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行政案例分析本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6348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行政案例分析本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品行政案例分析本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品行政案例分析本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品行政案例分析本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品行政案例分析本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行政案例分析本科.docx

《精品行政案例分析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行政案例分析本科.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行政案例分析本科.docx

精品行政案例分析本科

行政管理学案例

农民焚烧秸秆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农民一直采用收割完玉米后就地放火焚烧的传统方式处理玉米秸秆,这不但严重污染空气,也不利于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禁烧秸秆的规定,同时积极提倡和引导农民采用秸秆还田的科学做法。

但是,河北省成安县的做法却引起了农民的反弹。

2007年秋收前,河北省成安县漳河店镇朱庄村年逾70岁的张振岭老汉一直在发愁,到底能不能收自家地里的玉米。

原因是9月24日,由于张老汉以先割倒的方式收玉米时没有县里发的《秸秆放倒证》,就遭到镇政府负责“秸秆还田和禁烧”工作人员的打骂。

当地派出所到场后以“双方没有受伤”为由未作处理。

张老汉的女儿到漳河店镇政府质问父亲被打一事时,镇委书记公开说:

“如果你私自放倒(指秸秆)没有放倒证,派出所查后进行处罚,这是上面的规定。

这个“上面的规定”是指成安县委(2007)18号文件,即“县委县政府关于秋季秸秆还田和禁烧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规定“确需放倒、撂倒玉米秸秆的农户,需持有成安县秸秆还田和禁烧指挥部统一印制的《秸秆放倒证》,并做到当天放倒,当天清运。

否则,按影响农机统一作业论处”。

9月28日上午,张老汉指着自己3亩多还没有收割的玉米告诉记者,我们自古都是先割倒秸秆再掰下玉米,如果不放倒,站在玉米地中掰又扎又热又累,现在突然冒出个放倒证,没有证就打人。

张老汉特别委屈地说,我根本不可能烧的,割下的秸秆我还要留着自己喂牛呢,难道县政府还管我们农民是站着掰玉米还是割倒秸秆掰玉米吗?

朱庄村的一些村民透露,绝大多数村民都没有办《秸秆放倒证》,也不知道去哪里办,他们还是采取传统的先割倒再掰下玉米的收割方式,只是远远地看到镇政府“禁烧”人员来了就跑。

成安县委18号文件规定:

“我县邯大线等7条主要公路沿线两侧各延伸1公里,为我县玉米秸秆还田示范区,必须实行秸秆直接还田”。

张老汉的4亩玉米地距邯大线400多米,正好在示范区以内,按文件规定秸秆是不能拿走自用的,只能“直接还田”。

(本案例根据《法制日报》2007年10月30日的相关报道整理而成)

请根据上述案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根据相关公共管理理论和行政法原理,分析成安县的做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2.你认为,围绕秸秆处理这一事务,哪些是政府应该管的,哪些是不应该管的,政府应该如何处置?

禁“柴”的迷惑

有一件事,让各方人士奔走呼号,厂商、官员、学者数百篇文章前赴后继,声如响雷。

这件事就是:

禁止柴油车进城。

1998年起,兰州、乌鲁木齐、海口、厦门、济南等城市,以地方规章或立法方式,禁止柴油车在市区行驶,不再给柴油车发牌照,理由集中在一点:

环保。

今年起,北京城八区不再新增柴油车,给“禁柴”问题又紧了一道螺丝扣,谁都明白,北京的示范作用有多么厉害。

国外主要汽车公司的驻华代表也坐不住了,开始多方游说:

柴油车决不是落后技术,千万不能一刀杀死。

柴油车环保优于汽油车

柴油汽车能不能进城市,关键在于——柴油车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对这一问题,国内外汽车厂商、学术界的答复高度一致:

柴油车和汽油车排放方面各有短长,但总体上柴油车优于汽油车。

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排放柴油车优势明显,氮氧化物大体相当,二氧化碳排放,柴油车远远低于汽油车,是降低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

欧盟和美国新一代汽车伙伴计划(PNGV)都认为,兑现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的承诺,将主要依靠柴油车技术。

为何我国一些柴油车噪音震耳欲聋、黑烟滚滚?

