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词语成语修辞病句专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3829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词语成语修辞病句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备战中考词语成语修辞病句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备战中考词语成语修辞病句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备战中考词语成语修辞病句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备战中考词语成语修辞病句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词语成语修辞病句专题.docx

《备战中考词语成语修辞病句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词语成语修辞病句专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中考词语成语修辞病句专题.docx

备战中考词语成语修辞病句专题

备战2013年中考:

词语、成语、修辞、病句专题

一、词语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2012江苏徐州中考)

  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ruì智的老人,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来向他(A)。

有一天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要故意为难那位老人。

他捉了一只小鸟,握在手掌中,跑去问:

“老爷爷,听说您是最有智慧的人,不过我却不相信。

如果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活还是死的,我就相信了。

  老人注视着小孩子狡黠的眼晴,心中有数,如果他回答小鸟是活的,小孩会暗中加劲把小鸟掐死;如果他回答是死的,小孩就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

老人拍了拍小孩的肩膀笑着说:

“”

  一位哲人说: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B)。

升学也罢,就业也好,创业亦如此。

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就像那只小鸟一样,你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1)为文中A、B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

  备选词语:

询问请教抉择挑选

  答案:

请教抉择

  2.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012河南中考语文)

  公益与每个人——。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

——你没有亿万身价,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

捐赠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就在你我之间——。

  A.休戚相关因为所以传递

  B.休戚相关即使也传承

  c.息息相关即使也传递

  D.息息相关因为所以传承

  答案:

C

  3.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2012北京中考语文)

  A.读汪曾祺的作品,我们总能从他平实朴素的语言中品_____(味、位)出宁静淡雅的意韵。

  “味”有“辨别、体会”的意思,“位”有“所在之地”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味”。

  B.朵朵白云飘浮在空中,它们聚______(笼、拢)在一起,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便形成雨,洒向人间,滋润大地。

  “笼”有“遮盖”的意思,“拢”有“凑起”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拢”。

  C.被贬后的苏东坡依然有赏清风皓月、饮美酒佳茗的闲情逸______(至、致),足见他心胸的开朗、豁达。

  “至”有“极、最”的意思,“致”有“情趣”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至”。

  D.男排主教练坦言,在这次预选赛上,男排只有破_______(斧、釜)沉舟,才有可能冲出重围。

  “斧”指“斧子”,“釜”是“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横线处应填“釜”。

  答案:

C,“闲情逸致”意思为闲逸的情趣,因此此项错误。

  4.下面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012浙江绍兴中考)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要保持对自然的:

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

  于人要有一种的心态:

待长辈、待平辈、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

  A.谦卑谦和谦让谦恭B.谦让谦恭谦卑谦和

  C.谦卑谦和谦恭谦让D.谦恭谦让谦和谦卑

  答案:

C

二、成语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012北京中考)

  A。

以前的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B。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

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D。

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参考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2012湖北黄冈中考)

  A在“课内比较学”活动中,郭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B。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春夏之交,龟峰山上的杜鹃花开得正盛,落英缤纷,红霞耀天。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便是敬业。

  D。

央视“激情广场”在黄州遗爱湖公园激情上演,节目精彩纷呈,观众乐此不疲,非常开心。

  【参考答案】C(A“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B“落英缤纷”是落花繁多的样子,而语境里杜鹃开得正盛;D“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不是开心高兴的意思)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012南京中考)

  A。

青奥会议中心建筑群形似太空帆船,这样的设计打破常规,极富创意。

  B。

“六一”儿童节,孩子们在市民广场上载歌载舞,引得行人驻足观赏。

  C。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D。

经过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终于出征深海。

  【参考答案】C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012黑龙江中考)

  A。

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这实在是一次完美的送别了。

  B。

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不是危言耸听。

  C。

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D。

几十年来,作者多次想把心里话向这位知心朋友倾诉,可是都失之交臂。

  【参考答案】D

三、修辞

  真题练习:

  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012山西中考(微博)语文试题)

  A.杜甫《春望》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怀凄然。

  B.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风)直到夜郎西”,诗人将明月拟人化,想象奇特。

  C.白居易《观刈麦》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侧面写尽农民矛盾的心理。

  D.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起笔的“老夫”与词中的“鬓微霜”相照应。

  答案:

C

  2、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7-21题。

(13分)

  青春

  塞缪尔·厄尔曼

  ①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青春不是粉面、红唇、柔膝,而是坚强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深泉的自在奔流。

  ②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

如此锐气,20岁的后生有之,六旬的男子则更多见。

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③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

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④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好奇之冲动,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

(你我心中都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会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⑤一旦天线落下,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20,实则垂垂老矣;然而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即使80高龄,行将告别尘寰,你也会觉得年轻依旧,希望永存。

  文中括号内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3分)

  答案:

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等积极因素对青春永驻的重要性。

(意思接近即可)

  3、下面句子主要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作者写此句的意图是什么?

