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信息产业发展调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6860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信息产业发展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展战略信息产业发展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展战略信息产业发展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发展战略信息产业发展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发展战略信息产业发展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信息产业发展调研.docx

《发展战略信息产业发展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信息产业发展调研.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战略信息产业发展调研.docx

发展战略信息产业发展调研

以河南科技市场升级改造为契机倾力打造

辐射全省的科技信息产业发展集群

——关于加快金水区科技信息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区政府办公室

(二○一○年五月六日)

区域经济发展通常有三种驱动力:

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创新驱动。

目前在国内,随着发展方式转变力度的不断加大,依靠资源消耗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已渐趋势微,资本驱动、创新驱动逐步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在此背景下,我区提出“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发展科技信息产业”,既是主动顺应发展潮流的应势之举,也是积极应对区域面积大幅压缩、省直单位大量迁移“两大挑战”的科学决策。

为给这一决策尽快实施提供执行参考,区政府办公室近期以金水区发展科技信息产业的最大载体——河南科技市场为对象,就其在全区、全市乃至全省科技信息产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未来的走向,以及由此折射出的全区科技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发展出路等进行了深入调研。

通过调研我们深刻体会到:

办好河南科技市场是推动我区科技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应以科技市场升级改造为契机,汇集各级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在科技市场及其周边区域倾力打造辐射全省的科技信息产业发展集群。

一、河南科技市场的辉煌与困窘

(一)科技市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各地掀起“科技热”。

时任河南农大纪检组副组长张庆琳等一批高校教师,为发挥科技人员作用促进河南经济振兴,于1991年初向金水区政府提出在金水区建设“科技一条街”的设想和建议,立即得到区委、区政府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并迅速开展调研和筹建工作。

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论证,金水区决定将建设思路确定为“科技市场”,将建设地址敲定在当时离市区还较偏远的东风路与文化路交汇处,由金水区政府和省科委、市科委共同组织,白庙村投资兴建,以经营科技成果和科技产品为主。

思路明确之后,金水区与市科委向省科委呈送了《关于兴建河南省科技市场的报告》,时任省科委副主任陈义初基于减少审批程序的考虑,建议将名称改为“河南科技市场”。

是年10月,省科委下发《关于建立河南科技市场和成立河南科技市场领导小组的意见》,项目开始正式上马。

1993年4月,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河南科技市场正式开业,这是河南省第一家多功能、大规模、科贸一体化的大型常设技术市场,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亲自题名。

市场企业主要从事各类品牌计算机及零配件、数码、通讯、元器件、监控等相关配套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中试、销售。

由于顺应社会需求,市场一投入运行便得到迅猛发展。

1994年,河南科技市场被国家科委批准命名为“国家中部地区技术贸易中心”,成为全国八个大型常设技术市场之一。

时任省委书记李长春专程到科技市场视察并题词:

“办好科技市场、振兴河南经济”,充分体现了科技市场当时在全省的重要位置和领导的重视程度。

李德生、宋健、孙孚凌、陈奎元等先后亲临市场视察工作。

历经20年的发展,这个当初由一名热血教师提议兴办的市场,已由不足百亩发展到占地240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包括市场创业区、百脑汇、创新大厦、赛博数码广场、河南数码港、外运大厦、中科大厦、中关大厦、电子大厦等10多座科技商城和主体建筑,入驻企业2470余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年交易额达30亿元、税收7000余万元,并于2009年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中国中部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商务区”和“中国中部电子信息产品技术贸易中心”。

目前,河南科技市场的产品已辐射到全省及周边近20个省市,部分软件产品辐射到全国乃至国外,辐射人口达1.5亿多。

在全国同行业在市场规模、企业数量、知名度、成交额等综合对比中,河南科技市场位列全国前茅、中部六省第一,成为中部地区电子信息产品集散中心和技术贸易中心,被誉为“河南的中关村”、“中原硅谷”。

(二)科技市场的发展成就

1.河南科技市场已成为中部IT商贸中心。

市场区现有10多座现代商务楼宇和科技商城,拥有IT企业2470余家,产值及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5家,千万元以上的企业300多家,年交易额30亿元,已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电子电脑产品集散地。

2.河南科技市场已成为自主创新的载体。

市场先后培育科技型企业300多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6家,高新技术产品100多项,全市80%以上的IT型科技企业都从科技市场孵化而出。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25家,产品91项;经过科技成果鉴定的企业9家,产品22项,在有色金属、建筑、信息安全、医疗、税务、电力等领域的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河南科技市场已成为全省软件产业发展的基地。

多年来,河南科技市场以锻造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全力发展软件产业,取得显著成效。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经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的软件企业46个(占全省172家的26.7%)、软件产品108项(占全省589项的18.3%);经信息产业部认定的计算机系统集成认证企业67家(占全省103家的65%),其中,二级资质认证企业6家(占全省8家的75%)。

在软件外包方面,通过CMMI(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认证的企业2家(占全市10家的20%)。

