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蓄电池使用维护手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5957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车蓄电池使用维护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动车蓄电池使用维护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动车蓄电池使用维护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动车蓄电池使用维护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动车蓄电池使用维护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动车蓄电池使用维护手册.docx

《电动车蓄电池使用维护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车蓄电池使用维护手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动车蓄电池使用维护手册.docx

电动车蓄电池使用维护手册

 

电动车用铅酸蓄电池

使用维护手册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淄博蓄电池厂

 

尊敬的用户:

感谢您关注并购买火炬牌电动车用铅酸蓄电池!

为了更好地为您服务,我们希望您能及时了解所购产品的相关信息,并获得您宝贵的反馈意见。

本使用维护手册,是关于电动车用铅酸蓄电池正确使用方法的说明,它将指导您如何进行安全操作与维护。

因此,所有负责使用、维护和管理的人员,务必在使用前熟读并掌握本手册,使您在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本产品的性能。

如有不明之处请与淄博蓄电池厂或经销商联系。

我们会竭诚为您服务。

请熟读使用维护手册并认真遵守手册中的各项相关规定。

 

为了您及他人的人身安全,对电池进行安装维护时,请穿戴好防护用具。

 

使用须知

为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操作者应遵守下列注意事项:

1须经专门培训人员对电池进行更换、维修和充电。

2电池上不能放置导电物品,以防止电池短路,同时确保电池表面清洁、干燥。

3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戴橡胶手套,穿胶鞋和橡胶工作裙。

4电解液配制时,应将酸徐徐加入水中,并用耐酸棒随加随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切勿将水倒入酸中,以免酸液飞溅伤人。

5电池在使用时,应避免过放电及长时间大电流放电,否则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6电池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放电后应及时充电,充电时应避免过充电,否则会影响其使用寿命。

7任何充电过程中,电解液温度不得超过45℃,否则应设法降温,若温度仍不下降,则应暂停充电,待温度下降后,再继续充电。

8电池在充电时,会产生易燃易爆气体,故充电区严禁烟火。

9定期检查接线是否松动或损坏,并及时调整或更换。

10经常检查电池液面高度,液面高度要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发现异常及时调整,并视液面下降情况适当补加蒸馏水,否则会导致电池过热并影响电池寿命。

11为保证电池性能,初充电末期应将电解液密度调整适当。

12在检查及测量电池过程中,严禁踩压、碰撞电池盖、注液盖等电池零部件,以防受损。

13每隔一个月对电池均衡充电一次。

14充电机参数应适宜,必须有足够精度和稳定性能,否则有可能对电池造成损坏。

 

1电动车用铅酸蓄电池简介

电动车用铅酸蓄电池(以下简称电池)主要用于各种电动游览车、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等作为动力电源。

本产品具有容量大、使用寿命长、低温性能好、自放电小、耐震动性能好,安全可靠、比能量高、均衡性好等特点。

电池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电解液、隔板、电池槽、电池盖、极柱、注液盖等组成。

正极板采用管式和板式两种结构,负极板采用板式结构,单体电池间采用穿壁焊接,电池槽与电池盖之间采用热熔密封。

2电池的主要性能

2.1电池的基本参数

电池的基本参数见附表1。

产品命名方法以3-DG-180为例:

3代表单体电池数;D代表蓄电池类型代号,电动车用;G代表管式电池;180代表5h率额定容量为180Ah。

2.2电池容量换算

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的平均温度为30℃时,其电气性能见附表1。

若其平均温度不在30℃时,其容量可按下式换算。

C30=

×100%

式中:

C30-----实际容量,单位为安时(Ah);

Ct-----平均温度为t℃时的容量,单位为安时(Ah);

t-----放电过程中的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0.006-----温度换算系数。

上式仅适用于电解液的平均温度为15℃~40℃的范围。

2.3循环耐久能力

按GB/T7403.1-2008《牵引用铅酸蓄电池》国家标准第6.5条循环耐久能力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本系列产品中板式电池循环耐久能力不低于600次、管式电池循环耐久能力不低于800次。

2.4贮存能力

不带电解液的电池自出厂之日起,在温度为5℃~45℃的干燥、清洁及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最长保存期为两年。

