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选择题本科学生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98103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论选择题本科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概论选择题本科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概论选择题本科学生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概论选择题本科学生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概论选择题本科学生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概论选择题本科学生版.docx

《概论选择题本科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论选择题本科学生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概论选择题本科学生版.docx

概论选择题本科学生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单项选择题

1、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18大大会做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前进,为(A)而奋斗》的报告。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实现现代化

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集中解决的“四风”问题是(A)  

A、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B、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命令主义  

C、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奢靡之风  

D、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地方保护主义  

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B)

A、党的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

D、抗日战争时期

4、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是(B)

A、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

C、哲学体系的构建完成 

D、领导权问题的确定

5、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句话作了科学解释的著作是(A)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论联合政府》

C、《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A)

A、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实事求是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理论联系实际

7、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C)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争取外援

 

8、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

A、瓦窑堡会议

B、六届七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9、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B)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10、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是在(B)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11、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B)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D、社会主义本质论

12、全面阐述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内容的会议是(C)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13、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D)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14、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是党的(D)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是在(B)

A、1997年10月

B、2000年2月

C、2001年7月

D、2002年11月

16、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B)

A、保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C、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

D、坚持与时俱进

17、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核心在(A)

A、保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C、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

D、坚持与时俱进

18、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B)

A、保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与时俱进

C、坚持执政为民

D、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

19、“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D)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B、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0、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

A、党的十四大

B、建党80周年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21、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A)

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2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C)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23、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是(B)

A、实事求是

B、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C、反对教条主义

D、与时俱进

24、中国共产党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总结和思想结晶是(D)

A、五个“统筹”

B、西部大开放战略

C、“三步走”战略

D、科学发展观

25、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A)

A、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

B、以人为本

C、可持续发展

D、全面协调发展

2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标准

27、创新包括:

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处于领先地位的是( D)

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 

D、文化创新 

D、理论创新

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A)

A、党成立以来经验的总结

B、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C、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D、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 D)

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党如何巩固执政地位的问题

D、党如何保持先进性的问题

31、党和国家工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D )

A、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B、增强社会国家的综合国  

C、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2、中国共产党全部奋斗目标的最高目标是(D )

A、不断促进生产力

B、不断推进生文化的发展

C、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

D、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3、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 C)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D、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34、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是他强调(A )

A、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

B、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   

C、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解放思想

D、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3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重要品质是(C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开拓进取

3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D)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37、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是(D )

A、尊重事实

B、与时俱进

C、尊重实践

D、解放思想

38、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 A)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与时俱进 

C、创新

D、实事求是

39、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两者统一于( A)

A、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B、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C、“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0、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 )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1、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大力发展生产力

C、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D)

A、生产资料为社会占有

B、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C、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3、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B)

A、精髓

B、核心内容

C、思想基础

D、根本点

44、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经是(B)

A、革命

B、改革

C、阶级斗争

D、政治运动

45、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D)

A、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生产力高度发达

4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B)

A、消灭剥削

B、发展生产力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现共同富裕

47、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条件是(C)

A、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B、提高劳动者素质

C、大力发展生产力

D、坚持改革开放

48、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C)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左”和右的矛盾

49、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D)

A、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达到共同富裕

50、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党的(C)

A、十一大

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一届六中全会

51、认清中国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的(A)

A、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B、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

C、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

D、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国际环境

5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B)

A、以阶段斗争为纲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53、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D)

A、人口多,耕地少

B、自然资源贫乏

C、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

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4、我国将长期处于(B)

A、人民生活的小康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D、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渡时期

55、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大约需要(B)

A、五十年

B、一百年

C、二百年

D、三百年

5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B)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5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D)

A、社会主义的起始阶段

B、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C、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

5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C)

A、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完全实现

C、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人民温饱生活的实现

59、从社会性质上看,我国社会是(D)

A、前资本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60、从社会发展程度上看,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处于(C)

A、准备阶段

B、建成阶段

C、初级阶段

D、高级阶段

61、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明确概括的是在(B)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6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6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C)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现现代化

知识点:

第2专题

6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C)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B、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65、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C)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

B、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中等发达的现代化国家

66、邓小平指出,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C)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三个有利于”

