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第部分真实考场专题物质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二必修课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191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7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第部分真实考场专题物质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二必修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第部分真实考场专题物质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二必修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第部分真实考场专题物质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二必修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第部分真实考场专题物质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二必修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生物第部分真实考场专题物质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二必修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第部分真实考场专题物质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二必修课件.docx

《高考生物第部分真实考场专题物质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二必修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第部分真实考场专题物质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二必修课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第部分真实考场专题物质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二必修课件.docx

高考生物第部分真实考场专题物质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二必修课件

专题4.5.2物质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二)

(计时: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2014福建卷1.)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A.蛋白酶B.RNA聚合酶C.RNAD.逆转录酶

2.(2014江苏卷14.)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

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3.(2014大纲卷2.)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

4.(2014江苏卷18.)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易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比温水好

B.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对碱性蛋白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在pH低于7.0的自来水中,碱性蛋白酶依然能起作用

D.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溶在水里的污渍发挥作用

5.(2014天津卷2.)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6.(2014重庆卷5.)题5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

B.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

C.乙醇经代谢产生的[H]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

D.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

7.(2014江苏卷24.)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

B.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

C.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

D.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

8.(2014新课标Ⅰ卷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9.(2014课标Ⅱ卷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10.(2014四川卷6.)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注:

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

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

C.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

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11.(2014海南卷6.)下列关于生长在同一植株上绿色叶片和黄色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叶片都能吸收蓝紫光B.两种叶片均含有类胡萝素

C.两种叶片的叶绿体中都含有叶绿素aD.黄绿色叶片在光反应中不会产生ATP

12.(2014海南卷7.)关于小麦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类囊体上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B.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

C.进入叶绿体的CO2不能被NADPH直接还原D.净光合速率为长期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

13.(2014海南卷9.)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

B.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生存提供CO2

C.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植物

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

二、非选择题(共74分)

14.(2014海南

卷26)(10分)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问题:

⑴在12~24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其产物是。

⑵从第12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主要原因是。

⑶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呼吸速率明显升高。

15.(2014课标Ⅱ卷29.)(10分)

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

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

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

措施。

16.(2014福建卷26.)(12分)

氢是一种清洁能源。

莱茵衣藻能利用光能将H2O分解成[H]和O2,[H]可

参与暗反应,低氧时叶绿体中的产氢酶活性提高,使[H]转变为氢气。

(1)莱茵衣藻捕获光能的场所在叶绿体的。

(2)CCCP(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诱导其产氢。

已知缺硫也能抑制莱茵衣藻的光合作用。

为探究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设完全培养液(A组)和缺硫培养液(B组),在特定条件培养莱茵衣藻,一定时间后检测产氢总量。

实验结果:

B组>A组,说明缺硫对莱茵衣藻产氢有作用。

为探究CCCP、缺硫两种因素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则需增设两实验组,其培养液为和

(3)产氢会导致莱茵衣藻生长不良,请从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化角度分析其原因。

(4)在自

然条件下,莱茵衣藻几乎不产氢的原因是,因此

可通过筛选高耐氧产氢藻株以提高莱因衣藻的产氢量。

17.(2014浙江卷30.)(14分)某种细胞分裂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细胞分裂素浓度

(g·L-1)

叶绿素含量

(mgchl·gFW-1)

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希尔反应活力(μmolDCIPRed·mgchl-1·h-1)

叶片含氮量(%)

生物量

(g·plant-1)

0

1.58

6.52

13.55

1.83

17.65

0.5

1.82

7.82

25.66

1.94

22.95

1.0

2.34

8.64

32.26

1.98

27.44

2.0

2.15

8.15

27.54

1.96

23.56

注:

①chl—叶绿素;FW—鲜重;DCIPRed—还原型DCIP;plant—植株。

②希尔反应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

将叶绿体加入DCIP(二氯酚靛酚)溶液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而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并发生颜色变化,这些变化可用仪器进行测定。

请回答:

(1)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阶段的部分变化。

氧化剂DCIP既可利用于颜色反应,还可作为__________。

希尔反应活力可通过测定DCIP溶液的颜色变化得到,也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得到。