(3分)(2012年黑龙江中考)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修辞手法:

  作者意图:

  答案:

手法:

拟人(1分)

  意图:

通过苍白的阳光写出天气的寒冷,暗示牡丹不开放的原因;(1分)

  “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写出牡丹的拒绝,表现牡丹的个性。

(1分)

  4、阅读选段,完成后面各题。

(2012年山东烟台中考)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ménglóng)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jǐ)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2)选段描写了江南水乡优美的夏夜景色,请你描写一下家乡夏夜的星空,用上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3分)

  答案:

略(评分:

3分,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运用恰当、准确各1分,语言简明、流畅1分)

  5、对下列诗句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012年湖北孝感中考)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分明就是一幅画,诗中有画的构图;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河流点染于大漠;有画的线条:

纵的烟、横的河、圆的落日;有画的色彩:

黄的沙、青灰的烟、橘红的夕阳、白的河水。

实乃“诗中有画”。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人以其独特的想象和主观感受,以春天之梨花喻秋冬之飞雪,比喻新颖,不仅把雪的洁白与鲜润揭示了出来,也给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温暖的感觉。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写出了塞下秋天天气之“异”——极其寒冷,如同“胡天八月即飞雪”,表现塞下秋景与中原秋景的不同,连大雁也过早地飞离衡阳。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三句是作者将游子沦落之情寄托于九种看似孤立的景物之中,用有形之物来表现无形之情,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答案:

C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012年北京中考)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

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敲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A.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

  B.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

  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修辞方法的使用及作用,D项错在结尾没有说明原因。

  强化练习:

  1.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A.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B.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

  C.好像是要使控诉更加显得有劲似的,就在第二天,有一家报纸上又登出了下面这么一段。

  D.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文的迷梦。

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

  2.下列句中“像”字的作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红红的火柴头聚集在一起,像一簇火焰在跳。

B.他长得是否很像他的哥哥?

  C.收获的庄稼堆成垛,真像座小山。

D.他那五大三粗的模样难道像庙里的一尊金刚不成?

  3.给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选出一项最佳比喻句。

  核桃林散发出苹果般的清香,油润的叶子上,反射出点点灯光,警戒的战士游动着,刺刀尖上一明一暗的亮光,.

  A.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B.好像一只追绕他的萤火虫

  C.正是他那双眼睛D.仿佛是天上闪烁的星星

  4.与例句的修辞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①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重庆的夜,微波荡漾的江面上倒映着万家灯火,盏盏点点,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

  ③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

  ④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哩!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①②

  5.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夸张)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

  C.……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反语)D.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反问)

  6.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了一幅幅田园巨画。

  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7.下面句中没使用比喻的一项是

  A.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B.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C.海浪发出汨汨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

D.把一种思想用教学设计的形式表达出来,就像一块生铁反复锤炼,成了熟铁。

  8.能与“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形成对偶的一项是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风华正茂书生意气D.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9.对修辞方法及其作用分析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运用了反复修辞,表现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B.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真正的尊严是高于生命的。

运用排比和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尊严高于生命的主旨。

  C.眼前的山,已把夏天的翠裙换成了深秋的茶绿色的晚服。

运用拟人和比喻写出了山色的变化。

  D.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星”,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

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呢?

运用设问和反问,批评了“追星族”缺乏创新和开拓。

  10.下面的句子都使用了修辞方法,找出最能增强气势,突出“这种作风”危害的一句是

  A.这种作风,对己、对人、对革命都是一种腐蚀剂。

B.这种作风怎么样呢?

只能是有百害无一利而已。

  C.这种作风,难道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吗?

