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7866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docx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合格品控制程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docx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零部件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2.范围

适用于对来料﹑在制品﹑外协加工件﹑成品﹑服务部维修退料等过程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3.定义

3.1.合格品﹕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

3.2.不合格品﹕未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

3.3.缺陷:

指没有满足某个预期的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包括与安全性有关的要求;

3.4.严重不合格﹕根据检验规范及经验﹐对使用﹑维修或操作该产品的人员﹐有发生危险或不安全结果的缺陷﹐或将最终导致产品不能实现其功能的缺陷;

3.5.主要不合格﹕严重缺陷以外之缺陷﹐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故障﹐或实质上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性能﹐以致无法达成期望之目标的缺陷;

3.6.次要不合格﹕虽与已设定的标准有差异﹐但对产品的使用和操作并无多大影响的缺陷。

4.不合格处理方式定义﹕

4.1.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4.2.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属返工范围;

4.3.降级使用:

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4.4.让步接收﹕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4.5.报废:

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产品采取的措施。

5.职责

5.1.公司高层领导负责对产品重大不合格问题处理方式的确认;

5.2.质量部负责对所发生的不合格品进行判定和责任等级评定﹐确定处置意见,对处理结果进行验证;

5.3.生产部负责对本部门不合格品进行纠正和预防﹐追究相关责任﹔

5.4.采购部负责对来料或外加工不合格品的处理;

5.5.其它相关部门及人员负责不合格品识别和控制及责任追究.

6.程序

6.1.进货检验不合格品的控制﹒

6.1.1.IQC依据相关标准规定进行来料检验﹐区分合格与不合格并进行隔离,标识。

出具《进货检验报告》;

6.1.2.检验员将并将《进货检验报告》送IQC部负责人审批﹐再遵循表QP.13-1的判定权限原则﹐将报告转交给上级审批;审批后的报告影送给PMC部和采购部;

表QP.13-1

不合格批量数范围

1~100

100~5000

5000以上

价值范围

5千元以下

5千~5万元

5万元

以上

4.5千元以下

4.5千~4.5万元

4.5万元以上

4千元以下

4千~4万元

4万元以上

判定权限

IQC负责人

质量经理

总经理

IQC负责人

质量经理

总经理

IQC负责人

质量经理

总经理

6.1.3.对于以判定为不合格的物料,若PMC部和采购部考虑物料的急用性以及采购周期性﹐对判定结果有不同意见时,需在24小时内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反馈质量部。

由质量部组织相关部门再次讨论确认处理方案;

6.1.4.若判定为退货﹐IQC将报告影送给PMC部和采购部﹐采购直接安排退货;

6.1.5.若判定为让步接收﹐需质量部经理确认后判定为直接使用或加工使用;若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影响使用性能或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缺陷﹐需报请IQC确认,做好标识再做处理,可采用再加工修复返工处理,直接退仓退货处理,报废处理等。

6.1.6.供货商连续三次以上出现同样的质量问题﹐或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IQC需及时向上级报告,知会相关部门确定处理方案,并发出《供货商质量联络单》﹐及时跟进反馈并处理结果﹔记录并保存档案

6.1.7.对于进货检验中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按QP.14.0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6.2.过程检验不合格品的控制

6.2.1.IPQC在过程检验中发现不合格时﹐应将不合格品标识,隔离或放置于不合格品区﹐若因实际情况不允许设置不合格区﹐则须标识清楚所有不合格并做好记录;

6.2.2.针对塑料结构部和金属部在机身及金属装配过程检验中出现的不合格﹐由IPQC负责检验,以《过程检验修改单》形式记录﹐检验完成后将记录交于责任单位主管;

6.2.3.责任单位主管明确责任人,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实施改善或纠正,纠正后将《过程检验修改单》返回给质量部IPQC复检验证;

6.2.4.复检验证为合格则交IPQC负责人签核﹐存盘于质量部;经验证为不合格,或复检发现因修改而造成其它的不合格,IPQC则发出《不合格品处理单》,按6.2.5操作﹔

