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20.11KB ,
资源ID:718078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1807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612危长宽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看法与建议.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612危长宽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看法与建议.docx

1、0612危长宽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看法与建议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看法与建议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危长宽(2008年6月8日)2008年6月2日至6日,本人陪同省财政厅经建处领导到洞庭湖区的常德、岳阳2市的武陵区、临澧县、澧县、津市、西洞庭、华容、岳阳、湘阴等县(市区)就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实地调研。现结合以往调研和所见所闻,提出以下看法与建议。一、项目的必要性自耕地形成以来,总是朝着由不平整到平整,田块由小到大,田形由不规则到规则的方向发展。科技发展、生产管理、增加产出、维护和改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都要求有平整的土地。日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将耕地整成3.5亩大小的田块,七、八十年代整成7.5亩大小

2、的田块,九十年代以来整成15亩(1公顷)大小的田块。建国以来,湖南的农田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平整,第一次是五十年代初的洞庭湖治理,第二次是农业学大寨期间,第三次是时下已持续约7年的土地整理。长期的实践证明,土地平整具有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科技承载能力等综合功能。二、土地整理的基本内容目前,我省实行土地整理实际上是耕地整理,即对现有耕地进行挖高填低,并将区域内所有的土地包括耕地、水域、空坪隙地、沟渠、道路乃至居民地统一纳入整理对象,重新布局田园的一种农田建设行为。土地整理工程建设的核心是挖高填低,其结果是使农田得到平整。由于非耕地(包括原有沟渠改造硬化)纳入统一的建设中,具

3、有了增加耕地的效果。按照生产管理要求合理布局田间沟渠和道路,从而改善了生产条件。为了提高产量而采取的农耕熟化,地力培肥等措施,使耕地成为稳产高产土壤。三、土地整理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1田面平整(1)田园建设。通过土地整理使农田呈田园化形式,包括格网状布局,农田形状一致,面积相等等内容。本次调查中,在澧县、津市、岳阳等单位见到的整理规模较大,部份地方以维持现状较多,平整规模较小。有一定坡度的地方,可采取建立梯式田园的方法,如津市的保河堤项目区将整理区分为三级梯地,梯高80cm,在整体上仍呈田园化布局,对有一定坡度地区的土地整理提供了样板。(2)归还表土层。我省是具有1万多年农耕历

4、史的农业大省。尤其是稻田,经历了从无耕、挖耕、犁耕到现在犁耕与机耕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其中犁耕历史已有4000多年,在反反复复的犁耙过程中,既形成了具有特殊理化性状、具有协调的土壤肥力、能获得高产的耕作层,又形成了土层相对紧实,质地较粘,能防止漏水漏肥的犁底层。这两个层次既是人类生产作用于土地的结果,也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并使人类持续从土地中获得生存物质的结晶。在三峡库区的一些水淹区,人们将耕作层远距离搬运进行保存和利用。因此,在土地整理中,把耕作层保护并在平整后回填,是必需严格执行的一项操作要求。湖平区多为湖泊沉积和河流冲积母质,土层深厚肥沃,各土层肥力的差异相对较小。本次走访的各个项目县都

5、表示项目区回填了表土层30cm,其中津市新州镇的李家铺乡项目区底土为第四纪红土,由于实行了表土归还,即可当年种植作物。山丘区应回填表土层20cm左右,执行程度较低,是导致抛荒或产量上不来的主要原因之一。(3)田面水平。由土地整理所产生的单丘农田应做到田面水平,其高差应小于2cm,否则无法耕作。检测田面是否水平的方法是放入水层,其高差立现。这一程序应在项目工程建设完工之前执行,及时发现,就地解决。如果待到来年种植时执行,人机已经撤离,为时已晚。在临理县和岳阳县项目区仍存在局部不平整现象。(4)不漏水漏肥。在土地整理中,由于犁底层遭受破坏,极易形成漏水漏肥。主要解决办法是反复夯实耕层以下的填土层,