(2)从表中可知,施用细胞分裂素后,__________含量提高,使碳反应中相关酶的数量增加。

(3)幼苗叶片中的细胞分裂素主要有__________产生。

合理施用细胞分裂素可延迟__________,提高光合速率,使总初级生产量大于__________,从而增加植物的生物量。

18.(2014安徽卷29.)(12分)

Ⅰ.(10分)某课题小组研究红光和蓝光对花生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注:

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与15d幼苗相比,30d幼苗的叶片净光合速率。

与对照组相比,光处理组的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高,据图分析,其原因是。

(2)叶肉细胞间隙CO2至少需要跨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达CO2固定的部位。

(3)某同学测定30d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获得红光处理组的3个重复实验数据分别为2.1mg·g-1、3.9mg·g-1、4.1mg·g-1。

为提高该组数据的可信度,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19.(2014重庆卷9.)(14分)棉花幼铃(幼果)获得光合产物不足会导致其脱落。

为研究某种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生长整齐的健壮植株,按题9图1步骤进行实验,激素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题9图2所示(上述处理不影响叶片光合与呼吸强度)。

(1)该放射性物质中被标记的元素是。

光合作用过程中,含标记元素的化合物被光反应提供的还原成糖类。

在适宜温度下测得叶片光饱和点,若其他条件不变,进一步提高温度,则该叶片光饱和点的变化是。

(2)由实验结果推断,幼铃脱落显著减少的是组。

B组幼铃放射性强度百分比最低,说明B组叶片的光合产物。

为优化实验设计,增设了D组(激素处理叶片),各组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是。

由此可知,正确使用该激素可改善光合产物调配,减少棉铃脱落。

(3)若该激素不能促进插条生根,却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其最可能是。

20.(2014山东卷26.)(11分)我省某经济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如图。

(1)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上。

需先用_______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

用纸层析法进一步分离色素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

据图分析,该植物可通过__________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2)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

8:

00到12:

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18:

00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3)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____________。

21.(2014江苏卷31.)(8分)为研究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将一种绿藻培养至指数生长期,并以此为材料,测定了藻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

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不同NaHCO3浓度(Ph8.5,25℃)条件下测得的Pn曲线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变换图1中光源,可研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在测定不同光照对Pn的影响时,如不精确控制温度,则测得的光照与Pn的关系(填“呈正相关”、“呈负相关”或“难以确定”)。

(3)由于弱碱性的藻培养液中游离CO2浓度很低,藻光合作用主要通过胞内碳酸酐酶(CA)分解水中的HCO3-获得CO2。

图2中达到最大Pn值的最低NaHCO3浓度为;在更高NaHCO3浓度下,Pn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4)培养基中的HCO3-与CO32-之间的离子平衡与pH有关,碱性条件下pH越高,HCO3-越少,CO32-越多,而CO32-几乎不能被该藻利用。

在测定不同pH(7.0~10.0)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导致Pn发生变化的因素有、。

22.(2014广东卷26)(16分)

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

叶色

平均叶面积

(cm2)

气孔密度

(个·mm-2)

净光合速率(μmol

CO2·m-2·s-1)

浅绿

13.6(100%)

826(100%)

4.33(100%)

绿

20.3(149%)

768(93%)

4.17(96%)

深绿

28.4(209%)

752(91%)

3.87(89%)

(注:

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考)

(1)CO2以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2)在弱光下,柑橘通过和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3)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

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最后发生改变的是。

答案:

1.C【解析】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其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多肽链;当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后,余下的物质主要是RNA,且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在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大多数是蛋白质,其次是RNA。

3.B【解析】细胞核无法进行细胞呼吸,细胞核需要的ATP主要由线粒体提供,A项正确;ATP是生命活动直接的能源物质,机体无时无刻不在消耗ATP,睡眠时生命活动并没停止,也需要消耗能量,故B项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有ATP形成,C项正确;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其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由细胞呼吸所提供的ATP,故D项正确。

4.C【解析】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在水温45~60℃时,能充分发挥洗涤作用,水温高于60℃时,碱性蛋白酶要失去活力,水温低于15℃时,酶的活性迅速下降,影响洗涤效果。

低于40℃

时,则酶作用缓慢,但不易被破坏而失活,A错;表面活性剂能影响碱性蛋白酶活性,还会使酶失活,B项错误;碱性蛋白酶适合的PH值为6.0~8.5,故C项正确;蛋白质是衣物上最普遍存在的污垢,而且是最难被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助洗剂所去除的。