若超过两年,则其性能将相应降低。

3电池的使用

3.1使用前准备事项

电池在使用前应清除外表面灰尘和赃物,并逐只检查有无损坏,如有损坏者可视损坏情况进行修复或更换。

经检查无误后,根据用户需要将单体电池组合成电池组。

搬运电池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电池砸伤。

电池组装时,严禁用大扭矩的工具进行电池连接操作,以免损坏电池;组装时连接方式要正确,连接部位要牢固可靠。

3.2配制电解液

3.2.1硫酸的技术标准应符合HG/T2692-95《蓄电池用硫酸》的规定,水的技术指标应符合JB/T10053-1999《铅酸蓄电池用水》的规定。

硫酸和水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电解液密度要求为1.290±0.005g/cm3(30℃)时,初充电前灌酸时应配制1.265±0.005g/cm3(15℃)硫酸溶液;电解液密度要求为1.300±0.005g/cm3(30℃)时,初充电前灌酸时应配制1.275±0.005g/cm3(15℃)硫酸溶液;配制时硫酸(密度为1.835g/cm3)与水的比例按表1执行。

表1

硫酸密度g/cm3(15℃)

硫酸与水

体积比

质量比

1.265

24.1:

75.9

35.0:

65.0

1.275

25.1:

74.9

36.2:

63.8

请穿戴好护目镜,胶鞋、橡胶手套和橡胶工作裙,随时清洁和中和溢出的硫酸,以免因身体接触硫酸而造成烧伤。

3.2.2配制电解液时,应用清洁的耐酸及耐温的容器,先放入上述比例的水,再按比例将硫酸徐徐加入水中,并用耐酸棒或净化的压缩空气随加随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电解液配制过程中严禁混入杂质,更不允许类似铁器等对电池有害的物体接触电解液。

切勿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以免因液面温度突然升高沸腾导致硫酸飞溅伤人。

3.2.3配制好的电解液,经冷却到常温后,参照表2对密度进行调整。

 

表2

温度℃

10

15

20

25

30

40

密度

g/cm3

1.269

1.265

1.261

1.258

1.254

1.248

1.279

1.275

1.271

1.268

1.264

1.252

1.299

1.295

1.291

1.288

1.284

1.277

1.305

1.301

1.298

1.294

1.290

1.283

1.315

1.311

1.308

1.304

1.300

1.293

1.335

1.331

1.328

1.324

1.320

1.313

3.3电池的充电

3.3.1恒流充电

3.3.1.1初充电

(1)取下注液盖,将配制好的电解液注入电池内,静置(3~4)h后,如电池温度低于35℃时即可对电池进行初充电,若电池温度高于35℃应设法降温,否则不能进行初充电。

自电解液注入电池内至开始初充电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2)用直流电压表逐只检查电池的极性,避免造成反充电损坏电池。

(3)必须用专用直流电源进行充电。

其电源的正极与负极分别与电池组的正极与负极连接。

充电时,所需电源的电压数值,应等于或大于被串联电池总额定电压的1.5倍。

要绝对保证电池极性连接正确,电池正极连接充电机正极,负极连接充电机负极。

否则将损坏电池。

(4)经上述准备确认无误后,可进行初充电,初充电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充电至单格电池端电压平均升至2.40V;例如由3格的单格电池组成的电池总电压应升至3×2.4=7.2(V)时,转第二阶段进行充电。

第二阶段:

充电至电解液剧烈冒升气泡,电压与电解液密度稳定(2~3)h不变,且两阶段总充电量累计达到额定容量的(4~4.5)倍为止。

在任何充电过程中,电解液的温度不得超过45℃。

若接近45℃时,应设法降温或减小充电电流。

若温度仍不下降,则应暂时停止充电,待温度下降后再继续充电。

调整电解液密度与液面高度:

若密度低时,应取出一部分电解液,注入预先配好的密度1.400g/cm3的硫酸溶液,予以调整,并使液面高度符合规定;若密度高时,应取出一部分电解液,注入水予以调整,并使液面高度符合规定。

