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章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5367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第二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章第二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章第二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一章第二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一章第二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二章教案.docx

《第一章第二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第二章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第二章教案.docx

第一章第二章教案

第一章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总论

第一节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安全和危险、事故、风险、系统、安全系统工程、预测等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理解风险、系统、安全系统工程、预测等基本概念的涵义,掌握安全、事故的准确范畴,能够分析安全和危险、事故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安全、事故的基本概念,安全和危险、事故之间的辩证关系。

【课时安排】50分钟。

【授课方法】讲授。

1.安全和危险

安全的劳伦斯定义。

安全和危险是一对互为存在前提的术语,在安全评价中,主要是指人和物的安全和危险。

危险,常指危害或危害因素。

安全,是指免遭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

安全的实质就是防止事故,消除导致死亡、伤害、急性职业危害及各种财产损失发生的条件。

2.事故

事故在我国《辞海》中的定义,劳伦斯定义、美国安全工程师学会定义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颁布文件中的定义,等等。

综上所述,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3.风险

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是风险率(R),它等于事故发生的概率(P)与事故损失严重程度(S)的乘积

R=PS

4.系统

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性。

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定性或定量表征其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化,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可接受安全程度。

5.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是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安全领域的科学管理技术。

它是以工程设计、安全原理和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为基础,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及预测,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系统的危险性,使系统达到最优化安全状态。

安全系统工程任务和特点。

6.预测的概念

预测,系统预测。

所谓系统安全预测就是根据系统安全状况发展变化的实际数据和历史资料,运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以及各种经验、判断和知识,对系统安全状况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可能变化情况进行推测、估计和分析。

系统安全预测的实质。

※讲授内容完成,回顾本次课的内容,强调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一些容易犯错的共性问题。

第二节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内容及分类

【教学内容】系统安全评价、四类评价、系统安全预测等基本概念,系统安全预测的分类。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系统安全预测的种类,熟悉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安全预测的基本概念,掌握四类评价目的、方法、意义,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安全专项评价的概念、内容和相互关系。

【课时安排】50分钟。

【授课方法】讲授。

1.系统安全评价的内容

系统安全评价解决两类问题,分为两个步骤,具体内容如下:

2.系统安全评价的分类

国内通常将安全评价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安全专项评价四类(实际它是三大类,即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专项评价应属现状评价的一种,属于政府在特定的时期内进行专项整治时开展的评价)。

2.1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预评价的对象、方法、目的、意义。

安全预评价的四个特点:

(1)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回答建设项目依据设计方案建成后的安全性如何的问题。

(2)核心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3)用有关标准(安全评价标准)对系统进行衡量,分析、说明系统的安全性。

(4)最终目的是确定采取哪些优化的技木、管理措施。

2.2安全验收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前、试生产运行正常之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验收评价的对象、方法、目的、意义。

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的位置关系。

安全验收评价是为安全验收进行的技术准备,最终形成的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将作为建设单位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建设项目安全验收审批的依据。

2.3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系统、工程的(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通过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现状评价的对象、方法、目的、意义。

安全现状评价是一种全面的综合安全评价,内容如下:

(1)全面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危险识别,给出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

(2)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事故模拟,预测极端情况下的影响范围,分析事故的最大损失以及发生事故的概率。

(3)对发现的隐患,根据量化的安全状态多数值、整改的优先度进行排序。

(4)提出整改措施与建议。

2.4安全专项评价

安全专项评价是根据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的,是对专项安全问题进行的专题安全分析评价,如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非煤矿山专项安全评价等。

安全专项评价特点、与前三种评价的联系与区别。

2.系统安全预测的内容及分类

系统安全预测的内容:

要预测造成事故后果的许多前级事件,包括起因事件、过程事件和情况变化;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展,预测会产生什么样的新危险、新的不安全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预测未来的安全生产面貌及应采取的安全对策。

系统安全预测的实质:

就是充分分析、理解安全系统发展变化的规律,根据安全系统的过去和现在估计未来,根据已知预测未知,从而减少对未来危险认识的不确定性,以指导我们的安全决策行动,减少安全决策的盲目性。

分类:

(1)定性。

什么是定性方法,有何特点,有哪些定性的方法。

(2)定量。

什么是定量方法,有何特点,有哪些定量的方法。

※讲授内容完成,回顾本次课的内容,强调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一些容易犯错的共性问题。

第三节系统安全评价的发展及现状

【教学内容】国内外安全评价的发展及现状概况。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国外安全评价的发展过程,概率危险性评价定量等几种评价,理解重大事故、政府政策等对安全评价发展的作用,熟悉我国安全评价发展的现状,掌握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常用种类及各自的特点。

