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二中高三语文周考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95456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宁二中高三语文周考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普宁二中高三语文周考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普宁二中高三语文周考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普宁二中高三语文周考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普宁二中高三语文周考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宁二中高三语文周考五.docx

《普宁二中高三语文周考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宁二中高三语文周考五.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宁二中高三语文周考五.docx

普宁二中高三语文周考五

普宁二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试题(周考五)

命题人:

庄绿涵审题人:

陈俊池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礼仪本身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

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在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大量西方文化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的冲击。

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地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探讨和思考的话题。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必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

在中西礼仪的融合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陷入两个误区。

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

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

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鹜,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

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

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

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因为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

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

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

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

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

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

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

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

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

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

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文化施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

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

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

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

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地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来进行统一。

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地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

    (《文化纵横》2013年2月)

1.关于礼仪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量西方文化涌进,西方礼仪文化不断冲击并促使中国的礼仪文化进入了一个纵向传承与横向融合的虽快时期。

  B.强大的实力、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及其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使得西方礼仪基本可通行当今国际。

  C.我们民族的礼仪文化没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与西方的差距难以弥补,是因为我们民族没有虔诚的宗教信仰。

  D.礼仪是社会文明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一个社会如果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就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

2.对中西方礼仪的差异与融合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不断探讨和思考保护中国传统礼仪及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地融合的话题,认识到二者必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的人越来越多。

  B.拿西方礼仪取代我们的传统礼仪和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是中西礼仪融合过程中国人盲目热衷于西方而陷入的两个误区。

  C.当前中国在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中体现更多的是借鉴西方,我们借鉴其形式容易,从形式上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也不难。

  D.当前,中国已经能够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并将二者有效融合,建立适合本民族的礼仪文化体系、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指日可待。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当前部分青年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这些青年丧失了民族自尊,淹没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

  B.我们要想建立起自信和优越感,确立我们的感染力,不仅要借鉴西方礼仪的形式,更要借鉴其内在灵魂。

  C.礼仪文化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最具民族代表性,民族的复兴不仅是一种文化的复兴,更是实力的复兴。

  D.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任重道远,只有别人认同了我们的礼仪文化,我们的礼仪文化才能真正施行于世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

该博文史,有筹略。

少与太宗友善,太宗礼遇尤重,常令出入卧内。

时突厥新与中国和盟,政教紊乱,言事者多陈攻取之策。

太宗召无忌问曰:

“北番君臣昏乱,不违旧好,便失攻昧之机;取乱侮亡,复爽同盟之义。

二途不决,孰为胜耶?

”无忌曰:

“今务在戢兵,待其寇边,方可讨击。

且按甲存信,臣以为宜。

”太宗从无忌之议。

突厥寻政衰而灭。

或有密表称无忌权宠过盛,太宗以表示无忌,无忌深以盈满为诫,太宗曰:

“朕之授官,必择才行,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故委之台鼎。

”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犹疑不决。

无忌曰:

“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

召问百僚,必无异辞。

若不蹈舞同音,臣负陛下万死。

”于是建立遂定。

高宗即位,尝谓公卿:

“朕开献书之路,冀有意见可录,比者上疏无可采者。

”无忌对曰:

“言事者率其鄙见,然须开此路,冀时有谠言,如或杜绝,恐下情不达。

”帝将立武氏为皇后,无忌屡言不可,许敬宗又屡申劝请,无忌尝厉色折之。

显庆四年,许敬宗称李巢与无忌交通谋反,帝令敬宗鞠之。

敬宗曰:

“无忌威能服物,智能动众,必为宗庙深忧,诚愿陛下断之,不日即收捕。

”帝泣曰:

“后代良史道我不能和其亲戚,使至于此。

”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帝竟不亲问,惟听敬宗诬构之说,遂去其官爵。

敬宗寻遣袁公瑜重鞫无忌反状,公瑜逼令自缢而死,籍没其家。

(节选自《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务在戢兵          戢兵:

用兵打仗。

B.无忌深以盈满为诫    盈满:

骄盈自满。

C.于是建立遂定        建立:

确立储君。

D.籍没其家            籍没:

登记没收。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

 B.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

 C.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

D.敬宗曰/汉文帝明主/薄昭有大勋/于后惟坐杀人/文帝令朝臣丧服就宅/哭而杀之/良史不以为失/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孙无忌深受太宗信任。

他年轻时就和太宗关系密切,能出入太宗卧室;大臣密奏他权势过盛,太宗将奏章拿给他看。

 B.长孙无忌敢于直言。

太宗立储君时犹疑不决,长孙无忌表明自己的态度,认为晋王仁孝;高宗想立武氏为皇后,他多次明确反对。

C.长孙无忌见识过人。

他反对背盟攻击突厥,结果使突厥不战而亡;高宗认为上书献策没有可采纳的,长孙无忌则认为应坚持开启言路。

D.长孙无忌结局悲惨。

高宗听信了许敬宗的诬陷,长孙无忌被免去官爵;许敬宗还指使人以谋反罪名审讯他,逼迫他自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之授官,必择才行,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故委之台鼎。

(2)言事者率其鄙见,然须开此路,冀时有谠言,如或杜绝,恐下情不达。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据记载,戴叔伦晚年在抚州时曾被诬拿问,后得昭雪。

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刺史时期。

8.诗的前四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说明。

(5分)

 

9.结尾“明日又逢春”一句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句1分,共6分)

(1)自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听众的神情,江心的秋月写琵琶曲妙绝入神的诗句是“,。

(2)李商隐在《锦瑟》中化用典故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诗句是“,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用比喻突出小溪曲折、蜿蜒特点的语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选择

[英国]罗伯特·库克

“有钱是多么快活!

”坐在茶几旁的肖夫人,当她拿起古色古香的精细的银茶壶倒茶时,心里也许是这样想的。

她身上的穿戴,屋里的陈设,无不显示出家财万贯的气派。

她满面春风,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由此而认定她是个轻浮的人,却是不公平的。

“你喜欢这幅画,我很高兴,”她对面前那位正襟危坐的年轻艺术家说,“我一直想得到一幅布吕高尔的名作,这是我丈夫上星期给我买的。

“美极了!

”年轻人赞许地说,“你真幸运。

”肖夫人笑了,那两条动人的柳眉扬了扬。

她的双手细嫩而白,犹如用粉红色的蜡铸成似的,把那只金光灿灿的戒指衬得更加耀人眼目。

她举止娴静,既不抚发整衣,也不摆弄小狗或者茶杯。

她深深懂得,文雅能给予人一种感染力。

“幸运?

”她说,“我并不相信这套东西,选择才是决定一切的。

”年轻人大概觉得,她将富有归于选择两字,未免过于牵强。

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很有分寸地点点头,让肖夫人继续说下去。

 “我的情况就是个明证。

 “你是自己选择当有钱人的啰?