6、砂土或砂砾石层应填放在土层60cm以下。松散和质地较粗的田埂不仅漏水,而且容易跨塌,故新建田埂应选用粘土材料,并反复压实。2扩展耕地在土地整理中,有较多的他类用地可以转变成耕地,故项目区增加耕地是必然的。耕地增加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小丘变大丘,原来的田埂减少,这些减少了的田埂转变成耕地。二是将一些空坪隙地,边角余料统一纳入了经整理后的耕地中。三是将一些滩涂或河漫滩纳入统一的整理。四是将一些零散的林地和水面纳入统一的整理。五是将道路改直,统一田间并亦有利增加耕地。六是沟渠硬化,能防止淤塞、长草对排灌水的影响,故原有沟渠可以改窄或者将多余的沟渠辟为农田,从而增加耕地面积。沟渠改窄或将多余沟渠辟为农

7、田对增加耕地潜力最大,但众多的项目区未充分利用这一点,宽大的土渠依然如旧。武陵区芦荻乡项目区虽然改窄了沟渠,但余出部分也未有效地转变为农田。3三沟配套(1)撇洪沟。用于排除洪水危害,防止其对农田的冲刷、淤埋和淹渍。撇洪沟的宽深按照十年一遇三日最大暴雨值山丘区洪水不进田,湖平区三日内排除渍水来确定。湖坪区沟渠硬化后,比原来的土沟、草沟排水能力强得多,应根据排洪标准和能力设计宽深,能改窄的地方一定要改窄,减少占用耕地,走去工程越宽大宏伟建设水平就越高的误区。湖坪区排洪还需要配建机埠等排、提水设施,华容项目区配建了70多个机埠,有利于田间排水与灌溉。在山丘区撇洪沟亦可与排水沟合为一沟,雨季用于排洪,

8、旱季用于引水灌溉。(2)排水沟。其功能是用于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土壤通气性能,协调土壤肥力,使之成为高产土壤。该沟的密度为100米1条,深度为沟底距田面1米以下,单纯用于田间降低地下水位的沟空宽控制在0.50.6米,防止太宽,占用耕地。有武陵芦荻乡项目区、湘阴临资口项目区田间土沟未清淤硬化,地下水位高,属于中低产田。特别是武陵项目区,田间排水沟底与承接排洪沟底持平,如果找不到别的出路,这片田将永远是中低产田。湖平区除一些大中型排洪排水沟外,田间排水沟多深度不够,难以达到高产农田的水平。排水沟的下部应留有排水孔隙,以利地下水排除,除临澧合口项目区的大型排洪、排水沟的中下部安设有排外孔隙外,较多的项

9、目区排水沟缺少这一设施。(3)灌溉沟。主要是指直接灌溉农田的田间灌溉沟。一般每隔200米布置一条灌溉沟,两侧的灌溉距离各为100米。田间灌溉沟纵向灌溉距离一般不超过1000米,在有一定坡降的条件下,该沟宽深控制在202530cm之间,防止过宽占用耕地,灌溉沟底应与田面持平,或略高于田面,以利灌溉。调查中发现,除少数项目区外,灌溉沟底多低于田面,灌溉时需要堵水设闸,提高水位,才能灌溉,不便于管理。灌溉沟与排水沟应独立存在,旨在确保排水沟时刻处于排水(降低地下水)状态,使土壤透水通气,肥力协调。项目区多见排灌一沟两用,属不合格设施。唯有武陵东江乡浮桥渡项目区,分别建立了灌溉沟与排水沟,且灌溉沟底高

