该地森林过度采伐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解析】

(1)河流在上、中游一般以流水侵蚀为主,地貌上多形成V型河谷;而在下游多以流水沉积和侧蚀为主,地貌上多表现为河道较宽、且河床较浅;据此可判断上、中、下游。

(2)图中B河段南岸较陡,题中信息提示该河自西向东流,说明河流侵蚀右岸,是受地转偏向力右偏的结果。

(3)建坝要考虑地基、水能多少。

C处为背斜构造,无断层出现,地基较坚固;同时处在河流的中游地带,一般地势落差较大,且水量较丰富,是理想的建坝位置。

(4)河流上游一般地势较陡峭,森林主要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若森林被破坏,一般会出现水土流失,从而河流含沙量增加;同时涵养水源功能下降,会使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而河流含沙量增大会淤积河床,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会使洪峰更高,这样必然增加洪涝几率和损失程度。

【答案】

(1)上 下 中

(2)北 河流的南岸(右岸)侵蚀较深,北岸(左岸)以堆积为主,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3)C 背斜构造,大坝地基坚固;位于山区向平原的地形过渡处,河流落差与流量都较大

(4)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2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聚落属于    状聚落,是因近水源而沿伸展,或避免洪水而沿    延伸。

B聚落属    状聚落,一般位于耕作地区的    。

平原和    地区的聚落多属于这一类型。

(2)C聚落的分布表现出     、     的特点。

(3)图

示四处聚落,若A位于高原上,应分布在            上,原因是 

B若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其发育条件是  。

【解析】由图中分析,受河流影响,A聚落沿河道或高地伸展,呈条带状;B聚落位于平原地区,呈团状分布;C聚落分布较分散;D聚落为环状聚落。

高原上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两侧的河漫滩平原上,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交通便利,适宜聚落发展。

【答案】

(1)条带 河道 高地 团 中心 盆地

(2)分散 孤立

(3)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地势低,气温高,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陆上运输

 

【*能力提高*】

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

A.侵蚀作用B.搬运作用C.溶蚀作用D.风化作用

【解析】图中河流边滩是由于流水沉积而成,河床中较陡的河岸主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而成。

【答案】A

2.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  )

A.①②B.②③C.①③

D.④①

【解析】乙图中T岸为侵蚀岸,P岸为沉积岸;甲图中,凹岸为侵蚀岸,凸岸为堆积岸;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某河流的河道曲折,水流不畅,常于夏、秋季节暴雨后泛滥成灾,使附近居民饱受水患之苦。

为此,当地政府对其进行整治——裁弯取直,以期减少水患。

a图为该河流整治前、后河道示意图。

据此回答3-4题。

3.b图的河流横剖面最可能出现在a图中的(  )

A.甲、丁处B.乙、丙处C.丙、戊处D.乙、丁处

4.河道裁弯取直后,能解决大部分河道的水患问题,但也可能出现新的水患威胁,它们是(  )

A.己、辛处B.庚、癸处C.辛、癸处D.己、庚处

【解析】第3题,弯曲的河道凹岸水流侵蚀,凸岸泥沙堆积,b图中左岸为凹岸,右岸为凸岸,甲、丁处正好是左岸为凹岸,右岸为凸岸。

第4题,新开河道使己、庚两处上游河道平直,两处的水流速度加快,流量增加,而这两处河道弯曲,流水不畅,因此易形成新的水患威胁。

【答案】

3.A4.D

读图1、2两图,回答5-6题。

5.图1中与③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箭头是(  )

A.①B.②

C.⑤D.⑥

6.图2中若沿⑦处向下钻探100米,发现地层由黏土、淤泥、岩石等物质组成,岩石中含芦苇化石。

该岩石属于图1所示的(  )

A.A类岩石B.B类岩石

C.C类岩石D.难以判别

【解析】第5题,分析图1,由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可推断出图中A代表岩浆岩,B代表沉积岩,C代表变质岩,③和⑥都表示变质作用,故D项正确。

