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23368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docx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1、贯穿国际经济学的七大主题是:

贸易所得、贸易模式、贸易保护、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决定、国际间政策协调,以及国际资本市场。

2、国际经济学理论认为,贸易总是能带来收益,即国与国之间互相销售自己的产品和劳务通常总是对双方有利,这可能是国际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

3、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4、服务外包:

曾经必须在一国内实现的服务现在可以国外实现,这种变化就是服务外包。

5、引力模型的基本关系为:

经济体规模越大,贸易量越大;贸易双方的距离越远,贸易量越小。

6、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英语国家,两国的人口规模也相差不太大,但是相对各自的GDP而言,加拿大的贸易额是澳大利亚的两倍,为什么?

7、答:

加拿大与澳大利亚的国际贸易对象主要是美国,两国的人口规模相差不多,意味着两国的GDP相差不大。

但是加拿大与美国相邻,且与美国签订了贸易协定,根据引力模型,这两个因素对国际贸易起着正相关作用。

这就是加拿大的贸易额是澳大利亚的两倍的原因。

8、墨西哥和巴西各自的贸易伙伴不同。

墨西哥主要与美国贸易,巴西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量大致相当。

墨西哥的贸易量相对其GDP而言很大。

用引力模型解释这种现象。

答:

所有估计出来的引力模型都表明两国的距离对贸易有负效应,典型的估计就是距离每增加1%,则两国的贸易量就降低0.7%~1%.而墨西哥与不仅美国相邻,且与美国签订了贸易协定,但巴西据美国与欧盟距离都很远,这就是墨西哥的贸易量相对其GDP而言很大。

9、在过去几十年里,东亚国家增加了它们在世界GDP中的份额。

同样,不仅东亚国家整体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增加了,而且东亚国家内相互间的贸易也增加了。

应用引力模型解释这一现象。

答:

引力模型是这样的定义的Tij=A×Yi×Yj/Dij,其中Y代表贸易国的国内生产总值,D代表这两国的距离。

据引力模型的定义可知,东南亚国家整体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的份额增加,就意味着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东南亚国家整体的国内生产总值有所增加,相应的东南亚国家内相互间的贸易也增加了。

10、预计以下因素在引力模型中对贸易量产生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

变量

预计符号

距离

-

GDP

+

使用同种语言

+

一国为内陆国

使用同种货币

+

两国正在交战

同为某一自由贸易区成员

+

10、A国和B国GDP均为4万亿美元,C国和D国的GDP均为1万亿美元。

下表给出了四国间的距离,之后是一张表示贸易量的空表,其中一个数值已经给出,以便计算出常数A的值。

请完成其他数值的计算。

国家间相对距离

A

B

C

D

A

×

100

1000

100

B

100

×

1000

200

C

1000

1000

×

1000

D

100

200

1000

×

出口量

(单位:

万亿美元)

A

B

C

D

A

×

1.6

0.04

0.4

B

1.6

×

0.04

0.2

C

0.04

0.04

×

0.01

D

0.4

0.2

0.01

×

11、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有两个:

第一,进行贸易的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千差万别;第二,国家之间通过贸易能达到生产的规模经济。

12、机会成本:

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13、比较优势: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的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14、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

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间的贸易能使两国都受益。

15、大卫·李嘉图指出:

国际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

16、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以单位的产品需要投入的劳动量。

17、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本国

外国

黄油(劳动—小时/磅)

1/5

1

棉布(劳动—小时/码)

1

1/3

(1)本国在哪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外国在哪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为什么?

答:

本过在生产黄油上具有绝对优势,而外国在棉布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因为本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少于外国,而外国在生产棉布的时候单位劳动投入少于本国。

(2)如果本国用5单位黄油交换外国3单位棉布,将获益多少?

如果外国进行同样一笔交易,将获益多少?

为什么?

答:

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外国3单位棉布,将受益2单位棉布。

本国自己生产只能产出1单位的棉布,交换外国3单位棉布,故收益2单位。

如果本国用5单位黄油交换外国6单位棉布,将获益多少?

如果外国进行同样一笔交易,将获益多少?

