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考试归纳总结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7134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11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剂学考试归纳总结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中药药剂学考试归纳总结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中药药剂学考试归纳总结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中药药剂学考试归纳总结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中药药剂学考试归纳总结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药剂学考试归纳总结汇总.docx

《中药药剂学考试归纳总结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剂学考试归纳总结汇总.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药剂学考试归纳总结汇总.docx

中药药剂学考试归纳总结汇总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一中药药剂学的性质与任务

(一)中药药剂学的性质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二)中药药剂学的任务

归纳为:

制备“安全、有效、稳定、均一”的制剂,符合:

“三小、三效、三定、五方便”的原则。

三小:

毒性小、副作用小、剂量小。

三效:

高效、速效、长效。

三定:

定时、定位、定速(恒速)。

五方便:

服用、携带、生产、贮存、运输方便。

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

1、药物与药品凡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药物称为药物。

包括原料药与药品。

药品一般是指以原料药经过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剂型,直接应用的成品。

2、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称为制剂。

制剂的生产一般在药厂或医院制剂室中进行,研究制剂的生产工艺和理论的学科,称为制剂学。

4、中成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的药品。

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5、处方药(简称PD)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在医师、药师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监督或指导下方可使用的药品,这类药品一般专用性强或副作用大。

6、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又称为柜台发售药品(简称OTC)。

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乙类更安全,消费者选择更有经验和把握的药品。

非处方药有其专有标识,为椭圆形背景下的OTC三个英文字母,甲类非处方药专有标识为红色,乙类非处方药为绿色。

7、新药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8、处方是医疗和药剂配制的重要书面文件。

包括:

法定处方,协议处方,医师处方

经方、古方、时方、单方、验方、秘方等。

第二节中药药剂学的发展

一、药物制剂发展的四代产品

第一代制剂(普通制剂、常规制剂)

特点是:

给药次数多,血药浓度起伏很大,有“峰谷”现象。

第二代制剂(缓释制剂、长效制剂)

特点是:

作用时间长,减少了服药次数,血药浓度较平稳,克服了普通制剂“峰谷”现象。

第三代制剂(控释制剂)

比缓释制剂更精确:

定时、定位、定速。

第四代制剂(靶向制剂)

属于控释制剂范畴。

针对靶器官或靶组织作用强如:

癌细胞、肿瘤细胞。

二、中药剂型发展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1、传统剂型:

丸、膏、汤、散等。

2、改进剂型(现代剂型):

口服液、注射剂、片剂、胶囊剂、软膏剂等。

3、新剂型:

微丸、脂质体、气雾剂、靶向制剂等

第三节药物剂型的分类

1、按形态分类:

将剂型分为固体、半固体、液体和气体等类型。

2、按制备方法分类:

将主要工序采用同样方法制备的剂型列为一类。

3、按分散系统分类:

便于应用物理化学原理说明各类剂型的特点。

4、按给药途径分类:

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和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第四节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

二、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

三、根据原方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特性选择剂型

四、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第五节国家药品标准

1、药典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由政符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作为药物生产、检验、供应与使用的依据。

2005版药典简介:

本版药典分一部、二部和三部。

一部:

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

二部:

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

三部:

收载生物制品,首次将<<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并入药典

本版药典在凡例、品种的标准要求、附录的制剂通则和检验方法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化和进步.在广泛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附录内容与目前国际对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基本一致;在力争实现“使用安全、疗效可靠、工艺合理、质量可控、标准完善”原则的前提下,收载的品种也基本反映了我国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

2、(局)部颁药品标准

(一)部颁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由卫生部药典会编纂并颁布执行,其性质与中国药典相似,亦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作为药物生产、供应、使用、监督等部门检验质量的法定依据。

(二)部颁药品卫生标准

(三)国家药品监督局药品标准:

如《炮制规范》等。

第六节药品管理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系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规范的条件和方法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整套科学管理方法。

GMP的实施,确保了制剂生产,管理的规范性。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系指对从事实验研究的规划设计、执行措施、管理监督、记录报告、实验室的组织管理,工作方法和有关条件提出的法规性文件。

GLP主要应用于药品的安全性实验中。

药品临床实验管理规范(GCP):

我国的药品临床实验管理规范(GCP)共13章,66条,3个附录。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共10章,60条。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第三章制药卫生

第一节概述

一、制药卫生的意义

药品是一类特殊商品,其卫生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与生命的安危。

制药卫生是药品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在药品生产的全过程。

在药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应强化制药卫生的管理,实施《GMP》的具体要求。

药剂卫生主要论述药剂微生物学方面的要求及达到要求所采取的措施与方法。

药剂不仅要具有确切的疗效,而且必须安全可靠,质量稳定,便于长期保存。

二、中药制剂的卫生标准

㈠致病菌中药制剂不得检出致病菌(个/g/ml)

