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读书笔记汇总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6523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1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读书笔记汇总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研究生读书笔记汇总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研究生读书笔记汇总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研究生读书笔记汇总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研究生读书笔记汇总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生读书笔记汇总1.docx

《研究生读书笔记汇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读书笔记汇总1.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究生读书笔记汇总1.docx

研究生读书笔记汇总1

劳动经济学101201周建梅

熊老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给复性书院的学生传输了博大精深的思想。

主要从一、学院性质:

研究高深学术的团体,着重从哲学思想与文史方面研究。

二、人不应该只注重知识技能,更应具备器识。

三、从师生关系来讲述一个学生的心态与学习。

具体从几个方面论述哲学思想不容忽视,表明书院的性质,首先从学术与知识阐述哲学是一切学问的根源,是评判其他学科的工具,切不可轻视哲学;然后又从人生启迪方面,讲述哲学者研究宇宙人生根本问题,启发人高深的理想,给以人高尚的道德,使人睿智而不肤浅。

最后又从社会政治上论述,哲学是贴近生活的,每一时代的大哲学家的精神与思想都恒久的影响着人们。

哲学与科学息息相关,各有自己的研究领域,而且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虽然研究哲学与文史诸学的机关,但研究的旨趣,应以本国学术思想为基本,注重吸收西洋学术思想,作为为自己改造与发挥的资本资源。

从熊先生的言语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学习并掌握哲学的重要性,哲学是理解所有学科的钥匙,能给人以智慧,使人掌握系统看问题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本质。

哲学不是空想的学问,也不是徒逞理论的学问,而是生活的学问。

哲学研究的是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能启发人高深的思想。

哲学家对社会政治也有其卓越的眼光、深远的理想,并能影响当世甚至是后世之人。

哲学与科学息息相关,各有其研究的领域,相需为用。

对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熊先生也给了我们一些讲解,应以本国学术思想为基本,并注重吸收西洋学术思想,为我所用。

熊先生系统而全面的阐述哲学的重要性,并指出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我们充分认识到哲学的重要地位,认清以后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哲学的学习,用哲学这把钥匙开启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熊先生通过对器识的详尽的讲解,向学生传递他的厚重的期望,希望他们不仅仅是有知识的人,更应是有德才的人。

即应先注重器识的培养,而不是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

“器识之义,最为难言,今略明之。

”熊先生用一个个简短明了的句子,传达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和素质修养。

这些看似很小的素质修养,但如果一个人坚持做下去,并能不断的加以知识的学习与运用,那么他所达到的境界就决非一般。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劳无获”“见贤思齐”“任重道远”等等品质,我们都耳熟于心,但就是缺乏实践的运用,只有用,这些词才能得以升华,人才能通过学习知识得以进步,器识才得以增进。

对待师,要亲、敬。

“弟子必知亲师而后可为学。

”保持与老师精神相通,意念融洽,才能与老师有所共鸣,进而有所创新与进步。

不可耻于求师,亦不可盲目从师。

要有“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境界。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是我最喜欢的一句。

跟大家分享。

2010级劳动经济学

周建梅

10

刘家珉按:

周建梅文语言简洁明晰,有感而发。

劳动经济学101202钟奕鑫

劳动经济学101203梁娜

姓名:

梁娜

专业:

劳动经济

学号:

101203

《第一讲学习资料》的读后感

第一篇:

《刘家岷专著后记》之随想

读到刘老师专著《马克思劳动力价值与工资理论研究》后记中“我历来读书较为杂乱,崇信开卷有益吧。

”这句话时,我联想到自己读书的故事。

小时候,当父母发现我在读小说时,他们问:

“这有什么用?

大学时,当同学们知道我沉迷哲学时,他们说:

“这一点用都没有。

“这有什么用?