第6题,分析图2,⑦处主要发生的是沉积作用,而且含有化石,应属于沉积岩,故对应图1中的B类岩石。

【答案】5.D6.B

我国1000多年前的古文字留下这样的记载:

古人把财宝藏于“右岸,自飞瀑右行八百步”(注:

这里的八百步相当于现在1108米。

据《孙子算经》)。

经现代考证该地岩石为比较容易被侵蚀的砂岩组成。

下图为目前该瀑布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区域地势(  )

A.东南高、西北低B.西北高、东南低

C.东北高、西南低D.西南高、东北低

8.宝藏最可能埋藏的地点是(  )

A.① B.②C.③ D.④

【解析】第7题,由图示河流的支干流组合形态,可知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故该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第8题,图示地区岩石为易被侵蚀的砂岩,在河流的侵蚀下,瀑布会向河流上游移动。

图中显示的是目前瀑布的位置,藏宝地点应为原来瀑布所在地点右行八百步,故④地为藏宝地点。

【答案】7.B8.D

下图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

A.风蚀谷B.冰蚀谷

C.张裂谷D.断层谷

10.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推测出的是(  )

A.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

B.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

C.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

D.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

【解析】第9题,由图中经纬度及其他地理信息不难判定此区域为台湾东部地区。

A选项风蚀谷多形成于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地区,故A错;B选项冰蚀谷多形成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故B错;台湾位于板块消亡边界,不可能形成张裂谷(多位于生长边界),故C错。

台湾东部为因断裂而形成的南北“纵谷断裂带”,故D正确。

第10题,虚线范围内西侧形成众多冲积扇(由图可知),地势平缓;东侧无河流冲积扇,地势陡峻,故B错误。

大富以南地区在北回归线附近,地势西高东低(由河流支流流

向可知),故C、D错误。

【答案】9.D10.A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的情况,并绘成该河段示意图甲、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乙和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丙。

据此回答11-12题。

11.甲图中AB段河流(  )

A.由西北流向东南B.由东流向西

C.水位A处低于B处D.不能确定

12.关于乙图的河床剖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F岸对应C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B.E岸对应C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C.F岸对应D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D.E岸对应D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解析】由图可知B水文站水流量较稳定,说明受到上游湖泊的调蓄作用,故AB段的河流则由A处流向B处,即由西北流向东南。

北半球河流应是右岸冲刷,左岸堆积,E岸对应D岸。

【答案】11.A 12.D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地貌是    地貌,它是由   作用形成的;这种地形在   地区常常见到。

(2)甲、乙、丙三处易出现涌泉的是    。

(3)试在下图中绘出丙处地下岩层和地貌的形成演变过程并加以说明。

【解析】本题通过地质构造地貌图,考查内力、外力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

(1)题,甲处位于山谷出口,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地貌。

(2)题,在岩层断裂处,地下水容易沿裂缝出露地表形成涌泉。

第(3)题,根据图中岩层变化及地表形态进行说明。

【答案】

(1)冲积扇 流水堆积 山谷出口 

(2)乙(3)

14.某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题为“古聚落和古建筑”的研究性学习,以下为该小组收集的材料。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及建筑常考虑的一些原则,例如“攻位于汭”(汭:

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坐北朝南”等,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

材料二 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从聚落安全、农业生产两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布局的原因。

(2)利用气候有关知识解释我国东部地区房屋为什么坐北朝南建筑?

