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危长宽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看法与建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078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612危长宽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看法与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0612危长宽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看法与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0612危长宽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看法与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0612危长宽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看法与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612危长宽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看法与建议.docx

《0612危长宽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看法与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12危长宽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看法与建议.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612危长宽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看法与建议.docx

0612危长宽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看法与建议

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看法与建议

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危长宽

(2008年6月8日)

2008年6月2日至6日,本人陪同省财政厅经建处领导到洞庭湖区的常德、岳阳2市的武陵区、临澧县、澧县、津市、西洞庭、华容、岳阳、湘阴等县(市区)就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实地调研。

现结合以往调研和所见所闻,提出以下看法与建议。

一、项目的必要性

自耕地形成以来,总是朝着由不平整到平整,田块由小到大,田形由不规则到规则的方向发展。

科技发展、生产管理、增加产出、维护和改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都要求有平整的土地。

日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将耕地整成3.5亩大小的田块,七、八十年代整成7.5亩大小的田块,九十年代以来整成15亩(1公顷)大小的田块。

建国以来,湖南的农田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平整,第一次是五十年代初的洞庭湖治理,第二次是农业学大寨期间,第三次是时下已持续约7年的土地整理。

长期的实践证明,土地平整具有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科技承载能力等综合功能。

二、土地整理的基本内容

目前,我省实行土地整理实际上是耕地整理,即对现有耕地进行挖高填低,并将区域内所有的土地包括耕地、水域、空坪隙地、沟渠、道路乃至居民地统一纳入整理对象,重新布局田园的一种农田建设行为。

土地整理工程建设的核心是挖高填低,其结果是使农田得到平整。

由于非耕地(包括原有沟渠改造硬化)纳入统一的建设中,具有了增加耕地的效果。

按照生产管理要求合理布局田间沟渠和道路,从而改善了生产条件。

为了提高产量而采取的农耕熟化,地力培肥等措施,使耕地成为稳产高产土壤。

三、土地整理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1.田面平整

(1)田园建设。

通过土地整理使农田呈田园化形式,包括格网状布局,农田形状一致,面积相等等内容。

本次调查中,在澧县、津市、岳阳等单位见到的整理规模较大,部份地方以维持现状较多,平整规模较小。

有一定坡度的地方,可采取建立梯式田园的方法,如津市的保河堤项目区将整理区分为三级梯地,梯高80cm,在整体上仍呈田园化布局,对有一定坡度地区的土地整理提供了样板。

(2)归还表土层。

我省是具有1万多年农耕历史的农业大省。

尤其是稻田,经历了从无耕、挖耕、犁耕到现在犁耕与机耕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其中犁耕历史已有4000多年,在反反复复的犁耙过程中,既形成了具有特殊理化性状、具有协调的土壤肥力、能获得高产的耕作层,又形成了土层相对紧实,质地较粘,能防止漏水漏肥的犁底层。

这两个层次既是人类生产作用于土地的结果,也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并使人类持续从土地中获得生存物质的结晶。

在三峡库区的一些水淹区,人们将耕作层远距离搬运进行保存和利用。

因此,在土地整理中,把耕作层保护并在平整后回填,是必需严格执行的一项操作要求。

湖平区多为湖泊沉积和河流冲积母质,土层深厚肥沃,各土层肥力的差异相对较小。

本次走访的各个项目县都表示项目区回填了表土层30cm,其中津市新州镇的李家铺乡项目区底土为第四纪红土,由于实行了表土归还,即可当年种植作物。

山丘区应回填表土层20cm左右,执行程度较低,是导致抛荒或产量上不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3)田面水平。