”是现代人最喜欢问的一句话之一,仿佛人们已习惯于以利益来衡量事物的价值,以至于众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

{熊十力先生的老师欧阳竟无大师曾撰文专门讲过知识不能这样功利地作有用无用的区分,王国维也有类似的论述。

不过,今天又有新的说法,叫做人要培养“可雇佣能力”,那么所需的知识,当然就有一定的针对性了,这也与面向市场培养人才的说法有相通处——刘}

课堂上刘老师讲到,钱学森前辈生前曾当面向温家宝总理提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一事,对此我也略知一二。

钱学森前辈的夫人是搞艺术的,他把自己的婚姻形容为“科学与艺术在爱情上的完美结合”,并说:

“我觉得,艺术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

”钱学森前辈堪称是将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完美结合的典范。

有不少的人,他们曾经爱好散文、诗歌,然而他们慢慢地更热衷于涉猎《职场宝典》、《厚黑学》、《营销学》等非常实用的书。

因为风花雪月的散文、诗歌不能带给他们面包,为了生活投奔那些相对实在的东西才能给他们以福音。

诚然,无用之用的知识可能不能给我们带来珍馐美味、金银珠宝,但它们教会我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感知世界,保持心灵的自由和敏锐的判断力,而使我们不至于被世俗牵着走,逐渐培养我们在孤独中感受坚强的精神,引领我们接近智者的境界。

庄子有云: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此言深得我心。

在研究生阶段,在钻研专业性知识的同时,我也仍会坚持学习诗歌、散文等,因为有一种用叫无用之用。

{为你叫好!

——刘}

 

第二篇:

《复性书院开讲日示诸生》之读书笔记

由于文言文水平有限,阅读《复性书院开讲日示诸生》时,不得不向Internet求助。

最终对《复性书院开讲日示诸生》也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只是做了一个读书笔记,谈不上读后感。

在《复性书院开讲日示诸生》一文中,马一浮先生主要讲述了复性和常变两方面的内容:

通过网络搜索,了解到复性书院名称的由来。

{真有心,敬佩——刘}马先生云:

学术,人心所以纷歧,皆由溺于所习而失之,复其性则然矣。

复则无妄,无妄即诚也。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教之为道,在复其性而已矣。

今所以为教者,皆囿于习而不知有性。

故今揭明复性之义,以为宗趣。

”当时的学者们认为:

“诚”在儒家思想中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也是每个人天生具有的本性,但被后天的惯习物欲所沾染遮蔽,无法显现;教育即是由知识由外而内的澄明,合以本性由内而外的发显,知行合一,体用一如,使人的本性恢复如初。

这就是“复性”二字的精义所在。

常变是中国哲学史的一对范畴。

常,指“常道”,固定不变的伦理道德等原则;变,指变革,具体政治措施等的改变。

马一浮在《复性书院开讲日示诸生》一文中也说:

“天下之道,常变而已矣。

唯知常而后能应变,语变乃所以显常”。

当代学者解析其意为:

体常尽变,是处理传统和现代关系的原则。

改革创新,要坚持弘扬经过历史检验的具有恒久价值的常道、常德、常识、常理,即持常应变,温故知新;维护传统,要适时应变,坚持培育新的精神原则,充实和提升原有价值观念,即变中显常,弃旧图新。

在《复性书院开讲日示诸生》中,熊十力先生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

行知关系。

熊十力先生言:

“唯所欲言者,决非高远新奇之论,更不忍为空泛顺俗之词,只求切近于诸生日用工夫而已。

”个人感觉与阳明先生所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有异曲同工之妙。

器识与学艺的关系。

通过XX搜索得知器识原意为器量与见识,最早出现于《晋书·张华传》:

“器识宏旷,时人罕能测之。

”宋代的刘挚先生曾告诫晚辈:

“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

”意思是说知识分子应该把器度与见识放在第一位,一旦被称作文人,就没有什么值得显扬于世的了。

强调了器识对于知识分子修生养性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曾说过:

古代的知识份子参政言政,器识为先。

论述了器识对于知识分子指点江山的重要性;熊十力先生教育学生:

“器识充而大,则一切知识技能皆从德性发用。

器识如模,知能如填彩。

模不具,则彩不堪施。

”说明了器识对于知识分子研习学问的重要性;

学习的态度。

熊十力先生强调“学者进德修业,莫要于亲师”,“次于亲师而谈敬长”,简言之,三人行,必有我师。

熊十力先生还说“学者有克己工夫,常令胸怀洒脱、神明炯然,可以穷理尽性矣”,个人理解为做学问先学做人。

{赞同——刘}

学习的方法。

熊十力先生强调了三点:

一学问之道,由浅入深,由博返约。

初学必勤求普通知识,将基础打迭宽博稳固,而后可云深造。

其基不宽,则狭陋而不堪上进。

其基不固,则浮虚而难望有成;二中西但当各取其长,勿妄分优劣也,皆所以养通材也;三读书须有三到,手到(圈点),目到,心到。

手之所至,而目注焉,而心凝焉,则字字句句无有忽略过去者。

学习的学风所由替,民族所由衰也。

从《复性书院开讲日示诸生》中不难体会到熊十力先生忧国忧民的心态和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盼,吾辈景仰。

第三篇:

《救助行为与文化传递》之我见

当读到《救助行为与文化传递》这篇文章时,我不禁想到后世对于秦始皇修筑长城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祸在一时,功在百世。

此种评论我不敢苟同。

现世的人是人,后世的人也是人,为什么要为几十年后或几百年后一个可能的恶果就让当时的人承担一生的痛苦。

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千家万户的椎心之痛岂是几个读书人用几句话就能抹杀的?

“祸在一时,功在百世”,说话的人讲得真容易,如果是他的儿子被征去筑长城,最后连尸骨都被埋在长城中,他能这样说吗?

如果是他的女儿痛失夫婿,他能这样说吗?

如果是他从小就失去父亲,连祭奠的坟墓也没有,他能这样说吗?

说这些话的人,只因为他们站在高处,舒适惬意地遥看着他人的痛苦,所以自以为目光远大。

其实,草木只一秋,人生只一世,谁都没有权力判定他人的牺牲。

或许有人会有此一问:

“如此说来,我们根本就不必爱护环境,珍惜资源,所有的恶果让后世之人承担便罢。

不是吗?

”我决无此意。

《哈利·波特》中,当哈利·波特不得不与黑魔头——伏地魔决一死战时,邓不利多教授告诉他:

“被迫面对战争与昂首挺胸地走进角斗场是不一样的。

”是的,我们愿意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力求实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但是,我们一定不愿意被拖进角斗场与野兽撕杀,以此来实践生命的价值。

一个人本身的想法,别人很难评定对与错。

同理,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别人亦很难妄下定论。

张华救老农值不值,我想,张华的行为本身已作出回答。

至于文中提到人类的行为与其所传承的文化一事,我对此知之甚少,不敢妄言。

但我想古今中外无不在传承着这样一种文化:

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您对“祸在一时,功在百世”的评论与“文化传递”的关系我不太理解,您是把它当作一种文化呢还是当成一个一时的事件来认识评论的?

——刘}

第四篇:

《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之浅谈

刘老师对于如何更好地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中,“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眼望星空,脚踏实地)这一条我很赞同。

{以前我是把它作为多种座右铭中的一种,有一次,一个毕业研究生回忆说,他读书阶段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在课堂上讲的这句话,一直伴随着他的脚步和成长,后来我想,真能坚持,确有无限意义——刘}

还记得是初一思想政治课本的第一章,其中写到: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从那时起,开始明白立志的重要性。

然而,一路走来,即使很用力地踮起脚尖,仍不能看清自己的路。

越长大,越现实,与理想的距离越远。

我不止一次的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呢?

电视剧《士兵突击》给了我答案。

剧中人物许三多是个胸无大志的人,而成才却是目标明确的人。

然而,在特种兵的选拔中,许三多拔得头筹,而成才却铩羽而归。

事后,成才对许三多说:

“你是一棵树,有枝,有叶。

而我是一根电线杆子,所有的枝枝蔓蔓都被我拔光了……”听到这番话,我茅塞顿开。

原先只顾着遥望远方,却忘了做身边清楚的事。

我不是爱迪生,不可能像他一样,在12岁的时候被打聋一只耳朵,却仍坚持不愿放弃自己的科学梦,像他那样从小立志成材的确值得人羡慕,但是世界上只有一个爱迪生。

遥望远方的模糊与做身边清楚的事一样重要,明白这一点,我发现远方的星空越来越清晰。

因为当把身边清楚的事一点一点弄明白的时候,视野也一点一点变清晰。

诚如鲁迅先生所说: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多了便成了路。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十分浅薄,仅有的印象源于管理学(通过计划、组织、激励、领导、控制等手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期高效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的学习,管理学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重点强调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协调。