这些科技企业主要从事计算机硬件、软件、电子、通信工程、化工等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试制、经销,其技术和产品辐射到全国20余个省、市,个别产品辐射到国外。

(三)科技市场的发展困窘

事物的发展往往这样:

辉煌之余,隐虑既存;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科技市场承载了太多光环,也寄托着无数梦想,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与其它行业一样,同样面临着转型之苦、嬗变之痛。

我们享受着它的繁华,也承接着它的困窘。

1.“市场变卖场”,缺乏竞争力。

信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信息设备与器件的制造以及为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主要由信息工业(包括计算机设备制造业、通信与网络设备制造业以及其他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信息开发业(软件产业、数据库开发产业、电子出版业等其他信息内容业)三大产业组成。

科技市场近年来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集中在电脑产品的销售方面,尽管争取到了一系列国家级“牌子”,但大多名不副实,基本上属借发展IT产业之名、行销售电脑之实,所谓研究、开发、应用等仅占极少的份额,竞争形式也多为商户与商户、卖场与卖场之间的竞争。

这一点已引起各界强烈共鸣。

如果按照战略性支撑产业的标准去衡量,科技市场还处于一个相当低的发展层级,基本上仅局限于产业链的下游和末端。

2.“无信损诚信”,缺乏公信力。

由于产业发展雷同,市场容量有限,加上管理方式落后,极易产生恶性竞争,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目前存在严重的商户诚信不足问题:

一是以次充好,二是价格欺诈,三是盗版猖獗,四是服务滞后,都在直接威胁着科技市场未来的发展。

诚信是企业的生命,也是河南科技市场的立市之本。

如果诚信问题不解决,河南科技市场的商贸流通将会不断萎缩。

特别是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家电商场科技产品的上台销售,河南科技市场原有竞争优势的减弱将只是时间问题。

3.“赋事未赋权”,缺乏推进力。

这是一个管理体制的问题,科技市场目前的管理架构难以满足科技信息产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一是功能的缺失。

长期以来,科技市场就像一个“孤岛”,管委会及其办公室定位不明、职责不清、协调不力,对内没有管理的职能、对外没有协调的权威,始终在行政管理体系中处于尴尬境地。

二是体制的弊端。

市场既然成立了管委会,那么管委会的职级、职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所能整合资源和利用资源的程度,也决定着市场的成长空间、驾驭市场能力。

但事实上,科技市场到目前为止,始终是由管委会办公室这样一个科级单位在行使着管理职权。

体制的弊端造成市场在享受待遇、获取政策、交换信息等方面,始终处于一个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环境里。

4.“标兵成追兵”,缺乏创新力。

科技市场昔日一枝独秀,如今早已事过境迁。

我省目前重点发展的软件园有四个:

中部软件园、洛阳软件园、河南省软件园和郑州软件园(河南科技市场)。

除去洛阳软件园不说,中部软件园、河南省软件园都在发展实力或后劲上胜之一筹。

其中,郑州高新区的863中部软件园,集中了全省70%以上的骨干软件企业,占全省销售收入的45%,每年国家、省市和高新区投入的创新资金多达2亿元;郑州经开区的河南省软件园,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职业培训基地。

同时,新的产业园区的不断涌现,使竞争不断加剧。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核心产业,缺乏大的科研院所作支撑,导致科技市场创新能力不足,进而削弱发展动力,其规模优势早已捉襟见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以上窘境的发生,究其实是我们在产业规划、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环境建设等方面,没有给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足够的条件。

说到底还是职能发挥不到位问题。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区委、区政府将科技市场升级改造及时提上了工作日程。

二、河南科技市场的升级与前景

(一)借改造之机调整科技市场发展定位

1.建议将科技市场总体发展定位调整为:

“河南省科技信息产业发展集群”或“河南省科技信息产业集聚区”。

其核心区位于文化路以东、东风路两侧,以产品研发、展示、交易和创业孵化、物流配送为主;另设生产基地于杨金产业园,以生产加工、中试生产为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2.科技市场核心区主体功能随之演化为“四中心两基地”。

“四中心”:

一是IT商贸与服务中心。

做实河南科技市场IT商贸与IT服务,营造新的商业氛围,注入时尚元素,推动河南科技市场由传统IT商贸向体验式、娱乐式、服务式商贸转型。

二是高科技产品展示与交易中心。

建立高新技术展示、交易与成果转化平台,设立IT产品采购中心,增强河南科技市场的产业内涵与辐射力、影响力。

三是科技研发与创新中心。

聚集研发机构,发展新型研发经济,打造区域经济创新中心和经济发展引擎。

四是科技中介服务中心。

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技术转移、投融资担保等生产型中介服务业,建设高新科技中介服务业聚集区。

“两基地”: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

发展特色楼宇经济,建立各产业孵化园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IT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大力培育各类中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打造一流人才培训和实训基地。