这是因为,我国汽车工业以汽油车起步,柴油车局限于重型货车、农用车及固定车,除少数厂家外,技术长时间在低水平徘徊。

“重汽轻柴”,柴油车的落后技术,不能保证油与空气充分混合,启动或加速产生的碳粒子排放成为令人生厌的黑尾巴,让柴油车蒙羞含垢。

发达国家柴油车技术一直在发展升级,目前涡轮增压、中冷、直喷等技术的应用,柴油机已能确保达到欧洲严格的排放标准,如欧2、欧3法规,甚至满足欧4的标准。

同时,柴油车滤烟器等机外净化技术,更确保柴油机具有优越的环保特性。

德国大众公司称:

现代柴油机具有最洁净的内燃机。

由于柴油机出色的动力性能和环保效果,再加上比汽油经济,近6年来,世界范围内柴油车呈快速发展态势,在汽车保有量中的比重,年平均上涨4个百分点。

总重3.5吨以上的车辆中,柴油车点绝大多数。

在欧洲,柴油车占轿车总数的近三成,并将继续上升,90%以上的出租车是柴油车,西班牙去年的柴油车销量更是超过汽油车。

美国由于汽油价格低廉,没有大规模发展柴油车,但90%的商务车也是柴油车,福特公司生产的全顺商务车,在欧洲销量占据同类车首位。

可以说,柴油车绝对数量和比重的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我国柴油机技术水平提升迅速,陆续引进了福特、康明斯、斯太尔、依维柯等公司的先进技术,主要柴油机厂商已有数十种型号的产品,通过国家权威机构的环保认证,达到欧1水平,少数达到欧2水平。

江玲全顺、南京依维柯,再也没有黑尾巴的困扰,排放完全符合国标。

柴油车油耗低且经济

柴油车不仅环保性能优越,而且油耗低、功率大,远比汽油车经济。

功率相同的发动机,柴油机比汽油机节省燃料近1/3,加上价格因素,能节省一半成本。

德、美等国开发的百公里3升油耗的“路波”(LUPO)等新一代轿车,无一例外都是柴油车。

德国大众公司的工程师称:

如果采用汽油机,百公里3升油耗不可想象。

此外,汽油机受功率限制,历来在大功率领域无法匹敌柴油机。

自重大、负荷重的货运、城市公交车,柴油机是当然的首选。

80年代以来,发展柴油轻型车,重型车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产业政策。

江铃、跃进和庆铃等轻型车基地已经形成,其发动机和整车制造水平开始与国际水平接近。

然而,具有当代柴油机技术水准的全顺、依维柯等,在排放更严格的欧洲可以畅行无阻,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却面临红牌出场的尴尬境地。

禁止柴油车进城将打击柴油车生产

符合排放标准的柴油车进不了城,必然打击厂商生产者和研发的积极性,会阻断我国柴油车技术与国际同步的进程,使我国汽车工业在下一轮发展中落后更多,对汽车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储备极为不利。

一家正准备在中国推出柴油轿车的跨国公司,得知北京也颁布禁令后深感失望。

近段时期,国际油价居高不下,供应趋紧,限制柴油车发展将导致燃油结构失衡,加大本已紧张的汽油供应压力,对国家能源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那些颁布禁令的城市,很快将面临诸多窘境。

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工地,需要大功率柴油车担当重任;城市大运量的公共交通,更是离不开柴油机车,汽油车功率小、成本高无能为力,倘若依仗燃汽车,由于运力小,车辆总数翻番也难以应付。

近年来,大运量、带空调的大型公交车,被很多大城市青睐,然而,它们无一例外需要大功率柴油充任。

如果禁令不解除,这些城市将无车可换。

如勉强以汽油车替代,小马位大车,将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更没法讲究尾气排放了。

禁止柴油车进城引来各方反对

有人认为:

“禁柴”是因噎废食。

柴油车一律被当作环保的对立面,不问青红皂白,统统赶出城外。

无视柴油技术的发展,无视国内高水平柴油车的存在,这些城市是因噎废食。

“倒脏水连同孩子一起泼掉”。

也有人认为:

“禁柴”不该一刀切。

“禁柴”最大的动因,可能在于城市环保上的急功近利,不惜牺牲节能、安全,以追求所谓的环保效果。

“禁柴”城市可能各有自己的特定理由,但在实现环保目标的途径上,都走上了看似抄近、实则背道而驰的歧途。

(资料来源:

《广州日报》,2000年9月29日,作者汪祥荣)

讨论题:

请根据案例材料,结合政府职能的有关原理,谈谈政府在“禁柴”问题上该如何做?