6.2.5.于对货仓开料备料,加工部﹑塑料结构和金属部在零件及金属装配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IPQC在标识标记后以《不合格品处理单》形式﹐对不合格进行描述和责任等级判定﹐经负责人审核后交责任单位主管;

6.2.6.责任单位主管追朔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并确定责任人﹐并要求责任人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改进。

经责任单位主管审核后交质量部IPQC进行复检验证;

6.2.7.经验证为合格的零部件转下工序作业,若经验证为不合格,或复检发现因修改而造成其它的主要的不合格,IPQC则继续追加《不合格品处理单》,并按上述操作执行;或有重大或带有倾向性的缺陷,则需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表》,按6.2.8操作﹔

6.2.8.对于严重、重大和多次重复出现而未改善的不合格﹐IPQC发出《不合格品处理单》之后再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表》,IPQC填写相关内容﹐对不合格进行描述和初步判定﹐交质量部经理审核后交责任部门经理﹐责任部门经理根据内容描述和质量部经理意见,要求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分析原因和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具体操作按QP.14.0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质量部判定责任等级并对结果进行验证。

6.3.最终检验不合格品的控制

主要是对塑料结构,金属机身,金属装配,塑料装配,电器装配以及成品机组的控制程序的检验。

6.3.1.对于次要不合格﹐QA记录于《机器修改单》,交QA主管审核后﹐转交生产部﹐区分责任单位分析寻找原因,落实责任人,实施整改措施完成后,统一返回质量部;

6.3.2.QA主管安排相关的品检员进行复检验证,若判定为合格,由质量部经理对《机器修改单》确认﹐存盘于质量部;若经品检验证为不合格或复检发现因修改而造成其它的次要的不合格,QA则再次发出复检后的《机器修改单》,重复上述操作;或者发出《不合格品处理单》,按6.3.5操作;

6.3.3.对于主要的不合格﹐QA除记录在《机器修改单》外,同时发出《不合格品处理单》﹐对不合格进行描述和初步判定﹐交QA主管审核后交生产部﹔

6.3.4.生产部根据不合格内容分析追朔原因,落实责任人,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纠正后经主管审核,转交质量部QA进行复检验证;

6.3.5.若经验证为不合格,或复检发现因修改而造成其它的主要的不合格,QA则可再次发出《不合格品处理单》处理,或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表》按6.3.6操作﹔

6.3.6.QA复检验证为合格或让步接收,则提交QA主管进行责任等级判定;

6.3.7.对于严重、重大或多次重复出现而未改善的不合格﹐QA除记录在《机器修改单》外,同时还将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表》,QA填写相关内容﹐对不合格进行描述和初步判定﹐交质量部经理审核后交责任部门经理;

6.3.8.责任部门经理根据内容描述和质量部意见,要求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分析原因,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具体操作按QP.14.0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质量部判定责任等级并对结果进行验证;

6.3.9.生产纠正措施实施完成并经QA复检合格后﹐QA发成品机组合格证;

6.3.10.特别情况下﹐因缺货未及时补充或有轻微不合格事项尚未处理完成,但需先出货的成品﹐由QA发出《机组遗留问题待跟进事项表》﹐此表经PMC部,生产部,服务部确认后允许机组出货,不合格项由服务部在客户使用前纠正处理﹐使成品质量符合检验标准及客户要求。

具体操作细节参照QZ.Q.09《机组遗留问题待跟进事项的操作细则》执行。

6.4.不合格质量责任等级判定,质量处罚和报废处理

6.4.1.不合格质量责任等级判定表

不合格分类

责任等级

备注

次要不合格

免责

1.由于设计改造或原料原因造成,不影响产品性能或安全的

2.初次发生的,不影响产品性能或安全的

轻微

1.对于修改单上有提出,而在返单后没有实施整改的

2.经评估可不做修改而做让步接收出货的

主要不合格

一般

1.重复三次以上发生的同类次要不合格,上升为主要不合格处理

2.没有出现过客投的安全失效隐患

3.有过客投先例的次要功能失效隐患

4.经修改不能完全改善的,不影响产品性能或安全的

严重

1.有过客投的安全失效隐患

2.已造成损坏或功能失效的

3.不能实施改善方案直接造成报废的

4.造成批量性的主要不合格的

严重不合格

一般

1.经修改可以控制,而且修改直接损失不超过100元的

严重

1.经修改可以控制,而且修改直接损失不超过500元的

2.经修改不能完全得到控制,只能减轻其不符合程度的

重大

1.经修改可以控制,而且修改直接损失超过500元的

注:

1.责任对象分类为生产员工和非生产人员,对生产员工的责任判定分为重大,严重,一般,轻微和免责五级,对非生产人员的判定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和免责五级;

2.对于制做不完全,如漏装,漏做的;不按工艺卡,图纸或工艺要求操作造成不合格的至少按一般判定;

3.对质量事实认识不足,态度不端正,不服从纠正要求的至少按一般判定;

4.非生产人员的责任判定等级对照上述原则执行;

5.对主要责任人和连带责任人承担的责任分开判定,连带责任轻于或等于主要责任。

6.4.2.质量处罚

生产部根据质量责任等级对责任人进行适当的处罚教育,将结果报质量部备案记录。

6.4.3.报废处理

6.4.3.1.不合格零部件需报废处理时,由质量量在《不合格品处理单》上注明原因,判为报废,同时对报废零部件做明确标识,交生产部处理;

6.4.3.2.外购件报废需由质量部标识清楚,交PMC按退货处理;

6.4.3.3.生产部对报废责任人,报废损失估算后按6.4.2处罚,并将处理结果报质量部备案记录。

6.5.维修退回不合格零件控制

6.5.1.对服务部维修退回零件﹐如是批量﹑价格都较少的不合格品﹐质量部IQC根据服务部《维修退料单》内容直接判定﹐仓库根据质量部的判定结果进行相应的联络和处理;

6.5.2.对批量﹑价格较大的维修退回零件﹐质量部IQC根据服务部《维修退料单》或《主要零部件退库单》检验判定。

6.5.3.维修退料及相应不合格品按《退料零件处理规范》(QZ.Q.13)处理。

6.6.外协加工不合格品的控制

质量部IPQC在检验外协加工件时发现不合格品﹐应将不合格品放置于不合格品区并进行标识﹐并参照本程序6.1条进料检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执行。

7.质量记录的管理

7.1.《进货检验报告》存盘于质量部﹐存盘期限为两年;

7.2.《供货商质量联络单》存盘于质量部﹐存盘期限为两年;

7.3.《不合格品处理单》存盘于质量部﹐存盘期限为一年;

7.4.《机器修改单》存盘于质量部﹐存盘期限为两年;

7.5.《纠正和预防措施表》存盘于质量部﹐存盘期限为两年。

8.参考文件

8.1.《进料检验控制程序》;

8.2.《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8.3.《最终检验控制程序》;

8.4.《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

8.5.《安装维修和投诉退货处理程序》;

8.6.《退料零件处理规范》。

9.附件

9.1.《不合格品处理单》;9.2《供货商质量联络单》。

编写

审核

批准

 

有限公司

不合格品处理单

口来料口在制品口外协加工口服务部维修退料口成品

QR.10.02.01(VER:

C)报告编号﹕

报检单位

接收人

责任单位

口机组

订单号

机组名称

段落名称

口零件

零件名称

图号

材料

检验数量

不合格数

检验方式﹕口全检口抽检口巡检

日期

不良描述

 

判定结果

检验员

审核

 

 

 

原因分析

纠正措施:

预防措施:

责任人

审核

 

主要

连带

 

结果验证﹕

验证人﹕_日期:

__________

责任判定等级

生产员工

□免责

□轻微

□一般

□严重

□重大

确认

非生产员工

□免责

□三等

□二等

□一等

□特等

 

有限公司

地址:

傳真:

電話:

QR.14.01-03(VER:

A)

供應商質量聯絡單頁數Page:

of

供應商Company:

 

傳真FaxNo:

收件人Attn:

 

影送Cc:

發出人From:

品質部/

編號OurRef:

主題Subject:

日期Date:

正文

 

供應商回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