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练习题53 精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02473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练习题53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练习题53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练习题53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练习题53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练习题53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练习题53 精品.docx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练习题53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练习题53 精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练习题53 精品.docx

最新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4知识点练习题53精品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知识点一 原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如图L411所示的装置中,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

图L411

2.在如图L412所示的水果电池中,外电路上的电流从X电极流向Y电极。

若X为铁,则Y可能是(  )

                

图L412

A.锌B.石墨

C.银D.铜

3.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H2SO4(aq)+BaCl2(aq)===BaSO4(s)+2HCl(aq) ΔH<0

B.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0

C.4Fe(OH)2(s)+2H2O(l)+O2(g)===4Fe(OH)3(s)ΔH<0

D.3Cu(s)+8HNO3(aq)===3Cu(NO3)2(aq)+2NO(g)+4H2O(l) ΔH<0

4.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

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

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D.电流流出的一极为正极

5.铜锌原电池(如图L413)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L413

A.正极反应为Zn-2e-===Zn2+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知识点二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6.在等质量且过量的两份锌粉a、b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下列各图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图L414

7.把A、B、C、D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

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极减轻;B、D相连时,B为正极。

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

A.A>B>C>DB.A>C>B>D

C.A>C>D>BD.B>D>C>A

8.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L415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图L415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9.有如图L416所示的两个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L416

A.A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为Mg-2e-===Mg2+

B.Mg在A池中为负极,在B池中为正极

C.B池中电子的流向:

Mg→Al

D.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A池溶液的pH会增大

10.如图L417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所列M、N、P物质,其中正确的是(  )

A,锌,铜,稀硫酸溶液

B,铜,铁,稀盐酸溶液

C,银,锌,硝酸银溶液

D,锌,铁,硝酸铁溶液

11.按图L418装置实验,若x轴表示流出负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应表示(  )

 

图L418

①c(Ag+) ②c(NO

) ③a棒的质量 ④b棒的质量

⑤溶液的质量

A.①③B.③④

C.①②④D.②

12.一个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

A

B

C

D

正极

Zn

Cu

Cu

Zn

负极

Cu

Zn

Zn

Cu

电解质溶液

CuCl2溶液

H2SO4溶液

CuSO4溶液

CuCl2溶液

13.控制合适的条件,将反应2Fe3++2I-

2Fe2++I2设计成如图L419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图L419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14.由锌片、铜片和200m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如图L4110所示。

图L4110

(1)原电池的负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当在铜片上放出1.68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H2SO4恰好消耗一半。

则产生这些气体的同时,共消耗________g锌,有________个电子通过了导线,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设溶液体积不变)。

15.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案。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有关实验项目:

方案Ⅰ:

有人提出将大小相等的铁片和铜片,分别同时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据此确定它们的活动性。

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Ⅱ:

有人利用Fe、Cu作电极设计成原电池,以确定它们的活动性。

试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原电池装置图,标出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Ⅲ: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再设计一个验证Fe、Cu活动性的简单实验方案(与方案Ⅰ、Ⅱ不能雷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 原电池

1.B [解析]A、C项中电极与电解质溶液之间不发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D项Zn与CuSO4溶液直接发生置换反应,不能形成原电池,无电流产生;B项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能产生电流。

2.A [解析]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由已知条件知电子由Y电极流向X电极,因此Y电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故Y电极只能为选项中的锌。

3.A [解析]凡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能设计成原电池,A项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

4.C [解析]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5.B [解析]Zn是负极,A项错误;电池总反应和没有形成原电池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同,B项正确;根据闭合回路的电流方向,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C项错误;在盐桥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D项错误。

6.B [解析]由于锌过量且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最终生成氢气的量相同;但在a中Zn置换出CuSO4中的Cu,构成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

7.C [解析]金属组成原电池,相对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作负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

负极被氧化,质量减轻,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有物质析出,由题意得活动性A>B、A>C、C>D、D>B,故正确答案为C。

8.C [解析]因乙杯中锌片和铜片没有接触,故不能构成原电池,A、B皆错;因甲烧杯中Zn、Cu用导线连接后构成原电池,加快了Zn的溶解,故D错;又因两杯中的Zn都能与稀H2SO4反应产生H2而消耗H+,故C正确。

9.C [解析]判断原电池正负极,除考虑活泼性还要注意电解质溶液对正负极的影响。

对于稀硫酸来说,镁是比铝更活泼的金属;但对于氢氧化钠溶液来说,铝是比镁更活泼的金属,所以A池中镁是负极,B池中铝是负极,B对;A池中电极反应为Mg-2e-===Mg2+,A对;B池中电子流向为Al―→Mg,C项错。

A池中正极2H++2e-===H2↑,随着反应的进行,c(H+)减少,pH增大,D对。

10.C [解析]本题通过电极变化来确定电极,N棒变细,即N极上发生氧化反应,N棒金属较活泼,排除A、D项,由M棒变粗,可知B项不正确。

11.D [解析]在这个原电池中,负极:

Fe-2e-===Fe2+,正极:

Ag++e-===Ag,使a棒减轻b棒增重,溶液中c(NO

)不变,溶液的质量减轻。

12.C [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的组成。

活泼金属为负极,且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13.D [解析]反应开始后,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I--2e-===I2,为氧化反应,A说法正确。

甲中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Fe3++2e-===2Fe2+,Fe3+被还原,B正确。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正确。

电流计读数为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I2被还原,乙中的石墨电极为正极,D错误。

14.

(1)Zn-2e-===Zn2+ 2H++2e-===H2↑

(2)由Cu极流向Zn极

(3)4.875 9.18×1022 0.75mol·L-1

[解析]产生0.185molH2,通过0.185mol×2=0.15mol电子,消耗0.185molZn和0.185molH2SO4。

所以m(Zn)=0.185mol×65g·mol-1=4.875g,N(e-)=0.15mol×6.02×1023mol-1=9.18×1022,c(H2SO4)=

=0.75mol·L-1。

15.方案Ⅰ:

Fe+2H+===Fe2++H2↑

方案Ⅱ:

 2H++2e-===H2↑ Fe-2e-===Fe2+

方案Ⅲ:

把铁片插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铁片表面是否生成红色物质(合理即可) Fe+Cu2+===Cu+Fe2+

[解析]比较或验证金属活动性的方案有很多,可以利用金属与酸反应的难易来判断或验证,也可利用原电池原理(负极是较活泼的金属),也可利用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来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