口服药品:

不得检出大肠杆菌,含动物药及脏器的药品同时不得检出沙门杆菌;

外用药品:

不得检出铜绿甲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深部组织、阴道、创伤、溃疡、止血用制剂不得检出破伤风杆菌。

㈡细菌、霉菌、酵母菌不同的剂型和给药方式有不同的标准与要求。

㈢活螨用于口服、创伤、黏膜和腔道的药品,不得检出活螨。

三、预防中药制剂污染的措施

㈠原、辅料和包装的选择与处理

㈡生产过程与贮藏过程的控制

1.环境卫生和空气的净化

2.制药设备和用具的处理

3.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

第二节制药环境的卫生管理

一、中药制药环境的基本要求

㈠生产厂区的环境㈡厂区的合理布局㈢厂房设计和设施装备要求

二、空气洁净技术与应用

1.含义:

空气洁净技术是指以创造净化空气为目的的空气调节措施的总称。

2、洁净室的卫生与等级标准(参下表)

洁净度级别

 

尘粒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0.5um≥5um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浮游菌/立方米沉降菌/皿

100级

 

35000

 

51

10000级

 

3500002000

 

1003

100000级

 

350000020000

 

50010

300000级

 

1050000060000

 

100015

第三节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

一、概述

1、定义灭菌法是指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和芽胞的技术。

灭菌是制剂生产中的主要过程,对于注射剂尤为重要。

2、相关名词

灭菌:

指杀灭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胞,使之完全无菌;

消毒:

指杀灭病原微生物,使之不成为传染源;

抑菌:

抑制微生物繁殖体的生长及繁殖;

防腐:

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无菌:

指没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存在;

3、药剂学对灭菌法的选择原则

不仅要达到完全杀灭或除去微生物的目的,而且要保证药剂中药物的稳定性。

二、F与Fo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用

F值与Fo值问题的提出:

①灭菌温度多系测量灭菌器内的温度,不是灭菌物体内的温度;

②现行的无菌检验法存在局限性,难以检出微量的微生物。

由于F、Fo值能随产品温度(T)变化而呈指数的变化,故温度即使很小的差别也对F、Fo值产生显著的影响。

故F、Fo值的设置,可作为灭菌过程的比较参数。

1.D值:

在一定温度下杀死被灭菌物品中微生物90%所需的时间;即降低微生物一个对数值(如log100降低到log10)所需的时间。

2.Z值:

降低一个l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数,即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时所需升高的温度或在相同灭菌时间内,杀灭99%的微生物所需要提高的温度。

3.F值:

在一定温度(T),给定Z值所产生的干热灭菌效果与参比温度(T0)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以分为单位。

4.F0值:

在一定灭菌温度T(整个灭菌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温度)、Z值为10℃所产生的湿热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min)。

即将各种灭菌温度使微生物的致死力转换为灭菌物品完全暴露于121℃使微生物致死效力。

F0=t10(T-121)/Z

在热压灭菌过程中,只要记录被灭菌物品的T、t,即可用上计算出F0值。

Fo值的意义:

Fo值作为灭菌参数,对于灭菌过程的设计及验证灭菌效果有重要作用,它将温度与时间对灭菌的效果统一在Fo值中,可确保灭菌效果。

为了确保灭菌效果,一般规定:

Fo值≥8.0min,为增加安全系数,实际控制时应增加50%,以Fo≥12min为宜。

影响F0值的因素:

①容器大小、形状及热的穿透性等。

②灭菌产品溶液的性质、填充量等。

③容器在灭菌器中的数量及分布等。

三、灭菌方法与无菌技术

1.灭菌法分类

物理灭菌法包括:

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紫外线灭菌法微波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滤过除菌法

化学灭菌法包括:

气体灭菌法浸泡与表面消毒法

无菌操作法

常用的物理灭菌法适用范围归纳如下表:

类别

种类

适用范围

干热

灭菌

火焰灭菌

金属器皿、玻璃、瓷器器具

干热空气灭菌

耐高温物品

湿热

灭菌

热压灭菌

(饱和水蒸气)

耐湿热药物(如大输液)

耐湿热器具、敷料及注射器

流通蒸气与煮沸

中药注射液(1~2ml)、及不耐高温药品

低温间歇灭菌

不耐高温药品(需加入抑菌剂)