【教学重点】重大事故、政府政策等对安全评价发展的作用,我国安全评价发展的现状。

【课时安排】50分钟。

【授课方法】讲授、讨论。

1.国外安全评价概况

1.1起源

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随着保险业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保险费用收取多少是由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决定的。

因此,就产生了一个衡量风险程度的问题,这个衡量风险程度的过程就是当时的美国保险协会所从事的风险评价。

1.2发展

安全评价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首先使用于美国军事工业。

1.3系统安全理论的首次实际应用

人们从血的教训中,深刻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将系统工程原理、方法、步骤引用到安全工作中,美国空军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导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于1962年第一次提出了《弹道火箭安全系统工程学》说明书,以此作为对民兵式导弹计划有关的承包商提出了系统安全的要求,这是系统安全理论的首次实际应用。

继而制定了《武器系统安全标准》,对后来发展多弹头火箭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1966年美国国防部采用了空军的安全标准,制订了安全标准《MIL—S—3813》。

1969年7月发表了安全系统工程程序标准《MIL—STD882》。

在这项标准中,首次奠定了系统安全工程的概念,以及设计、分析、综合等基本原则。

以后,随着对系统安全认识的不断深化,该标准于1969年和1977年进行了两次修订,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

1.3定量方法的实际应用

桃花谷核电站的概率危险性评价。

1.4企业在生产实践中对评价方法的发展

●美国道(DOW)化学公司根据化工生产的特点,首先开发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蒙德法。

●日本劳动省颁布了“化工厂安全评价六阶段法”。

1.5评价方法的新发展

近年来,为了适应安全评价的需要,世界各国开发了包括危险辩识、事故后果模型、事故频率分析、综合危险定量分析等内容的商用化安全评价计算机软件包,随着信息处理技术和事故预防技术的进步,新的实用安全评价软件不断地进入市场。

计算机安全评价软件包可以帮助人们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认识潜在事故的严重程度,并确定降低危险的方法。

1.6重大事故的发生推进安全评价的发展

1.6.1重大事故

7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发生了许多震惊世界的火灾、爆炸、有毒物质的泄漏事故。

●1974年英国夫利克斯保罗化工厂发生的环己烷蒸气爆炸事故,死亡29人、受伤109人,直接经济损失达700万美元;

●1975年荷兰国营矿业公司10万吨乙烯装置中的烃类气体逸出,发生蒸气爆炸,死亡14人,受伤106人,毁坏大部分设备;

●1978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和巴来西亚市之间的通道上,一辆满载丙烷槽车因充装过量发生爆炸,当时正有800多人在风景区度假,烈火浓烟造成150人被烧死、120多人烧伤、100多辆汽车和14幢建筑物被烧毁的惨剧。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一起甲基异氰酸酯泄漏的恶性中毒事故,有2500多人中毒死亡,20余万人中毒,深受其害,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大惨案。

1.6.2政府措施

●日本

●美国

●英国

●欧盟

●国际劳工组织

2.国内安全评价现状

2.1开始

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一些基本评价方法引入我国。

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应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进行了安全评价。

2.2政策

●1986年原劳动人事部分别向有关科研单位下达了机械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冶金工厂危险程度分级等科研项目。

●1987年原机械电子部首先提出了在机械行业内开展机械工厂安全评价,并于1988年1月1日颁布了第一个部颁安全评价标准《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

●此外,我国有关部门还颁布了《石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性综合评价办法》、《电子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性评价标准》、《航空航天工业工厂安全评价规程》、《兵器工业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方法和标准》、《医药工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性评价通则》等。

2.3科研

1991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列为重点攻关项目。

完成的“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技术研究”,将重大危险源评价分为固有危险性评价和现实危险性评价。

2.4建设项目“三同时”与安全评价

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70号主席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建设项目必须实施“三同时”,同时还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2.5《安全评价通则》颁布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陆续发布了《安全评价通则》及各类安全评价导则,对安全评价单位资质重新进行了审核登记,并通过安全评价人员培训班和专项安全评价培训班对全国安全评价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资格认定,使得安全评价更加有章可依,从业人员素质大大提高,为新形势下的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了技术和质量保证。

2.6评价方法的类别

●定性:

●定量:

各类评价方法特点、适用对象。

目前,国外现有的安全评价方法适用于评价危险装置或单元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国内研究开发的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方法标准、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冶金工厂危险程度分级等方法,主要用于同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评价。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对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的基本概念、内容、分类及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

首先介绍了安全和危险、事故、风险、系统、安全系统工程、预测等基本概念:

然后介绍了系统安全评价的内容及分类,系统预测的内客及分类:

最后介绍了国内外系统安全评价的发展及现状。

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及危险源辨识

第一节概述

【教学内容】国内外安全评价的发展及现状概况。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国外安全评价的发展过程,概率危险性评价定量等几种评价,理解重大事故、政府政策等对安全评价发展的作用,熟悉我国安全评价发展的现状,掌握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常用种类及各自的特点。