(3)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答案】

(1)安全:

凸岸天然水面围绕,有利于军事防御;农业:

凸岸河水流速较缓,有利于泥沙沉积形成土壤。

(2)我国多数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利于采光(光照条件好);冬季盛行偏北风,利于避寒。

(3)凹岸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烈,水域较深,利于修建港口。

【解析】在流水作用下“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读题干和插图可知“汭位”是河流凸岸。

泥沙堆积,地形平坦,土壤深厚,地基稳定;水面围绕,有利于古代军事防御。

凹岸受侵蚀水位比较深,利于修建港口,因此一些港口城市布局在凹岸。

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寒冷的偏北风,且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坐北朝南”的房屋既有利于采光又有利于防御寒冷的冬季风。

 

【*拓展冲刺*】

下图为某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2.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

A.①泥沙沉积B.②岩层断裂C.③侵蚀作用D.④水平挤压

【解析】第1题,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图示地质剖面中存在的地质活动,然后根据变化判断先后,如侵入岩浆在断裂处断裂故岩浆侵入发生在断裂前,岩浆侵入切断了喷出岩浆,故岩浆喷出在前,依次推断即可。

第2题,①是山峰,是岩浆喷出形成的,②洞穴是沉积岩受溶蚀形成,③岩石界面是断裂的结果,④岩石弯曲是水平挤压使岩石变形所致。

【答案】1.A2.D

下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

读图完成3-4题。

3.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河漫滩是河流堆积作用的产物,在②处河流曲流最明显,河漫滩发育也最宽阔。

【答案】B

4.前后两个时期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侵蚀作用B.堆积作用C.地壳上升D.火山喷发

【解析】在后期阶段,东西向河流发生改道,这主要是④处河流发生溯源侵蚀作用而造成的。

【答案】A

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左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

图示山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右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左图中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右图中的()

A.b①B.a②C.e③D.d④

6.有关左图中岩石类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②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③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④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5.C6.D

【解析】该题考查岩石的类型和岩石物质循环运动。

5.左图中红色砂砾岩的岩石类型是沉积岩,是由外力的固结成岩作用而成,分别对应于右图中的e和③;

6.左图中红色砂砾岩,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形成了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

属于沉积岩,而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的是变质岩。

7.在太平洋某岛红树林地带有一地势稍高的心形荒地(图2)。

对心形荒地的成因猜测,合理的是()

A.土壤盐渍化B.缺少海水浇灌

C.地壳运动所致D.潮汐侵蚀所致

【答案】B

【解析】此题关键是明白红树林是适宜在海洋咸水环境的生长,所以一地势稍高的地方出现荒地是由于缺少海水浇灌而形成。

某河谷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

图5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

8.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海水侵蚀

9.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A.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B.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轻

C.海拔越高岩石年龄越老D.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

【答案】8.A9.D

【解析】8.河谷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流水侵蚀形成的,并随着河床不断下降,洞穴就逐渐露出来。

9.沉积岩容易被河水侵蚀而使得河床不断下降,因而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下降,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老,海拔越高岩石后来形成年龄轻,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

天然河道河水含沙量随时间和空间处于变化当中,下图为某天然河道含沙量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含沙量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粒径越小分布越不均匀B.各种粒径的泥沙都是河底附近含量最大

C.每种粒径的泥沙各深度都有分布D.同一河流泥沙平均粒径向下游增大

11.下列对河流含沙量大小影响最小的是()

A.流域土地利用状况B.流域降水量状况

C.流域植被覆盖率D.流域地势高低

【答案】10、B11、D

【解析】10、根据图中横纵坐标所代表信息和变化规律可知,粒径越小分布越均匀,各种粒径的泥沙都是河底附近含量最大,每种粒径的泥沙各深度不是都有分布,如图中大于0.20mm在相对水深大于0.4才有分布,同一河流泥沙平均粒径向下游递减。

11、植被覆盖率较小或土地利用不合理,加上降水量较大时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那么流入河流的泥沙变多,导致河流含沙量变大,故流域的地势高低的影响较小。

12.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9分)

材料一:

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材料二 海地多年来政治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

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屋拆除。

材料三 

时间

震级

震源深度

(km)

首都距震中

距离(km)

伤亡

情况

海地

2010年

1月12日

7.3级

10

16

伤亡约

55万

智利

2010年

2月27日

8.8级

60

320

死亡近

千人

(1)读图判断图中地震发生地所属的火山地震带,填写下表。

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图中所示地震发生地的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