滤过

除菌

G5、G6垂熔玻璃滤器

0.22μm微孔滤膜

需无菌操作和不耐高温的药液

射线

灭菌

紫外线灭菌

物品表面和空气

60Co-γ射线等

密封安瓿,已包装药品

β射线、微波灭菌

非常薄和密度低的物质,水溶性注射液,药材饮片和固体制剂

2.湿热灭菌法:

利用饱和水蒸气或沸水来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水蒸气穿透力强,易使微生物中蛋白质凝固变性。

(1)热压灭菌法

定义:

利用高压饱和水蒸气杀死(灭)细菌的方法。

应用:

耐热制品、注射器具、敷料等

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①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②药物与介质的性质:

注射液若含有营养物质,如糖类,蛋白质等,对微生物可能有一种保护作用,能增强其抗热性。

③蒸汽的性质:

蒸气有饱和、湿饱和、过热三种,应采用饱和蒸汽

④灭菌时间一般注射剂流通蒸汽100℃,30分

3.化学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是使用化学药品杀灭或抑制微生物,达到灭菌目的的方法。

(1)气体灭菌法

是通过使用能行成气体或蒸汽的化学药品达到灭菌目的的方法。

1.环氧乙烷灭菌法2.甲醛蒸汽熏蒸灭菌法3.其他蒸汽熏蒸灭菌法

(2)浸泡与表面消毒法

本法是以化学药品作为消毒剂,配成有效浓度的液体,采用喷雾、涂沫或浸泡的方法达到消毒的目的。

常用的有:

①醇类②酚类③表面活性剂④氧化剂⑤其他

(3)化学灭菌法常用品种及适用范围:

(如下表)

苯扎溴铵0.1~0.2%

物品表面灭菌

煤酚皂溶液3~5%

乙醇75%

化学

气体

环氧乙烷

用于已包装的固体药剂、固体器具

甲醛、丙二醇、过氧醋酸蒸汽熏蒸

空气环境灭菌

苯甲酸(钠)0.1~0.25%

pH<4的药液

尼泊金类(甲乙丙丁)0.01~0.25%

酸性、中性及弱碱性药液

山梨酸(钾)0.15~0.25%

对细菌、霉菌有较强效力,尤适用于含聚山梨酯的液体药剂

20%乙醇、30%甘油

挥发油

具有防腐作用

抑菌剂

苯酚、三氯叔丁醇、

苯甲醇

用于注射液灭菌

4.滤过除菌法(注射剂中讲述)

5、无菌操作法

无菌操作法:

是指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作方法。

本法制备的注射剂,大多要加入抑菌剂。

适用于:

热敏药物或不宜采用其他方法灭菌的无菌制剂的制备(注射剂、眼用制剂、海绵剂和创伤制剂及生物技术药物)。

第四节防腐与防虫

一、防腐与防虫措施

 

(一)防腐的意义:

 以水为分散媒的液体药剂,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发霉变质,尤其是含中药糖类,蛋白质的液体剂。

 防腐具有预防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危害人体健康。

二、常用的防腐剂(重点)

1.苯甲酸与苯甲酸钠一般pH4以下时防腐作用较好,pH超过5时,用量不得少于0.5%。

2.羟苯酯类(尼泊金类)有甲酯、乙酯、丙酯和丁酯,是一种优良的防腐剂,无毒,无味,无臭,不挥发,化学性质稳定。

几种酯的合并应用有协同作用,效果更佳,一般用量为0.01%~0.25%。

聚山梨酯能增加对羟苯酯类在水中的溶解度,但两者之间发生络合作用,可减弱其防腐效力,此时应适当增加羟苯酯类的用量。

3.山梨酸山梨酸也是依靠其未解离分子发挥防腐作用,故在酸性水溶液中效果较好,一般介质的pH值以4.5左右为宜。

本品在水溶液中易氧化,使用时应予以注意

4.乙醇5.酚类及其衍生物6.三氯叔丁醇7.苯甲醇8.其他苯甲醇、洁尔灭、新洁尔灭、中药挥发油等。

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

第一节粉碎

一、粉碎的含义与目的

1、粉碎的含义:

是指借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碎成规定细度的操作过程,或是借助其他方法将固体物碎成微粒的操作。

2、粉碎的目的:

①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②便于调剂和服用;

③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

④为制备多种剂型奠定基础,如混悬液、散剂、片剂、胶囊剂等。

二、粉碎的基本原理

粉碎是利用外加机械力,部分地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使表面积增大,即将机械能转变成表面能的过程。

粉碎的难易与药物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

极性晶型物质具有相当的脆性,较易粉碎。

非极性晶体物质脆性差,易产生变形,可加少量挥发性液体,加液研磨粉碎。

非晶形药物具有一定的弹性,用降低温度来增加非晶形药物的脆性,以利粉碎。

植物药材粉碎前依其特性进行适当干燥。

对于不溶于水的质重药物如朱砂、珍珠等可在大量水中,进行水飞粉碎。

三、粉碎的方法及适用性(重点)

干法粉碎系指将药物适当干燥,使药物中的水分降低到一定限度(一般应少于5℅)再粉碎的方法。

一般药物均采用干法粉碎。

湿法粉碎

含义:

系指往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并与只一起研磨粉碎的方法。

要求:

选用的药物遇湿不膨胀,两者不起变化,不防碍药效的液体.