为什么?

答:

本国用5单位黄油换外国6单位棉布将获益5单位棉布。

本国自己生产只能产出1单位的棉布,交换后就能额为收益5单位棉布。

18、假设本国总劳动时间为1000小时,外国总劳动时间为1200小时。

每个国家能生产两种产品:

自行车和滑板。

本国生产自行车的单位劳动投入是5小时,生产滑板的单位劳动投入是2小时,外国生产自行车和滑板的单位劳动投入都是3小时。

分别画出本国和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19、假设本国和外国的单位劳动投入如下表所示。

棒球棒

网球拍

本国

6

2

外国

1

4

(1)本国在哪种产品上具有相对生产率优势,即比较优势?

为什么?

答:

本国在网球拍生产上具有相对生产率优势,因为本国生产棒球棒的机会成本大于外国生产棒球棒的机会成本。

(2)本国以网球拍生产代替棒球棒生产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外国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答:

本国以网球拍生产代替棒球棒的生产的机会成本是3,外国的的机会成本是1/4。

(3)你认为通过贸易达到的世界均衡中,网球拍的相对价格是多少?

答:

在1/3到4之间。

(4)假设世界市场上网球拍与棒球棒的相对均衡价格为2,解释为什么每个国家会实行专业化生产。

(本国专业生产网球拍,外国专业生产棒球棒。

答:

在本国,一个劳动者生产一单位的棒球棒所需要的时间是生产一单位网球拍所需要的时间的3倍。

而世界市场网球拍与棒球棒的均衡价格为2,所以本国工人生产网球拍能挣得更多,于是本国将专门生产网球拍。

(5)说明外国专业生产棒球棒时,它将从贸易中获益。

答:

在直接生产时,4小时的外国劳动只能生产1单位的网球拍,如果用这4小时生产棒球棒,则能生产4单位的棒球棒。

4单位的棒球棒能换2单位的网球拍。

显然,外国却是能从贸易中获益。

进行专业化生产可以获益以单位的网球拍。

20、假设在自给自足条件下,本国和外国都能够根据下表所示的单位劳动投入生产和消费下列四种产品。

产品

本国的单位劳动投入

外国的单位劳动投入

A

1

12

B

2

18

C

4

24

D

15

30

(1)本国在哪种产品上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最大?

本国在哪种产品上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最小?

(2)如果本国工资率是外国工资率的8倍,本国将生产哪种产品?

外国将生产哪种产品?

答:

本国生产A和B产品,外国生产C和D。

(3)如果相对工资率是6,两国的专业分工模式和贸易模式会改变吗?

新模式将是什么样的?

答:

如果相对工资率是6.两国的专业化分工模式和贸易模式会改变。

新模式将会是,本国除了可以生产A和B外,还可以生产C。

外国专业生产D,C可生产也可不生产。

(4)讨论:

为什么在现实中,专业化分工不像你对问题3回答的那样极端?

答:

原因有三个:

1.生产中多种要素的存在会减弱专业化生产的趋势;2.有时,国家会针对外来竞争保护名族产业;3.由于产品和服务的运输费用昂贵,一直有时运输费用过高,使得一些国家不得不在某些产业部门实行自给自足。

21、绝对优势:

当一国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生产投入生产出同样单位的商品时,我们说改国家再生产这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22、贸易所得:

23、相对工资:

该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与外国工人每小时工资的比值。

24、如何理解当本国对外国的工资率之比上升时,对本国劳动的相对派生需求会减少?

答:

原因有二:

第一,由于本国劳动相对外国的劳动的价格升高,本国产品的价格相对外国产品的价格也升高,世界市场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就会减少;第二,本国的工资上升之后,本国生产的产品种类会减少,外国生产的产品种类会增多,进一步减少对本国劳动的需求。

25、非贸易品:

各国自给自足的产品。

26、李嘉图模型的缺陷是什么?

