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6073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几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几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几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几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几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docx

《几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几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docx

几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第四节几种常见的修辞方式

修辞方式又称修辞格。

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格式化的方法、手段。

修辞方式共有多少种?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里列举了38种。

此后学者又一再补充。

当然,有些是否为修辞方式,还有不同看法。

我们在前面所讲的“词语的锤炼”中,有的就和某些修辞方式的运用有关;

末句说成“切忌过分脂粉气”或“不能过分脂粉气”均可,又是“切忌”,又是“不能”,犹如“负负得正”一样,成肯定语气了。

四、设问句和反问句设问句、反问句同一般的疑问句不同。

一般疑问句是有疑而问,要求对方或有关方面回答释疑;设问句和反问句表面上看也是提问,其实说话人心中并没有疑问,不要求回答。

运用这种句式只是为了取得某种修辞效果。

所以人们说这种句式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比喻是人们运用最广泛的修辞方式之一。

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翟说:

“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

”辟,譬喻;也物,他物。

意思是譬喻是以他物来说明此物,讲得简洁而中肯。

比喻,就是通过联想,使人们从一种熟悉的事物或道理,去感受、认识另一种事物或道理,从而便于理解。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比喻的运用很频繁,有的词语习用已久,比喻意义逐渐凝定化,变成了比喻义,不仔细琢磨,都感觉不出来了。

例如“风云(动荡的局势)”、“瓶颈(事情进行中容易发生阻碍的关键环节)”、“倾斜(对某一方更为关注)”、“和稀泥(无原则地调解、折中)”,就是如此。

我国古代的作品中,比喻用得很普遍,有人统计,《诗经》用比喻的地方有二百多处,《孟子》有一百多处。

熟语中的比喻也非常多,像“如牛负重、如影随形、如鱼得水、如泣如诉”等成语,都是大家所熟知的。

比喻包含被比喻的事物和用来作比喻的事物两个部分,前者称为本体,后者称为喻体。

主体和喻体必须是互不相同的事物,但又有某些共同的属性或特征,这样才能构成比喻。

(二)比喻的类型

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比喻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主要有:

1.明喻

本体和喻体都在句中出现,二者常用“像、好像、比如……似的”等词语明确地显示出比喻关系。

明喻在比喻中用得很广泛,效果也显豁。

例如:

(1)究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

且请看那一树,齐着华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

(杨朔《茶花赋》)

(2)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

(鲁迅语。

许广平《欣慰的纪念》)

(3)所谓韧,就是不要像前清做八股文的“敲门砖”似的办法。

(鲁迅《对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4)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像抚育自己的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

应该感激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人。

(杨朔《茶花赋》)

(5)天下起雨来了,战士们身上的军装浇得湿淋淋的,冷得发抖。

天又黑得像口锅,令人迈不开步。

(李天佑《首战平型关》)

明喻中比喻性词语在句子里可以充当各种不同的成分,例

(1)

(2)为谓语,例(3)为定语,例(4)为状语,例(5)为补语。

2.暗喻

又称隐喻。

主体和喻体也都在句中出现,但不明确表示是在打比方,而是用“是(为)、就是、成、变成”等词语来显示两者的关系。

如果说明喻本体和喻体是相类关系,那么暗喻则是相合关系,暗喻比明喻形式上显得更紧凑,内容也更密切。

例如:

(1)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2)失败为成功之母。

(3)知识就是力量。

(4)我骑在马上也这样叹了声气:

“唉!

这就是雨中的江南。

”不期忘记了抓牢缰绳,一松手,马前足一滑,连人带马滚在塘里。

幸而塘水不深,我被别人拖起,变成了一个落水鸡!

(陈毅《江南抗战之春》)

也有的暗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是利用破折号来显示的。

例如:

(1)环境卫士——蚯蚓

(2)沙漠之舟——骆驼

(3)纤维皇后——丝绸

(4)五点钟,第一回声很有劲地叫了。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就像放鸡鸭一般地无秩序地冲出一大群没锁链的奴隶。

(夏衍《包身工》)

3.借喻

本体不出现。

它不用“像”、“是”一类词语,干脆把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当作被比方的事物来说,即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比起明喻、暗喻来,借喻的本体和喻体关系最紧密,表达深厚而含蓄。

例如:

(1)人生终点站的服务员——访八宝山殡仪馆整容工刘瑞安

(2)他想回头看看离油库多远了,汽油桶爆炸对油库还有没有威胁,但是身后驼着一个大火球,挡住了视线。

(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3)傅家杰是体贴的。

他在屋里拉起一块绿色的塑料布,把三屉桌挪到布幔后面,希望能在这瓶瓶罐罐、哭哭啼啼的世界里,为妻子另辟一块安定的绿洲,使她能像以前一样夜夜攻读。

这谈何容易!

