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6462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土壤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土壤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土壤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土壤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壤实验报告.docx

《土壤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实验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壤实验报告.docx

土壤实验报告

土壤学实验报告

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

10级草业科学

班级:

一班

学号:

********

姓名:

***

土壤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在初步掌握了土壤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土壤的野外调查研究,以便掌握土壤调查的理论和技术,了解调查区土壤形成和分布规律,及土壤性状和林木生长关系,为今后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通过学习了土壤学这门课,我们对土壤有了大概的认识。

这次实习的目的是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结合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的能力。

具体的说,主要是为了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了解各类土壤的剖面特征,学会观测分析土壤剖面的方法,熟悉挖土壤剖面的过程及土壤的采集,掌握土壤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分析。

再之,就是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习计划:

(1)熟悉土壤调查野外工作的方法、步骤,掌握野外调查的技能。

(2)认识实习区的地质概况、鉴定常见的岩石。

(3)学会使用几种野外工作需要的仪器、调查观测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

(4)简单了解岩溶地貌形成原因,以及有关沂源溶洞的简介。

(5)掌握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三、实习内容

(一)概述

土壤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又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生产资料。

在人类的历史上,由于土壤质量衰退曾给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但是,长期以来居住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们,对土壤在维持地球上多种生命的生息繁衍,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不在意。

知道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锐减,资源耗竭,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迅速扩大,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才不断加深,土壤和水空气一样,既是生产食物、纤维及林产品不可代替或缺乏的自然资源,又是保持地球系统的生命活动,维护整个人类社会和生物圈共同繁荣的基础。

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1、土壤剖面的选择

土壤剖面应根据植被、小气候、小地形、岩石和母质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一般不要以路边的断面做观察剖面,也不要在人为影响较大的地方(如肥堆、沟边、陷井边、路旁等)设置观察剖面或采集土样、水田不能设置在田角和田基旁。

林地土壤调查时,应考虑下列几点

地面植被分布均匀(包括更新幼林、下木、草本及苔藓等),应避免开枯立木、虫腐木等非代表性植物,在疏密度和林冠郁闭度中等,离优势树种干茎1-2米的地方挖掘剖面。

应避开林中空地,林班线和林内道路,设置在较平坦和无积水的地方。

在采伐迹地设点时,应考虑残留树、更新幼树的分布和长势情况。

2、土壤剖面的挖掘

当剖面地点选定以后,即进行挖掘土壤剖面,为了便于观察,必须挖掘形状基本为长方形的剖面,其规格是:

长1.5米,宽1.5米,深1.5米。

首先将表层3-5cm土壤及杂草、碎石去除,要求观察面要面向太阳。

一端应成垂直壁,另一端应成阶梯形,便于人下去观察记载。

用米尺测定深度,根据你所采集的深度分布做好标记,然后从下向上取。

利用自然剖面时要铲去垂直面上被风化的表土,露出新土。

注意挖掘起来的土块应将表层土和底层土分开放在剖面的两旁,以便观察完毕后填土,先放底土后放表土。

土壤剖面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成土过程以及土壤内部的物质运动和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特性。

观察土壤剖面形态是研究土壤性质、区分土壤类型得重要方法之一。

土壤的形态观察主要包括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ph和石灰反应等。

根据形态特征观察,结合化学分析,掌握土壤剖面的观察内容和土壤基本性质的测定方法。

(二)农业土壤

(ⅰ)实习地点自然、社会条件

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试验田,剖面周围是金银花,以及一些腐殖质。

(ⅱ)土壤情况概述

地势:

海拔140米以上母质:

坡积物排水情况良好地下水位低剖面特征:

沙岩为母质的黄棕壤,沙粒含量尤其高,生产性不良

(ⅲ)、农业土壤调查结果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

在农业生产中,通常用高产或低产来说明一块地的肥力,这是很不全面的。

必需有一些主要的鉴定指标。

在土壤学中,常用的土壤肥力鉴定指标有以下几项:

1、土壤酸碱度:

用"ph"符号表示,适宜大多数作物的酸碱度(ph)值为6.5

-7.5。

2、土壤有机质:

以百分数(%)表示,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供肥能力大。

大田:

有机质含量高于5%为高肥力,有机质含量为3%左右的为中上等肥力,有机质含量低于1%的为低等肥力。

3、土壤全氮:

代表土壤供氮能力,以百分数(%)表示。

产量水平低的,全氮

量小于0.01%;中等水平产量的,全氮量为0.04-0.1%;产量高水平的,含氮量一般高于0.1%。

4、土壤有效磷:

代表土壤供磷能力,以mg/kg为单位来表示,土壤有效磷含量

低于5mg/kg的,为严重缺磷;土壤有效磷含量为5-15mg/kg的,属缺磷,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5-30mg/kg的,属中等水平。

5、土壤孔隙度:

土壤孔隙是指土粒间的距离,表示土壤的渗水透气能力,用土

壤孔隙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数表示。

一般旱地和水田孔隙都能达到55%--60%。

,一般通气好的水田,能达到12%--14%,通气好的旱田为15%--22%。

孔隙度过大过小,都会影响保水和通气性能,使根系生长发不良。

6、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大小土粒的搭配情况,以一定体积的土壤中,

不同直径土壤颗粒的重量,所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数表示。

粘土的直径小于0.001毫米土粒的含量大于30%;壤土的直径为0.01-0.05毫米土粒的含量大于40%;砂土的直径为0.05-1.0毫米土粒的含量大于50%。

土壤酸碱度:

ph值约为5.5-7土壤有机质:

中上等土壤孔隙度:

通气状况良好土壤质地:

轻壤土

(三)棕壤简介

棕壤也称棕色森林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在褐土地带的垂直带上亦有分布。

棕壤地区气候条件的特点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10℃以上的积温为3400~4500℃,季节性冻层深可达50~100厘米,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干燥度在0.5~1.o之间。

这里的原生森林早已破坏,目前多为次生针叶林和阔叶混交林。

棕壤所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片麻岩及砂页岩的残积坡积物,或厚层洪积物。

棕壤地区由于夏季气温高、雨量多,不但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而且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得易溶盐分和游离碳酸钙都被淋失,粘粒也沿剖面向下移动,并发生淀积。

由于落叶阔林凋落物的灰分含量高,从而阻止了土壤灰化作用的发展,但白浆化作用却常有发生,在丘陵和山地都可见到。

棕壤的一般性质是:

(1)在森林植被下,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5~9%,向下急剧降低;

(2)表层呈微酸性反应,向下过渡到酸性反应;(3)盐基饱和度较高,表层在80%以上,下部各层稍低;(4)剖面中部粘粒含量较上下各层均高;(5)硅铝率在2.5~3.4之间,平均值为3.03,略高于黄棕壤,但显著低于褐土。

上述性态特征系指在森林植被下的普通棕壤而言,除普通棕壤外,还有酸性棕壤、白浆化棕壤、潮棕壤和粗骨棕壤。

从土壤利用情况来着,棕壤是重要的森林土壤,也是重要农业土壤,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潮棕壤分布于山前洪积平原,用于农业,大都旱涝保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普通棕壤分布于山麓和丘陵缓坡,也多用于农业,其中一部分水土流失较重,水肥条件较差,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进一步发展灌溉,并加强培肥。

白浆化棕壤有的分布于剥蚀堆积丘陵,多用于农业,肥力甚低,需要改良;有的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

酸性棕壤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有的还是荒山,需要种树造林。

粗骨棕壤分布于低丘陵的,多用于种植花生和柞岚(养柞蚕用);分布于高丘陵和山地的,多为荒山疏林,水土流失都很严重,亟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四)、褐土简介

1、褐土的形成过程

(1)、干旱的残落物腐殖质积累过程:

干旱森林与灌木草原的残落物在其腐解与腐殖质积聚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特点。

(2)、碳酸钙的淋溶与淀积:

在半干润条件下,原生矿物的风化首先开始大量的脱钙阶段,其氧化钙随含有二氧化碳的重力水由土壤剖面的表层渗到下层,以至于形成地下水流。

(3)、残积粘化,也称之为残积风化或地中海风化,即粘粒的形成是由主体内的矿物进行原地的土内风化而成,很少产生粘粒的机械移动,因而粘粒没有光学向性。

(4)、淋移粘化:

即在一定降水和生物气候条件下,粘土矿物继续脱钙,形成另外一种颗粒最细的新生粘土矿物--如蒙脱石等,并开始于雨季期间随重力水在主体结构间向下悬移,在一定深度形成粘粒淀积层,这种粘粘往往有光学向性,一般土体水分的干湿交替有利于粘粒下移。