就单纯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我认为是效用最大化。

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劳动力具有价值增殖的特点,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就是将劳动力的价值不断转化为实际效用,并力求效用最大化。

想法有点肤浅,请老师指正。

{您对人生颇有自己的思考——刘}

劳动经济学101204代全宗

读《复性书院开讲示诸生》后感

复性书院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保存民族文化而开办的一所学校,虽然后人曾经努力保护之,但是最后还是由于国民政府经济崩溃,复性书院也正式宣告结束。

熊十力先生在文章中指出了我国自古以来谈教育者,多注重科学与技术而轻视文哲,这种观点是存在偏见的。

接着熊先生就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并指出了科学与哲学的区别与联系。

就学术与知识而言,阐述哲学是一切学问的根源,哲学是不可轻视的;就人生启迪而言,阐述哲学是研究宇宙人生根本问题,能启发吾人高深的理想;就社会政治言,哲学家无不于社会政治有其卓越的眼光、深远的理想,每一时代的大哲学家,其精神与思想恒足以感发其同时与异世之群众,使之变动光明。

最后总结说明哲学是不能被忽视的,并指出复性书院本来是研究哲学与文史诸学的机关,但研究的旨趣,应以本国学术思想为基本,注重吸收西洋学术思想,作为自己改造与发挥的资本资源。

熊先生在谈人才培养方面时批判了先前主张的先器识而后文艺的观点,认为如今学校教育,但令学子讲习一切学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唯重知识技能而已。

熊先生希望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更应该要有品德,尤其要注重器识的培养,这是当今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之一,奈何其不察耶。

熊先生指出日常生活中到处皆是学问,为什么我们发现不了呢?

问题就在于器识的培养不够。

{是这样吗?

我们或可再讨论?

——刘}“先难后获者”,“欲速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者”,“颜子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者,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者”,“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者”,“过则勿惮改,人告之以有过则喜,闻善言则拜者”,等等皆是器也、识也。

我们都可以耳熟能详只是缺乏运用,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器识的培养.

在学风培养方面,熊先生谈到了自清朝末年以来,我们的学风在逐渐改变,指出青年学子态度不端正,学习不按照循序、浮躁、盲目、没有耐心等等问题。

而当今的学者却耻于向老师询问,并要求我们注重学风的培养,要尊老爱幼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要与老师精神相通达到共鸣,最终达到超越,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熊先生文中对亚氏此语是并不认同呢?

——刘}

总之文章谈到了做人道理、治学问题、师生关系、学生学问、等等诸多方面,读完这篇文章我的收获颇多,对我的生活和学习都很有启发:

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养成自我修养的品质,尊师重教,注重学风的培养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和内涵,要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在做学问的问题上,“做学问先做人”,当然知识的学习也是不能被忽略胡。

文章具有一定的层次,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点体会,不足之处还望刘老师指点,在这里先提请谢谢老师了。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都很突出的学科,要求我们在人文、社科,文史哲经,理工农医方面都要所浏览,广博的知识是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基础。

因此想学好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我还要继续努力。

2010级劳动经济学专业

                         学生:

代全宗

                         学号:

101204

产业经济学101101闫超

产业经济学101102杨静思

读先生之作,有种净气静气浩然而生,凌于世俗尘埃之感。

总体感觉,文章的视角独辟蹊径,叙述清楚、有逻辑性,可以体会得到先生是深陷于这种哲学(或是儒学?

