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专题之表达技巧讲与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7532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鉴赏专题之表达技巧讲与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诗词鉴赏专题之表达技巧讲与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诗词鉴赏专题之表达技巧讲与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诗词鉴赏专题之表达技巧讲与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诗词鉴赏专题之表达技巧讲与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词鉴赏专题之表达技巧讲与练.docx

《诗词鉴赏专题之表达技巧讲与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鉴赏专题之表达技巧讲与练.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词鉴赏专题之表达技巧讲与练.docx

诗词鉴赏专题之表达技巧讲与练

诗词鉴赏专题之表达技巧讲与练

一般来说,“艺术手法”“表达特色”“表达技巧”“写作特点”“艺术特色”属于同一关系的大概念。

它下辖“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结构技巧”四个小概念。

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1)记叙: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述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注意“移位即变换角度”)。

(2)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抒怀。

(3)议论

(4)说明

(5)描写:

正侧、点面、细节、白描

2、修辞手法

3、表现手法:

衬托、渲染、对比、用典、想象、联想、象征、抑扬

4、结构技巧:

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层层深入、铺垫照应、首尾呼应

考向一 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类题目

一、明辨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

1.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

3.诗歌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事物的?

4.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5.诗歌运用了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二、规范答题——“三四三”

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准确判定表达技巧。

而如何准确判定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既与个人所构建的表达技巧知识网络有关,又与规范的审题有关,更与个人掌握的判定方法有关。

要规范答题,需要“三注意”“四审题”“三步骤”:

(一)准确判断表达技巧三注意

1.立足整体

即把所给的判断材料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不是只看其中的一个片段。

如判断“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所用的表达技巧,就不能单看“城中桃李愁风雨”这半句而认为是“拟人”,而应把两句联成一个整体看,则为“对比”。

2.把握关系

关系即诗词中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

因为诗词讲究简洁、凝练,又受诗句长短限制,所以在诗词中,材料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

这种关系就是写作技巧,即表达技巧。

这样看来,几乎所有的表达技巧都表现为“关系”:

借景抒情是情与景的关系,托物言志是物与志的关系,动静结合是动与静的关系,对比是甲与乙的关系,衬托是主与次的关系,虚实结合是虚与实的关系。

因此,善于抓住这些关系,技巧就容易判定。

3.辨析易混的表达技巧

有些表达技巧很相似,需要分辨清楚。

如“借代”与“借喻”、“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衬托”与“对比”等。

(在“重难突破”栏目中重点讲)

(二)题目四审

表达技巧题的审题有“四审”,一审题型(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二审范围(是局部还是整体),三审角度(“大角度”还是“小角度”),四审数量(答一个还是多个)。

1.审题型

从题干提问的形式来看,题目类型主要有两种:

明考题型和暗考题型。

所谓明考题型,就是直接要求答出表达技巧,题干中明确含有“艺

术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等信息。

这是主要题型。

所谓暗考题型,就是题干中不直接含有“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提示,而是以“如何写”“怎样写”“如何表现”“赏析”等用语来提问。

对于暗考题型,答题时必须有表达技巧在其中。

2.审范围(区间)

指鉴赏范围的大小。

诗歌依照范围大小,分为局部型和全诗型。

局部型是指对诗歌的某句某联(阕)等表达技巧的判断,全诗型是对全诗的表达技巧的判断。

分清范围对做题大有帮助。

“整体看手法”,意谓鉴赏全诗的表达技巧首先从表现手法角度切入;“局部看修辞”,意谓鉴赏局部的表达技巧首先从修辞手法角度切入。

3.审角度

此类题的提问角度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大(宽)角度,即题干直接提问表达技巧(艺术技巧、艺术手法)是什么;一种是小(窄)角度,即具体到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行文结构等方面的某一个。

分清提问的大小角度是答题的关键。

大角度,要从几个角度入手,优先考虑某个角度。

小角度,角度很明确,不能乱答:

问修辞,就不能答成表达方式;问表达方式,就不能答成修辞手法,等等。

不能混淆概念,答错角度。

4.审数量

在答题时,要注意根据题干提示的相关信息审清楚答题的数量,即要分清楚题干中“一”与“些(多)”、“主”与“次”的区别。

题干中说“哪种”,则只能答一种;题干中说“哪些”,则要多角度切入,不能少答;题干中说“主要(突出)”,则一般只答出一种,至多两种。

因此,要求答一个的,绝不能答多个;要求答多个的,绝不能少答;要求答主要的、突出的,绝不能答次要的、不突出的。

这样,才能确保答题的规范和准确。

(三)规范表达三步骤

表达技巧题答题分三步:

找出诗歌运用的表达技巧,或抒情手法,或描写手法,或修辞手法→结合具体诗句阐释这种表达技巧是如何运用的→分析表达技巧在塑造形象、表情达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或诗歌传达出的情感。

三步答题法:

示例一

(2016·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审题:

审题型:

                                    

审范围:

                                    

审角度:

                                    

审数量:

                                    

审答法:

                                    

答:

                     

                 

                                        

审题:

明考型 局部(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小角度(修辞手法) 两种(数量) 分析型(分析)

[解析]该句运用了比拟和排比的手法,意思说诗人顿时诗兴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风雪争先,表现出诗人高昂的诗兴。

雪片与暴风搅作一团,诗人的诗情又同飞雪互相纠缠。

排比的手法写出了风雪的劲猛,渲染了湖上风雪翻飞之景象,别具一种雄壮的阳刚之美,描绘出一幅壮观的江天风雪行吟图。

[答案]比拟、排比。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示例二

(2015·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雨过至城西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

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审题:

审题型:

                                    

审范围:

                         

           

审角度:

                                    

审数量:

                                    

审答法:

                                    

审题:

明考型 局部(颈联) 大角度(艺术手法) 哪些(数量) 分析型(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运用的艺术手法。

首先要知道“颈联”为哪一联,同时认真分析这一联的内容。

诗歌颈联对仗工整,其中“花飞”对“柳拂”,“衣袖”对“鞍鞯”,“红香湿”对“绿色匀”。

而“柳拂”运用了比拟的修辞。

同时本诗从视觉(红、绿)、嗅觉(香)、触觉(湿)等多角度进行了描写。

[答案]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②比拟,如“柳拂”。

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类型一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其中在诗歌创作中用到的主要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尤其是描写和抒情,用得最为普遍。

这两种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一、描写

从描写对象看,分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

根据考情,常用的描写技巧主要有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白描与细节描写、视角与色彩六种技巧。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这两种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例如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面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为侧面描写。

表达效果:

侧面描写有时比正面描写更能使对象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2.动静描写

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又可分为:

①以动(声)衬静,如王籍《入若耶溪》: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②动静结合,如戴叔伦《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③以静写动,如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④化静为动,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3.虚实描写

(1)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

“虚”包括三方面:

第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诗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第二,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的场景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此时却不在眼前。

如李煜《虞美人》: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曾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是虚象。

第三,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如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象:

舟船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2)“实写”是指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上阕写了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

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

下阕写虚。

通过设想“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状,来写愁思。

妻思夫,夫想妻。

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在诗歌鉴赏中重点考查的虚实描写有:

表达效果:

将不同时空的人或事融合在一起,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4.点面结合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表达效果:

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5.白描与细节描写

(1)白描,指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不事雕琢,不加渲染铺陈,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

物的情态面貌。

要避免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

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细节描写可以更加具体、生动、鲜明地反映人或物的外在特征及其内在本质,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强化作品的主题,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作者往往对人物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摹。

如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

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6.视角与色彩

(1)视角:

远近,高低,视觉,听觉,触觉等。

因视角的变化,才形成了层次的不同:

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等。

如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色彩。

在古诗歌中,事物或景物往往会形成色彩对照:

明暗对比、红绿搭配、冷暖色调等。

二、抒情

1.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

这是作者直接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间接抒情。

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

中国古代诗歌追求含蓄,所以往往是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常见的有:

(1)借景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

(2)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

这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词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如唐代许浑《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的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类型二 修辞手法

掌握高考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长恨歌》)梨花是洁白的,诗人把死后的杨贵妃比作梨花,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作为仙子的杨贵妃的美貌,还与“温泉水滑洗凝脂”相照应

