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不懂就要问》完美版教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18769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不懂就要问》完美版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不懂就要问》完美版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不懂就要问》完美版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不懂就要问》完美版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不懂就要问》完美版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不懂就要问》完美版教案1.docx

《部编版《不懂就要问》完美版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不懂就要问》完美版教案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不懂就要问》完美版教案1.docx

部编版不懂就要问完美版教案部编版不懂就要问完美版教案1不懂就要问教学目标1.了解略读课的阅读方式,尝试用带着问题默读的方式来读书。

2.通过阅读课文,能了解故事主要内容,了解人物特点,并能发表对事件的看法。

3.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能说出关注的理由。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孙中.山勤奋好学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不懂就要问这个课题序号旁有个小星星?

是什么意思?

(略读课文)2.和精读课文相比,略读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没有要会写的生字,没有课后练习,课前有略读提示。

)3.指名读“略读提示”:

它告诉我们什么?

(板书:

默读、写了什么、我的看法、新鲜感的词句)4.关注课后的略读提示。

二、根据要求,默读课文1.把握文章内容。

(1)学生读书,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3)教师出示填空: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老师只让他们。

有一天,孙中.山会背了课文,就让先生。

先生,然而当先生知道孙中.山会背后,就。

孙中.山说。

2.评判事件。

(1)在古代,老师不讲,学生不能问。

所以,当孙中.山向老师提问后,有同学就问他:

你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是怎么回答的?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2)你同意孙中.山的观点吗?

(交流)(3)拓展阅读歌白尼的故事。

(文字来自学与问)(4)升华:

小时候的孙中.山,就养成了不懂就问的好习惯,真值得我们学习。

难怪他长大后能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出示图片)3.关注新鲜感的词语。

(1)哪些词句有新鲜感?

说说为什么。

(2)交流。

私塾(陌生词语:

旧时的学校)、咿咿呀呀(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

PPT出示:

厉声、糊里糊涂三、整合阅读成长的时光第38页月亮为何有圆缺1.参照不懂就要问一课的略读提示,和同桌讨论:

读主题学习图书中的月亮为何有圆缺,应该怎么读?

2.交流。

教师出示读书要求: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回答课题“月亮为何有圆缺”这个问题。

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桌交流。

3.学生根据读书要求读书。

4.交流:

课文讲了什么事?

PPT出示:

祖冲之小时候读,知道月亮有圆缺变化。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他相信了。

那月亮为什么会有圆缺呢?

祖冲之又,自己读,终于发现了月亮圆缺变化的秘密。

5.交流:

受到的教育。

(1)月亮为什么有圆缺,课文中没写。

但课文中写了祖冲之发现秘密的两个方法,你找到了吗?

(问爷爷、读书)

(2)你知道还有哪些方法也能帮助我们求得真知吗?

(观察、实践)(3)难怪孙中.山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哪!

那祖冲之说这句话了吗?

(没说,他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做的)四、作业2.发现一些大自然的秘密,通过询问和查资料等方法解决它。

板书设计不懂就要问问不懂观察弄懂读书实践3*.不懂就要问不懂就要问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背、诵、例”等13个生字。

2.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的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批评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融入情境,以疑促学1.小朋友们,谁知道孙中.山先生?

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同学们交流有关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

)今天我们来学习孙中.山先生小时候的故事,叫“不懂就要问”。

(板书课题)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

(课文里是讲谁不懂?

哪儿不懂?

要问谁?

“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鼓励学生在朗读中寻找答案。

二、新课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把生词从课文里画出来,自学生字。

2.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将课文读通顺。

3.小组交流: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小组合作学习。

(各组选一段尝试自学)5.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读准生字字音:

“诵”是平舌音,“挨圈、背”是多音字。

帮助学生把每一段课文都读得正确、流利。

四、自学课文略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合作展示。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你喜欢哪一句,读给大家听。

哪个词你很喜欢,领读一下吧!

3.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

(明确:

孙中.山当时就是害怕也要鼓起勇气,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4.质疑:

以前的小朋友为什么不敢向先生提出问题呢?

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我们提问呢?

(教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

过去私塾教育与今天教育的不同。

)5.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呢?

五、课堂总结孙中.山小时候读书刻苦,背诵非常流利,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在别人都不敢问时,孙中.山为弄清道理,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六、作业布置读名人成长故事,开读书交流会,谈谈你最崇拜哪个名人,为什么崇拜他?