电池液面高出极群汇流排(15~20)mm。

(5)电解液的密度及液面调整后,应继续充电约1h,使电解液的密度均匀,初充电即告完成。

拧上注液盖,擦净表面酸液,电池即可投入使用。

3.3.1.2正常充电

经过初充电并在正常情况下使用的电池,再进行充电称为“正常充电”。

其方法与初充电基本相同。

充电量为上次放电量的1.2倍左右。

但新电池前5次的充电量,应为上次放电量的1.5倍左右。

3.3.1.3补充充电

(1)下列情况下都应进行补充充电

离电池出厂前的最后一次充电间隔时间30d(预计装车后时间超过要求时,补充充电需在贮存过程中进行);

充电后贮存中的电池每隔30d。

(2)补充充电方法是用正常充电的第二阶段充电电流对电池进行的充电,至电压及电解液密度稳定(2~3)h不变。

3.3.1.4均衡充电

(1)均衡充电的目的

电池在使用中,由于充电不足、放电后未及时充电等原因,使电池活性物质得不到及时恢复,发生钝化现象,影响了电池的容量和寿命;均衡充电可预防电池的硫酸盐化故障,增强电池之间一致性。

针对以上情况,应视情况对电池进行均衡充电。

若不及时进行均衡充电,将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等性能。

(2)如有下列情况之一,都应进行均衡充电。

a)放电电压经常降至终止电压以下;

b)放电电流值经常过大时;

c)放电后未及时进行充电者;

d)电解液混入危害不大的杂质时;

e)连续三次充电不足或较长时间未使用时;

f)无论采用何种充电方式正常使用的电池每隔一个月。

均衡充电的方法:

先将电池进行正常充电,待充电完毕,静置1h,再用正常充电第二阶段的电流继续充电,直至产生剧烈气泡时,停充1h。

如此反复数次,直至电压、密度保持不变,于间歇后再进行充电便立即产生剧烈气泡为止。

3.3.2智能充电

智能充电机充电参数应适宜,必须有足够精度和稳定性,能满足对电池的充电要求,不能过充电或欠充电。

充电参数包括充电电压、电流、时间等,充电方法应按照充电机厂家提供的使用方法操作。

充电后贮存中的电池每隔30d进行一次补充充电,均衡充电参照3.3.1.4中规定执行。

3.3.3充电测量记录要求

充电前测量记录检查电池的电压、电解液密度和温度;充电开始后测量记录检查电池的电压;充电过程中测量记录检查池的电压间隔时间为4h;在均衡充电中,每只电池的电压、密度及温度,都进行测量并记录,间隔时间为2h;充电结束时测量记录检查电池的电压、电解液密度和温度,并将电解液的密度及液面高度调整到符合规定。

4电池维护和保养

4.1电池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以下情况的发生:

a)充电不足:

长期充电不足,将严重影响电池使用寿命;

b)过充电:

过充电会造成电解液中水的大量电解,温度较高,从正极、负极加剧析出的气体使电池正极、负极活性物质结构疏松,降低电池使用寿命;

c)过放电:

过放电后在正极、负极生成的硫酸铅层结构较致密,充电时活性物质难以恢复;过放电严重时还可造成个别电池的转极。

4.2电池使用过程中,会有氢气析出,尤其在充电过程中和充电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析出较多,因此,应及时对电池充电室通风,严格控制氢气含量,以保证安全。

4.3电池使用过程中,电解液温度不得超过45℃。

如果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解液温度超过45℃,会加剧氢气的析出、降低活性物质与板栅的结合强度、加大电解液对极板的腐蚀,严重影响电池使用寿命。

4.4电池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要及时清理落在电池外表面、连接条及螺栓上的灰尘及测量过程中滴在电池盖上的电解液,以确保电池绝缘性能良好。

4.5电池使用过程中,每一个月应对电池进行一次均衡充电。

4.6每天不得少于一次测量检查池的电压、电解液密度及温度,为了全面了解电池组状态,每月进行一次总检查、总测量。

总检查的内容为:

连接是否紧固、电解液液面、密度是否正常、电压是否均衡等,特别是采用智能充电的电池,往往忽视了对电池的检查,造成个别存在问题的电池没有被发现,从而影响整组电池的性能。

