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远程 《生产运营管理》朱桂平版 离线作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20392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0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大远程 《生产运营管理》朱桂平版 离线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浙大远程 《生产运营管理》朱桂平版 离线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浙大远程 《生产运营管理》朱桂平版 离线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浙大远程 《生产运营管理》朱桂平版 离线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浙大远程 《生产运营管理》朱桂平版 离线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大远程 《生产运营管理》朱桂平版 离线作业.docx

《浙大远程 《生产运营管理》朱桂平版 离线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大远程 《生产运营管理》朱桂平版 离线作业.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大远程 《生产运营管理》朱桂平版 离线作业.docx

浙大远程浙大远程生产运营管理朱桂平版生产运营管理朱桂平版离线作业离线作业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生产运营管理课程作业姓名:

学号:

年级:

13秋学习中心:

海盐学习中心教材(生产运营管理朱桂平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见每章复习与讨论题和习题。

第一章生产运营管理概述复习与讨论题1、何谓MTS?

它与MTO有哪些差异?

答:

MTS是maketostock缩写,是一种备货型生产运营组织方式。

与MTO的主要差异在于MTS的产品是标准产品,其需求可以预测、其价格可以事先确定,它的交期不重要,因为可由成品库随时供货,MTS多采用专用高效设备和人员专业化。

2、如何认识生产运营管理的定义?

答:

生产运营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生产运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

生产运营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运营管理仅局限于生产运营系统的运行管理,实际是以生产运营系统中的生产运营过程为中心对象。

从广义角度来看,生产运营管理不仅包括生产运营系统的运行管理,还包括生产运营系统的定位与设计管理,可以认为是选择、设计、运行、控制和更新生产运营系统的管理活动的总和。

3、生产运营过程的组成有哪些?

各起什么作用?

答:

生产运营过程包括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利用劳动工具,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以出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自然过程是借助自然的力量使劳动对象发生物理、化学等变化的过程。

还可以从狭义和广义来定义生产运营过程。

这里主要是从广义来分析生产运营过程,按照性质和作用可分为基本生产运营过程、生产运营技术准备过程、辅助生产运营过程、生产运营服务过程。

基本运营过程的作用是将劳动对象直接加工成产品的过程,生产运营技术准备过程是指产品在投产前进行的一系列技术准备的工作过程,辅助生产过程是向生产过程中提供辅助产品或服务的过程,生产运营服务过程是为生产运营和辅助生产运营提供生产性服务活动的过程。

4、现代生产运营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

现代生产运营的基本特征有

(1)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

(2)生产运营模式以多品种、小批量为主的特征(3)生产运营系统的柔性化(4)追求“绿色”生产。

5、从生产运营管理的历史演变谈谈生产运营管理的重要性。

答:

通过了解生产运营管理的历史的演变历程,知道了生产运营管理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一般意义上的生产运营,是指将投入的生产要素转换为有形产品或无形服务由此而创造和增加物品效用的活动。

生产运营管理贯彻于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管理是一门科学,企业只有懂得管理、精于管理,才能不断提高生产管理经营的效率和效益。

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生产管理经营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生产运营管理的重要性,努力学习管理知识、改进管理方式、丰富管理经验,不断开发新的管理资源,努力提高生产运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生产力、经济效益的增长,促进企业的发展。

第二章生产运营战略复习与讨论题1、世界级制造系统应满足哪些属性?

答:

世界级制造系统是个相相对的概念,满足下列属性:

第一,是本行业中,至少在某一方面,属于最强有力的竞争者,能比其他对手具有更迅速的增长和更丰厚的利润;第二,其产品无论在性能、功能或竞争优势、受信赖程度等方面都具有一流水平,并能够对市场的条件变化做出更灵敏、有效的反应;第三,能够吸引、保持、并造就本行业中最杰出的人员,因此能够吸收、应用、并创造新的生产运营与管理技术,乃至观念、思想。

世界级制造系统的核心是顾客和质量,并通过绩效评定、制造战略、生产运营技术、组织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制造能力等七个要素的动态运转,实现系统的自我完善。

其中,生产运营技术主要由先进制造技术构成。

2、响应性战略的实质是什么?