答:

首先中,如我们讨论非贸易品时所提到的,简单的李嘉图模型预测了极端的专业化分工,而这种专业化分工在现实世界根本不存在。

其次,李嘉图模型忽略了国际贸易对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并据此认为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始终能够从贸易中获利。

但在实际中,国际贸易对国内收入分配会产生强烈的影响。

再次,李嘉图模型忽略了各国资源的不同也是贸易产生的一个原因,因此漏掉了贸易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最后,李嘉图模型忽略了规模经济也可能是国际贸易的起因,这是它无法解释明显相似的两个国家之间大量的贸易往来。

27、李嘉图模型的基本预见是?

答:

国家应当出口相对劳动生产率高的产品

28、存在非贸易品时,对贸易所得的影响是什么?

答:

存在非贸易品时,各国消费选择范围缩减,因此也降低了各国具名的福利水平。

29、美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很高,但是大部分服务是非贸易品。

一些分析家认为这给美国带来了问题。

因为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无法在世界市场上出售。

这个结论错在什么地方?

答:

某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为过高并不足以确定国家是否应当出口这个部门的产品。

只有当这个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比其他部门都高时我们才能定论。

30、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

香蕉和苹果。

苹果的单位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劳动投入是2。

(1)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2)用香蕉衡量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3/2)

(3)贸易前苹果对香蕉的相对价格是多少?

(3/2)

31、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

32、要素价格均等化:

产品价格的相对趋同导致了土地和劳动的相对价格趋同。

33、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偏向性扩张:

生产可能性边界外扩时,在不同方向上的扩张程度不一样。

34、相对价格的变化对收入分配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

商品价格不仅会改变收入的分配,而且这种变化总是使得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利,同时使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的利益受损。

35、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

1.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资源的产品;2.贸易对收入分配相对报酬有重要的影响。

3贸易导致不同国家生产要素价格趋同。

36、充裕要素,稀缺要素:

一个国家供给相对多的生产要素;供给相对少的要素.

37、国际贸易收入分配效应的一般结论是什么?

一个国家充裕要素的所有者可以从贸易中获利,稀缺要素的所有者会因贸易而受损。

38、里昂惕夫悖论:

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要低于其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

39、特定要素:

国际经济学家把锁定在产业中的要素称为特定要素。

40、为什么现实生活中要素价格没有实现均等化?

答:

1.只有在两个国家的状况相似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发生要素价格均等化。

2.如果各国的生产技术水品不同,国际贸易就不会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

3.要素价格的完全相等取决于产品价格的完全趋同。

但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达到,故没有实现。

41、斯托尔帕-萨缪尔森效应:

关税并不会改变贸易条件,其结果是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那么,商品国内相对价格的上涨,一定会提高该商品生产过程中相对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

42、假设一国拥有400单位劳动力和600单位土地,并用于生产葡萄酒和奶酪。

其中,生产1加仑葡萄酒需要10单位劳动和5单位土地,而生产1磅奶酪需要4单位劳动和8单位土地。

(1)奶酪生产中密集使用的是那种要素?

(劳动)葡萄酒生产中密集使用的是哪种要素?

(土地)

(2)使用这些资源能否生产出90加仑葡萄酒和50磅奶酪?

解释你的答案。

答:

不能。

生产90加仑葡萄酒和50磅奶酪需土地850单位,劳动1100单位,现有的不足以支撑。

(3)画出这个国家中土地和劳动对生产的约束。

43、电视机的生产过程是劳动相对密集型,生产一台电视需要20单位劳动和4单位土地。

每台电视价格为60美元。

稻米是土地相对密集型产品,生产一磅稻米需要1单位劳动和4单位土地。

稻米售价是每磅4美元。

如果本国有1.2亿工人,2亿英亩土地,外国有0.4亿工人和0.5亿英亩土地。

用要素比例理论预测这两个国家的贸易模式。

答:

本国劳动对土地的相对供给高于外国,即本国市劳动充裕的国家,外国是土地充裕的国家。

电视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稻米是土地密集型产品。

本国作为劳动充裕的国家,出口电视机;外国作为土地密集型的国家出口稻米。

44、假设一国生产两种商品:

服装和汽车,服装是劳动密集型,汽车生产是资本密集型。

如果该国是资本充裕国,其与劳动充裕国进行贸易时:

(1)贸易模式是什么?