67、四项基本原则是(B)

A、强国之路

B、立国之本

C、组织保证

D、政治需要

68、改革开放是(A)

A、强国之路

B、立国之本

C、组织保证

D、权宜之计

69、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提供(A)

A、政治保证

B、组织保证

C、思想保证

D、发展动力

7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C)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7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统一于(D)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

B、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C、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72、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D、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动摇

73、改革是发展的(A)

A、动力

B、目的

C、前提

D、方向

74、发展是改革的(B)

A、动力

B、目的

C、前提

D、方向

75、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C)

A、动力

B、目的

C、前提

D、方向

76、当前我国改革的性质是(C)

A、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

B、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完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经济模式的自我完善

77、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D)

A、基本矛盾

B、基本方针

C、基本路线

D、基本纲领

7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C)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A)

A、党的基本路线的展开

B、党的基本路线的组成部分

C、党的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

D、党的基本路线的概括

81、邓小平第一次比较明确地使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的时间是在(A)

A、1986年

B、1987年

C、1992年

D1995年

82、党的基本纲领的提出是(A)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贡献。

A、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

B、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

C、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

D、第一、二、三代

8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

A、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企业占有之间的矛盾

D、人们的需求愿望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84、党的基本纲领形成的必要的思想基础是(A)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

C、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

D、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

8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产生阶段是指(A)

A、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六中全会

B、十二届六中全会到十三大

C、十三大到十四大

D、十四大到十六大

8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阶段是指(B)

A、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六中全会

B、十二届六中全会到十三大

C、十三大到十四大

D、十四大到十六大

8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丰富发展阶段是指(C)

A、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六中全会

B、十二届六中全会到十三大

C、十三大到十四大

D、十四大到十六大

8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全面拓展阶段是指(D)

A、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六中全会

B、十二届六中全会到十三大

C、十三大到十四大

D、十四大到十六大

89、1984年,党把实行对外开放确定为(A)。

A、基本国策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

D、发达社会主义的政策

90、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A)。

A、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B、解放思想新时期

C、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

D、求真务实历史新时期

91、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在(D)。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1992年南方谈话

9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B)。

A、完全适应

B、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C、完全不适应

D、有点适应有点矛盾

93、在全面改革中,重点是(D)

A、政治体制改革

B、科技体制改革

C、教育体制改革

D、经济体制改革

94、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应该是(D)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95、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从根本上说是(D)

A、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要求

B、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D、生产社会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

96、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要实施的战略是(A)

A、以质取胜

B、以量取胜

C、以价取胜

D、以速度取胜

97、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C)

A、吸收外资

B、引进先进技术

C、扩大出口

D、扩大进口

98、我国现阶段对外技术交流的重点是(C)

A、技术出口

B、技术合作

C、技术引进

D、技术咨询

99、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C)

A、社会制度竞争

B、市场的竞争

C、经济资源竞争

D、劳动力的竞争

100、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D)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101、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c)

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102、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c)

A、1999年12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2月

D、2002年12月

103、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c)

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

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

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

10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C)

A、使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

B、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利用国际分工

105、我国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C)

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B、依赖外国,崇洋媚外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自力更生与依赖外国并重

106、(D)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

A、发展

B、改革

C、速度

D、稳定

107、(A)是兴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A、改革开放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科学发展观

D、四项基本原则

108、(B)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

D、发展

109、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C)

A、阶级矛盾

B、敌我矛盾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10、“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

11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C)

A、革命的阶级斗争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改革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1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格局所呈现的特点是(B)

A、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

D、沿海、周边、内地

113、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C)

A、发展

B、创新

C、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战略是(D)

A、国内国际两种市场相结合

B、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C、全面开放、兼顾内外

D、“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115、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全面开放新阶段的是(D)

A、兴办经济特区

B、开放浦东新区

C、大出口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6、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B)

A、对抗性矛盾

B、非对抗性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敌我矛盾

117、四项基本原则不包括(C)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实事求是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18、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A)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19、改革的目标是(A)

A、建立市场经济

B、建立民主政制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建立充满活力的国有企业

120、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进行完整系统论述的文章是(B)。

A、《论人民民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