3.按此规划,整个集聚区容纳企业将达4000余家,吸纳就业8万多人,年成交额260亿、纳税5亿元。

(二)以升级为主优化科技市场产业结构

1.引导商户向系统集成(软、硬件集成应用)、布线工程(网络、监控、电话等)、技术服务等方面发展,由贸易型企业向技术型企业转型。

2.引导发展多种科技商业模式,大力引进游戏体验、电玩设备销售、动漫产品销售等新型IT业态,引导河南科技市场向休闲、娱乐式、体验式商贸转型。

3.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引导作用,构建河南省高新技术展示与交易平台,在现有卖场增设针对河南科技市场自主创新产品的销售、展示、推广区域,为企业提供市场支持平台。

4.依托河南科技市场既有产业优势,建设河南省电子信息产品采购中心。

通过为企业产品搭建一个集产品展示销售、技术转让、资金项目对接的平台,实现产品、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的大汇聚,产生“聚变效应”,提高企业竞争力。

5.整合楼宇资源,建立市场集散中心,发挥市场聚集效应。

三、打造科技信息产业集群的12条建议

(一)尽快制定出台科技信息业发展规划

1.合理进行功能布局。

一是建议将河南科技市场设置成五个功能区:

产品零售与批发区,科技研发与科技孵化区,中介机构与金融机构区,论坛培训与会展区,生活休闲与商务活动区。

二是围绕以上功能布局,进一步加强规划控制,新建楼宇在经市规划局规划审批前,征求科技市场管委会意见,以规范科技市场产业布局;加强工商注册与税务登记控制,对于不符合科技市场产业布局的企业,在工商注册环节和税务登记环节予以控制。

2.促进关联产业相互融合。

一是利用河南科技市场位于主城区、商务环境较为优越的条件,吸引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文化创意机构等进驻河南科技市场,形成产业互补和发展合力。

二是结合滨水产业带的功能定位,形成文化与科技、商务与休闲(娱乐)的良性互动。

三是在加快促进科技市场与信息科技大学的深度合作,考虑在科技市场建立信息工程大学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培训基地,实现校企之间的互动。

3.适时将河南科技市场更名。

名称不宜过空过大,体现地域特色即可,如中关村,名称响彻全国。

更名后的科技市场应赋予相应的职权与职级,同时,参照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科技园的管理模式,成立河南科技市场集团公司,尝试市场化运作,并争取市场内税收全部留置本区,用于支持科技市场的建设与发展。

加大与省市两级政府的沟通协调,争取将支持河南科技市场发展壮大纳入省市“十二五”规划。

(二)积极搭建科技信息企业发展载体

4.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

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大各种类型的孵化器建设力度,为科技企业的集群式发展创造条件。

积极利用新建楼宇和社会闲置资产,建设扶持初创企业成长的综合孵化器,政府对投资发展孵化器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孵化器建设及运维补贴、种子资金或孵化资金等方面支持;为创业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社保办理等“一站式”注册服务;加强各孵化器与各高校、各级人才中心的联系,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咨询,搭建创业平台;为孵化器引入咨询公司、投资公司、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并为中介机构提供相关扶持。

5.积极培育专业性科技风险投资机构。

设立“金水区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区财政每年出资1000万元,积极引进创业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进驻,促进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支持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6.加快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鼓励发展政府出资或出资参股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大力发展以法人资本、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设立的商业性担保机构,支持企业设立互助性担保机构,积极支持为担保机构提供保证服务的再担保机构建设,力争通过1-2年的时间,建立以融资担保服务为主业,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引导、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主体、互助性担保机构为补充,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配套协作,有较强融资担保能力的覆盖全市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三)着力提升中小科技企业创新能力

7.实施中小科技企业竞争力提升计划。

打通融资通道,解决中小型资金问题。

促进其技术创新,促进其与科研院所、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其与科研院所、高校交流与合作平台,鼓励其与技术的结合,鼓励其进行技术创新,增强其竞争力。

培养企业家素养,建立中小企业交流平台、培训平台,提高企业家的现代经营理念、管理素养、市场意识等。

8.加快推进中小科技企业技术创新。

结合我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管理调控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鼓励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增加对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的投入,支持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

积极推进科技市场与辖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研中心的合作,整合科技成果、仪器设备、实验室、专家等资源,充实各项数据库,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9.加强中小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增强保护意识;强化知识产权法制建设和实施力度,通过制定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严格知识产权执法,保护技术创新者的技术创造热情。

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造活动,鼓励企业积极申请专利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大幅度提高专利的拥有数量与质量。

推动企业制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使之逐步成为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实施主体。

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企业。

(四)努力完善科技信息业发展环境

10.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结合白庙河南科技市场升级改造,加大对科技市场周边区域环境的改善,完善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促进餐饮、娱乐、休闲等行业关联发展,努力营造舒适便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1.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

结合我区“人才聚集平台”建设,建立实施不同类别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建立“技术带头人+创新团队”的人才组织模式;积极引进人才评估、猎头公司和人力资源外包机构,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加大各类高素质人才引进力度,出台具体的支持政策,建立科技信息人才库,积极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12.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心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和评价体系,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信用等级。

完善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方便快捷的查询服务。

构建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信用约束机制,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