(谌容《人到中年》)

以上数例中,本体均未出现。

(1)“人生终点站”代替了“殡仪馆”。

(2)“一个大火球”代替了“着了火的汽油桶”。

例(3)“安定的绿洲”代替了“安静的地方”。

(三)比喻的修辞作用

1.说明事理

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理,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浅显,使艰深的问题变得通俗平易,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具体,从而打动对方,说服对方。

例如:

(1)“你疲劳了。

”“不,我一点也不疲劳。

”傅家杰斜躺在床边,一手撑着自己的头,望着她说:

“金属也会疲劳。

先产生疲劳显微裂纹,然后逐步扩展,到一定程度就发生断裂……”(谌容《人到中年》)

这是傅家杰和妻子陆文婷的一段对话,陆文婷因过度劳累而病倒,傅家杰劝说她要注意休息,长期劳累会出现严重后果。

但是这个意思并没有去讲一般的道理,而是用了一个“金属也会疲劳”由渐变到断裂的比喻。

金属是坚硬的,尚且如此,何况血肉之躯的人?

由于比喻说服力强,所以小说接下去说,陆文婷觉得它“仿佛有着千钧重量”,“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论说文中,比喻更是常用的手段。

例如:

(2)我们不许可任何一个红军指挥员变成乱撞乱碰的鲁莽家;我们必须提倡每个红军指挥员变为勇敢而明智的英雄,不但有压倒一切的勇气,而且有驾驭整个战争变化发展的能力。

指挥员在战争的大海中游泳,他们不使自己沉没,而要使自己决定地有步骤地到达彼岸。

指导战争的规律,就是战争的游泳术。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在这段文字里,毛泽东同志向红军指挥员提出了反对什么,提倡什么。

为了使大家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以游泳作譬,亦喻亦议,并据此作出结论:

“指导战争的规律,就是战争的游泳术”,真是通俗而透辟。

比喻通常是由语句来表述的,有时也可以是一则带有情节性的故事、寓言等等。

例如:

(3)有些人手里的权力虽不很大,却特别善于滥用。

别的单位要经过他们的手办点事,本来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应该尽力办好的,他们却要拿一手,从中捞点油水。

你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处处刁难,使你“行不得也哥哥”。

人们把这种行为,称之为“雁过拔毛”……

有这么一则笑话:

一个嘴巴馋得厉害的人,实在弄不到肉,就去咬自己的胳膊,虽然一时应付了馋虫,但不久就因失血过多而呜呼哀哉了。

这自然是人们编造出来用以警世讥俗的,但今日之热衷于“雁过拔毛”者,其短见和无知,与这种“啮臂自啖”的蠢人相去能有几许?

戕害着自己的生命而自以为得计,够可悲的了。

(谢云《谁家的“雁”,拔谁的“毛”?

》)

“笑话”虽然荒诞可笑,但蕴涵丰富犀利,发人深思。

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雁过拔毛”者“啮臂自啖”的短见和无知,贪婪和愚蠢。

以致作者无需作更多的分析,就阐明了个人、小团体和国家,当前和长远关系的深刻道理。

2.描述事物

运用比喻描述事物,可以使被描述的对象具体化、形象化,大大提高人们的感知度。

在景物描写中,比喻用得很多。

例如:

(1)汽车大转弯上雪山了,像雄鹰在苍空盘旋,越飞越高。

眼看被我们超越过的一辆辆载重汽车,深远地落在后边,就像甲虫似的爬行在崖谷底下。

雪山上冷气逼人,副师长和我都穿上了随身带的大衣。

公路穿行在雪山的半山崖壁上,崖边竖立着成串的黑白相间的防护桩,像标兵似的屹立着,不许汽车往崖边越过一分一寸。

随着汽车的哮喘声,高插在路边的警语牌越来越多了:

连续转弯!

鸣号!

限制车速!

路滑!

车轮加铁链!