借代

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夸张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的作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其十五)》]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对偶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能让人感受到诗人对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比拟

使事物人格化;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更生动的作用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诗人打算去山里,春风通人性,特意为之吹断了积雨,拟人新颖别致,饶有诗意,令人读来心情愉悦

排比

使语言更富有气势和节奏感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苏轼《行香子》)词中加点的这组排比句,展现了不同时刻的行舟之景,以及词人的心理感受,且语言节奏明快,流转自如

设问

开头设问,引入问题,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阿鲁威《[双调]蟾宫曲》)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反问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双关

语意含蓄,发人深思,节省笔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其一)》]诗中“晴”为双关词,一方面关照着第三句,说晴雨的“晴”;一方面又关照着第二句,说情感的“情”,这是谐音双关

互文

语简而意丰,有强调作用;使行文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情趣和节奏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其一)》]第一句合起来解释为:

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这就突出了边境的长期战争给征人及其家庭带来的无穷的灾难,为下文抒情做好充分铺垫

通感

感觉互换,化抽象为具体,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能由此及彼,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郎士元《听邻家吹笙》)诗人用通感的修辞写了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和欢快

顶真(针)

用上一句的结尾部分做下一句的开头部分,使前后两句首尾相连,上递下接,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顶真手法的使用不仅让此曲具有回环跌宕的韵律美,更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类型三 表现手法

狭义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赋比兴、象征、抑扬、联想、想象、渲染、烘托、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等等。

但在实际做题中,当问到表现手法的时候,往往把表达方式中具体的抒情方式与描写方式也纳入其中,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用典抒情、托物言志、白描、细节描写(动作、神态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这就是广义的表现手法。

而以下所讲的表现手法则是狭义的,是除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外的常用的诗歌表达技巧。

1.烘托。

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月出惊山鸟”。

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并序》中多次写江中之月,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

2.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词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3.联想和想象

(1)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

(2)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4.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5.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有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之分。

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6.象征。

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

如“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

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7.衬托又称“映衬”“陪衬”。

为了表现、突出主要的人或物,诗人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分为正衬、反衬两种。

正衬,就是用次要内容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也叫“旁衬”,如李白《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桃花潭水”形象地衬托出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情谊。

反衬,就是用次要内容从反面衬托主体。

一般包括美丑相衬、乐哀相衬、动静相衬、明暗相衬、有无相衬等。

8.对比(对照)。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运用对比,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如“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9.托物言志。

托,寄托,借助;物,客观外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托物言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

10.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伤今)。

借古讽今在咏史诗、怀古诗中是最常见的,借对历史上的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向当权者提出忠告等。

例如《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面对赤壁之战怀古,实则是预感到唐朝将亡,发出慨叹。

诗中含一哲理:

兴盛与衰亡,有着历史的必然,但是谁成谁败,何时成何时败,也有偶然性。

11.赋、比、兴。

“赋、比、兴”是对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表现手法的总结。

其后的诗歌继承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1)赋,就是详细地叙事写景,并表示出作者的态度。

如《诗经·伐檀》中,“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描写一群伐木的奴隶替奴隶主砍伐檀木制造车子,在艰苦繁重的劳动中联想到奴隶主不劳而获,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

(2)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

《诗经·硕鼠》中把奴隶主比作大老鼠,用的就是比的手法。

(3)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如《诗经·伐檀》中的“河水清且涟猗”就属于“兴”,它引出了下面的叙述。

“兴”和“比”常常联系起来在一篇诗中运用。

如《孔雀东南飞 并序》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兴”,又是“比”。

12.对写法(对面落笔、一笔两面)。

对写法是指诗人在写人叙事时不从自己角度着笔,而从对方角度入手,进行悬想揣测,从而曲折达意,收到委婉旁衬的艺术效果。

这种表达技巧常见于表现亲情的作品中。

单方面写思乡念亲,只是一层意思。

如果转换角度,写出两地的思念,情感的表现将更加细腻动人,耐人寻味。

如柳永《八声甘州》的下片:

“不忍登高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