特点:

水或其他液体以小分子渗入药物颗粒的裂隙,减少其分子间的引力而利于粉碎;对某些有较强刺激性或毒性药物,用此法可避免粉尘飞扬.

常见的方法有:

1.传统的“水飞法”

2.加液研磨法等。

低温粉碎

系指在低温条件下(低温增加物料脆性)粉碎药料的方法。

特点:

①适用于在常温下粉碎困难的物料,软化点低、熔点低及热可塑性物料,如树脂、树胶、干浸膏等。

(如乳香、没药)

②含水、含油虽少,但富含糖分,具一定黏性的药物也能低温粉碎;(人参、玉竹、牛膝等)

③可获得更细粉末;

④能保留挥发性成分。

超微(细)粉碎

系采用流能磨、微粉粉碎机等药材细粉粉碎的新型技术,可制得超细粉体(分为微米级、亚微米级和纳米级),能大大提高丸剂、散剂等含原料药材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且粉碎效率高。

超微粉碎的关键是方法和设备,不仅要求粉体极细,而且粒径分布要窄。

四、常用的粉碎机械及应用

1、球磨机

最普通的粉碎机之一。

特点:

密闭粉碎。

适合于粉碎贵重物料、细料药、毒性药、易熔化的树脂、树胶、非纤维性的脆性药物(如:

松香、儿茶、五倍子)、挥发性药及有刺激性药(如蟾酥)等。

也常用于“水飞”某些矿物药。

2、万能磨粉机

适用于粉碎结晶性和纤维性药物。

不宜用于粉碎含大量挥发性成分及粘性或遇热发粘的药料,因粉碎过程中会发热。

3、流能磨(又称气流粉碎机)

适用于脆性及坚硬的矿物药料,但物料必须预粉碎。

4、其他粉碎器械

研钵、万能粉碎机等。

注意粉碎规则:

(1)、为了使机械能尽可能有效地用于粉碎过程,应将已达到要求细度的粉末随时分离移去,以免部分药物过度粉碎,提高工效。

(2)、不应将不易粉碎的药材(难以粉碎的叶脉纤维)随意丢掉。

(3)、粉碎程度(粒度)应与剂型要求相一致。

(4)、粉碎毒性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注意劳动保护,并注意彻底清洗机械。

(5)、粉碎易燃易爆药物时,要注意防火防暴。

五、粉体学理论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1、粉体学(微粉)的概念

微粉又称粉体,是指固体细微粒子的集合体。

组成微粉的粒子可以小到0.1um。

研究微粉和构成粉体的各个粒子的理化性质的科学称为粉体学。

2、微粉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微粉的特性对制剂工艺及某些剂型的稳定性、成型性及释药性能等均有显著影响。

1)、对粉碎混合的影响

2)、对分剂量、充填的影响

3)、对可压性的影响

4)、对片剂崩解的影响

5)、对制剂有效性的影响

3、粉体的特性

1)、堆密度(松密度):

指单位容积微粉的质量。

(容积包括微粒本身、微粒内部孔隙及粒子间的空隙在内的总容积。

注意:

很多粉末药物有轻质和重质之分(如氧化镁等),即指其堆密度不同。

轻质是指堆密度小,重质是指堆密度大。

2)、休止角:

常表示微粉的流动性。

休止角越小,流动性越好。

第二节、筛分(又称筛析、分级)

1.筛分的目的:

含义:

筛即过筛,系指粉碎后的药料粉末通过网孔性的工具,使粗粉与细粉分离的操作;析即离析,系指粉碎的药料粉末借空气或液体(水)流动或旋转的力,是粗粉(重)与细粉(轻)分离的操作。

目的:

1/.将粉碎好的颗粒或粉末分等,以满足制备各种剂型的需要;

2/.起混合作用,保证组成的均一性。

药筛是筛选粉末粒度(粗细)或混匀粉末的工具。

2.药筛的种类与规格

药筛系指按药典规定,全国统一用于药剂生产的筛,或称标准药筛。

在实际生产中,也常使用工业用筛,药筛可分为编织筛与冲眼筛两种。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所用的药筛,选用国家标准的R40/3系列,共规定了9种筛号,一号筛~九号筛(孔径由大到小,即粉末由粗到细).

