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含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4716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含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含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含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含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含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含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docx

《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含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含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含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docx

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含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

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笔记含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

教育学笔记

名词解释

1.教育学:

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和。

2.文化教育学:

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19世纪末在德国出现,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郎格、利特。

3.实用主义教育学

4.制度教育学

5.教育:

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6.教育影响:

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7.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观点见44

8.学校:

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基本功能是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环境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9.学制:

把学校教育机构纵横联系、统一和协调起来,形成一个幼儿、青年、成人教育纵横贯通,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的一体化学校教育机构网,即学制是由纵向的学校阶段和横向的学校系统构成。

10.学校文化:

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

11.教师文化:

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教育者,成年人这三者构成了教师文化的基本性质。

12.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统称为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传统是一所学校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影响所有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定势。

学校仪式是学校的某种固定化的活动程序和形式。

学校规章是学校中的一种制度化了的行为规范。

13.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14.管理:

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经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为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所必须的一套规章制度,对该组织机构内的人、财、物等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以有效实现改系统的预期目标的过程。

15.儿童个体发展:

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16.学生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之一,它是人对外界刺激的选择性反应,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其基本结构

17.个别差异性:

指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个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18.年龄特征:

儿童在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其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

19.教师:

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0.教师地位:

由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构成的。

21.教师培训:

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

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帮助教师提高学历水平;二是了解教育研究的新成果,充实专业文化知识,提高教学技能。

22.教师考核:

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依法对教师进行的考察和评价。

23.教师职务制度:

是国家对教师岗位设置及各级岗位任职条件和取得该岗位职务的程序等方面规定的总称。

24.教育目的:

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25.人的全面发展:

其一,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其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人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26.智育:

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27.德育:

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她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28.体育:

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提高的教育活动。

29.美育:

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她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30.教育美育:

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

31.课程:

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

32.教学大纲:

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33.课程设计:

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

它分为三个层次:

宏观,中观,微观。

34.课程论:

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

35.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指教学要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传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6.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7.教学模式:

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38.教学:

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但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品德。

39.直观性原则:

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40.系统性原则:

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

41.巩固性原则:

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牢固地掌握和保存。

41.量力性原则:

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防止教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

4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

43.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

44.教学组织形式:

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按时序列的统一,解决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等问题。

45.讲授法: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分为:

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46.非指导性教学法:

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她以自己“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为基础,将其应用于学校教学领域性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

47.发现学习:

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

既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

48.范例教学法:

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育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

主张借助精选的教材,经过与范例的接触,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49.实习作业法:

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与实践的教学方法。

50.研究—探讨法:

在教学过程中,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经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鼓励学生的语言表示,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发错误的意思的教学方法。

51.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52.暗示教学法

53.班级:

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并对其进行统一内容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54.学生集体

55.班主任:

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工作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

56.班级组织的结构:

包括职权结构、角色结构、师生结构和生生关系结构。

P324-325

57.学校咨询与辅导:

是指学校咨询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矫治的过程。

58.总结性评价:

是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它的目的在于评判活动效果。

59.教育评价:

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来评量教育所期望的一切效果。

60.考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

61.安置性测验:

测验的目的是为了分班、分组。

即在讲授新内容之前,教师进行摸底测验,以检测学生掌握学习新内容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62.形成性测验:

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与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

63.诊断性测验

64.相对评价(绝对评价)

65.形成性评价:

66.法律责任:

包括法律规范规定的不必强制履行的各种应尽义务,还包括了由于实际违反了法律规定而应当具体承担的强制履行的义务。

67.学校事故:

在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内,以及虽在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之外,可是在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由于学校、教师的疏忽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事故。

68.教育国家化:

把教育纳入国家活动之中,用行政手段发展公立学校体制,用法律的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民教育制度,这样的一种趋势,被称为教育国家化。

69.教师申诉制度:

教师对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70.学生申诉制度: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做出处理的制度。

71.法律救济:

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从法律上获得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及其它机关给予解决,使受损害的权益得到补救。

简答或论述题

1.学习教育学的价值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她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

3、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4、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5、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既受其制约,有对她们有反作用。

6、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3.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4.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结合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学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的元理论。

5.现在教育的基本特征

公共性(大众性):

现代教育越来越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是为全体人民服务;

生产性:

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样化的关系,同时生产的发展也越来越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

科学性:

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

未来性,一方面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等会对未来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但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从当前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要出发,而且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未雨绸缪。

国际性:

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也就要面向世界。

终身性:

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

6.教育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

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第二,第二,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

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7.简述学校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

首先,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对学生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其次,学校的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再次,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程度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8.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途径有那些

1、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

2、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

3、学校利用社会各种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

4、学校经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9.学校如何实施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学校与家长应当在教育青少年、儿童的过程中建立互相沟通、互相理解和互相配合的紧密联系,建立起共同的教育目标,协调好学校与家庭两方面的教育力量。

学校经过互访,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形式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分别给予一般性指导、针对性指导、分类指导和个别指导。