本国出口汽车,劳动充裕国出口服装。

(2)假设特殊生产要素并没有很快由一个行业转移到另一个行业,那么开放经济对下列各类要素实际收入会产生哪些短期和长期影响?

类别

短期影响

长期影响

汽车行业的劳动

+

-

汽车行业的资本

+

+

服装行业的劳动

-

+

服装行业的资本

-

-

45、某DVD高端生产商为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的系数为b=1/1000。

固定成本是500000美元,生产单位DVD的边际成本是100美元。

假设本国DVD的年销售量为50000单位。

(1)画出本国DVD产业的PP曲线和CC曲线。

(2)讨论PP曲线和CC曲线的含义。

46、假设一个垄断竞争厂商生产拖拉机。

生产的固定成本是1.2亿美元,边际成本是8000美元。

需求系数是b=1/40000。

本国市场上拖拉机的年销售总量是600000单位。

画出本国DVD产业的PP曲线和CC曲线。

47、规模经济如何导致贸易产生的?

48、外部规模经济:

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

49、内部规模经济:

单位产品成本取决单个厂商的规模而不是其所在行业的规模。

50、许多国家从事贸易和专业化生产的原因,是国与国之间存在千差万别,以及规模经济。

()

51、不完全竞争的两个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

一,同行业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厂商;二,在消费者眼中各个厂商生产的产品互有区别。

52、最简单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是完全垄断()

53、边际收益:

生产厂商多销售1单位的产品所得的额为的收益或者边际的收益。

54、边际收益总是低于价格。

(√)

55、边际收益与价格的关系取决于什么?

一厂商已销售了多少产品。

二,价格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差距取决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56、平均成本:

平均成本是指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成本耗费的平均水平

57、边际成本:

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58、寡头垄断中存在着两种行为,是垄断竞争模型所排除的,一是勾结行为,二是厂商可能采取战略行为。

59、垄断竞争模型在贸易中应用是基于贸易能扩大市场规模的思想。

60、行业内贸易(不反映比较优势)、行业间贸易(反映比较优势)()

61、行业内贸易的重要性?

答:

1行业内贸易能让各国从更大的市场规模中获益;2消费者也能够从更广泛的选择中获利;3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将会很小,而且还存在大量的从行业内贸易中获取的额为收益,每个人都能受益;4在经济发展水品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行业内贸易会成为相互贸易的主体。

当规模经济作用显著和产品高度差异时,从行业内贸易中所得更大。

62、行业内贸易模式不可预测。

()

63、价格歧视:

针对不同消费者而制定不同的价格。

64、倾销:

厂商对其出口的产品制定一个比其在国内市场要低的价格行为。

65、倾销成立的两个条件:

1必须是不完全竞争的行业;2市场必须被分割。

66、你如何看待相互倾销是一种浪费这一观点。

答:

这种独特贸易形式的社会福利影响是不确定的。

67、为什么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

答:

专业化供应商、劳动力市场共享、知识外溢。

68、学习曲线:

69、动态收益递增:

这种成本随着积累产量而非当前劳动生产率下降的情形。

70、经济外部性是地区专业化和区际贸易的主要原因,资源在区际贸易中起第二位的作用。

()

71、下面哪个是外部规模经济,哪个是内部规模经济?

A美国印第安纳州埃尔克哈特的十几家工厂生产了美国大多数管乐器。

B在美国销售的所有本田车要么是从日本进口的,要么是在俄亥俄州的马里斯维尔生产的。

C欧洲唯一的大型客机生产商空中客车公司的所有飞机都在法国组装的。

D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成为美国东北部的保险业中心。

72、评价下列情况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哪个相对重要。

A世界上大部分铝是由挪威和加拿大冶炼的。

B世界上半数的大型喷漆客机是西雅图生产的。

C美国和日本生产了大部分的半导体。

D大部分苏格兰威士忌产自苏格兰。

E许多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产自法国。

73、在日本,有些商店专门售出从美国回购的日本产品,而且价格比正规商店的定价要低。

这是怎么回事?

