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认知过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686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认知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二讲认知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二讲认知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二讲认知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二讲认知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讲认知过程.docx

《第二讲认知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认知过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讲认知过程.docx

第二讲认知过程

《心理学》第二讲认知过程

考点精讲

一、感知

(一)感觉和知觉

1.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最初来源。

2.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因此,常将二者统称为“感知”。

(二)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1.感觉的分类

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从感觉器官的角度划分

内部感觉:

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

(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即波长为380-780纳米的电磁波;引起听觉的适宜刺激频率为16-20000赫兹的声波。

2.知觉的分类

(1)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如日升月落、昼夜交替、呼吸心跳等。

(2)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和远近等特性的知觉。

(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一般分为真动知觉、似动知觉(影视原理)、运动幻觉(包括诱动运动和自主运动)。

(4)错觉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只要产生错觉的条件存在,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错觉的。

例:

古诗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描写的心理现象就是时间错觉。

(三)感受性及其变化的规律

1.感受性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分析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例如,人们对暗的适应,是视觉感受性的提高。

(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限

刚刚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

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即:

E=1/R(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受阈限)

(3)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对差别感觉阈限的感受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也成反比例关系。

K=△I/I(△I为刺激物的变化量,I为原刺激量,K为韦伯常数)

这就是韦伯定律。

(研究证明,只是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

费希纳定律:

S=K㏒R(S指心理量,R指物理量,K是一个常数,不同的感觉道的K值不同。

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刺激的强度按对数级增长,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却按算术级数在增长。

2.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感觉的基本规律)

(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嗅觉的适应。

又如,暗适应、明适应等。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前者如黑皮肤的人穿白衣服显得白;后者如吃糖之后再吃药,显得药更苦。

(3)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分析器在其他分析器的影响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如美味需要味觉和嗅觉甚至视觉的合作。

(4)后像(感觉后效)

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效。

在各种感觉中,痛觉后效特别显著,视觉的后效也很显著。

视觉的后效即是视觉后像。

此外,还有联觉现象等。

如,听见花开的声音。

又如,红黄橙往往使人产生暖的感觉,青绿蓝使人产生冷的感觉。

(四)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有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人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同一的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如,观看熟悉人的漫画,虽然被“歪曲丑化”,但我们会立即识别。

又如,窥一斑而知全豹。

2.知觉的选择性

人们进行知觉时,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

这种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的特性即是知觉的选择性。

(如,黑板上的白字,白字为知觉的对象,黑板称为了背景。

3.知觉的理解性

在感知当前事物的时候,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们,并用词把它们标志出来,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如熟练的工人,从机器运转声中能辨别出是否有故障。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如你熟悉的人,无论他如何乔装打扮,通常你能立即辨认。

(五)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

(1)对比律:

根据感知对刺激强度依存性的规律,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人们清楚地感知到。

教师的音量、板书、图文等应适量、适度、清晰。

(2)运动律:

根据相对静止背景上的运动对象易被知觉的规律,教师在直观教学中应多采用活动教具,设法使教具变静为动。

(3)组合律:

根据知觉的组合律,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而被我们清晰地感知。

教师的讲课、朗读抑扬顿挫应适当。

(4)协同律:

感知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这就要求在直观教学过程中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对象,动员学生多种分析器参加活动。

如,眼看、口说、脑思、手动并举。

2.运用感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思维的知觉”。

观察的品质主要有:

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2)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培养观察的全面性

(3)教育学生在观察前做必要的知识准备,向学生明确地提出具体的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

(4)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善辩多思,发展其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5)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和总结

二、注意

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点。

注意是心灵的门户,但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

2.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

(2)保持功能:

即使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

(3)调节和监督功能:

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方向或目标进行。

3.注意的分类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而且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无意注意。

影响无意注意的客观因素有:

刺激物的强度、对比度、新异性、运动和变化;

影响无意注意的主观因素有:

人本身的状态,如知识的结构和知识水平、精神状态、需要和兴趣等。

(2)有意注意

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叫做有意注意。

保持有意注意是有条件的:

a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

b合理组织活动。

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

c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d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外界的刺激物、机体的某些状态(如疾病、劳累等)、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等都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要采取措施排除干扰。

e过去知识的影响。

过去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有利于有意注意的保持。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4.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特征)

(1)注意的稳定性

~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又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在一定的事物或活动上注意持续的时间。

持续时间长,注意愈稳定。

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的特点、人们的目的性、个人的主观状态有关。

(2)注意的集中性

指注意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时持有的聚精会神的程度。

(3)注意的范围

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知觉客体的数量。

注意范围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一个人的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有关。

(4)注意的分配

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注意分配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活动或活动对象的某一部分的熟练程度以及几种活动的统一性。

