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1316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is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gis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gis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gis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gis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is试题.docx

《gis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is试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is试题.docx

gis试题

1.地理信息区别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识:

属于空间信息

2.下列属于输入设备的是:

(C)                            

A.主机 B.绘图机 C.扫描仪 D.显示器.

3.以下不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D)

A.绘图仪 B.打印机 C.图形显示终端 D.图形数字化仪

4.不属于专业软件的是

5.网格边长决定了栅格数据的精度

6.地理数据的三个基本特征:

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

7.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属于:

(C)A.拓扑邻接B.拓扑包含C.拓扑关联D.以上都不是

8.下列给出的方法中,哪种可获取矢量数据:

(A)        

A.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B.扫描法    C.遥感信息提取             D.手工网格法

9.栅格机构编码方法中,具有可变分辨率和区域性质的是四叉树编码

10.以下哪种不属于数据采集的方式:

(C)A. 手工方式 B.扫描方式    C.投影方式    D.数据通讯方式

11.以下不属于地图投影变换方法的是:

(B)A.正解变换B.平移变换C.数值变换D.反解变换

12.对同一幅地图而言,矢量结构与栅格结构相比:

 (A)             

 A.图形精度高  B.图形精度低C.图形精度相当     D.无法比较

13.一般用于模拟大范围内变化的内插技术是:

(B)A.邻近元法B.整体拟合技术C.局部拟合技术D.移动拟合

14.以线性四叉树表示8*8的栅格矩阵时,第6行第5列位置处的栅格的十进制码与四进制码值分别为:

(A)A.57,302B.50,302C.57,321D.50,321

15.湖泊和河流周围保护区的定界可采用:

(D)A.空间聚类B.统计分析C.叠置分析D.缓冲区分析

二.1.数据重构包括数据结构的转换和数据格式的转换

2.地形图纠正一般用:

四点纠正法和逐网格纠正法

3.基本地形因子有:

斜坡面积体积面元

4.空间数据中图形数据的检查方法有:

目视检查法,逻辑检查法,叠合比较法

5.数据概念模型有:

对象模型和场模型和网络模型

三.1.栅格数据的叠置分析运算方法分为以下几类:

布尔逻辑运算、重分类和数学运算复合法。

2.按照数据库的发展,对栅格数据的管理有:

文件/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全关系管理–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3.拓扑数据结构包括 (对偶独立地图编码法)、(多边形转换器)、(地理编码和参照系统的拓扑集成)等4.空间关系是指地理空间实体之间互相作用的关系。

空间关系主要有拓扑空间关系顺序空间关系度量空间关系

5.火灾洪水等泄漏需要采取的数据模型是:

场模型

6.空间尺度包括四种,即地图比例尺、地理尺度、有效尺度和空间分辨

7.地理信息系统输出产品类型包括:

地图图像统计图表

四:

1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答案:

一个完整的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数据(或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其核心部分是计算机系统(软件和硬件),空间数据反映的地理内容,而管理人员和用户则决定系统的工作方式和信息表示方式。

(1)计算机硬件系统:

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是的物理外壳。

包括输入/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等,向提供信息、保存数据、返回信息给用户。

(2)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必需的各种程序。

对于应用而言,通常包括:

计算机系统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其他支持软件、应用分析程序。

(3)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

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应包括负责系统设计和执行的项目经理、信息管理的技术人员、系统用户化的应用工程师以及最终运行系统的用户。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员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关键。

(4)空间数据:

它是由系统的建立者输入,是系统程序作用的对象,是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的实质性内容。

主要包括空间位置、空间关系、属性等。

2.简述栅格数据及其主要编码方式。

栅格结构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空间数据结构,是指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每个网格作为一个象元或象素由行、列定义,并包含一个代码表示该象素的属性类型或量值,或仅仅包括指向其属性记录的指针。

因此,栅格结构是以规则的阵列来表示空间地物或现象分布的数据组织,组织中的每个数据表示地物或现象的非几何属性特征。

直接栅格编码,就是将栅格数据看作一个数据矩阵,逐行(或逐列)逐个记录代码;

压缩编码,包括链码、游程长度编码、块码、四叉树编码、八叉树编码、十六叉树编码等。

链码(弗里曼链码)比较适合存储图形数据;

游程长度编码通过记录行或列上相邻若干属性相同点的代码来实现;

块码是游程长度编码扩展到二维的情况,采用方形区域为记录单元;

四叉树编码是最有效的栅格数据压缩编码方法之一,还能提高图形操作效率,具有可变的分辨率。

3. 根据下面示意图,给出其的矢量数据结构编码。

点号

坐标

1

x1,y1

12

x12,y12

21

X21,y21

28

X28,y28

39

X39,y39

点:

      

 

线

起点

终点

点号

a

39

1

39,45,46,47,48,49,50,51,52,53,54,55,56,1

b

28

39

28,40,41,42,43,44,39

c

12

28

12,25,26,27,28

d

1

12

1,2,3,4,5,6,7,8,9,10,11,12

e

12

1

12,13,14,15,16,1

f

21

12

12,22,23,24,12

g

1

21

1,17,18,19,20,21

h

28

21

28m29,30,31,21

i

21

39

21,32,33,34,35,36,37,38,39

 

多边形

多边形编号

多边形边界

I

d,e

c,f,h

b,h,i

a,i,g

1度:

对空间实体、现象的数据进役侗垣漏召用斌敞挝闺洞怠曾诱呛昏牌医加医瘁婆羊矗砂悲狱崔卯狐滚棉棘艳彪蔚渗送邪后泊扶插巴嘴宽您惠扮椎赌拽啦辜撅鬃甄

4.请简要说明有哪些具体表达模型?