10、于田面,属于高标准的农田排灌分家工程。4配建机耕设施通过建设机耕道,便于生产管理,物质运输和机械耕作,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力,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湖坪区已形成了基本的机耕路网格局,项目实施中应加以完善,比如平整路面,建造机械出入农田设施,妥善处理好灌水沟横穿道路所出现的问题等。在没有机耕道的地方,应纳入项目建设内容。末级机耕路宽2-3米,中型机耕路3.54米,防止过宽占用耕地。机耕路一般为砂土结构,应力求平整。对于利用率高、涉及面广的机耕道和田间道应硬化,比如澧县澧南项目区中部的道路长达9.5公里,路面不平,杂草丛生,若进行硬化,对农民将是一件很有益的事。四、必需重视耕地培肥调查结

11、果表明,仅进行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就算完成了任务的倾向十分严重。表现在看不到相应的培肥措施,听不到相关的情况介绍,说不出经济效益。任何作用于耕地的项目,都必需注重应有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如果因为项目的实施,耕地不仅不能提质,作物不能保产或增产,甚至抛荒,只能视为不合格工程。因此,应将地力培肥、耕地提质列为项目的建设内容之一,并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确保培肥措施落到实处。地力培肥主要有以下措施。1确保原有耕作层回填原有耕层剥离厚度山丘区0-20cm,湖平区0-30cm。由于土地整理增加了耕地面积,即使回填,其厚度不够,应就地取材,采用塘泥、沟港泥及其他肥土增厚

12、耕层,使肥沃土层达到18cm以上。2增加犁耙次数通过多犁多耙,既促使田泥融和,尽快恢复原有耕层理化特性,又有利田面进一步水平。同时压实底层,促进犁底层形成,提高保水保肥能力。3广辟有机肥源,增施有机肥首先是充分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目前除棉杆外,各类秸秆都可用于还田,尤以稻草和油菜杆培肥地力效果好,又易于操作。本次调查正处油菜收获完成期,但利用油菜杆的不多,丢于路旁、弃于沟港,甚至焚烧,资源浪费严重。其次是种植冬绿肥,对于经整理的稻田,连续种植几年冬绿肥,有利于耕地的迅速培肥,冬绿肥品种以红花草为主,混以满园花、腊菜子等,实行“三花”混播,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此外,充分利用农家肥,包括人畜粪尿

13、、各类饼肥、沟泥砖土,沼气渣水等培肥地力。4选用高产和抗逆性强的品种,合理密植对于整理和新垦农田,应采用根系发达、早生快发、抗旱、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有利于高产。与此同时适当密植,增加基本苗数,依靠个体来确保产量。5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包括修建集雨池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干湿灌溉、使用抗旱保水剂等措施。其中建集雨池是在耕地附近汇水地段挖建蓄水池,收集雨季降水,用于旱季补充灌溉,此措施尤其适合山丘区缺水干旱项目区。五、几点建议1加强综合管理土地整理项目涉及范围广,除充分发挥土地管理部门的主体功能外,还应充分发挥水利、农业、交通,林业、环保等专业部门的作用,做到耕地数量与质量并举,基础设施改善与环境保

14、护措施配套,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除相关部门领导要成为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外,还要选择不同专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技术管理小组,以全面提升项目结果的生产性、实用性和科学性。2明确土地整理项目的主体任务土地整理的主体任务是平整土地,这是一项难度很大而又必需做好的工作。未进行土地平整的地方,不应视为土地整理项目。在项目规划实施中,要把资金主要用于土地平整,乡村道路等建设不应占用项目资金。3适当留存水面在平整土地时,田间应留有适当的水面。一方面是农民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另一方面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需要,由于田间水面不断消失,青蛙等益虫失去了栖息场所,加上不断地施用农药,有益生物处于灭绝状态,生态失衡,为害人类切身利益。4完善项目管理,重视项目总结省、市级应有比较完善的项目管理操作技术规范,项目区则应因地制宜加以执行。针对土地整理、沟路配套、地力培肥等建设内容,在项目规划设计期间,认真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编制出符合当地社会、自然的初步设计方案。项目实施中,根据特殊需求,允许对工程建设内容作不超过10%的调整。此外要加强项目的总结,包括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既为自身,又为他人提供经验,不断提高项目实施和工程建设水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