目前制药工业上,习惯常以目数来表示筛号及粉末的粗细,多以每英寸(2.54cm)长度有多少孔来表示。

例如每英寸有120个孔的筛号称为120目筛,凡能通过120目筛的粉末称为120目粉

3.粉末的分等

粉碎后的粉末必须经过筛选才能得到粒度比较均匀的粉末,以适应医疗和药剂生产需要。

为了控制粉末的均匀度,《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了6种粉末规格:

最粗粉:

粗粉:

中粉:

细粉:

最细粉:

极细粉:

具体内容教材P74。

4.过筛规则:

1、加强振动在静止状态下,药粉易成块而不易通过筛孔。

但振动速度应适中,太快或太慢均会降低过筛效率。

2、筛目适宜根据需要细度,选用适当筛号的药筛。

3、粉末干燥含水量低,药粉不易阻塞筛孔。

粘性、油性较强的药粉应掺入其他药粉一同过筛。

4、适宜厚度药粉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以免影响过筛效率。

5、离析器械与应用(自学)

第三节混合(关键工序之一)

1、混合的目的:

混合是指将两种以上固体粉末相互均匀分散的过程或操作。

混合的目的是使多组分物质含量均匀一致。

2、混合的原则

1)、组分药物比例量组分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不易混合均匀。

可采用“等量递增法”混合。

“等量递增法”即先将量小的组分与等体积量大的组分混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体格量大的组分再混匀,如此倍量增加直至量大的组分加完并混合均匀。

2)、组分药物的密度组分药物密度相差悬殊时,难混匀。

应注意混合操作中的检测。

3)、其他组分药物的粉体性质会影响混合均匀性,如粒子的形态、粒度分布、含水量、粘附性等;组分的色泽相差悬殊,也应注意混合的均匀性。

第四节制粒(结合颗粒剂)

第五章散剂

第一节概述

一、散剂的概念

1、含义:

散剂系指一种或多种药物经粉碎、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二、散剂的特点:

易分散、奏效快、制法简单、剂量易随意调整、运输携带方便,尤其适用于小儿服用。

注意:

某些腐蚀性强及易吸潮变质的药物,不宜配成散剂。

散剂为古老的剂型之一,除作为药物直接应用于患者外,粉碎了的药物也是制备其他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混悬剂及丸剂等的基础。

因此制备散剂的基本操作技术在药剂应用上具有普遍意义。

三、散剂的分类

按医疗用途:

可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

按药物组成:

可分为单味药散剂和复方散剂。

按药物性质不同:

分为含毒性药散剂、含液体成分散剂、含共熔成分散剂。

按剂量:

分为单剂量型散剂和多剂量型散剂。

四、散剂的质量要求

1、一般散剂应为细粉,儿科及外用散剂应为最细粉;2、外观;3、装量差异;4、水分;5、其他

第二节散剂的制备

一、散剂的制备一般操作过程:

药材—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

(一)药材粉碎、过筛

(二)常用混合方法及操作要点(重点)

1.打底套色法:

侧重色泽的均匀

2.等量递增法(习称配研法):

注意应用条件

3.若各组分的密度相差悬殊,在混合时一般将密度小者先放于研钵内,再加密度大者等量研匀.

4.若各组分的色泽深浅相差悬殊时,一般先将色深的组分放于研钵中,再加色浅的组分等量研匀.

(三)散剂的分剂量

常用方法及特点:

目测法(估分法):

小量配制,简单,误差较大,含毒性药散剂不用此法。

重量法:

逐包称量,剂量准确,效率低,含毒性药散剂及贵重细料药散剂常用此法。

容量法:

散剂自动分包机、分量机多为容量法分剂量,效率高,但准确性较差。

(四)包装与贮存

包装贮存要求:

1、临界相对湿度CRH:

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几乎不吸湿,而当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一般把这个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Criticalrelativehumidity,CRH),水溶性药物均有固定的CRH值.

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后,其吸湿性有如下特点:

“混合物的CRH约等于各药物CRH的乘积,即CRHAB≈CRHA×CRHB,而与各组分的比例无关”。

此即所谓Elder假说,它不适用于有相互作用或有共同离子影响的药物

测定CRH的意义:

①CRH值可作为药物吸湿性指标,一般CRH愈大,愈不易吸湿;②控制生产、贮藏的环境条件,应将生产以及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控制在药物CRH值以下以防止吸湿;③为选择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