在褐土的粘化过程中一般以残积粘化为主,而夹有一定的淋移粘化,它们在不同的亚类中,其比重并不一样。

一般石灰性褐土以前者为主,淋溶褐土以后者为主。

2、褐土的利用与改良

褐土所分布的暖温带半干润季风区,具有较好的光热条件,一般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由于主体深厚,土壤质地适中,广泛适种小麦(绝大部分为冬麦)、玉米、甘薯。

花生、棉花、烟草、苹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问题是降水量偏小和降水量过于集中,在这种条件下的土壤利用及改良问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水土保持,发展水利灌溉;

(2)开展旱作农业的土壤耕作措施;(3)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4)因土种植,发展土壤潜力优势;(5)适当发展畜牧业与林果业。

(五)岩溶地貌形成原因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

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

岩溶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沂源溶洞位于山东省沂源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鲁山之阳,以九千洞为中心周围1.5公里范围内有天然洞穴40余个,称为沂源溶洞群。

属奥陶纪石灰岩溶洞,距今5亿多年,是长江以北最为集中的天然溶洞,被专家称为"北方最大的溶洞群"。

现已开发为旅游景点的有千人洞、养神洞、珊瑚洞、玄云洞等十几个溶洞。

洞内景物美妙奇险,配以鲁山的幽谷翠峰,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许多洞穴曾是古代猿人生息、繁衍的场所,曾挖掘出猿人头盖骨及数枚牙齿化石,伴随着大量动物化石,并发现大量猿人石器,故称为"沂源猿人"溶洞群。

近几年已有多处洞穴开发,正式向游人开放。

"千人洞"以高宽大而得名,地质上称"山东一号洞"。

洞内有23尊壁雕佛像和三组"佛的故事"浅浮雕,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石龙洞"以洞内数条天然石龙而得名,洞长218米,为厅堂式洞穴,洞内有双龟把门、龙王宫、银河相会、云霞岛、龙蛇相斗等景观。

"养神洞"以各路神仙由玉皇大帝率领云游四海在此歇息的传说而得名,全长800余米,为分支型洞穴,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内有石林叠瀑、雄狮把门、唐僧取经、王母宫、水族宫等48处景观。

"玄云洞"为通道式分支型洞穴,总长300米,分为上下两层,两层洞穴由一垂直的落水洞相连接,洞内片状钟乳石较多,敲之发声,可弹奏简单的乐曲,名曰石筝。

石筝、石柱林立,多呈宝塔状,少数似嫦娥、宫女,婷婷玉立;石旗、石带、石幔、石瀑、石葡萄,多姿多彩。

"九天洞"洞内由九个洞厅组成,故名"九天洞",洞穴全长500余米,平均宽10米,高8米。

洞内石幔、石帷幕、石柱、石笋、石莲、石冰、卷曲石等景观奇特,晶莹剔透。

另外还有"珊瑚洞"、"灵芝洞"、"神仙洞"等天然溶洞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四、实习收获及感受

通过几天的实习,让我收益颇多。

从原先了解的关于土壤单方面的理论知识到实践,清楚直观地重新认识土壤是一个突破。

在实习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篇二:

土壤实验报告及方法模板

土壤试验分析技术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授课教师: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制备及土壤水分的测定

1.意义

分析森林土壤的目的是为森林土壤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样品的制备是对土壤进行分析测试前的前期处理工作。

田间或林地的土壤水分状况的好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测定吸湿水的意义,在于所有土壤分析的结果,都以无水烘干土重为基数来计算,通过吸湿水的测定还可以间接地了解土壤的某些物理性质,如机械组成、土壤结构等。

2.土壤样品的制备

2.1.研磨过筛:

取两个风干土样(a12和b3),挑去石块、根茎及各种新生的叶片,研磨

使之全部通过2mm(10目)筛。

2.2.混合分样:

用四分法,两个土样各取三分之一再进行研磨,使之全部通过0.25mm(60

目)筛。

2.3.用密封塑料袋保存土样。

(用记号笔标号:

2mma12、0.25mma12、2mmb3、0.25mmb3)3.土壤吸湿水的测定

在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称过2mm风干土样5g,准确称至0.001g放人烘箱内,在温度105℃±2℃下烘8h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室温,立即称重.然后将铝盒置于烘箱中,如前温度烘2-3h,冷却、称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0.003g)。

计算方法:

吸湿水(%)=

风干土质量?