”年轻人多少带点揶揄的口吻。

 “你也可以这样说。

十五年前,我还是一个拙笨的学生……”肖夫人略微停停,故意给对方说点恭维话的机会。

但年轻人正在暗暗计算她在学校里呆的时间。

   “你看。

”肖夫人继续说,“我那时只知道玩,身上又有一种叫什么自然美的东西,却有两个年轻人同时爱上了我。

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会爱上我。

 年轻人似乎已横下心不说任何恭维的话,但也没有流露出丝毫烦躁的神色,虽然一直在考虑如何将谈话引到有意义的话题上去。

他太固执了,怎么也不肯逢迎。

 “两个当中,一个是穷得叮当响的学艺术的学生,”肖夫人说,“他是个浪漫可爱的青年。

他没有从商的本领,也没有亲戚的接济。

但他爱我,我也爱他。

另外的一个是一位财力显赫的商人的儿子。

他处事精明,看来前程未可限量。

如果从体格这个角度去衡量,也可称得上健美。

他也像那位学艺术的学生一样倾心于我。

 靠在扶手椅上的年轻人赶忙接住话茬,免得自己打呵欠。

 “这选择是够难的。

”他说。

  “是的。

要么是家中一贫如洗,生活凄苦,接触的尽是些蓬头垢面的人。

但这是罗曼蒂克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要么是住宅富丽堂皇,生活无忧无虑,服饰时髦,嘉宾盈门,还可到世界各地旅游,一切都应有尽有……要是能两全其美就好了。

肖夫人的声调渐渐变得有点伤感。

“我在犹豫不决的痛苦中煎熬了一年,始终想不出其他办法。

很清楚,我必须在两人当中作出选择,但不管怎样,都难免使人感到惋惜。

最后……”肖夫人环视了一下她那曾为一家名叫《雅致居室》的杂志提供过不少照片的华丽的客厅。

“最后,我决定了。

就在肖夫人要说出她如何选择的这相当戏剧性的时刻,外面进来了一位仪表堂堂的先生,谈话被打断了。

这位先生,不但像一位时装展览的模特儿,而且像一幅名画里的人物,他同这里的环境十分协调。

他吻了一下肖夫人,肖夫人继而将年轻人介绍给她的丈夫。

他们在友好的气氛中谈了十五分钟。

肖先生说,他今天碰见了“可怜的老迪克·罗杰斯”,还借给他一些钱。

“你真好,亲爱的。

”肖夫人漫不经心地说。

肖先生稍坐了一会儿就出去了。

“可怜的迪克·罗杰斯,”肖夫人喟然叹道,“我料你已猜到了,那就是另外的一个。

我丈夫经常周济他。

“令人钦佩。

”年轻人略略地说,他想不出更好的回答。

他该走了。

“我丈夫经常关照他的朋友,我不明白他哪来这么多时间。

他工作够忙的。

他给海军上将画的那幅肖像……”

“肖像?

”年轻人十分惊讶,猛然从扶手椅上坐直了身子。

“是的,肖像。

”肖夫人说,“哦,我没有说清楚吧?

我丈夫就是那位原来学艺术的穷学生。

我们现在喝点东西,怎么样?

年轻人点点头,似乎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肖夫人学生时代的两个追求者,一个是穷困的学艺术的学生,一个是富有的显赫商人的儿子,在对比中,前者代表了现实,后者暗指浪漫。

B.年轻人认为肖夫人“幸运”,肖夫人却相信“选择”,话不投机,气氛不够和谐,但年轻人并没有多说什么,表现出他的礼貌和艺术气质。

C.人的动作、行为往往可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这篇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年轻人厌倦、掩饰和意外、惊讶的心理。

D.肖夫人的举手投足给了“年轻人”一个印象,使他甚至也使读者误解了肖夫人年轻时的选择,这实际上是小说作者“无心插柳柳成荫”。

E.小说的情节起伏有致,作者先娓娓叙写肖夫人与年轻人交谈的情形,接着与她谈年轻时的选择,到“最后,我决定了”,把情节向高潮推进。

(2)文中的肖先生虽然只有一句不完整的台词,只有一个朦胧的影像,但他却是这篇小说要着力塑造的主人公。

结合相关内容,简析这一人物形象。

(6分)

(3)文中多次描写肖夫人家的客厅和夫妻二人的衣饰,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6分)

(4)关于这篇小说作者对主人公肖夫人的态度,有人认为是肯定、赞美,有人认为是否定、讽刺,你认为呢?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记住北大有个叫王瑶的教授

钱理群

王瑶教授去世,我们弟子献了一副挽联:

“魏晋风度,为人但有真性情;五四精神,传世岂无好文章。

”我们把先生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

鲁迅对魏晋风度有个概括,就是“清峻、通脱”。

鲁迅也说:

“我有时候很峻急,有时候很随便。

”因此可以说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

先生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也有鲁迅式的清醒、冷峻,敢于直面现实。

先生说他“出语多谐”,面对那个时代严酷的事实,他却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这表现了一种心态,即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

先生这种危难中的坦然,给人的印象是难忘的。

他去世后,林庚曾撰文回忆他在文革时的表现:

他们都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并且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以示“斯文扫地”。

林庚说我们都觉得非常窘迫、难堪,但王瑶却泰然处之,他“游刃有余,如入无人之地,穿过无数杂乱的脚下,就这么不急不慢地一路扫去”。

先生从来不给我们上课,第一次见面就打招呼说,你们平时没事不要来找我,一个星期只准去我家一次。

我们一般都是下午四点以后去跟他闲聊,想到什么就谈什么:

政治、思想、文化、人生等等,很少谈学术。

他平时对我们放任不管,一入学开一个书单,你怎么读、怎么弄他通通不问。

其实这个放任不管,我倒觉得正是抓住了学术研究的特点。

学术研究是个人独立的自由的精神劳动,因此它从根底上就应该是散漫的。

散漫,并不是无所事事,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有志于学术的学生,学术研究是他内在生命的需要,根本不需要督促,看起来他在闲荡,读闲书,其实总在思考。

看起来漫不经心,其实是潜入生命与学术的深处,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

这是不能管的,更不能乱管。

搞学术就是得无为而治,先生深谙无为而治的奥妙。

但关键时候,先生也会点醒你,一点就让你终生难忘。

在学术上,他只抓毕业论文,而且先要求学生提出两个论文选题,向他汇报设想,然后他给定一个题目,并点醒你做这个题目应该注意什么。

比如我当初毕业论文就准备了两个题目:

一个写鲁迅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艺术世界;另一个是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

先生听了我的汇报以后说,你的第一个题目很有新意,但你自己还没有想清楚,短时间内也不容易想清楚,在不成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急于写成论文,会有很多漏洞,答辩时很可能通不过,反而糟蹋了这个题目,不如存放起来,多酝酿几年以后再做,一做就把它做好。

于是就定了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

更重要的,是先生给我们思想上的点醒,治学态度、人生道路上的启迪。

先生曾经找我谈话,告诫我“不要急于发表文章”。

他说:

“我知道,你已经三十九岁了,你急于想在学术界出来,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

但是,我劝你要沉住气,我们北大有个传统,叫作‘后发制人’。

有的学者很年轻,很快就写出文章来,一举成名,但缺乏后劲,起点也就是终点,这是不足效法的。

北大的传统是强调厚积薄发,你别着急,沉沉稳稳地做学问,好好地下功夫,慢慢地出来,但一旦出来就一发不可收,有源源不断的后劲,这才是真本事。

我研究生毕业留校以后,先生又找我谈了一次话,使我终身受益。

他说:

“你现在留校了,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因为你在北大,这样,你的机会就非常多,但另一方面诱惑也非常多,你的头脑要清醒,要能抵挡住诱惑。

很多人会约你写稿,要你做这样那样的有种种好处的事,你自己得想清楚,哪些文章你可以写,哪些文章你不可以写,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你要心里有数,要学会拒绝,不然的话,在各种诱惑面前,你会晕头转向,看起来什么都做了,什么都得了,名声也很大,但最后算总账,你把最主要的,你真正追求的东西丢了,你会发现你实际上是一事无成,那时候就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现在仔细想想,先生的师训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概括地说就是“沉潜”二字。

要沉得住,潜下来,沉潜于学术的深处,生命的深处:

这是做学问与做人的大境界。

而急功近利,浮躁虚华,是做学问、做人的大敌。

我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唯一可取之处,也是可以告慰先生的,就是我一直牢记师训,并身体力行。

