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3阶段练习题江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一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1402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第3阶段练习题江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一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第3阶段练习题江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一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第3阶段练习题江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一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第3阶段练习题江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一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心理学第3阶段练习题江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一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第3阶段练习题江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一页.docx

《教育心理学第3阶段练习题江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一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第3阶段练习题江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一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第3阶段练习题江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一页.docx

教育心理学第3阶段练习题江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后一页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

《教育心理学》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共20题,总分值2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类: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

(1分)

A.个性目标

B.品德目标

C.动作技能目标

D.心智技能目标

2.运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规律的是()。

(1分)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桑代克

3.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之为()。

(1分)

A.抑郁症

B.多动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4.“触景生情”产生的道德情感属于()。

(1分)

A.直觉的道德感

B.道德判断

C.想象性道德感

D.伦理性道德感

5.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1分)

A.认知成分

B.行为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意向

6.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这是指发散思维的()。

(1分)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独创性

7.人的行为的ABC理论中B是指()。

(1分)

A.外部刺激

B.行为反应

C.信念

D.情绪反应

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1分)

A.集中思维

B.辐合思维

C.求同思维

D.求异思维

9.皮亚杰认为,8-10岁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1分)

A.权威阶段

B.公正阶段

C.可逆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

10.“一题多解”,这是()。

(1分)

A.集中思维

B.分散思维

C.求同思维

D.辐合思维

1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包括发现教学、情境教学和()。

(1分)

A.程序教学

B.掌握教学

C.指导教学

D.合作学习

12.强化法属于()。

(1分)

A.行为改变方法

B.认知改变方法

C.情绪改变方法

D.理性情绪方法

13.定势对于问题解决()。

(1分)

A.有积极影响

B.有消极影响

C.无影响

D.有积极或消极影响

14.伴随道德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体验,称之为()。

(1分)

A.道德判断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情感

15.“领会”属于()。

(1分)

A.认知目标

B.情感目标

C.动作技能目标

D.心智技能目标

16.首创出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活动,称之为()。

(1分)

A.创造性

B.创造能力

C.真创造

D.类创造

17.人格测验量表属于:

()。

(1分)

A.心理测量

B.心理测验

C.心理内容

D.心理形式

18.科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规律的方法是()。

(1分)

A.两难故事法

B.对偶故事法

C.个案法

D.精神分析法

19.做了错事以后,产生内疚惭愧之感,这是()。

(1分)

A.道德认知

B.道德判断

C.道德行为

D.道德情感

20.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这是()。

(1分)

A.外部强化

B.直接强化

C.替代强化

D.正强化

二多选题(共10题,总分值20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21.问题包括的三个基本成分是()。

(2分)

A.起始状态

B.理想状态

C.存在的障碍

D.达到的目标

22.“皮格玛利翁效应”的发现者是()。

(2分)

A.罗森塔尔

B.雅格布森

C.马斯洛

D.皮格玛利翁

23.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

(2分)

A.结构性

B.目的性

C.认知性

D.序列性

24.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分)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外化

25.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

(2分)

A.家庭教养方式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势

D.同伴群体

26.小学生中易产生的心理障碍有()。

(2分)

A.多动症

B.过度焦虑反应

C.厌学症

D.强迫行为

27.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三种成分()。

(2分)

A.道德认知

B.道德判断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28.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特征是()。

(2分)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求同性

D.独特性

29.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的几个要素是()。

(2分)

A.具体目标

B.产生条件

C.行为标准

D.行为结果

30.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2分)

A.强化法

B.行为塑造法

C.示范法

D.代币奖励法

三判断题(共10题,总分值10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31.多动症主要发生在小学阶段的学生。

(1分)(  )

32.10-12岁儿童,道德发展处于可逆阶段。

(1分)(  )

33.马克思发现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这是类创造。

(1分)(  )

34.教学事项即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

(1分)(  )

35.道德判断能力发展属于道德行为发展的范畴。

(1分)(  )

3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前提。

(1分)(  )

37.惩罚不等于负强化。

(1分)(  )

38.道德是一种心理现象,品德是一种社会现象。

(1分)(  )

39.心理测验就是心理测量的工具。

(1分)(  )

40.程序教学的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分)(  )

四简答题(共3题,总分值15分)

41.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5分)

42.高创造性者有哪些个性特征?

(5分)

43.简述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5分)

五综合计算题(共2题,总分值15分)

44.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7分)

45.创造性与智力呈线性关系。

(8分)

六论述题(共2题,总分值20分)

46.试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0分)

47.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总分值2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答案:

C

解析过程:

2.答案:

B

解析过程:

3.答案:

A

解析过程:

4.答案:

A

解析过程:

5.答案:

C

解析过程:

6.答案:

B

解析过程:

7.答案:

C

解析过程:

8.答案:

D

解析过程:

9.答案:

C

解析过程:

10.答案:

B

解析过程:

11.答案:

D

解析过程:

12.答案:

A

解析过程:

13.答案:

D

解析过程:

14.答案:

D

解析过程:

15.答案:

A

解析过程:

16.答案:

C

解析过程:

17.答案:

B

解析过程:

18.答案:

A

解析过程:

19.答案:

D

解析过程:

20.答案:

C

解析过程:

二多选题(共10题,总分值20分,下列选项中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21.答案:

A,C,D

解析过程:

22.答案:

A,B

解析过程:

23.答案:

B,C,D

解析过程:

24.答案:

A,B,C

解析过程:

25.答案:

A,D

解析过程:

26.答案:

A,B,C,D

解析过程:

27.答案:

A,C,D

解析过程:

28.答案:

A,B,D

解析过程:

29.答案:

A,B,C

解析过程:

30.答案:

A,B,C,D

解析过程:

三判断题(共10题,总分值10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31.答案:

解析过程:

32.答案:

解析过程:

33.答案:

解析过程:

34.答案:

解析过程:

35.答案:

解析过程:

36.答案:

解析过程:

37.答案:

解析过程:

38.答案:

解析过程:

39.答案:

解析过程:

40.答案:

解析过程:

四简答题(共3题,总分值15分)

41.答案: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

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有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水平。

此外,个体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解析过程:

42.答案:

高创造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

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独立性。

解析过程:

43.答案: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

解析过程:

五综合计算题(共2题,总分值15分)

44.答案:

这种说法是对的。

心理辅导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

这两个目标就是引导学生达到基础层次的心理健康与高层次的心理健康。

解析过程:

45.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的。

高智商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只有高智商,且具有创造性人格特征才有可能有高创造性。

解析过程:

六论述题(共2题,总分值20分)

46.答案:

(要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在于:

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是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解析过程:

47.答案:

(要点)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

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

另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也影响到问题的解决。

解析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