)的思考里不可自拔,而且还自得其乐。

读毕之后,有种“原来老古董一样的先儒们,曾也是真真切切的活过呢”的感慨。

文字就是这样的伟大,它记录下来的经典和大作,让我们超越时空与先贤对话成为可能。

这是大美。

关于《救助行为与文化传递》:

张华救老农的讨论当时被炒得沸沸扬扬,各种角度的分析屡见报端,我记得印象最深的一种便是: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张华跳下去救人之前他怎么知道落难之人是老农而不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老教授呢。

那么对于那些曾为这个社会做过贡献的人社会要怎么样对待他,是善待还是抛弃,这种态度直接关系到了后来者是否愿意继续为这个社会奉献;从文化角度来说,每个人的生命同样的美丽,都是自然界的完美作品,而后天的知识等附加品只是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与否的标杆或可能性,人类之所以不能像动物一样对待群体中的弱者和老者,是因为人类发展史上会有文化积淀,而这种文化的传承才是人类进步的根本。

这是一种美好的大爱。

当然了,这是很“后”的话了。

笔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清晰,层层递进,分析的也比较深入。

个人予以认同。

同时也很欣赏笔者的这句话:

“只有品质超群的人,才保持了动物那样毫不动摇的忠诚。

”——是的,忠诚是任何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任何时候都不过时的品德。

但是同时我也想到:

动物之间的并肩战斗,也许只是出于本能,出于种群繁衍存在的需要,因为他们相对于人类来说是个弱者,正是因为这种不强大,所以才需要团体的努力才能够保证物种的繁衍。

那么这种基于本能的无意识的忠诚和基于有意识的自私贪婪,到底哪种更为有意义,这二者之间有可比性吗?

另一方面,人类在科学技术以及知识的装备下变得相对强大,变成这个自然界思想活动比较丰富的物种,这种有意识的优越感让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肆无忌惮。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人类的聪明让他们创造、进步,但同时也赋予了他们人性的弱点,而后者是衍生品,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我以为,关于救人的价值的这场本不该有的讨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类作为自然界领袖的一种讽刺和侮辱,然而,另一方面它却又表示着人类之所以先进的理由:

他们会对自身行为反思,会总结,会批判出对社会发展最为有利的一种做法。

只要人类社会的这一特性能继续保持,造物主也许暂不会选择其他物种来代替人类作为自然界的领袖吧。

关于《后记》:

首先祝贺先生出书成功。

虽然这祝福迟到了好几年,嘿。

我特别喜欢李大钊的这句话:

“一个学者一旦成名,他的著作恒至不为人读,而其学说,却如通货一样,因为不断的流通传播,渐渐磨灭……亚丹斯密史留下了一部书,人人都称赞他,却没有人读他。

”----就像一个优秀音乐人或是作家,最难过的就是别人感兴趣他们的八卦而非其作品本身。

这种关注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更像一种负担和讽刺,会带来失望和如坐针毡的感觉吧。

恩,也许这个浮华的世界是时候需要一些冷静和思考了。

关于《复性书院开讲示褚生》:

马、熊二者在复兴书院开院之际的讲演无一不表达了对学院的希望和对学生的寄托。

各有侧重,各有所长。

《马一浮与复性书院之两难境地——马一浮、熊十力办学思想分歧初论》(下称《马》文)一文也分析的比较细致,看的出笔者对马先生爱护有加,甚至略有为其正名之意。

我个人对这种专业问题没有研究过,马、熊二位大师的作品更是没有拜读过,因此不敢妄作评论,只有感想几点,略作陈述。

浅陋之处,敬请包涵。

马先生的讲示中先是说到世间变幻无常,我们要积极的面对这些变化而非坐以待毙(“不患不能御变,患不能知常;不患不能及物,患不能尽己”),然后就是尽管条件简陋,环境恶劣,但学院的兴起还是很必要的,最后就是奉劝大家也要积极求学以及在求学中所应持的态度(“凡我书院同人,固不宜妄自菲薄,卒安于隘陋;亦不可汰然自许,有近于奢夸”)。

这只是大体的论述,当然其中还包括着很具体的一些马先生的希望和想法,在此不做赘述。

但是个人感觉,这些看似奋进的话语中又透露着些许无奈,似是勉励学生又像在说服自己,似是心事重重却又欲言又止,忧虑之处也闭口不提。

就这种性格的内敛和忧虑的程度上来说,马先生较之熊先生是更典型的儒者。

回顾历史,这种先见的透彻的洞察力在动荡的年代更多的只会成为知识分子们痛苦的根源,有时甚至是悲剧的开始……可以预见却又无法改变,这才是最令人痛心的。

而熊先生的讲示中,则无不透露着真正积极的心态,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批判。

其话语也更强硬更有攻击性,直指弊病之所在,如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崇洋文化现象,在他“未读西人诗”时就敢说“中国诗妙在辞寡而情思悠然,含蓄不尽。