我从1960年大学毕业就雄心勃勃想做一个学者,直到1985年,才开始发出自己的独立的声音。

可以说做了二十五年的准奋,练了二十五年的内功,我的治学之路、人生之路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很艰苦,但也很充实,没有虚度。

(选自2011年11月5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王瑶教授曾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对此,他坦然处之,一点也不觉得窘迫难堪,这种危难中的坦然自如令人感叹。

B.王瑶教授认为那些一举成名之后就缺乏后劲的年轻学者没有真本事,他批评已经三十九岁的钱理群急功近利,违背了北大厚积薄发的传统。

C.王瑶教授基于对学生情况的深入了解,否定了作者为毕业论文准备的前一个题目,而建议他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

D.钱理群是王瑶教授的学生,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侧面描写了王瑶对自己一生的深远影响,更显得真实可信。

E.本文追忆了王瑶教授峻急通脱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在经济繁荣和变革的年代,面对着种种诱惑,记住王瑶教授是很有意义的。

(2)王瑶教授的弟子为什么把他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

请简要分析。

(6分)

(3)王瑶教授指导学生的方法很特别,文本中有哪些体现?

请简要概括。

(6分)

(4)作者把王瑶教授的师训概括为“沉潜”二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沉潜”作用的理解。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真正的君子不像那些的伪君子,害了人还要往自己的脸上涂脂抹粉。

②体验式德育教育注重自我体验与反思,这种方式比起地说教更易于学生接受。

③古人论文,讲究气贯长虹,力透纸背;今人为文亦应有丹田之气,不可。

A.道貌岸然装腔作势一本正经

B.道貌岸然一本正经装腔作势

C.一本正经装腔作势道貌岸然

D.一本正经道貌岸然装腔作势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七大工程”,无一不是为了增加公共产品的有效投资,以满足人们快速增长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B.央视春晚好不好看,在于节目内容能否深刻、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还在于有一些能让观众留下鲜明印象的语言类节目。

C.元宵节前后,学生、务工人员集中返程,全国铁路迎来节后新一轮客流高峰,仅3月5日发送旅客635.2万人次,同比增长0.6%。

D.周迅在电视剧《红高粱》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气,加上曾经的作品中透露出来的鬼气、仙气,更是将她的演技地位继续稳稳地被锁定。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社会情绪能力”是继“情商”之后,目前国际上脑研究的前沿课题和热点。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

,。

过去我们认为,这些问题说教就可以解决,但其实不然,这些都与脑的发展基础相关。

①人的智商一直是可以完善、可以发展的

②而智商的高低,至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而不至于毁灭你的生活

③只要你不断学习,知识就会长进,智商就会提高

④你过得快不快乐,都取决于这五个方面

⑤但社会情绪能力是决定人一生幸福的关键

⑥社会情绪能力包括正确地评价自己、能了解别人的情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五个方面

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③②⑤⑥④

C.⑥②③⑤④①D.⑥④⑤①③②

16.下面是关于“匠人与大师”的一段文字。

请根据上下文,补写横线处的内容。

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语句通顺,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叫某人为“匠人”,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

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

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因此可以说:

①    。

另外,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

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

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

大师则②    。

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

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

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 ③    。

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

17.阅读下面的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不得出现数字)(5分)

晚间十点档最受欢迎的五类电视节目数据统计表

 

影视

科普

体育

新闻

综艺

播出比重

19.5%

14.6%

13.7%

15.5%

9.7%

收视比重

21.5%

8.5%

15.1%

19.7%

23.4%

(1)比较五类电视节目的播出和收视比重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不超过35)

(2)对此结论你有何看法?

请简要阐述。

(不超过50个字)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辆旅游大巴进入山区,一对情侣被窗外的美景吸引,便招呼司机停车。

他们下车后,大巴继续前行。

就在这对情侣欣赏山景时,前方轰隆一声巨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