(碧野《雪路云程》)

例中的比喻不仅逼真生动,而且信息丰富。

“雄鹰”喻,表现了汽车在高山迂回曲折的公路上飞驰的景象;“甲虫”喻,表现了从高处俯视载重汽车行进的情状;“标兵”喻,把一个不起眼的物体写活了,那么威严地忠于职守,从而反衬出了峻岭之险;而一个“哮喘声”则又写出了机械动力居然也“体力不支”,登山艰难。

作者以其神奇之笔,仿佛把我们带上了雪路云程。

在其他记述性文字里,比喻也常常可见,下面是一则报道:

(2)一种新式的“导弹”诞生了。

它不在深山丛林的发射场,而在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的实验室里,瞄准着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肝癌。

说它是“导弹”,因为它具有极高的“命中率”——一旦进入人体,即绕过各种不相关的组织细胞,直捣“敌巢”——隐藏在肝脏深处的肿瘤。

它还装有杀伤力很强的“弹头”——蓖麻毒蛋白,一个毒分子就可消灭一个癌细胞。

它,称为“人体肝癌单克隆抗体”,简称“肝癌单抗”。

(《文汇报》)

这是关于抗癌新药“人体肝癌单克隆抗体”的报道,如果平直叙来太无味了,作者以奇突的想象,把它比作“导弹”,那种神奇的手段、效果,写得多么有趣。

人们惊喜于药物疗效的同时,又得了语言艺术的享受。

3.刻划人物

运用比喻刻划人物,可以使人物个性突出,形象鲜明。

例如:

(1)老通宝看着那些桑树,心里说,拿起身边的长旱烟管恨恨地敲着脚边的泥块。

太阳现在正当他头顶,他的影子落在泥地上,短短地像一段乌焦木头,还穿着破棉袄的他,觉得浑身躁热起来了。

(茅盾《春蚕》)

作家对勤劳朴实而饱受生活折磨的老通宝,并没有就他的音容笑貌作工笔画式的描绘,只是借助于比喻,摄取他在太阳下的投影:

“像一段乌焦木头”。

这是写形,却又以形传神,淡淡一笔,活画出了一个油尽灯枯近于麻木的中国苦难农民的形象。

贴切而深邃的比喻,可以取得多么强烈的艺术效果。

作家刻划人物时,除了运用比喻写他的外在形体特征,更重视写他的意志品格、精神风貌。

例如:

(2)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吃力地迈动步伐。

在抽象思维的高原,他向陡峭的巉岩升登……餐霜饮露,走上去一步就是一步!

他气喘不已;汗如雨下。

时常感到他支持不下去了。

但他还是攀登。

用四肢;用指爪。

真是艰苦卓绝!

多少次上去了摔下来。

就是铁鞋,也早该踏破了。

人们嘲笑他穿的是通风透气不会得脚气病的一双鞋子。

不知多少次发生了可怕的滑坠!

几乎粉身碎骨。

他无法统计他失败了多少次。

他毫不气馁。

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

吃一堑;长一智。

失败一次;前进一步。

失败是前进之母;成功由失败堆垒而成。

他越过了雪线,到达了雪峰和现代冰川,更感缺氧的严重了。

多少次坚冰封山,多少次雪崩掩埋!

他就像那些征服珠穆朗玛峰的英雄登山运动员,爬呵,爬呵,爬呵!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享誉中外的著名数学家。

为了攻克二百多年来一直没有人拿下的一道国际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但是对这个精神领域里的劳动怎样去表现呢?

作家徐迟创造性地运用了人们所熟悉的比喻:

攀登科学高峰。

他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部“艰苦卓绝”的登山纪实片。

一切抽象的词语在这里都化成了可视的具体形象,人物为夺取祖国荣誉而顽强拼搏的精神,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使人肃然起敬。

(四)运用比喻的要求

1.贴切。

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必须有共同之处,这是构成比喻的基础;而要有共同之处,就要求比喻贴切。

钱钢《唐山大地震》对我们很有启示。

作者在地震后曾去灾区访问,一些灾民谈到当时的声响、身体感觉以及景物时,各自用了这样一些比喻:

(1)这时我就听见了“呜——呜”的巨响,像百八十台汽车在同时发动。

(2)我紧紧抱住大树。

黑暗中,只觉得大地晃晃悠悠,我和大树都在往一个万丈深渊里落、落、落。

(3)猛然间,像当头挨了一个炸雷,“轰隆隆——”地动山摇!