74、国际要素流动比商品贸易受到的约束要多。

()

75、贸易不可以完全替代国际要素流动。

()

76、跨时贸易:

用现在的商品换取将来的产品。

77、跨时生产可能性边界:

78、外国直接投资的显著特点是,投资不仅转移了资源,而且获取了控制权。

扩大公司控制权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基本目的。

()

79、很多时候生产分布是由资源决定的。

()

80、内部化给技术转移和垂直一体化都带来了好处。

()

81、国际借贷的载体是跨国公司。

()

82、判断下面哪个是外国直接投资?

A一个沙特阿拉伯人买了1000万美元IBM的股票。

B意大利公司在俄罗斯建立了一家工厂。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阿根廷提供了50亿美元的援助。

D澳大利亚公司收购了一家贝林格葡萄酒厂。

E麦当劳在越南开分店。

83、公司为什么要参与外国直接投资,而不仅仅是出口他们的产品?

答:

1主体;2利用外国充裕的劳动和资源,优惠税收和宽松的政策环境;3更接近目标市场;4没有对为运输成本。

84、从量税:

指的是对每单位进口商品征收的固定税额。

85、从价税:

按进口商品的价值收取一定比例的税收。

86、关税的模型分析

87、有效保护度:

88、贸易条件改善所得:

由于关税、出口补贴、进口配额等贸易政策导致的贸易所得改变。

89、出口补贴的模型分析

90、进口配额总会抬高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

()

91、自愿出口限制会给进口国带来损失。

()

92、国产化程度要求:

在最终产品中必须有一个明确规定的比例是本国生产的。

93、各种贸易政策的影响(书8-1表)

94、如果中国对世界价格为200美元的自行车征收50%的关税,没有关税时一辆自行车的零部件成本是100美元,那么中国制造的自行车得到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

95、假设本国可以以每瓶12美元的世界价格从外国进口伏特加酒。

如果本国决定对伏特加酒的进口征收关税,进而使得国内伏特加酒价格上升至15美元,而外国的出口价格下降至9美元,具体如图。

(1)那么征税将对本国的生产和消费产生什么影响?

(2)关税的收益和成本如何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中分配?

(3)假设政府能够得到所有关税收入,计算政府从关税中得到的直接收入。

图中面积为多少?

(4)如果是小国,情况会有什么改变?

96、假设本国每年以6000美元的世界交易价格出口拖拉机50台。

本国政府试图扩大本国拖拉机产业的出口,于是对拖拉机出口商提供了900美元的出口补贴,从而导致国内拖拉机价格上升到6450美元,而外国市场价格下降到5550美元。

下图描述了出口国的拖拉机市场。

(1)出口补贴如何影响本国的生产和出口?

(2)出口补贴对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政府收入有哪些影响?

(3)上图哪些面积分别描述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政府收入?

97、贸易条件改善论

98、最优关税

99、集体行为

100、支持自由贸易的观点

101、对于菲律宾这样的小国来说,实行自由贸易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如,可以使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以产品的实际成本而非政府决定的价格作为决策依据,可以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从狭隘的国内市场中解脱出来,可以为企业家开辟一块全新的天地,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净化国内政坛。

请根据以上资料论述赞成自由贸易的论据。

102、关税对小国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103、给出最优关税理论的直观说明。

104、进口替代:

通过限制工业品的进口而对国内工业进行鼓励。

105、出口导向:

106、幼稚工业论

107、东亚模式(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如何看待东亚模式?

108、边际社会收益

109、战略性贸易政策

110、超额收益

111、外部性不具有市场价格的收益,因此难以衡量。

()

112、政府原则上可能会通过变更博弈的规则来将超额收益从国外转移到国内,但是国民收入的增加是建立在其他国家损失之上。

()

113、以邻为壑的政策

114、库兹涅茨环境曲线:

115、污染避难地涉及哪两个问题?

116、WTO反对环境规则吗,你如何看待?

117、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够增加国家福利,那么这种政策的不利后果是什么?

从寻租和以邻为壑两方面答。

118、经济越发展,环境破坏越大吗?

根据库兹涅茨环境曲线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