D.这种作风,拿来律己,则害了自己;拿来教人,则害了别人;拿来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试题答案】

  1.C2.B3.B4.C5.A6.D7.C8D9.D10.D

四、病句

  1、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两个画线病句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2012北京中考试题)

  在学校开展戏剧学习、戏剧实践的过程中,①很多家长努力为孩子争取上台演出。

他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②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得到改善。

看来,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A.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B.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C.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D.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①句属于宾语残缺,因此加上“的机会”,②句属于搭配不当,“能力”应该与“提高”搭配。

  2、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012湖北孝感中考试题)

  A。

由于她的出色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修改:

删去“由于”。

  B。

我国古代白话小说都有着引人入胜的人物。

修改:

“人物”改为“形象”。

  C。

孔乙己一到店,许多酒店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修改:

“许多”与“酒店的”位置互换。

  D。

杜小康能否在这里接受磨难,是他战胜孤独的关键。

修改:

删去“否”。

  答案:

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012湖北黄冈中考试题)

  A。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大众喜爱。

  B。

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

  C。

乾清官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D。

南极的恐龙和两栖动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其原因是板块把它们带到了南极而造成的。

  答案:

A(B递进关系,应改为“这不仅很困难,而且相当危险”;C缺宾语中心词,应在“奏章”后加上“的地方”或“的处所”;D句式杂糅,可去掉“而造成的”)

  4、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012黑龙江中考试题)

  A。

日本大地震震级高达里氏9.0级,是世界地震观测史上震级最高的地方。

  B。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方对利比亚持续动荡引发的人道危机感到忧虑。

  C。

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D。

蔡志忠先生的新书《漫画金刚经》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受读者欢迎。

  答案:

A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012广东中考试题)

  A。

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

(在“一个人”后面加“否”)

  B。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

(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位置)

  C。

费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的经历。

(在“身体”后面加“的状态”)

  D。

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

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

(把“不管”改成“尽管”)

  答案:

B

  

  6、下列语段有多处语病,请用规定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

(不超过4处)(2012江苏镇江中考试题)

  2012年3月,关于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

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时而杜甫肩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把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诗圣”杜甫的画像被如此涂鸦,有人把这种现象视为对名人的亵渎,也有人认为快餐文化下的一场狂欢。

  答案:

①“关于杜甫……”,去掉“关于”;②“时而杜甫肩扛机枪……”改为“杜甫时而肩扛机枪……”;③“把网友戏称为……”,“把”改为“被”(或者去掉“把”);④“也有人认为快餐文化下的一场狂欢”,在“认为”后加“(这)是”。

(答对一处得1分,满3分为止)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012年哈尔滨市中考试题)

  A。

随着“哈洽会”的成功举办,使哈尔滨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B。

我们必须提高认真读书的习惯。

  C。

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D。

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答案:

D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2012河南中考试题)

  新华网河南频道5月20日电由中华炎黄研究会、河南省体育局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华轩辕龙舟大赛将于端午节期间在郑州举行,届时将有来自海内外的多支龙舟队伍同场竞技,共度佳节。

  本次大赛是以“中原龙舟大赛”为基础上升级成“中华轩辕龙舟大赛”的。

大赛的宗旨是传承华夏历史文明,推动龙舟运动发展,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大赛开幕式上设置了龙舟点睛、舞龙舞狮、龙风筝表演、龙舟对歌、龙舟豫剧等环节。

从今年——农历壬辰龙年开始,以后每年的端午节都将举办这项赛事。

  

(2)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

  答案:

(2)示例一:

删去“上”。

示例二:

把“以”改成“在”,把

  “为”删去或改成“的”。

示例三:

把“以”改成“由”或“从”,删去“为基础上”。

  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2012江苏徐州中考试题)

  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ruì智的老人,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来向他(A)。

有一天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要故意为难那位老人。

他捉了一只小鸟,握在手掌中,跑去问:

“老爷爷,听说您是最有智慧的人,不过我却不相信。

如果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活还是死的,我就相信了。

  老人注视着小孩子狡黠的眼晴,心中有数,如果他回答小鸟是活的,小孩会暗中加劲把小鸟掐死;如果他回答是死的,小孩就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

老人拍了拍小孩的肩膀笑着说:

“”

  一位哲人说: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B)。

升学也罢,就业也好,创业亦如此。

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就像那只小鸟一样,你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3)文中划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1分)

  答案:

完全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