我像让一个扫堂腿扫倒在地,往左翻了个个儿,又往右,打了个滚,怎么也撑不起身子。

(4)我们闲聊了几句,刚刚摆开架式想打拳,就听见“呜——呜——”声响,像刮大风,又像旧社会矿上的“响汽”……就觉一阵子“噜松”——人像搁在一个大筛子上一样,被没完没了筛着!

(5)那摇晃刚停,我就从车上滑下来。

这时候车头大灯还亮,往前一看,天呐!

溜直的铁道,都拧了麻花,曲里拐弯像大长虫。

(6)话还没说完,就听:

“咣!

”那声响啊!

把人都震懵了。

我觉得是两个高速行驶的车头对撞了!

(7)光是晃,天旋地转,晃得人站不住,又挪不开。

再就是,脚底下像过电似的。

(8)全厂的空气都紧张到了极点,房在倒,地在颤。

蜂鸣报警器“嘟!

嘟!

嘟!

”地响,还有电铃,小喇叭,都一齐发疯似的叫。

最怕人的是几台锅炉发出的排气声。

由于安全阀这阵儿起作用了,锅炉里的水蒸汽,以每平方厘米一百公斤的压力猛劲喷射出来,发出扎耳的尖声。

所有的人都被这尖声惊呆了,它比几百台火车头一块喷气的声音还要响,就像要把人的心切烂撕碎!

以上被访者所用的比喻各不相同,但因为他们是亲身经历的,都十分真切,使人们感同身受,从而重现了1976年在中国大地上所发生的震惊中外的历史性浩劫。

2.新颖。

人云亦云的比喻会使人厌烦,而新颖的比喻则能引起人们的兴味。

例如:

(1)给沙漠“锁边儿”,内蒙自治区伊克昭盟的群众正在这样做……年复一年,树和草向沙漠反蚕食。

现在,沙漠边已被锁住了,农牧民衣食丰足,有的户已开始富起来了。

(《人民日报》)

(2)《张(张协状元)》剧产生于南宋中期,是中国戏曲形成阶段的作品。

为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戏曲剧本,可以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活化石。

(徐雪梅《戏曲活化石(张协状元)》)

(1)人们缝制衣服时怕纤维散落,所以要“锁边儿”,如今为防止沙漠蚕蚀,也给它来个“锁边儿”——植树种草,真是新奇有趣。

(2)一提起化石,人们就会想起坚硬的石块,如今南宋时期的一个剧本竟成了“活化石”。

细细品味,可不是!

“化石”者,深藏之古遗物也,实在妙绝!

3.精巧。

用譬之道,不在量多,而在精巧。

精湛工巧的比喻会使人玩味沉思。

例如:

(1)过去,在说明我国古代文化发生发展的渊源问题上,考古学界长期持一个中心向外扩展、蔓延的观点,随着近些年考古新发掘的新材料出现,这种观点被质疑、动摇了……我国古文化的发生不是一堆篝火,而是星火点点。

(《光明日报》)

(2)目前,在群众中听到这样一种说法:

“在歪风邪气面前,现在瓦匠多了,木匠多了,铁匠少了。

”笔者问其何意,原来群众把瓦匠喻为“和稀泥”,把木匠喻为“睁只眼,闭只眼”(为了找平面和取直线),而认为只有铁匠才是“硬碰硬”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

(1)把扩展、蔓延的古代文化喻为“火”,而且把一个“中心”和多个“渊源”分别喻为“一堆篝火”和“星火点点”。

遥想远在那蛮荒时期,东方大地上已经遍地亮起瑰丽的文明之光,作为中华儿女能不自豪?

(2)人们把“和稀泥”的人喻为瓦匠,“睁只眼,闭只眼”的人喻为木匠,“硬碰硬”的人喻为铁匠,并以此区分“在歪风邪气面前”的三种不同的人,通俗形象,耐人寻味,表现了群众的创作智慧。

下面的例子在比喻的运用上有缺点:

(1)*看球赛的人越来越多,里三层外三层,围得个水泄不通。

站在后面的人都踮起了脚,脖子伸得老长,仿佛许多鸭子要抢盆里的食,拼命地往前挤。

“仿佛许多鸭子……”比喻欠妥。

作者以此作譬,可能仿自鲁迅小说《药》。

鲁迅那样比喻是有用意的。

反动统治者杀害革命青年,而一些小市民却挤在刑场上围观,鲁迅是讽刺他们的麻木、冷漠。

这里用于比喻观看球赛的观众,显然不很恰当,尽管他们不够注意文明礼貌。

(2)*已经是深秋了,未名湖一派肃杀气氛。

湖边垂柳叶子稀稀拉拉,像是病后女人的头发。

“像是病后女人的头发”,欠妥。

比喻对女性不够尊重,感情色彩也显得消沉。

(五)比喻的辨识

以下诸例中的有关词语不是比喻:

(1)社会呼吁给小学生松绑,他们的作业负担太重了。

(2)你看她今天老板着脸,好像有什么不高兴的事。

(3)王大爷七十多了,每天上山下山噔噔地,一点不显累,就像三十来岁的人。

(4)我们这一代人,像插秧、采煤、修路等等,什么苦活儿没干过?

不过说实话,对自己倒也是个锻炼。

(1)“松绑”是运用多义词的比喻义。

这个词原指解开捆绑在身上的绳索,由此转化喻指放宽约束限制。

它已经固定下来,成为词的义项之一。

所以这里说“松绑”,不是临时性的打比方,不是运用修辞手法“比喻”。

(2)“好像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是猜度。

例(3)“像三十来岁的人”是同类比较。

(4)“像插秧、采煤、修路”是例证。

这些都不是修辞方式比喻的运用。

二、借代

(一)什么是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名称代替它。

被代替的事物称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称借体。

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借代用得很多。

例如:

“皓首”代老人,“红颜”代少女,“长缨”代贵人,“短褐”代贫苦人,“管弦”代音乐,“杜康”代酒,等等。

现代用得更为广泛。

(二)借代的方式

1.以部分代全体

(1)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红军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2)凡是愿意留下的,再不许强拿人家一草一木。

(姚雪垠《李自成》)

(1)中的“一针一线”和例

(2)中的“一草一木”原本指某种东西,这里用指一般的东西。

2.以专称代通称

(1)“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

(毛泽东《组织起来》)

(2)一对老八路两个白求恩任永志岳进夫妇离休后到山区义务行医(《光明日报》)

(1)中的“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在民间传说中,他料事如神,被视为智慧的化身。

这里代指充满智慧的人物。

(2)中的“老八路”,指八路军;“白求恩”,是抗战期间援助我国的著名的加拿大医生。

这里,“老八路”、“白求恩”分别代指革命战士和救死扶伤、乐于助人的医生。

3.以特征代本体

(1)“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

——你生病么?

”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

“没有。

“没有?

——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鲁迅《药》)

(2)一撮毛噗地坐倒在地上,“那不成……还是把我留在这里,你们不是优待俘虏吗?

”(曲波《林海雪原》)

(1)以“花白胡子”这一特征,代指“花白胡子的人”。

(2)“一撮毛”指特务刘维山,他右腮上长着二寸多长的一撮黑白间杂的毛,人称“一撮毛”,以此代指其人。

4.以具体代抽象

(1)普及工作若是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一月两月三月,一年两年三年,总是一样的货色,一样的“小放牛”,一样的“人、手、口、刀、牛、羊”,那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岂不都是半斤八两?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搞好菜园子丰富菜篮子(《北京晚报》)

(1)旧制一市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代指“差不多”。

(2)“菜园子”指副食品生产基地,“菜篮子”指居民能购买到的副食品品种。

(三)借代的修辞作用

1.简洁形象。

例如:

(1)一个真正牧马人的自述(《光明日报》)

通讯开头的“编者按”说:

“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营口市教育学院副院长曲啸有着和电影《牧马人》主人公相似的经历。

他先是被划成右派,继而被送去劳动教养,‘文革’中又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坐牢十余载……”“自述”十分感人,读来催人泪下。

“牧马人”即代指身处逆境,蒙受冤屈,仍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对马列主义信仰不动摇这样不平常的人。

这里运用借代手法,不仅符合标题语言要高度简练的要求,而且对人物,对自述内容,也起了形象的概括性介绍作用。

(2)子女争为父母做“红娘”,单位邻里为老人“搭鹊桥”,这是海淀区老年婚姻发生的可喜变化,老年人再婚人数,正逐年增长。

(《北京晚报》)