4.7在检查及测量电池过程中,严禁踩压、碰撞电池盖、注液盖等电池零部件,以防受损。

4.8建议不要频繁深度放电;但如果经常浅放电,建议每月做一次深度放电,避免容量因电池钝化而损失。

5常见故障检修

电池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比如制造质量、运输贮存、使用和维护的不当等都会造成电池电气性能下降,甚至损坏电池。

发现故障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故障。

以下是电池常见的故障特征及其产生原因和检修措施。

5.1电池内部短路

5.1.1主要特征

内部短路的电池,充电时电解液温度上升快,较正常电池温度高,电压和密度上升缓慢,电池自放电严重;充电末期电压低,电解液冒泡很微弱,甚至无气泡发生;放电时容量低,放电过程电压和密度下降很快。

5.1.2故障原因

造成电池内部短路的原因主要有:

导电物体落入电池内,使正负极搭接造成短路;隔板破裂,使正负极接触造成短路;极板产生铅绒,堆积在极板四周边框及板耳处使正负极搭接造成短路;活性物质脱落过多,沉淀物堆积连接极板底部造成短路等。

5.2极板不可逆硫酸盐化

5.2.1主要特征

电池放电容量降低,放电时电压下降快,过早的降至终止电压;充电时,初期和末期的电压较正常电池偏高,电池充电时过早的产生气泡,充电时电解液温度上升快,较正常电池温度高。

5.2.2故障原因

电池放电后未及时充电或经常充电不足,经常过放电或小电流深度放电,导致极板长时间处于半放电或放电状态中;电解液液面低,极板上部露出液面等原因,使正、负极板上部硫酸铅长时间未转换为活性物质;未按时进行均衡充电。

5.2.3检修方法

对轻微的硫酸盐化电池,通过适当的过充电可还原;对较重者可用小电流充电法治疗;对严重者采用水疗法进行处理。

为防止硫酸盐化的形成,关键是应按维护手册中规定的要求操作,并按时进行均衡充电。

6电池维修

6.1更换电解液

一般情况下,电解液混浊或颜色异常的情况下应更换新的电解液。

更换方法如下:

a)拧下注液盖,将电池缓慢翻转,并逐渐倒出电解液,直至电池倒置;

b)待电解液基本空干后,从注液口注入蒸馏水,静止10分钟后,按a中操作倒出电解液,反复数次,直至倒出液体无色,透明为止;

c)从注液口加入与电解液相同密度的硫酸溶液至高出汇流排;

d)进行充电,调整电解液密度及液面。

6.2其它维修

如果通过6.1中维修方法无效,或需要更换电池槽盖时,请联系本单位售后服务部门或到专业维修地点进行维修。

7运输、贮存

7.1电池及备品备件、附件、专用工具应包装在包装箱内,箱与箱之间以及箱与运输工具的接触部位采取加固措施,以防相互碰撞而损坏电池。

7.2电池由于吊装、长时间运输等原因,电解液液面高度低于标准值,是正常现象。

如液面高度过低是由于电解液溅出或水蒸发造成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充电后期或均衡充电过程中添加同密度的电解液或电池用水调整液面高度。

7.3电池的贮存应符合以下要求:

7.3.1对干态出厂的电池,应贮存在温度为(5~45)℃、清洁干燥的室内,电池自出厂之日起贮存期为两年,若超过两年,容量和寿命可能会有一定下降。

7.3.2对带液出厂的电池,其贮存应符合:

a)贮存在温度为(5~45)℃、清洁干燥的室内,定期通风;

b)落在电池盖上的灰尘及测量过程中滴在电池上的电解液要及时用(5~10)%的苏打水溶液和自来水擦净,保持电池外表面的清洁、干燥。

c)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

d)每30天对电池进行一次补充充电。

8用户应建立的电池档案

a)收到电池的日期;

b)电池保存的起止日期及保存条件,如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等;

c)电池使用的起始日期;

d)电池每次充电的记录,特别是初充电记录不能缺少;

e)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f)电池的使用条件:

放电电流、放电时间、电解液的温度、环境温度及相对湿度。

9服务项目

a)介绍产品性能和使用方法。

b)培训使用操作人员。

c)进行充电和维修服务,解决用户使用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10我公司的质量承诺

蓄电池保质期为一年。

在保质期内,由于原材料或制造缺陷产生的质量问题,我厂负责修理或退换。

由于用户使用不当(如不按我厂产品说明书使用或维护)造成的质量问题,不在保质范围内,但我厂可为用户提供技术咨询或服务。

附表1

电池

型号

额定电压

V

放电率

最大外形尺寸

mm

参考质量

kg

初充电电流

A

正常充电电流

A

开始放电时

电解液密度

g/cm3

(30℃)

5h

0.5h

20h

终止电压1.7

终止电压1.5

终止电压1.75

电流

A

额定

容量

C5

Ah

电流

A

额定

容量

C0.5Ah

电流

A

额定

容量

C20

Ah

总高

无液

带液

第一

阶段

第二

阶段

第一

阶段

第二

阶段

3-DG-200

6

40

200

200

100

——

——

245

190

286

25

33

20

10

28

14

1.290±0.005

3-DG-210

6

42

210

210

105

——

——

260

182

309

26

35

21

11

30

15

1.300±0.005

3-D-180

6

36

180

180

90

——

——

309

25

34

18

9

25

13

1.290±0.005

3-DG-180

6

36

180

180

90

——

——

309

25

34

18

9

25

13

1.290±0.005

4-D-180

8

36

180

180

90

——

——

338

31

41

18

9

25

13

1.300±0.005

4-D-160

8

32

160

160

80

——

——

338

28

38

16

8

23

12

1.290±0.005

4-D-140

8

28

140

140

70

——

——

289

26

34

14

7

20

10

1.300±0.005

6-DG-90

12

18

90

90

45

6

120

362

171

262

25

32

9

4.5

13

7

1.290±0.005

6-DG-120

12

24

120

120

60

7.5

150

362

171

262

28

38

12

6

17

9

1.290±0.005

附录1蓄电池用硫酸HG/T2692-95

指标名称

指标

一级

二级

硫酸(H2SO4)%

≥92

≥92

灼烷残渣%

≤0.03

≤0.05

锰(Mn)%

≤0.00005

≤0.0001

铁(Fe)%

≤0.005

≤0.012

砷(As)%

≤0.00005

≤0.0001

氯(Cl)%

≤0.0005

≤0.001

氮氧化物(以N计)%

≤0.0001

≤0.001

铵盐(NH4)%

≤0.001

________

二氧化硫(SO2)%

≤0.004

≤0.007

铜(Cu)%

≤0.0005

≤0.005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O)%

≤0.001

≤0.002

色度ml

≤1.0

≤2.0

透明度ml

≥160

≥50

附录2铅酸蓄电池用水JB/T10053-1999

指标名称

指标

%

mg/l

外观

无色、透明

残渣含量≤

0.01

100

锰(Mn)含量≤

0.00001

0.1

铁(Fe)含量≤

0.0004

4

氯(Cl)含量≤

0.0005

5

硝酸盐(以N计)含量≤

0.0003

3

铵(NH4)含量≤

0.0008

8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以O计)含量≤

0.0002

2

碱土金属氧化物(以CaO计)含量≤

0.005

50

电阻率(25℃)Ω•cm≥

10×104

附录3铅酸蓄电池用电解液JB/T10052-1999

指标名称

指标

%

g/l

外观

无色、透明

硫酸(H2SO4)含量

15~40

180~480

密度ρ30℃,g/cm3

1.1~1.3

灼烧残渣含量≤

0.02

0.24

锰(Mn)含量≤

0.00004

0.00048

铁(Fe)含量≤

0.004

0.048

砷(As)含量≤

0.00003

0.00036

氯(Cl)含量≤

0.0007

0.0084

硝酸盐(以N计)含量≤

0.0005

0.006

铜(Cu)含量≤

0.002

0.024

还原高锰

酸钾物质

以O计含量≤

0.0008

0.01

以KMnO4计含量≤

0.0032

0.0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