同时说明从中实现谷脊特征的提取方法。

1)的表达模型较多,主要有数学分块曲面模型、随机分布模型、等值线模型、规则格网模型、不规则三角网模型等;(2分)

2)谷和脊是地表形态结构中的重要部分。

谷是地势中相对最低点的集合,脊是地势相对最高点的集合,谷和脊在汇水区自动判别中至关重要。

(2分)

在格网中,可以按照下面的判别式直接判定谷点和脊点。

(1):

(1)×

(1)>0时(2分)1<;则();

(2):

(1)×(1;若1<;则();

(3)其他情况(1分);()=0;其中;()为:

-1,表示谷点,1表示脊点,0;11;

若1>;则()1

若1<;则()=1

(2):

(1)×

(1)>0时(2分)若1>;则()1

若1<;则()=1

3)其他情况(1分)()=0其中()为:

-1,表示谷点,1表示脊点,0表示其它点。

5.空间数据质量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

准确度():

即数据与真实值或者大家公认的真值之间的差异;精度():

数据的精度指数据表示的详细程度;不确定性():

是指关于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物、现象的特征和过程不能被准确地确定的程度。

相容性():

是指两个数据来源的数据在同一个应用中使用的吻合和难易程度。

一致性():

是指对同一对象或同类对象的表达的一致程度。

完整性():

是指具有同一准确度和精度的数据在类型上和特定范围内是否完整的程度。

可得性():

是指获取或使用数据的容易程度。

现势性():

是指数据反映客观目前状况的程度。

五.1.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基本流程

1).数据源的选择

(1)是否能够满足系统功能的要求;

(2)所选数据源是否已有使用经验;(3)系统成本。

2).数据源与相应设备地图地面测量数据坐标几何扫描仪数字化仪摄影测量系统数据交换键盘航空、遥感统计资料文字数据编辑处理空间数据库多媒体3).采集方法的确定采集方法扫描数字化野外数据采集数据源地图数据影像数据野外实测数据统计数据摄影测量遥感图像处理数字数据数据交换多媒体数据文本数据键盘输入空间数据采集的基本内容4).数据的编辑和处理各种方法所采集的原始空间数据,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错误或误差,属性数据在建库输入时,也难免会存在错误,所以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一定的检查、编辑是很有必要的。

不同系统对图形的数学基础、数据结构等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往往需要进行数学基础、数据结构的转换。

此外,根据系统分析功能的要求,需要对数据进行图形拼接、拓扑生成等处理。

5).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无论何种数据源,使用何种方法进行采集,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类型的误差,而且误差会在数据处理及系统的各个环节之中累计和传播。

对于数据质量的控制和评价是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和系统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前提条件之一。

6).数据入库

2.已知一伐木公司,获准在某林区采伐,为防止水土流失,规定不得在河流周围1内采伐林木。

另外,为便于运输,决定将采伐区定在道路周围5之内。

试论述:

找出符合上述条件的采伐区需要那些空间数据,并描述在支持下的操作步骤

答;答:

所需数据:

区域的道路分布图、河流分布图、森林分布图;(3分)解题步骤:

1、将该地区具有相同比例尺且进行配准的道路分布图、河流分布图、森林分布图,进行预处理和数字化;(3分)2、利用河流分布图生成1的等距缓冲区;(3分)3、利用道路分布图生成5的等距缓冲区;(3分)4、森林分布图中可采伐林地、道路缓冲区及河流缓冲区图进行叠加,叠加条件表达式为:

采伐区=森林分布图中可伐林地∩道路周围5缓冲区∩非河流周围1缓冲区将上述3张图进行两两叠加,所得结果即为森林采伐图

1主要由 硬件、软件、数据、用户和模型五部分组成。

2.空间数据具有空间属性和时间 三个基本特征。

3.空间数据模型可以归纳为空间概念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三个层次。

4.在中,常用的空间数据有矢量结构和栅格结构两种。

矢量结构的特点是定位明显,属性隐含;栅格结构的特点是定位隐含,属性明显。

5.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6.空间数据源根据数据获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地图数据,遥感影像,实测,共享和其他。

7.空间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有传统手工法 地理相关法 元数据方法。

8.属性数据的编码一般基于以下几个原则:

系统性和科学性一致性标准化和通用性,简捷性可扩展性,。

10.空间数据查询的方式主要有两大类:

属性查图形”和“图形查属性。

11.栅格数据的叠置分析运算分为以下几类布尔逻辑运算、重分类和数学运算复合法。

12.建立缓冲区时应注意的问题有注意缓冲区的范围值和单位,要与图层保持一致。

13.窗口分析中的三个要素是 中心点,分析窗口大小与类型 ,运算方式。

窗口分析的类型包括:

统计计算,测度运算,函数运算和追踪分析。

14.按照内差点的分布范围,内插方法分为整体内插、分块内插和逐点内插 。

三、简答题

1. 空间数据库与一般数据库相比有什么特点?

1、数据量庞大 2、具有高可访问性 3、空间数据模型复杂4、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联合管理。

5、空间实体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可随时间而发生相应变化。

6、空间数据的数据项长度可变,包含一个或多个对象,需要嵌套记录。

7、一种地物类型对应一个属性数据表文件。

多种地物类型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