10.国家如果实施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

1、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

2、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制度

3、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

4、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11.学校的公益性特点

1、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

2、教育必须与宗教实行分离。

12.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P92-93)

1、行政管理方法。

2、法律方法。

3、思想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

13.中国中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93-94

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教学工作管理。

3、教务行政管理。

4、总务工作管理。

14.学校制度文化对学生发展的影响81-82

15.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最初的也是重要的因素。

家庭结构、家庭职能、家庭关系、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形成的家庭特点会极大地影响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孩子。

子女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都受到家庭的影响。

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相反,糟糕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反作用。

对一个儿童来说,对她的身心发展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主要是社会群体、社会道德、大众传媒等。

人是社会的动物,作为群体中一员,其发展深受群体的影响。

如果该群体的形成基础是健康的,则对儿童的发展会有促进作用,相反,如果该基础是在不健康的思想下形成的,则会对儿童产生消极的作用。

由于社会本身的复杂性,一个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不但会受到先进道德意识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有可能受到没落道德意识和社会风气的侵蚀。

社会文化对儿童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能改变、净化和鼓舞人的灵魂,也能损害、压抑和毒化人的灵魂,对成长中的儿童特别如此。

16.简述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物质为基础的。

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17.儿童个体发展表现出的普遍特点

1、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无论其身体的发展还是心理的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顺序

2、不平衡性。

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发展,不同的年龄阶段有明显的差异。

3、阶段性。

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其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

4、个别差异性。

在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一个具体儿童的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5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18.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认为:

儿童的发展是以发展主体的自我调节为机制的自我演变过程。

在遗传、环境和儿童主体的活动三者之间,惟有儿童的活动才是其发展的真正原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只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

遗传物质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会随着儿童的生理成熟的提高而降低。

19.杜威杰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P112-113

20.儿童个体发展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P116-117

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

发展不是单纯的生理成熟。

教育不等于发展。

21.教育在儿童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基本要求

1、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

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体发展。

4、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22.学生主体性的内涵。

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儿童主体性的基本原则122-124

内涵:

学生既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可是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主体这一特征更为重要。

基本原则:

1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2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

3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23.中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素养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教师岗位上无私奉献。

2、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

3、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4.教师聘任制度的基本特征

1、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行为。

2、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

3、聘任双方依法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4、教师聘任有严格的程序。

25.教师专业化的条件有那些

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4、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26.提高中小学教师地位的根本途径

首先,从社会和政府的角度上,应确保教师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其次,从学校和教育行政的角度看,应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以充分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获得正常的晋升和学习提高的机会。

再次,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以自己的专业素质获得社会的认同。

27.教师职业素质要求

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

第一,具有所教学科的全面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二,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第一,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理论知识,并有把它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第二,教育具有观察儿童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第三,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示能力。

第四,教育具有运用教育机智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

3、职业道德素养: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教师岗位上无私奉献。

2,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

3,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8.教师资格条件

1,必须是中国公民。

2,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3,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4,必须具有教育教学的能力。

29.教师考核的内容与原则

内容:

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

原则:

客观性原则,公平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

30.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主客观依据

主观依据:

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即哲学观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

客观依据:

首先,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其次,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再次,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

最后,一定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31.简述教育思想史上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基本观点159-162

神学的教育目的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

32.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条件

首先,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其次,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最后,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重要途径。

33.简述中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中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中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34.简述美育的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35.学校实施美育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教师努力塑造美的讲台形象和人格形象,努力将自身的师表之美作为教育手段。

2,教育活动努力寻找自身的审美活动形式。

3,努力发现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对象美,并努力促进学生以自己和自己的活动为审美对象。

4。

发掘并展示学科美。

这不但是美育的需要,也是对各科教学本身的一种促进。

36.中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最基础的是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人。

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主要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纪观念和其它政治常识的教育等内容。

3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对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应当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37.简述智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从社会的角度看,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

第二,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三,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38.简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功能

39.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244-250

40.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有哪些(变化下述的答案)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2,知识与能力。

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又各自具有独立性,知识在量上的积累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提高。

3,分科与综合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41.简要评价国内关于课程定义的主要观点

1,课程是知识。

其基本思想是:

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是从相应科学中精心选择的,而且按照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

课程是外在与学习者并凌驾其上的。

2,课程是经验。

提出只有当学生与知识发生了相互作用,知识才可能真正转化为课程。

这样的课程跳出了认识论的范畴,强调和依赖学习者个性的全面参与。

3,课程是活动。

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

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终结实施课程。

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

42.课程包括哪些基本范畴?

课程目标能够垂直分为几个层次

基本范畴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

课程目标的分类:

1,课程的总体目标—教育目的2,学科的(领域的)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即教学目标。

43.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第一,宏观的课程设计。

解决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问题,包括课程的价值、课程的根本目的、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的基本结构等。

第二,中观的课程设计。

将宏观的课程设计具体化为各门课程的大纲或标准,而且以教科书或其它形式的教材为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第三,微观的课程设计,即教学设计。

是教师按照既定的中观设计在课程实施领域进行的再设计。

44.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