答:

响应性战略的实质在于追求特色和差异,一般对应于单件小批生产运营系统。

该系统采用通用设备和工艺装备,按工艺专业化原则进行设备布置,从而能适应用户不同要求的产品生产及运营。

3、生产运营系统的结构-功能目标关系的特点。

答:

生产运营系统的结构功能目标关系的特点是:

1)单一对应性2)功能相悖性3)极端优势性。

4、生产运营战略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生产运营战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从属性。

第二,贡献性。

第三,一致性。

第四,可操作性。

5、论述制定生产运营战略应考虑的要素。

答:

制定生产运营战略,必须从生产运营职能的特有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

(一)企业战略。

衡量企业战略是否成功,其标准就是生产运营战略是否支持企业战略和企业使命,因此,制订生产运营战略时必须将企业战略作为重要的约束条件。

企业战略关心的是企业应发展哪些特色能力,并将其发展成为竞争优势。

当采用不同的企业战略时,生产运营战略也会存在很大差别。

(二)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直接决定着企业的产品品种、数量、质量、价格、服务、交货期等各个方面。

通过对目标市场用户的需求内容、趋势、特点及其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全面分析,可以确定产品的市场资格标准MQC和赢得订货标准OWC的具体内容,进而明确生产运营系统功能目标的具体要求,为制订生产运营战略提供重要依据。

(三)生产运营类型。

根据生产运营过程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划分的生产运营类型,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生产运营系统结构,是生产运营系统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

因此,从生产运营系统结构决定了生产运营系统的功能目标出发,可以得出生产运营类型决定了生产运营系统的功能目标的结论。

(四)技术因素。

技术进步既可以为企业提供发展机会,也可以给企业带来威胁。

制订生产运营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行技术选择,因此,除了从一般意义上分析技术进步对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更要具体研究技术选择标准。

(五)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在竞争焦点、产销量、生产运营工艺过程和设备等基本特征方面也不相同,从而对生产运营系统的要求也不同,意味着生产运营应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起落而起落。

6、如何认识订单赢得要素和资格要素?

答:

资格要素是产品的特性要满足顾客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要考虑产品有没有进入市场的资格。

订单赢得要素是指企业产品的特性超越了顾客基本预期的特性。

因此拥有订单赢得要素的产品早就具有了订单资格要素。

不同的顾客对产品有不同的标准取向,这些标准还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其标准可能包括价格,可用性,产品可靠性和定期交货等。

整体上看,一致性质量,及时交货和产品可靠性通常是绝大多数大制造商的订单资格要素,而低成本则是订单赢得要素,两者统称为订单来源。

第三章产品/服务计划复习与讨论题1、说明新产品的含义和特点。

答:

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

新产品应具备在结构、性能、材质、工艺特征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有显著改进、提高或具有独创性;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能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推广价值,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是第一次试制产生的新产品。

新产品可按照新颖程度划分有全新型产品、仿制型产品、换代型产品和改进型产品;按照产品的地域特征划分有国际新产品、国内新产品、地区新产品或企业新产品。

2、试述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市场特征。

答:

在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市场特征为:

(1)投入期。

新产品投入市场,便进入了投入期。

此时产品品种少,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除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外,几乎无人实际购买该产品。

生产者为了扩大销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促销费用,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

该阶段由于生产技术方面的限制,产品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广告费用大,产品销售价格偏高,销售量极为有限,企业通常不能获利,反而可能亏损。

(2)成长期。

当产品进入引入期,销售取得成功之后,便进入了成长期。

这是需求增长阶段,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

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润迅速增长。

与此同时,竞争者看到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利可图,将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同类产品供给量增加,价格随之下降,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逐步减慢,最后达到生命周期利润的最高点。

(3)成熟期。

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产品便进入了成熟期。

此时,产品普及并日趋标准化,成本降低而产量增大。

销售增长速度缓慢直至转而下降,由于竞争的加剧,导致同类产品生产企之间不得不加大在产品质量、花色、规格、包装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使得利润下降。

(4)衰退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原因,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老化,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上已经有其它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于是产品进入了淘汰阶段。

此时成本较高的企业就会由于无利可图而陆续停止生产,该类产典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品的生命周期也就陆续结束,以至最后完全撤出市场。

3、可供企业选择的新产品开发方式有哪些?

答:

可供新产品开发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1)独立开发方式

(2)科技协作开发方式(3)技术引进方式(4)自行研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4、新产品开发的程序是什么?

答:

新产品开发程序一般包括:

创意、筛选、产品概念形成、经营分析、产品发展、试销和商业性投产这七个阶段。

5、如何对新产品开发方案进行评价?