蛋白酶能把衣物上蛋白质先分解成可溶性的肽,然后再分解成氨基酸,从而很容易被洗去,D错。

5.D【解析】过程①为有氧呼吸过程,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过程②为光合作用,真核生物在叶绿体中进行,原核生物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B错误;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糖类中的氧来自CO2,C错误;过程①和②都能产生[H],前者主要与氧结合产生水并释放大量能量,后者主要用于C3还原,D正确。

7.【答案】ABD

8.【答案】B

【解析】用黑布将培养瓶罩住,光反应停止,氧气的产生停止,A项会发生;光反应停止,[H]和ATP的产生停止,导致暗反应C3的还原速度减慢,C3在叶绿体内积累导致二氧化碳的固定减慢,B项不会发生;光反应停止,ATP的生成减少,ATP/ADP比值下降,C项会发生;光反应停止,NADPH([H])的产生减少,NADPH/NADP+比值下降,D项会发生。

9.【答案】C

【解析】光反应利用ADP和磷酸合成ATP;叶绿素等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人在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同时进行,无氧呼吸生成的乳酸在人体内不能再分解供能;病毒无细胞结构,其核酸复制所需能量来自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

10.D【解析】A.由图曲线分析可知,桑树间作时比单作时呼吸强度增大,大豆间作时比单作时呼吸强度减小,均受到影响,故A错误。

B.间作时,桑树光饱和点增大,大豆光饱和点减小,故B错。

C.在某一光照强度范围内,间作也提高了大豆的光合速率,故C错。

D.从大豆曲线图中可看到光合速率大于零表示有有机物的积累,其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D正确。

11.C【解析】绿色叶片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黄色叶片的叶绿体中含有类胡萝卜素而不含叶绿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都能吸收蓝紫光,A、B正确,C错;黄绿色叶片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b,而不含叶绿a,不能转化光能,所以光反应中不能产生ATP,D正确。

12.B【解析】类囊体上进行光反应产生ATP可用于暗反应,A正确;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由于高温导致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小麦光合速率下降,B错;进入叶绿体中的CO2必须先经过固定,形成C3后被NADPH还原,C正确;净光合速率为长期零时,积累量为零,因缺乏营养物质,导致幼苗停止生长

,D正确。

13.C【解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鱼可通过呼吸作用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AB正确,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C错;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没有能量输入,鱼和植物将会死亡,D正确。

14.【答案】

(1)无氧细胞质基质酒精和二氧化碳

(2)减少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同时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总量下降(3)有氧

15.【答案】

(1)0A、B、C

(2)光强(3)大于(4)⑤光强

【解析

(1)据图可知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曲线A)下的纵坐标为0,即净光合速率为0;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A、B、C均表现为上升,即净光合速率均随CO2浓度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高光强条件下(曲线A

)的净光合速率仍然能够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由此可知限制B、C净光合速率增加的环境因素是光强。

【版权所有:

21教育】

(3)CO2浓度小于a时,3种光强下,净光合速率均小于0,即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也就是说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知CO2浓度和光强会影响净光合速率从而影响植物的产量,故为提高植物的产量,应综合考虑CO2浓度和光强对植物的影响。

16.【答案】(12分)

(1)类囊体薄膜

(2)促进添加CCCP的完全培养液添加CCCP的缺硫培养液

(3)莱茵衣藻光反应产生的[H]转变化H2,参与暗反应的[H]减少,有机物的生成量减少

(4)氧气抑制产氢酶的活性

【解析】

(1)光合作用分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吸收光能,其中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2)本题是考查考生对实验设计的相关实验知识。

完全培养液的A组即标准对照组与B组缺硫的实验组相比,产氢总量结果是B组>A组,说明B组缺硫组产氢多,说明缺硫促进产氢。

实验设计中应遵循单因子变量和等量原则。

在探究CCCP有无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时,可设置完全培养液和加CCCP培养液二个培养实验,为探究CCCP、缺硫两种因素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可在此基础上再:

添加CCCP的缺硫培养液的培养实验。

(3)结合题意,根据光合作用的全过程,若反应产氢的话,会导致光反应产生的[H]减少,那么暗反应中即C3→(CH2O)减弱,导致还原产物减少,从而莱茵衣藻生长不良。