《西厢记》中的“红娘”和牛郎织女七夕“搭鹊桥”的故事,都是家喻户晓的,这里用以代指婚姻介绍者,语言给人以形象感,并带有美满幸福的喜庆色彩。

(3)斗笠村不大不小,东西长南北短。

穿村而过的京塘公路两旁,各有人家几十户,家家都经营小买卖。

有的开茶馆,有的开饭铺,有的卖杂货,还有两家客店。

这一方之地,形成一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市街,便是斗笠村的大栅栏或王府井。

(刘绍棠《不虚此行》)

“大栅栏”和“王府井”都是北京有名的商业区,斗笠村市街以此指代,可以使人感知到它在村中的地位,以及热闹繁忙的景象。

2.新鲜风趣。

例如:

(1)国产“蜜蜂”编队飞万里(《光明日报》)

这是一则标题,报道的是我国取名“蜜蜂”的超轻型飞机编队万里飞行(自乌鲁木齐至哈尔滨),胜利归来,标题以品牌型号名称指代飞机,富于趣味。

再如:

(2)拉萨街头出现英语热年轻喇嘛也念ABC(《人民日报》)

标题第二句以英语字母代英语,既可避免与第一句用词重复,又可使人感受到琅琅书声,这出于成天价诵经人之口,不能不使人觉得新鲜。

笑语实行改革开放,真是一切都变了。

(3)盛夏的清华园,行人寥寥。

绿树掩映的校园里,格外安静。

炎炎酷暑中,却有八位身份独特的“学生”,端坐在近春楼的教室里,听汉语教授细说“主谓宾”。

他们,就是来自香港的八位法官。

(《北京青年报》)

例中的“主谓宾”如写成“现代汉语语法”就流于平实了,而以“主谓宾”代指,则给人以新鲜形象之感。

(4)刘思佳真的是为了多捞几个钱?

难道他还会缺钱花吗?

谁不知道两年前他就成了钢厂的第一个“七机部长”……(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

“七机部”是国务院过去所属的“第七机械工业部”的简称。

此处以“七机部长”代指他“家有电视机、录音机、电唱机、照像机、洗衣机、袖珍计算机、电冰箱”,别有趣味。

3.含意丰富。

例如:

(1)没有句号的人生——空军英雄于福海事迹之三(《人民日报·海外版》)

“句号”原指一个陈述句完了以后所用的标点,此处指代为人民服务终止之时,标题表现了人物高贵的品格。

(2)“祥子”的后代(《人民日报·海外版》)

“祥子”是老舍《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的名字,一名饱经苦难的人力车夫。

这篇报道所写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三轮车工人的幸福生活。

此处以“祥子”代指三轮车工人,可使人联想起“祥子”所处的悲惨社会和不幸遭遇,从而构成对比,感受到两个不同时代的深刻变化。

(3)“闰土”用上程控电话(《人民日报·海外版》)

这是一则摄影标题,表现的是浙江绍兴农民生活中的新鲜事。

“闰土”是鲁迅《故乡》中所写到的一个贫苦农民,因为闰土是绍兴人,作者构思巧妙,用以代指绍兴农民。

读者细细欣赏着照片中人物拨打电话时的兴奋心情,品味着蕴涵深厚的标题用语,心头几多喜悦,几多感慨!

(4)“四二幺综合症”是独生子女的常见病、多发病。

这种病症目前有蔓延之势。

(《光明日报》)

“四二幺”分别指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父母,独生子女。

“四二幺综合症”是说由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都对孩子溺爱,因而养成了孩子任性、胆小、不爱劳动、不合群、大手大脚等毛病。

这里以“四二幺综合症”代指独生子女的种种不良习性,并说它是独生子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不是值得人们反思么?

(四)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代和借喻有一共同点,即本体都不出现,借另一事物代替本体。

例如前面所举的例子:

“普及工作若是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一月两月三月,一年两年三年,总是一样的货色,一样的‘小放牛’,一样的‘人、手、口、刀、牛、羊’,那末,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岂不都是半斤八两?

”“半斤八两”是借代,代指“差不多”之类意思;而“小放牛”和“人、手……”则是借喻,前者喻指通俗文艺(小型演唱),后者喻指识字课本里的汉字,即初级文化学习教材。

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的属性或特征,以此喻彼,而且可以改成明喻。

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仅仅是相互有关的事物,以此代彼,不能够改成比喻。

简单地说,借代就是为了取得某种修辞效果而换用的另一种说法。

三、比拟

(一)什么是比拟?

比拟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一个事物来描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