答:

新产品开发方案的评价,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

定性分析方法较多的应用于产品构思的筛选阶段,它从产品的功能、开发的可能性、市场销售前景、产品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对各种产品构思做出判断,通常列出构思方案的优缺点,或对每一个方面做出好、较好、中等或差的等级评价,通过比较,决定对构思方案的取舍。

定量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综合评分法何经济评价法为两类常用的基本方法。

6、工艺设计的程序。

答:

工艺设计的程序可以分为:

(1)产品分析

(2)各个零部件工艺方法的拟定(3)零部件自行生产运营分析(4)各个零部件工艺路线的拟定(5)工序设计(6)工艺过程设计(7)工艺过程的优化7、你是如何认识服务体系矩阵的?

答:

上图为服务体系矩阵图,从左边看来,与顾客接触的机会越多,销售的机会越多,对工作者的公关能力要求越高;从右边看来,与顾客接触的机会越少,生产效率越高,越容易实现标准化服务。

因此,与顾客接触度高的服务业作业管理与顾客接触度低的服务作业管理差别很大。

8、减少顾客参与影响的方法有哪些?

答:

减少顾客参与影响的方法有:

(1)通过服务标准化减少服务品种;

(2)通过自动化减少同顾客的接触;(3)将部分操作与顾客分离。

第四章生产运营能力决策复习与讨论题1、能力利用不一定马上可以达到设计能力水平,为什么?

有哪些影响因素?

答:

由于市场需求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原因的限制,能力利用不一定马上可以达到设计能力水平。

在制定能力计划时,首先需要对现有的生产运作能力有一个明确的把握:

在现在的情况下够还是不够,平均利用率有多高等,因此,这里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能力的利用率。

能力的利用率是指设施、设备、人员等生产运作能力被利用的平均程度,其基本表达式为:

能力利用率=平均生产能力/设计能力能力的利用率不应该是百分之百而应留有一定的富余,该富余量被称为能力的缓冲,表示如下:

能力缓冲=1-利用率缓冲量的大小随产业和企业的不同而不同。

2、学习效果受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

学习效果受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操作者的熟练程度;

(2)管理技术的改善,正确的培训指导,充分的生产技术准备与服务,工资奖励政策等;(3)生产设计上的改善和进步;(4)生产设备与工具上的改善,手工操作减少;(5)原材料及辅助供应时,材质有保证;(6)专业化分工程度提高;(7)信息反馈时,信息能及时沟通;(8)操作者个人的学习动机与工作职责、责任心等。

总之,既有操作者方面的影响,也有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影响。

3、企业经常综合使用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两者如何结合,试讨论之。

答:

规模经济是指是指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在给定的点上,大量生产能获得的成本优势。

而学习曲线则是指随着某一产品的累积生产量增加时,由于经验和专有技术的积累所带来的产品单位成本的下降,生产效率提高。

学习曲线与规模经济往往交叉地影响着产品成本的下降水平,因而区分由于学习曲线所产生的学习经济和由于规模而产生的规模经济是很重要的。

第一,可以正确地推断企业的横向边界。

对于规模经济起主导地位的产业,厂商扩大企业规模战略的可行性程度较高,而对于学习经济起主导地位的产业,企业降低成本需要另辟蹊径;第二,对于由于劳动力离职较多而造成学习曲线劣化的问题,资本密集型的生产可能要比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考虑更少一些。

4、常见的服务需求均衡战略有几种?

答:

常见的服务需求均衡战略有以下几种:

(1)维持一个固定的服务时刻表

(2)采用预约制度(3)推迟交付。

(4)在非需求高峰时提供经济优惠。

5、企业在扩充能力时,可以概论预测的需求去扩大能力,也可以概论实际需求去扩充能力,谈谈这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答:

需求预测是为企业给出了其产品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的需求期望水平,并为企业的计划和控制决策提供了依据。

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实际需求是市场上众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优点是,有些因素是企业可以预测甚至决定的,缺点是有些因素是企业无法预测和决定的。

这就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做相应的调整。

在众多的因素中,一般来讲,某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取决于该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容量以及该企业所拥有的市场份额。

习题1、某产品单价为500,年固定费800万元,年销量为48000件,年可变费为1200万元。

问,该产品年销量达到多少才具有开发价值?