(4)莱茵衣藻的氢化酶对氧气极为敏感,当有氧存在时抑制了氢化酶的活性,使氢产生减少。

17.【答案】

(1)光反应氧化剂氧气的释放量

(2)叶片含氮量

(3)根尖衰老呼吸量

(2)碳反应中的酶均为蛋白质,施用细胞分裂素后,叶片含氮量增加,进而可使碳反应相关酶的数量增加。

(3)幼苗中的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尖产生,而后运输到幼苗叶片中,发挥相应生理作用;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植物的衰老,提高光合速率,导致总初级生产量大于呼吸量,从而增加生物量。

18.【答案】I.

(1)高蓝蓝光促进了气孔开放,CO2供应充分,暗反应加快

(2)3

(3)随机取样进行重复测定

【解析】I.

(1)与15d幼苗相比,30d幼苗的CO2吸收量更大,说明30d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更大。

三种光照射,蓝光处理的组吸收的CO2更多,胞间CO2浓度更低,说明对CO2的利用率更高,而蓝光处理的组气孔导度也最大,说明蓝光通过促进了气孔开放,使CO2供应充分,加快暗反应,最终提高光合速率。

(2)CO2固定部位在叶绿体基质,因此叶肉细胞间隙的CO2至少需要穿过细胞膜、叶绿体外膜、内膜共3层膜(即3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到达作用部

位。

(3)为了实验数据的可信度,可做到随机取样,并进行重复测定,避免偶然性。

19.【答案】

(1)碳NADPH([H])降低

(2)C输出减少C>A>B>D(3)赤霉素

【解析】

(1)题中研究外源激素对棉花光合产物调配的影响,光合产物用碳元素标记。

首先标记CO2,CO2被固定为C3,C3被光反应提供的[H]还原为糖类和C5。

原光饱和点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若提高温度,酶活性减低,能固定的CO2量和利用的光能减少,光饱和点降低。

(2)由题干可知,幼铃脱落是光合产物不足导致,对比A、B、C三组,发现C组幼铃中有机物占比最高,因而幼铃脱落显著减少。

B组中叶片的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较高,说明有机物占比较多,输出较少。

由题中数据可知,激素可抑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出,有利于幼铃有机物的输入,因而用激素处理叶片,导致叶片有机物输出明显较少,且小于B组,因而幼铃的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C>A>B>D。

(3)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增高,但不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激素为赤霉素。

20.【答案】

(1)类囊体膜(或类囊体,基粒);无水乙醇(或丙酮);叶绿素a;增加叶绿素含量

(2)呼吸作用增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减小;线粒体、叶绿体

(3)减少

(2)8:

00到12:

00气温升高呼吸速度增强,光照强度增加,但气孔导度相对稳定,由于受到CO2供应的限制,光合速率升高远不如呼吸速率升高的幅度大,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减小,净光合速率降低。

18:

00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

(3)突然去除遮光物,光反应加强,为暗反应提向更多的ATP和[H],导致较多的C3被还原,C3含量减少。

21.【答案】

(1)光强光质

(2)难以确定(3)120mg·L-1

达到了CO2饱和点CA量有限

(4)CO2(或HCO3-)供应量不同CA(细胞)活性变化

【解析】

(1)可调光源可改变光照强度、光的波长(光质),从而可以研究光强和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温度是无关变量,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光合作用,使得难以确定光照对Pn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使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以便排除对实验的干扰。

(3)由图可以看出,达到最大Pn值的最低NaHCO3浓度为120mg·L-1;在更高NaHCO3浓度下,外界因素是CO2浓度达到了CO2饱和点,不能吸收更多的CO2;内部因素是CA量不足,不能催化分解更多的HCO3-。

(4)由题意可知,pH一方面会影响HCO3-的含量,从而影响Pn;另一方面pH也会影响CA酶的活性,从而影响Pn。

22.【答案】

(1)自由扩散(1分);C5(五碳化合物,1分);[H](或NADPH)和ATP(2分)

(2)增加叶面积(2分);提高叶绿素含量(2分);(3)较少(2分);较少(2分);净光合速率(2分);叶面积(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