由土地整理所产生的单丘农田应做到田面水平,其高差应小于2cm,否则无法耕作。

检测田面是否水平的方法是放入水层,其高差立现。

这一程序应在项目工程建设完工之前执行,及时发现,就地解决。

如果待到来年种植时执行,人机已经撤离,为时已晚。

在临理县和岳阳县项目区仍存在局部不平整现象。

(4)不漏水漏肥。

在土地整理中,由于犁底层遭受破坏,极易形成漏水漏肥。

主要解决办法是反复夯实耕层以下的填土层,砂土或砂砾石层应填放在土层60cm以下。

松散和质地较粗的田埂不仅漏水,而且容易跨塌,故新建田埂应选用粘土材料,并反复压实。

2.扩展耕地

在土地整理中,有较多的他类用地可以转变成耕地,故项目区增加耕地是必然的。

耕地增加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是小丘变大丘,原来的田埂减少,这些减少了的田埂转变成耕地。

二是将一些空坪隙地,边角余料统一纳入了经整理后的耕地中。

三是将一些滩涂或河漫滩纳入统一的整理。

四是将一些零散的林地和水面纳入统一的整理。

五是将道路改直,统一田间并亦有利增加耕地。

六是沟渠硬化,能防止淤塞、长草对排灌水的影响,故原有沟渠可以改窄或者将多余的沟渠辟为农田,从而增加耕地面积。

沟渠改窄或将多余沟渠辟为农田对增加耕地潜力最大,但众多的项目区未充分利用这一点,宽大的土渠依然如旧。

武陵区芦荻乡项目区虽然改窄了沟渠,但余出部分也未有效地转变为农田。

3.三沟配套

(1)撇洪沟。

用于排除洪水危害,防止其对农田的冲刷、淤埋和淹渍。

撇洪沟的宽深按照十年一遇三日最大暴雨值山丘区洪水不进田,湖平区三日内排除渍水来确定。

湖坪区沟渠硬化后,比原来的土沟、草沟排水能力强得多,应根据排洪标准和能力设计宽深,能改窄的地方一定要改窄,减少占用耕地,走去工程越宽大宏伟建设水平就越高的误区。

湖坪区排洪还需要配建机埠等排、提水设施,华容项目区配建了70多个机埠,有利于田间排水与灌溉。

在山丘区撇洪沟亦可与排水沟合为一沟,雨季用于排洪,旱季用于引水灌溉。

(2)排水沟。

其功能是用于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土壤通气性能,协调土壤肥力,使之成为高产土壤。

该沟的密度为100米1条,深度为沟底距田面1米以下,单纯用于田间降低地下水位的沟空宽控制在0.5~0.6米,防止太宽,占用耕地。

有武陵芦荻乡项目区、湘阴临资口项目区田间土沟未清淤硬化,地下水位高,属于中低产田。

特别是武陵项目区,田间排水沟底与承接排洪沟底持平,如果找不到别的出路,这片田将永远是中低产田。

湖平区除一些大中型排洪排水沟外,田间排水沟多深度不够,难以达到高产农田的水平。

排水沟的下部应留有排水孔隙,以利地下水排除,除临澧合口项目区的大型排洪、排水沟的中下部安设有排外孔隙外,较多的项目区排水沟缺少这一设施。

(3)灌溉沟。

主要是指直接灌溉农田的田间灌溉沟。

一般每隔200米布置一条灌溉沟,两侧的灌溉距离各为100米。

田间灌溉沟纵向灌溉距离一般不超过1000米,在有一定坡降的条件下,该沟宽深控制在20×25~30cm之间,防止过宽占用耕地,灌溉沟底应与田面持平,或略高于田面,以利灌溉。

调查中发现,除少数项目区外,灌溉沟底多低于田面,灌溉时需要堵水设闸,提高水位,才能灌溉,不便于管理。

灌溉沟与排水沟应独立存在,旨在确保排水沟时刻处于排水(降低地下水)状态,使土壤透水通气,肥力协调。

项目区多见排灌一沟两用,属不合格设施。

唯有武陵东江乡浮桥渡项目区,分别建立了灌溉沟与排水沟,且灌溉沟底高于田面,属于高标准的农田排灌分家工程。

4.配建机耕设施

通过建设机耕道,便于生产管理,物质运输和机械耕作,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力,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湖坪区已形成了基本的机耕路网格局,项目实施中应加以完善,比如平整路面,建造机械出入农田设施,妥善处理好灌水沟横穿道路所出现的问题等。