答: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8000000(500-1200000048,000)=32,000(件)可见,该产品销售量32,000件时,才有获得盈利的可能,才具有开发价值。

2、某厂机械加工车间铣工工段有6台万能机床,制度工作时间为每台机床每月50个工作班,每班7小时。

有效工作时间是制度工作时间的95%,产品铣工工序的单台定额为6.75小时。

要求计算出计划月内铣工工段的生产能力。

答:

设备组生产运营能力(台、件)=设备数量(台)单位设备有效工时(小时)/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小时)=(65070.95)6.75=295.6台3、某厂生产A、B、C、D四种产品,其计划产量分别为250、100、230和50台,各种产品在机械加工车间车床组的计划台时定额分别为50、70、100和50台时,车床组共有车床12台,两班制,每班8小时,设备停修率10%,试求车床组的生产能力。

(每周按六天工作日计算)。

解:

(1)确定C为代表产品

(2)计算以C为代表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M0=(365-59)28(1-0.1)12/100=529(3)根据图示,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产品名称计划产量Q单位产品台时定额t换算系数K换算为代表产品数量Q0各种产品占全部产品比重%代表产品的代表生产能力M0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M甲=10%=/=ABCD2501002305050701001500.50.71.01.512570230752514461552926510624353合计500100667可见,A的生产能力为265台,B的生产能力为106台,C的生产能力为243台,D的生产能力为53台。

第五章生产运营系统空间配置复习与讨论题1、工厂布置的目标是什么?

答:

工厂布置的的目标,是把工厂所有的物质设施安排成一个最佳的“生产运营方式”或生产运营体系,实现工作地、设备、物料和工人的最佳组合,从而以最经济的方式满足生产运营要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具体包括:

最少的物料搬运(最短距离的运输路线和最低限度的搬运次数);最大的灵活性;最有效的空间面积利用;最方便、最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最合理的发展余地。

2、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原则有哪些?

答:

工厂总平面布置的原则有:

(1)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

(2)合理利用厂区面积(3)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4)提供良好的环境3、设备布置的要求主要有哪些?

答:

设备布置的要求主要有:

(1)尽量产品的加工路线最短,工人在设备间移动的距离也最短。

(2)便于运输。

加工大型产品的设备要布置在有桥式吊车的开间里,加工长形棒料的设备尽可能布置在车间入口处。

(3)充分利用车间的面积。

设备的布置可以根据车间面积和形状排成横向、纵向或斜向的队形,既要保证工人有足够的操作范围,又要充分利用好车间的有限面积,为布置新工作地留有余地。

(4)确保安全。

设备之间、设备与墙柱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4、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

答:

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简单的说就是识别和利用事物的相似性。

它是将许多各不相同、但又部分相似的事物集中处理,并根据一定的目的,按它们的相似特征进行归类分组,把原来多样化的、无序的实物有序化,找出同一类事物中的典型事物,总结出其存在形式的内在规律,从而达到简化、统一、高效、经济的目的。

也就是说,凡是存在有相似性的工作领域,都可以应用成组技术这一基本原理。

5、工艺布置和产品布置的优缺点。

答:

工艺布置的优点是:

(1)当产品品种变换时,有较强的使用能力,不必重新布置工作地和调整设备与工艺装备;

(2)由于集中了同类设备,便于充分利用设备和生产面积,提高设备负荷系数;(3)由于每个生产单位只能进行同一种工艺的加工,这就便于工艺管理和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

工艺布置的缺点是:

(1)零件在车间之间或车间内部往复搬运多次,加工路线长,运输费用增加;

(2)零件大量停放,使生产周期延长,流动资金占用量增加;(3)车间之间关系复杂,使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在制品管理、生产控制等工作复杂化。

产品布置的优点:

(1)由于在一个生产单位内可以完成或基本完成零件的全部加工工序,这就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加工路线,节约运输的劳动量,减少生产和仓库面积;

(2)可以减少零件的停运时间,提高生产的连续性,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占用,节约流动资金;(3)减少生产单位之间的联系,简化计划、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强车间管理。

产品布置的缺点:

(1)不适应市场对产品变化的需求,应变能力低;

(2)当产量不够大时,会出现设备和生产面积不能充分利用的情况。

习题1、某公司要为物流中心的设立选择一个最适合的地点。

现有四家分店坐落在下列坐标(x,y)上:

一分店(40,120),二分店(65,40),三分店(110,90),四分店(10,130)。

每年各分店的销售额为:

一分店600万元,二分店200万元,三分店350万元,四分店400万元。

假定运送的产品量与销售额成正比,试用重心法找出物流中心最好的坐落点。

试问中心设在哪个地点最好?