【教学重点】重大事故、政府政策等对安全评价发展的作用,我国安全评价发展的现状。

【课时安排】50分钟。

【授课方法】讲授、讨论。

1.基本概念

事故隐患,危险、有害因素,危险物质,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隐患,风险评价。

2.事故的影响因素

影响事故是否发生的因素有五项:

人、物、环境、管理和事故处理。

五因素各自的特点。

3.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很多,常用“按导致事救的直接原因”和“参照事故类别”的方法进行分类。

3.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人

●物

●环境

●管理

3.2参照事故类别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事故类别分为20类。

此种分类方法所列的危险、有害因素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处理(调查、分析、统计)和职工安全教育的途径基本一致,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和企业广大职工、安全管理人员所熟悉,易于接受和理解,便于实际应用。

但缺少全国统一规定,尚待在应用中进一步提高其系统性和科学性。

4.事故的特点

(1)普遍性(事故的存在)

(2)突然发生的

(3)违背人们意志

●事故和事故后果

4.事故的基本特性

(1)普遍性

(2)随机性

(3)必然性

(4)因果相关性

(5)突变性

(6)潜伏性

(7)危害性

(8)可预防性

※讲授内容完成,回顾本次课的内容,强调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一些容易犯错的共性问题。

第二节事故致因理论

【教学内容】事故致因理论的概念,发展过程,几种重要的致因理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过程,熟悉几种重要的致因理论,掌握不同致因理论的区别。

【教学重点】几重要的致因理论。

【课时安排】50分钟。

【授课方法】讲授、讨论。

1.基本概念

事故致因理论/阐明事故为什么会发生,是怎样发生事故的,以及如何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被称为事故致因理论,或事故发生及预防理论。

2.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

①从事同样的工作和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下,某些人比其他人容易发生事故,这些人即为事故倾向者,他们的存在会使生产中的事故增多。

②1936年,美国人海因里希提出因果连锁理论。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

1949年,葛登(Gorden)利用流行病传染机那来论述事故的发生机理,提出了“流行病学方法”。

葛登认为流行病病因与事故致因之间具有相似性,可以参照分析流行病因的方法分析事故。

1961年由吉布森(Gibson)提出,并由哈登(Haddcn)引申的能量转移论。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

◆1969年由瑟利(J.Surry)提出的瑟利模型|人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出现失误从而导致人的行为失误.进而引发事故。

◆1972年,本纳(Benner)提出了扰动起源事故理论,即P理论。

指出在处于动态平衡的系统中,是由于“扰动”的产生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80年代初期,人们又提出了轨迹交叉论。

3.几种有代表性的致因理论

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

2.心理动力理论;

3.瑟利模型;

4.撒利模型;

5.能量转移论;

6.变化—失误理论

7.轨迹交叉论

3.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又称海因里希模型或多米诺骨牌理论,事故的因果如多米诺骨牌,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此发生的结果.

3.2心理动力理论

心理动力理论是由弗洛伊德为解释精神病成因的个性动力理论引伸而来。

该理论认为,事故是一种无意识的希望或愿望的结果,这种希望或愿望通过事故象征性地得到满足.

也就是说,肇事者是由于受到某种精神上的刺激或较大的心理压力才下意识地产生不安全行为而导致事故的。

同时该理论还指出:

通过更改人的愿望满足的方式或通过心理咨询分析完全消除那种破坏性的愿望,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3.3撒利模型

1977年撒利根据操作者应处理的信息的性质提出了一种新的事故致因分析方法。

撒利认为,在执行任务时,操作者掌握的信息可分为两部分,即与生产任务有关的主要任务的信息和使可能的危险在控制下所需的第二性任务的信息即安全信息。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困难的增加能导致所需掌握的信息量超过人的掌握能力.由于两种信息重要程度的差别,势必会造成对第二性任务的信息处理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事故就容易发生。

3.4能量转移理论

基本观点是:

没有预料或异常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

能量引起的伤害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的损伤阈值的能量而产生的。

第二类伤害则是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

譬如因机械因素或化学因素引起的窒息(如溺水、一氧化碳中毒等)。

3.5变化—失误理论

变化—失误理论又称变化分析方法,其主要观点是:

#运行系统中能量和失误相对应的变化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没有变化就没有事故。

观察到变化时的变化分析过程,观察到后果时的变化分析过程。

3.6轨迹交叉论

轨迹交叉论是一种从事故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出发研究事故致因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

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可分为人和物(包括环境)两个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使能量逆流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

※讲授内容完成,回顾本次课的内容,强调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一些容易犯错的共性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