板书设计:

孙中.山:

不懂就问敢于挑战3*不懂就要问这是本套教材编排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在课题序号旁用了星号标明。

课题下方的学习提示明确了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课后两个泡泡提示了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与精读课文相比,略读课文的教学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下降。

略读课文主要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迁移运用。

在正式学习课文之前,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提示,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是极为重要的。

课文讲述了少年孙中.山在私塾学习时,因为不明白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描绘的是孙中.山在先生跟前背书的情景,第二幅描绘的是孙中.山向先生提出问题后,先生和他对话的情景。

插图内容与故事内容相互对应,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1会认“诵、例”等生字,掌握多音字“背、圈”。

2初步了解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

3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地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4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1初步了解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地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教学难点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1字词教学本课的生字学习中,没有要求会写的字。

会认的字中,“背、圈”是本课要求掌握的多音字,可通过组词和字意来读准,“挨”在本课中不作为多音字讲解,但“挨打”这个词容易误读,教师在生字教学中注意强调。

“戒尺”等与私塾有关的词语,可以结合插图了解其意思。

2阅读教学课后两个学习泡泡提示了略读课文的两个学习方法,要引导学生关注并按要求进行。

初读时,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教学时,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工具书查找生字词,再读课文,圈画出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聚焦“孙中.山与众不同”这一核心观点交流体会。

3表达运用画出有新鲜感的句子,圈出自己觉得陌生的或有意思的词语,借助课文插图想想意思,并与同学简单交流自己的理解。

1准备一些与孙中.山相关的图片。

2多媒体课件。

1课时板块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提问,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县人,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期学习生活的课文。

(板书课题:

不懂就要问)3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要懂得使用工具书。

要求做到通顺、流畅地默读课文。

板块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自己不会读或者读错了的生字。

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教师要强调易读错的词语,如“糊涂”“戒尺”“挨打”。

3教学生字。

重点教读多音字“背、圈”。

可以通过生字的不同含义、选择正确读音、词语搭配来区分多音字的读音,进而加强记忆。

背:

A.biBbi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终于把这篇文章背(A)得滚瓜烂熟了。

她背(B)着一个精致的挎包在街上散步。

圈:

A.qunBjunCjun石块在水面激起一圈(A)圈波纹。

猪吃完食后乖乖地走到猪圈(C)里,懒洋洋地躺下了。

晚上,牧羊人把羊赶到羊圈(C)里圈(B)起来。

4对于本课的其他生字,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加强记忆。

如给生字和正确读音进行连线,点名让学生回答,教师再纠正。

5在教学生字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在阅读中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并说一说对这件事的看法。

课文主要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读私塾,对背诵的内容不理解,主动向先生请教的事。

看法:

我认为孙中.山先生做得对,对不懂的问题就要敢于请教。

板块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

因为孙中.山已经会背书了,可是并不懂书中说的是什么意思。

2孙中.山不懂书中的意思,他是怎么做的?

他“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希望先生能给他解答疑惑。

3想一想,孙中.山为什么要“壮着胆子”问先生问题呢?

因为先生只让学生背书,并不打算给学生讲解。

孙中.山这一问,觉得是违逆老师的指令,因此心里很紧张、害怕,怕被老师训斥。

4默读第37自然段,思考问题,并说一说令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1)当孙中.山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先生和同学们又是怎样的反应呢?

同学们:

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都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

拿着戒尺,厉声责问孙中.山。

(2)“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是什么样子的?

鸦雀无声:

形容非常安静。

这句话表示教室里一下子变得非常安静,连根针掉地上都听得见。

(3)观察文中第二幅插图,猜一猜“戒尺”是拿来做什么的?

戒尺是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的木板。

文中的先生拿着戒尺“厉声”责问孙中.山,表示孙中.山可能要挨罚了。

(4)孙中.山大胆向先生提问的结果是什么?

他挨打了吗?

为什么?

先生给大家讲解了书中的意思,大家都听得很仔细。

孙中.山没有挨打,因为他能一字不漏地背出书上的内容,说明他完成了先生交代的任务,在进一步思考后依然不能理解意思,这才提出想要知道意思的要求的。

先生也没有理由惩罚他。

5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问题:

为什么孙中.山也怕挨打,却还是要向先生提问呢?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板块四课文总结,拓展延伸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

2小结:

不懂就问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如果遇到了难题,在积极动脑思考的基础上,能够勇敢发问,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知识。

完成教材11优化创新精练对应训练。

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个道理。

在教学中,引用课外资料,加深学生对主人公的认识。

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默读课文的能力,迁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课文时,通过提问的形式,激发了学生钻研的乐趣,学生为寻找问题而认真思考,老师则从说教中解脱出来,从多层面、多角度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使之在教学进程中获得解决,这种教学的方式方法能引起学生思考,提升课堂活跃氛围,是非常可取的。

引导学生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教师应起到提点的作用,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发言时间。

课题:

3*不懂就要问主备:

熊晶晶辅备:

徐芳刘晓曼魏敏邹红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

背、圈。

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清词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2.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懂得“不懂就要问”是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不懂就要问”的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

了解孙中.山小时候是怎样勤学好问的。

突破方法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加以引导。

教学难点理解孙中.山为什么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突破方法提问引导。

启发朗读感悟孙中.山认真的态度。

教学方法教师创设情境法、引导点拨法、讲授法学生合作探究法、朗读理解法教学多媒体课件准备一课时教学内容1、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他勤奋好学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教学流程导案学案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

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简介孙中.山先生。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

揭题:

不懂就要问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课文讲谁不懂?