答:

下图为坐标位置图:

Y150130四分店110一分店重心90三分店705030二分店10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X解:

Cx=(40600+65200+110350+10400)/(600+110+350+400)=79500/1460=54.45Cy=(120600+40200+90350+130400)/(600+110+350+400)=163500/1460=111.99重心点为(54.45111.99)一分店离“重心”最近,所以选一分店。

2、下列物业必须按给定的次序和时间在装配线上完成。

作业作业时间(秒)紧前作业A50-B40-C20AD45CE20CF25DG10EH35B、F、G

(1)画出流程图。

(2)若以8小时工作日计算生产400单位产品所需要最小的工作站数量的理论值。

(3)使用最长作业时间原则以最小的工作站数量来平衡装配线,使得每天可以生产400单位的产品。

(4)计算装配线的效率。

答:

(1)流程图如下:

(2)当D=400时最少工作站数量的理论值是:

N=T/C=245秒/(60秒480分钟/400单位)=245/72=3.4个工作站(3)(4)劳动生产效率生产成果投入量标准工时生产工时100%第六章生产运营计划与控制复习与讨论题1、生产运营计划的制订步骤。

答:

1、生产运营计划的制定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2)确定生产运营计划指标,进行综合平衡(3)安排产品出产进度2、成批生产运营类型的产品出产计划的编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

成批生产运营类型的产品出产计划的编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按产品的主次分类排队,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对企业常年生产运营、数量较大的主导产品,采用“细水长流”的方式,尽可能均匀或均匀递增地安排出产计划。

(2)在不减少全年产品品种,保证合同交货期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同一时期生产运营的品种,以扩大批量,简化生产运营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

(3)新产品、高大精尖产品、需用关键设备的产品,应尽量均匀分布,分期分批安排,以避免生产运营技术准备工作忙闲不均和关键设备负荷不匀。

3、积极影响产品需求的策略有哪些?

答:

积极影响产品需求的策略

(1)改变营销策略组合通过企业营销策略组合影响需求是企业的重要策略。

在需求量小的时期,可以通过降低产品价格、采取折扣等各种刺激、鼓励办法来增加销售量等。

(2)改变品种搭配策略在需求量高时,按企业已动员的资源组织生产;需求量低时,安排非周期产品(如季节性产品),来稳定生产设备的负荷。

(3)缓期交货策略对于订货合同规定的不能按期交货的产品,通过销售人员征得用户的同意,延期交货。

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策略,其办法是由销售人员说服用户接受一定范围变动较大的交货期,或者采用其他办法,如折扣、承担一定的罚款等。

4、项目生产的特点。

答:

项目生产的特点是:

(1)生产是单一的、一次性的,任务完成以后,一般不再重复;

(2)生产规模大,需求消耗大量的资源;(3)项目生产设备是按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或区域为单位进行布置,它们或者是按工艺模式布置,或者按定位模式布置;(4)项目任务来源与单件小批生产一样,直接来源于顾客的订单,完全按订单组织生产。

5、生产控制过程的步骤。

答:

生产控制活动是一个过程。

控制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确立标准。

确立标准就是规定控制系统所要求的平衡状态。

标准是组织目标的阐述,确立标准就是在控制之前要拟定生产运营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和前提。

(2)衡量成效。

衡量成效就是依据第一个步骤确立的标准对实际生产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评价和比较,一是实际进程与计划进度的比较;二是实际达到的成绩与计划目标的比较。

控制这个阶段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衡量的计量单位和信息质量问题。

(3)纠正偏差。

偏差就是实际结果与计划或标准之间的不符合的状况。

控制的意义就在于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解决或纠正编差,没有纠正编差的措施或行动,就没有控制。

纠正实际执行中的偏差可以看作是整个生产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也是控制职能与其他生产管理职能的结合点。

纠正编差工作的步骤是,先找出偏差出现的环节和偏差发生的原因,然后根据上述分析,或者对现行生产运营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作出重新肯定,或者修改生产运营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通过生产管理其他职能。

习题1、某种零件的制造指为50件,该零件生产计划大纲规定月计划产量为100件,每月有效工作日为25天,计划该零件的生产间隔期。

答:

平均日产量=100件/25天=4件生产间隔期=50件/4件=12.5天2、某厂生产甲种产品,第二季度计划商品产量为1000台,根据下表资料来确定各零件在各车间的投入与生产计划(产品属于大批量生产)。

件号台件数装配车间零件库加工车间毛坯库毛坯车间在制品占用量定额初预计在制品结存外销零件半成品占用量定额期初预计占用量品损失在制品占用量定额期初预计占用量销半成品毛坯占用量定额期预计占用量品损失在制品占用量定额期初预计占用量-0100000200500501000000020-02000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