清幽之美,如大化默运,不可以形象求也。

中西诗但当各取其长,勿妄分优劣也”,还有“六艺者,吾国远古之大典”……都显示了他对自己文化的自豪和推崇。

熊先生的信心还体现在他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上:

“师之所益于弟子者,则本于其所自得者,而随机引发弟子,使之有以自得焉。

弟子所赖于其师者,方其未至于自得,则必待师之有所引发焉”,“古之学者,未有不求师也”、“今之学者,耻于求师”也表达了对当时之学者的不满和希望。

这一关于师生关系的阐述和认识放在今天亦不过时。

可见其前瞻性。

此外,文中还不断地出现“诸生来学于此,愿办一个信心,毋轻自用也”、“诸生勉矣”等积极性词汇,我们可以体会到熊先生对学生的殷殷期望,希望在心。

在这一点上,《马》文中援引的“在性格上,马先生含蓄温存,宅心固厚;熊先生抉发痛快,动辄骂人”说的比较形象,总结的也比较好。

我以为,有时候这种血性的存在就是内在积极动力的表现之一。

一个国家就像一匹马儿,要想前进,不但需要有人在前面拉绳,有人在后边鞭策还要有人在旁边思考前进的方向对否,但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即,想让它向着正确的方向以最快的速度前进。

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如此罢,每个人只有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的不同,而没有分工优劣之说,更无对错之分。

只要潇洒的真切的活过,是非评断由后人说去吧。

而历史的真相,特定人物内心活动的真实想法,却是无论如何也还原不了的。

能还原的,也就是一代代人通过对先人的揣摩和猜测而得到满足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从中提炼出来的我们认为值得学习和继承的文化吧。

恩,期待作者下一步更深的研究,如研究二者分歧所在的原因,包括社会赋予其角色的不同,自身经历差异和性格的塑造,这种内外两种环境对二位大师的影响,总之,能积极地发掘,总归是好的。

最后——————“诸生勉矣”!

学生:

杨静思

产经101102

产业经济学101103陆水竹

读《救助行为与文化传递》有感

读了《救助行为与文化传递》这篇文章,感触挺深。

文章由救人问题展开讨论,首先从人的动物属性出发分析救人问题,接着,指出人除了动物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引出人类社会的延续除了靠基因传递,还要靠文化传递。

救助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传递。

作者颇具讽刺的把“等价交换”这一经济规律应用于救人问题,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

其次,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依次论述了原始的动物“文化”中蕴藏着的精神文明未见得比人类低下。

从老羚羊舍身救小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动物们的利他精神;从野猪的拼命精神,我们可以看出动物们誓死维护种群的勇敢;从《野性的呼唤》的主角布克的身上,我们可以读出动物们的忠诚。

再次,作者从更深的层面指出人与动物的区别,除了以往所说的人的独有的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以外,更主要的在于其生命活动的支配和传延方式不同。

动物主要靠基因传递,而人类的生命传递同时取决于基因传递和文化传递,而主要取决于文化传递。

最后,作者指出由于在生命传递过程中人类不同于动物,我们就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评判他们的行为。

呼吁人性和人道的光芒能普照人间。

{这些观点可否认同,读书评论要注意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点评,认同或者评判、驳斥。

——刘}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许多人都很茫然。

道德缺失,违法乱纪,自私自利等等人性中的阴暗面我们已经见惯不怪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可我们的精神生活贫乏的让人担忧。

作为即将踏入社会之门的我们,应该从动物身上学学什么叫利他,什么叫合作,什么叫忠诚,这些优秀的品质都是企业最看重的。

现在工作中大家都是自私自利生怕自己比别人多干一点,一个人单干生怕别人超过自己,频频跳槽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试想如果你是老板,你会喜欢这样的员工吗?

大家都抱怨找不到好工作,老板们也抱怨好工作找不到好员工来完成。

就这样造成工作找不到人,人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

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项工作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