在没有机耕道的地方,应纳入项目建设内容。

末级机耕路宽2-3米,中型机耕路3.5~4米,防止过宽占用耕地。

机耕路一般为砂土结构,应力求平整。

对于利用率高、涉及面广的机耕道和田间道应硬化,比如澧县澧南项目区中部的道路长达9.5公里,路面不平,杂草丛生,若进行硬化,对农民将是一件很有益的事。

四、必需重视耕地培肥

调查结果表明,仅进行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就算完成了任务的倾向十分严重。

表现在看不到相应的培肥措施,听不到相关的情况介绍,说不出经济效益。

任何作用于耕地的项目,都必需注重应有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

如果因为项目的实施,耕地不仅不能提质,作物不能保产或增产,甚至抛荒,只能视为不合格工程。

因此,应将地力培肥、耕地提质列为项目的建设内容之一,并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确保培肥措施落到实处。

地力培肥主要有以下措施。

1.确保原有耕作层回填

原有耕层剥离厚度山丘区0-20cm,湖平区0-30cm。

由于土地整理增加了耕地面积,即使回填,其厚度不够,应就地取材,采用塘泥、沟港泥及其他肥土增厚耕层,使肥沃土层达到18cm以上。

2.增加犁耙次数

通过多犁多耙,既促使田泥融和,尽快恢复原有耕层理化特性,又有利田面进一步水平。

同时压实底层,促进犁底层形成,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3.广辟有机肥源,增施有机肥

首先是充分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

目前除棉杆外,各类秸秆都可用于还田,尤以稻草和油菜杆培肥地力效果好,又易于操作。

本次调查正处油菜收获完成期,但利用油菜杆的不多,丢于路旁、弃于沟港,甚至焚烧,资源浪费严重。

其次是种植冬绿肥,对于经整理的稻田,连续种植几年冬绿肥,有利于耕地的迅速培肥,冬绿肥品种以红花草为主,混以满园花、腊菜子等,实行“三花”混播,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

此外,充分利用农家肥,包括人畜粪尿、各类饼肥、沟泥砖土,沼气渣水等培肥地力。

4.选用高产和抗逆性强的品种,合理密植

对于整理和新垦农田,应采用根系发达、早生快发、抗旱、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有利于高产。

与此同时适当密植,增加基本苗数,依靠个体来确保产量。

5.推广节水农业技术

包括修建集雨池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干湿灌溉、使用抗旱保水剂等措施。

其中建集雨池是在耕地附近汇水地段挖建蓄水池,收集雨季降水,用于旱季补充灌溉,此措施尤其适合山丘区缺水干旱项目区。

五、几点建议

1.加强综合管理

土地整理项目涉及范围广,除充分发挥土地管理部门的主体功能外,还应充分发挥水利、农业、交通,林业、环保等专业部门的作用,做到耕地数量与质量并举,基础设施改善与环境保护措施配套,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除相关部门领导要成为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外,还要选择不同专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技术管理小组,以全面提升项目结果的生产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2.明确土地整理项目的主体任务

土地整理的主体任务是平整土地,这是一项难度很大而又必需做好的工作。

未进行土地平整的地方,不应视为土地整理项目。

在项目规划实施中,要把资金主要用于土地平整,乡村道路等建设不应占用项目资金。

3.适当留存水面

在平整土地时,田间应留有适当的水面。

一方面是农民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另一方面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需要,由于田间水面不断消失,青蛙等益虫失去了栖息场所,加上不断地施用农药,有益生物处于灭绝状态,生态失衡,为害人类切身利益。

4.完善项目管理,重视项目总结

省、市级应有比较完善的项目管理操作技术规范,项目区则应因地制宜加以执行。

针对土地整理、沟路配套、地力培肥等建设内容,在项目规划设计期间,认真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编制出符合当地社会、自然的初步设计方案。

项目实施中,根据特殊需求,允许对工程建设内容作不超过10%的调整。

此外要加强项目的总结,包括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既为自身,又为他人提供经验,不断提高项目实施和工程建设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