哪儿不懂?

要问谁?

“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1.自.由发言,全班交流。

2.齐读课题,回答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引导认读生字,词语。

2、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划划、圈圈。

读完课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

4、师范读课文。

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1.认读生字,词语。

2.自.由读文,按要求完成自学任务。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注意听新词长句,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仔细默读课文,思考:

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

划出相关的词句。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重点交流:

a、“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

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

(帮助学生区分清楚:

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或教育的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有体会到什么?

(明确:

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同时,解决孙中.山“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意思。

4、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5、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6、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

7、讨论交流:

你在平时的学习中,怎样做到勤学好问?

1.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2.思考:

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

划出相关的词句。

3.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全班交流。

4.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5.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6.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

7.讨论交流:

你在平时的学习中,怎样做到勤学好问?

四、课堂小结说说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1.自.由发言。

a、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b、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c、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能不能找一些抄下来自勉呢?

D、把课文中你认为是最打动你的句子抄写下来。

2.查阅资料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3.抄写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用以自我勉励。

4.抄写课文中你认为最打动你的相关语句。

教学反思3不懂就要问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作用和特点:

不懂就要问是三年级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它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

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精神。

它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写人不离开记事,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当时的环境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是课文突出的特点。

由教材的地位和特点决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2教学目标:

在思想品德方面: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的精神。

在知识方面: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私塾”、“吓呆”、“鸦雀无声”等词语。

在能力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教学重难点:

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道理。

二、说教法我在设计教学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设置了“以读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时,紧紧围绕“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真正尝到读的甜头。

坚持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我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直观演示、动作演示、生动语言、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

三、说学法1、看书学习的指导:

通过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朗读课文的指导:

通过对课文中一些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初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学习方法的指导:

通过小结学习自然段的方法,用迁移规律学习其他自然段,使学生弄懂学习自然段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我在教学不懂就要问前布置学生做以下预备工作:

读一读,想一想课文主要写谁的一件什么事?

再读一读,数一数这一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什么?

我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到这两点,是因为为了培养学生有预习的一般意义而且在教学中提高质量、增强密度。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从以下几点进行设计。

以情激思。

运用情感教学,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处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主动性。

1、巧妙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孙中.山先生的故事吗?

”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来了,我接着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坐端正,仔细听,并想一想:

课文除了写孙中.山;还写了谁?

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学生一听就会连忙坐好,想听想学。

这样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的兴趣也被激发了,为进一步阅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运用挂图、生动的语言、手势等贯穿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便于接受。

如在教学每一段之前都设计了一些过渡语,设疑置趣、设疑置欲,自然地过渡。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之前,我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图画,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这样把学生的思维由课堂引到了孙中.山在私垫读书的情景。

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状态,乐于学习和接受,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中,通过做一做“摇头晃脑”、“拿着”的动作表演,激发学生的情感。

以读促思。

在教学中要巧设问题,引导思考,同时要体现一个“读”字,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因此,在整节课里,我让学生在读中思疑,读中释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初读、细读、赏读,层层深入;个人读、分组读、齐读,形式多变;还要进行朗读方面的指导。

如指导学生朗读“你会背了吗?

”要读出生气而又大声的口气。

“先生,你刚才讲的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要读出诚恳、迫切的心情。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读得有滋有味,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问”启思。

1、以“问”为线索,引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在教学第三段时,首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什么?

这一自然段讲什么?

”充分调动学生各个器官,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掌握了学习自然段的方法。

在学生朗读、议论后,再引导学生理解“这样胡里胡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的意思,最后找出孙中.山的问话,并体会孙中.山的精神。

2、扣“问”的过程,比较人物言行,培养勤学好问的习惯。

因为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是通过孙中.山礼貌请问先生厉声反问孙中.山从容答问先生欣然解问同学提出疑问孙中.山笑着答问的过程表现的。

因此,在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对孙中.山、先生、同学三者对“问”的态度的比较,抓好描绘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词的理解,体会孙中.山勇于提问题,不懂就问的好品质。

3、抓“问”的因果,巧设课堂练习。

在学生初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抓“问”的因果,巧设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

如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孙中.山壮着胆子问先生是因为。

先生厉声反问孙中.山是以为,后来收起戒尺是因为,结果先生答应了孙中.山的要求,他讲得,大家听得。

渗透德育。

语文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本人也意识到思想教育不是呆板进行,应顺其自然,渗透在教学之中。

因此,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平时待人要有礼貌,勤学好问。

在总结全文时,我还年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通过讨论,让学生各抒已见,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懂得“不懂就要问”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