江苏泗阳县万人公选“最差”公务员

一、小县城——敢为天下先

素有中国八大名酒之一洋河大曲的产地江苏省泗阳县曾因汉墓发掘的考古价值而名声大振,今年初,又因在国内首次公选最差政府官员,再次声名远播。

江苏泗阳县隶属于1996年新设立的地级市宿迁市,距离省会城市南京有180公里。

全县总面积1832平方公里,拥有25个乡镇,是一个总人口1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万人的贫穷农业县。

即使在泗阳县城也看不到高楼林立的街面和宽阔笔直的大道,几乎看不到出租车,满街跑的人力三轮车也鲜少有人坐;街上行人无几,商场冷清,一派寂寥,嗅不出一点现代气息。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地方,却“敢为天下先”地举行了一次“不低于八级地震”的特殊的行风评议活动。

2003年元月6日上午,在位于泗阳县城中心的泗阳影剧院,召开了一个有近4000名政府人员参加的大会,并用电视向20个乡镇进行现场直播。

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和县政协四套班子的领导全部出席。

如此隆重的大会,内容只有一个,就是公布2002年泗阳县评议政府部门和官员的结果。

这次被媒体称为万人公选“人民不满意的执法单位”和“人民不满意的执法官员”的活动,在泗阳县被称为“经济软环境建设与管理行风评议活动”。

这样的活动泗阳县近年来每年要进行两次。

此次评议活动从2002年11月初开始,到12月底结束。

全县执法和经济、价格管理等19个部门和下属的118个科队所,以及这些部门1103名执法人员是重点评议对象。

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只评议各个政府部门,这次把执法人员个人也列为了评议对象。

此次评选收回的评议票数达8000余份,其中“高票当选”为最差的政府部门有两个,最差的政府官员9名。

两个政府部门是哪个部门?

9名官员是谁?

谜底一直没公开。

后据此次活动组织者之一、泗阳县监察局王业刚副局长接受某记者专访时才透露,被评为最差的两个政府部门,一个是县城建局城建管理监察大队,另一个是县地税局王集分局;人民最不满意的9名政府官员有县公安局、县交巡警队等的工作人员。

此次评选还评出好的和处于中间的部门和个人,其中人民最满意的单位有5个,分别是县国税局众兴管理分局、县供电局裴圩供电所、县工商局王集分局、县交巡警二中队、县公安局八集派出所;人民最满意的政府人员共17名。

处于中间、不满意率较低的政府人员有10人。

行风评议结果出来后,对评为人民满意的单位和工作人员,泗阳县县委、县政府通报表彰;对最差的单位在元月6日的大会上通报批评,对单位领导由上级进行诫勉谈话,责令做出书面检讨;被评为最不满意的9名工作人员则要待岗半年,减薪九成,写出书面“整改措施”,接受监察的处罚,学习期满后由纪检和各单位跟踪考查后再工作。

另外处于末位的10人则通报批评,要求他们提出整改意见,写出检讨。

然而,最好和最差政府部门、官员到底是多少票当选的,泗阳县有关部门始终没有向公众提供这方面的统计数据。

用泗阳当地民众的话来说,此次评选“掀起的风浪不亚于十二级台风,引起的震动不低于八级地震”,也“震”出了各方的不同心声。

二、组织者——阳光操作,可怜天下“父母心”

  泗阳县监察局内有一个“软建办”——全称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与管理办公室”,隶属监察局,是宿迁市的独创。

据“软建办”主任,同时也是该县监察局副局长王业刚介绍,“软建办”的工作职责是受理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投诉,查处破坏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人和事,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等。

王业刚副局长是名资深中共监察官员,这次震动内地的“行风评议”就由他领头具体指挥操作。

据介绍,身为地方父母官的泗阳县委和县政府主要领导整天都在琢磨,怎样改变泗阳县的投资环境?

偏偏泗阳县又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建设、道路交通等“硬件”相对较弱。

于是想在“软环境”方面做文章。

正如王业刚所说:

“穷则思变!