烘干土质量

×100

烘干土质量

表1土壤吸湿水测定

a12-1a12-2b3-1b3-2

风干土质量/g5.035.014.995.00

铝盒质量/g铝盒+土(烘前)/g

铝盒+土(烘后)/g36.1423.4428.1021.91

烘干土质量/g4.704.644.624.66

失去水分/g0.330.370.370.34

吸湿水/%

31.4418.8023.4817.25

36.4723.8128.4722.25

7.027.978.017.30

由于7.97-7.02=0.95<1,8.01-7.30=0.71<1,满足"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误差不得大于1%"的要求,因此,通过取两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的方法,求两个土样的吸湿水/%:

对于土样a12:

吸湿水=(7.02+7.97)/2*100%=7.50%对于土样b3:

吸湿水=(8.01+7.30)/2*100%=7.66%土壤水分换算系数的计算:

k2=m/m1,m-烘干土质量(g),m1-风干土质量(g)对于土样a12:

k2=(4.70+4.64)/(5.03+5.01)=0.9303对于土样b3:

k2=(4.62+4.66)/(4.99+5.00)=0.9289对于土样b3:

k2=(4.62+4.66)/(4.99+5.00)=0.92894.注意事项

4.1.分析微量元素、避免用铜丝网筛,而应改用尼龙丝网筛。

4.2.称土样所用天平精度不够,应用0.001g精度的天平。

4.3.测重复时,要求土样质量严格一致。

4.4.枯枝落叶层及有机物质含量>8%的样品不宜在105℃以上烘烤过久。

4.5.铝盒不能贴纸质标签,容易烘焦脱落。

4.6.测定吸湿水,烘干后铝盒从烘箱内拿出前要盖好盖,称量时动作要迅速。

实验二土壤ph值的测

1.意义

土壤溶液的ph是土壤重要的基本性质,也是影响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直接影响土壤中养分存在的状态、转化和有效性。

土壤溶液的ph对植物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有很大影响,因此测定土壤ph对农林业生产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改良土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土壤ph一般分水浸和盐浸两类。

水浸出液的ph值是不稳定的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变化很大,而盐浸出液的ph值较稳定,一般情况盐浸液ph值低于水浸液ph值。

2.测定方法及原理

电位法:

用电位测定法测定土壤ph值,水或盐溶液(酸性土壤用lmol/l氯化钾;中性和碱性土壤采用0.01mol/l氯化钙)与土之比为2.5:

1,盐土用5:

1,枯枝落叶层,泥炭用10:

1。

加水或盐溶液后经充分搅匀,平衡30min,然后,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和以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当两种电极插入待测土壤溶液或土壤滤液中时,构成一电池反应,两者之间产生一个电位差,由于参比电极的电位是固定的,因而该两电位差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的氢离子活度,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即为ph。

因此,可用ph计测定,直接读得ph值。

也可用毫伏计测定其电动势值,再换算成ph值。

电位法测定土壤ph值3.实验步骤

3.1.待测液的制备

称取通过2mm筛孔的风干土样10g于50m1高型烧杯中,加入25ml无二氧化碳的水或1.0mol/l氯化钾溶液(酸性土壤测定用)或0.01mol/l氯化钙溶液(中性、石灰性或碱性土测定用)。

枯枝落叶层或泥炭层样品称5g,加水或盐溶液50ml。

用玻璃棒剧烈搅动1-2min,静止30min,此时应避免空气中氨或挥发性酸的影响。

3.2.仪器校正

a.接通电源,预热30min。

b.装上已在蒸馏水中浸泡24h的ph值复合电极。

c.校正

a.把选择开关旋钮到ph值档;

b.调节温度补偿按钮,使旋钮白线对准溶液温度值;c.把斜率调节旋钮顺时针旋钮到底;

d.把清洗过的电极插入ph=6.86的缓冲溶液中;

e.调节定位调节按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度下的ph值相一致;f.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再插入到ph=4.0的标准缓冲溶液中,调节斜率按钮使仪器显示读数与该缓冲溶液当时温度下的ph值相一致

g.重复d~f直至不再调节定位和斜率两按钮为止。

h.仪器完成标定。

3.3.测定

a.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用被测溶液清洗一次;

b.把电极侵入被测溶液中,在显示屏上读出溶液的ph值。

3.4.实验结果

表1土壤ph值测定

a12-1a12-2a12-3b3-1b3-2

风干土质量/g

10.029.999.9810.0210.03

ph值(水浸液)

6.336.385.84

ph值(盐浸液)

5.554.95

水土比例2.5:

12.5:

12.5:

12.5:

12.5:

1

值为5.84,盐浸ph值为4.954.注意事项

4.1.重复土样的质量必须严格一致。

4.2.重复次数不得少于3次。

4.3.一般情况下,盐浸溶液所测ph值较水浸液的小的原因:

"水浸法"是用蒸馏水浸提土

壤测定ph值,代表土壤的活性酸度。

"盐浸法"是用某种盐溶液浸提测定ph值,大体反映土壤的潜在酸度。

盐浸提液常用1mol/lkcl溶液或0.5mol/lcacl溶液,在浸提土壤时期中的k+或ca2+即与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al3+和h+发生交换,使其中相当一部分被交换进入溶液,因而盐浸ph值较水浸ph值低。

实验三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1.意义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之一。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在土壤肥力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测定土壤有机质是研究土壤,判断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状况的一项重要工作。

2.基本原理

利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将有机质氧化,并用硫酸亚铁将多余的重铬酸钾还原,由消耗的重铬酸钾求得碳的数量,再乘以常数即得有机质含量。

3.方法与步骤3.1.称样

称取约0.0100g通过0.25mm的风干土样放入消煮管中。

用50ml滴定管加入

5ml0.8000mol/l的1/6k2cr2o7标准溶液,然后用注射器注人5ml浓硫酸,旋转摇匀,在消煮管上加一小漏斗。

3.2.消煮

将盛土样的消煮放人铁丝笼架中,放入已预热至185-190oc的油浴锅中(豆油)加热。

此时应控制锅内温度在170-180oc,沸腾开始,准确加热5min,取出冷却,如溶液呈绿色,表示重铬酸钾用量不足,应再取较少的样品(或适当增加重铬酸钾的量)重做。

3.3.滴定

冷却后的溶液呈橙黄色或黄绿色,用洗瓶将消煮管中的溶液洗人250ml三角瓶中,使三角瓶内溶液体积在60-80ml左右,加邻啡啰啉指示剂3-4滴,用0.2mol/lfeso4滴定,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橙黄-→蓝绿-→棕红色,记录硫酸亚铁用量(v)。

每批分析样,应做2-3个空白;空白标定用0.1-0.5g石英砂代替土样,其它步骤与测定土样时完全相同,记录硫酸亚铁用量(v0)。

4.计算方法

有机碳(g/kg)=

0.8000?

5.0

?

(v0?

v)?

0.003?

1.1

v0

?

1000

m1?

k2

有机质(g/kg)=有机碳(g/kg)×1.724

式中:

0.8000--1/6k2cr2o7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5.0--1/6k2cr2o7标准溶液的体积(ml);v0--空白标定用去硫酸亚铁溶液体积(ml);v--滴定土样用去硫酸亚铁溶液体积(ml);0.003--1/4碳原子的摩尔质量(g/mmol);1.1--氧化校正系数;

1.724--将有机碳换算成有机质的系数;m1--风干土样质量(g);

k2--将风干土换算成烘干土系数。

土壤碳氮比的计算:

碳氮比?

有机碳(g/kg)全氮(g/kg)

5.实验结果

表1各土样质量及feso4溶液用量

a12b3-1b3-2空白-1空白-2

风干土质量/g

0.00810.00830.008500

滴定始值/ml

0.0118.503.460.0417.58

滴定末值/ml

18.5036.8021.5019.6136.81

feso4溶液用量/ml

18.4918.3018.0419.5719.23

注:

v0取两个空白的平均值19.40

表2各土样的有机质及碳氮比

a12b3-1b3-2

m1/g0.00810.00830.0085

k20.93030.92890.9289

v/ml18.4918.3018.04

v0/ml19.4019.4019.40

有机碳g/kg82.1797.07117.20

有机质g/kg141.66167.36202.04

全g/kg4.7686.7806.780

17.2314.3217.29氮

碳氮比

对于土样a12:

有机碳=82.17g/kg,有机质=141.66g/kg,碳氮比=17.23

对于土样b3取两个重复的平均值:

有机碳=107.13g/kg,有机质=184.70g/kg,碳氮比=15.80

6.偏差计算

土样b3做了2个重复,下面计算这2个重复之间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绝对偏差=|测定值-算术平均值|

7.注意事项

7.1.本方法只适用于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超过150g/kg的样品,超过150g/kg的样品可采用篇三:

土壤学实验报告要求

土壤学实验报告有关要求

一、要求统一用"广西大学实验报告用笺",不能用其它的稿纸书

写;

二、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有以下几点:

1、实验名称和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