苏北硬件条件先天不足,要加快发展,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来弥补硬环境的不足。

开展行风评议,就是泗阳领导们找到的一个重要的“开展经济软环境的建设与管理”的手段,希望借此加强执法部门与经济、价格管理部门的行风建设。

泗阳干部理解“软环境”好与不好,一个重要方面就表现在执法和经济、价格管理部门的作风怎么样。

用王业刚副局长的话说,泗阳县的行风评议活动是在阳光下操作的:

评议对象:

2002年11月,由泗阳县政府动议,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纪委和监察局指导下,由县监察局“软建办”周密计划、具体操作的万人评议“人民不满意的单位和官员”活动拉开帷幕。

公安局、交通局、卫生局、物价局、工商局等全县所有19个执法部门和经济监管部门中与民众直接打交道的118个重点科室,以及1103名官员被确定为评议的对象。

随后,1103名官员的姓名、职务、执法范围连同照片和编号,分批在媒体整版公布,在电视台播出,同时还被做成三本小册子,印制了2000份,免费发送到全县的外商和投资者手中。

评议内容:

主要是“经济发展软环境方面”,包括评议对象思想解放程度,理解开放搞活发展经济政策是否到位;对投资人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办事质量如何,对客商的投诉处理如何;被评议单位和人员是否有“吃、拿、卡、要”等行为。

王业刚说,以往的行风评议都是评单位、部门,从未评过个人,这次“创新”直接评到个人,就是要“动真格”。

评议范围:

8000多人的评议范围是这样划分的,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占5%,外籍客商和投资者占30%,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代表占15%,执法经济管理部门的服务对象占30%,普通群众占20%。

评议小组:

评议过程中成立了16个评议小组,又有被评议部门的19位人员作为监督人员分到各小组。

评议按区域进行,即由某一个地区参评人员评议当地的执法部门和人员。

每天测评完的票封口后,工作组和监督人员都要在封口处签字。

统计:

2002年12月中旬,有关部门花了大约一个星期对测评票拆封统计。

具体由纪委牵头,统计局人员操作,司法公证人员现场监督,对被评为最差部门和个人的票,再次进行了人机核对。

结果公布:

2003年1月6日,泗阳县政府专门召开有县四套班子和全县4000余名官员参加的会议,当众公布评选结果和处罚决定。

会议不仅在各乡镇设有分会场,还通过泗阳电视台向民众同步直播。

“软建办”的办事员胡浩参说,此次评议因为直接牵涉到个人,他们在每一个环节的计划和执行中格外严谨。

为了确保公正,他们别出心裁地进行“对口评议”,即私人企业、客商评议工商、税务等政府官员,渔民则评议渔政官员,出租车司机则负责评议交通警察,音像店老板评议文化市场执法官员等。

“民众评议自己了解的官员,这样才最真实、最公正。

王业刚说,所做的这一切,充分考虑到了参评人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都是为了求得评议结果的客观公正。

对于“

大家能否接受这种方法,有没有人提出问题,这种方法会不会让干部很难受”,王业刚则表示:

“应该是能接受的。

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听见下面或上级领导对此有什么反映。

”“不会让干部难受的。

这也不是有人想的那样的。

中央纠风办搞评议这么多年,是一条很成功的经验。

少数人要那样说,能否定这项工作吗?

行风评议也可以说是群众监督的一种方式。

群众监督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条很重要的经验。

这与中央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队伍建设是一致的。

奇怪的是,既然出于好心,又是好事,为何该县的主要领导对评议官员一事从不发表看法,并一直对记者避而不见;而事先同意接受采访的宣传部在请示县委领导后拒绝采访,县委办人员甚至以“不知情”为由,态度恶劣地将记者赶出门;费了很大周折,直到县纪委领导发话,具体负责评议事宜的县监察局副局长王业刚才代表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而对于“行风评议整个过程都借助了媒体,但结果的名单和当选票数为什么都没有在媒体上公布”,王业刚未就此事作答。

三、参评者

在万名参评者中,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占5%,外籍客商和投资者占30%,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代表占15%,执法经济管理部门的服务对象占30%,普通群众占20%。

虽然覆盖范围广泛,但这个分配比例是如何确定的,又如何从众多符合资格的参评人当中选出代表,是随机呢还是特定的,而被选者的意见是否具有较强的信度和效度,组织者对这些问题都没有作出回应。

让人奇怪的是,当随意向当地三轮车夫、过往行人、宾馆服务人员、商店营业员和摊贩打听评议政府官员的事情时,他们都摇头不知,仿佛这件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的事情,在泗阳却距离百姓很遥远。

究竟有谁参加了投票,组织单位一直没有公开。

一位在县城中心县政府招待所对面经营一个小门脸儿的个体老板说,他曾被政府部门人员要求填写过两张调查表,但他不能肯定是不是就是这次评议的表。

那天他的小门脸儿突然进来几个人,让他填两张表,说说他对政府部门有什么意见。

他本来不想填,后来人家说此表在2至3个工作日内可以反映到宿迁市主要领导那里,他才填了。

可时至今日,他什么结果也没看到。

四、被评议对象:

哑巴吃黄连?

里外做人难?

(一)旁观者清,“当选”者迷?

虽然泗阳县“隆重”公布了此次评选结果,但事隔两个月,当选最差单位之一的县地税局王集分局任局长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还不知道分局在行风评议中被评为最差的结果,而且他是去年11月底才到任,对行风评议中什么时候评议的王集分局,评议结果是什么,都不清楚。

他也没有参加元月6日的大会,给县局有关部门打电话也被告知行风评议中差的单位里没有王集分局。

而王集分局的前任局长、现为县物价局副局长的王化乾也没有参加元月6日的大会,后来有人打电话告诉他结果,说他被评议为最差的个人。

有记者就此再次向王业刚副局长求证,他肯定地说,是王集分局被评议为最差单位。

(二)让执法对象评议自己——深感委屈

评为最差政府部门的泗阳县城建管理监察大队张峰华大队长,毫不避讳地说,我们在执法第一线,难免要得罪一些人,“让服务对象评议我们,如果他们出于公心还好,如果为了一点小事对我们有成见,就没办法了。

他说,按要求,城管大队要做到街面上无流动摊点,无乱写乱画等,进行整治时,首先要亮证,然后宣传有关法规。

如果听了,我们也就到此为止,如果超过两次以上,我们就要按规定处罚和暂扣,这样,难免给这些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张峰华还说,他们工资最多的是每月千元左右,最少的每月才280元。

就是这样,大队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了。

城管大队现在是事业单位,工资要自收自支。

而这些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罚款和占道收费。

他不否认,这客观上也是城管出问题的一个原因,他已受到了上级的诫勉谈话。

如果2003年城管大队再被评为最差,他说很可能就要被免职了。

至于这样“冤不冤”,他说:

“干不好,还有什么可说的。

反正我是尽力了。

县地税局王集分局的任局长也说,去年11月底他才到分局任分局长,就在评议之前,分局刚刚调整了一些个体户、工商业主的征税起征点。

现任县物价局副局长的王化乾是原王集分局的局长。

调查征税点的工作就是他在任时进行的。

他说,那都是依法进行的,先摸清漏征漏管户的情况,再按规定调整了起征点,并且在乡政府进行了公示。

那调整税收是不是造成王集分局被评议最差的原因之一?

不调税,分局是不是就不会落得如此结果?

王化乾说,他已离开地税局,不便就此发表评议。

一名交警直率地说:

“上级要求我们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可一严管,被管的人肯定不高兴,等到投票的时候我们就不利。

这怎么办?

再说,让执法对象评议执法者,不公平!

还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执法队员说,接受人民群众评议的,并不应该仅仅是一些“前线职能部门”,干事的总会有错,不干事的永远没错。

既然是公开评议,就应该是包括所有公务员在内的,比如泗阳县政府县长、副县长甚至职位更高的人,谁知道你是人民满意的还是人民不满意的?

满意不满意给公开亮相了,让群众说话,再把群众的话当回事,那才叫真正尊重群众的意见。

(三)待岗减薪——另谋出路,保留申诉

按规定,被评为最不满意的9名工作人员都要待岗半年并减薪,学习期满后由纪检和各单位跟踪考查后再工作。

但似乎每个人的景况都不同。

泗阳县广电文化局文化市场办的一名官员被群众选为“最不满意”之后,立即被停职,原先每月1200元的薪水被减至每月160元的“基本生活费”。

县公安局被评为最差的警员没在家,家里只有他父母和老奶妈。

全家人至今还用的是一台15英寸的黑白电视。

屋子里放着一张木板床,上面是很薄的褥子。

而警员的父亲说,他儿子过完春节就出外打工了,至今未和家里联系。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一位官员当选了最差官员,该局副局长薛军坦诚地说,他们没有对这名执法人员进行任何处分。

他说,泗阳县评议最差官员待岗半年减发薪水的做法是不妥的。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34条规定:

“对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我国《行政监察条例》第五条也规定:

“行政监察工作必须实事求是,重证据”。

显然,单凭“公选”结果就认定其有违章违纪问题,一刀切地进行行政处分是不妥的,有违条例体现的精神。

因为民主选举是纷繁复杂的,你不敢断定凡是被选上“人民不满意”的就会有问题,你也不能排除有的官员是因为严格执法、得罪人和处事不“圆滑”、不会处理“社会关系”而“当选”的。

可以设想,如果当选“人民不满意”受到处罚的人员进行申诉,将会出现“口说无凭”的尴尬局面。

至于最差官员是怎样选出来的,薛军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而这个同志工作一向是认真负责的,他当选最差政府官员,他们对此不理解。

还有一位被评议为“最差”的政府官员表示,他没有触犯党纪、政纪,凭什么要减发他的工资?

他说,他要保留申诉的权利。

(四)全民招商——泰山压顶,里外做人难

发展地方经济,打造软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这是泗阳评议政府部门和官员的主要目的。

但一位负责招商相关事宜的县某局局长在说起评议最差政府官员和招商引资的事情时,却忧心忡忡:

这哪是在评议,简直是在折磨人!

现在我们的工作实在难做啊!

感觉压力特别大,现在做什么事情都得小心翼翼的,稍不注意就要得罪人,为了和地方搞好关系,甚至有时违反原则的事情,也不得不去做!

”他说,去年9月,有一个外商连注册资金都没有,县里分管领导非让他们去给外商办理有关证照。

不办吧,就是不支持县里的工作,将来工作难度会更大;办了吧,这明显违反了国家有关政策,不出事还好,一旦出了事,他们就要承担法律责任,甚至坐牢。

“唉,没办法,我们的工作实在是难啊!

办不好,到时评议最差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我们就没有优势了,评了差的,挨上级领导批评不说,我们整个部门形象都要受到影响。

另一名官员告诉记者,县领导为了快速奔小康,全县所有在职人员都有招商任务,每人每年要完成20-50万元的招商指标,完不成任务,就要扣发工资。

2002年,他已被扣了2000多元。

“哪怕介绍一外商在这里圈一下地也行。

”——原来,在县城西边,很大一块招商引资工地荒在那里,有的工程只动了一半,便扔在那里不管了。

这位官员说,这主要是给上级领导检查时看的,只要谁帮我介绍外商来此圈了地,我的奖金全归谁。

五、第三只眼看公选——瑕瑜并存,褒贬不一

(一)治疗顽疾的妙方

有人认为,泗阳的“公选”是许多久治不愈顽疾的克星。

最明显就是干部终于明白自己的衣食父母是纳税人,而不是天上掉“皇粮”,因此必须为纳税人办事,迫使其消除衙门老爷作风,多少也为老百姓做点事。

而百姓心里有杆秤,只要出于公心,群众自然会公平待你,这才是阳光下的民主监督。

这种做法正好体现出政府最缺乏的胆识和敢于开拓、不怕失败的冲劲以及不怕群众监督、不怕曝光、严格要求自己的自律精神。

所以,泗阳此举是我国民主监督一个好的开端。

(二)警惕“最不满意”中的多数人暴力

  许多人对泗阳公选一事非常审慎,甚至担忧,认为,虽然它体现了当地政府执政为民的决心,也看到了民意的威严,但是这种“民意的威严”如果缺乏有效的制约,就会形成利益分配和决策中“多数人的暴力”。

如果“最不满意”评选操作不慎,许多无辜的官员将在“多数人的暴力”下结终自己的政治生命。

让民众来评选“最不满意官员”,实质就是把官员行政能力的考查主体由“上级”下放到“下级”,即广大人民群众手中,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进步。

如果说绝对的考查权在“上级”手上,就会滋长官员的“政绩工程”意识,用假象去迷惑上级捞取政治资本;那么,如果“考查权”在“下级”公众手上,恐怕难免会培养官员的“媚众”心态和“政治做秀”本领,用假象欺骗盲从轻信的非理性大众。

这两个“极端”,都是官员不健康执政心态的温床——而“多数人的暴力”就是蕴藏在这种“媚众”的祸水中。

如果官员平常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惩治恶行毫不留情,打击坏人雷厉风行,无疑会得罪许多参加评议的“民众”,在这种情况下,当选“最不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