(5)注意的转移

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原来注意的紧张度和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5.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优化教学环境,以防止干扰,保持学生注意的稳定;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学方法要生动、灵活,以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

(2)在组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有意注意规律的运用

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正确组织课堂教学,保持正常的教学进度,防止疲劳现象的发生;加强意志力的培养和锻炼。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要使有意后注意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记忆

(一)记忆概述

1.记忆及其基本过程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的基本过程是由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组成。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表象

表象是头脑中所保存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再现出来的形象。

表象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和概括性。

3.记忆种类

(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分:

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动作(运动)记忆

(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

瞬时(感觉)记忆(0.25-2秒)、短时记忆(1分钟之内)、长时记忆

(3)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分类:

陈述性记忆、程序性(技能)记忆

(4)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分类:

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4.暂时神经联系是记忆的生理机制

5.记忆系统(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

一般把记忆系统分为三种系统,即瞬时记忆系统、短时记忆系统、长时记忆系统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保存时间极短(几秒钟时间);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视觉的瞬时记忆叫图像记忆,听觉的瞬时记忆叫声像记忆。

短时记忆:

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

保存信息的时间在1分钟以内,一般认为约15-30秒。

长时记忆:

储存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为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保存时间长,容量无限。

(二)记忆过程的规律

1.识记

(1)根据识记是否有明确的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影响识记的因素有:

识记的目的、学习态度、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识记方法。

(2)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学习者能否了解其意义,可把识记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2.保持和遗忘

保持是在头脑中对识记过的事物进行巩固的过程。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回忆和再认有错误的现象。

最先对遗忘现象进行研究的是19世界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通过实验,他得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平衡的,遗忘进程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随后便趋于平稳。

影响遗忘的因素:

时间因素;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识记者的态度。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记忆所发生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记忆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遗忘的规律:

即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遗忘的原因:

(1)消退说:

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

(2)干扰说: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3)压抑(动机)说:

遗忘是由于动机或情绪的压抑而引起

(4)提取失败说:

由缺乏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

遗忘有其积极的和消极的意义,恰当的遗忘有益身心健康。

3.再认或再现

再认是过去经历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被识别和确认的现象。

再现是过去经历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也能够在头脑中浮现的现象。

(三)记忆的品质与知识的巩固

1.记忆的品质

记忆的品质也是鉴别一个人记忆力好坏的指标,主要有四点:

敏捷性、准确性、持久性和准备性。

几种常用的记忆方法:

直观形象法、图表法、谐音记忆法、归类比较法、联想法、歌诀法等。

2.知识的巩固

(1)有效地识记

a提高记忆的目的性。

b提高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

一要正确、深刻地理解材料的内涵;二要增加对识记材料的加工深度。

c重视识记方法在识记中的作用。

如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整体识记和部分识记结合,掌握一些记忆术等。

d把握好学习程度。

学习程度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能够达到正确识记的程度。

以学习中初次对学习内容100%回忆为标准,低于这个程度为“低度学习”,而在达到这个标准以后的学习叫“过度学习”。

实验表明:

低度学习和100%的学习最易发生遗忘,而过度学习有利于保持。

但过度学习如果过量的话会出现“报酬递减”现象。

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过度学习时应注意:

一是要有选择地进行过度学习。

根据学习需要和材料的意义性,对有价值的材料通过过度学习达到熟记。

二是要把握好过度学习的量。

一般以150%的量为宜,过量则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滋生厌学情绪,甚至会造成师生心理隔阂。

(2)合理地再现

a防止或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b重视对材料的复述

c善于运用回忆策略:

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类似联想);心理放松;运用推理。

(3)科学地复习

a.复习要及时

b.复习形式要多样化

c.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

d.正确分配复习时间

(四)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准的要领。

1.提高使用正确识记方法的能力

(1)发展意义识记的能力。

如对有关材料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编写提纲、列表格和图示来识记。

(2)应正确组织学生复习,锻炼记忆能力

组织复习要注意:

第一,要及时复习;第二,复习要注意科学性,在复习时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合理安排复习内容;第三,尝试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第四,复习方法要多样化,避免枯燥、单调。

第五,复习要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2.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记忆的效率

3.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加强对记忆材料的理解。

4.提高对记忆内容的兴趣。

5.让多种分析器官参加记忆活动。

(通过视、听、写、说、读、想、嗅、触等多种感官,牢固地记住所要记住的材料。

6.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提高正确再认和回忆的能力。

四、想象

1.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2.想象的种类

(1)根据想象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计划程度,将想象分成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例子。

幻觉是在异常精神状态下产生的无意想象。

(2)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者加上一定图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再造出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和图示,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叫创造想象。

幻想是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3.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1)以学科教学为基础,把培养想象力的任务贯穿于每一节课和每一科目

(2)以课外兴趣小组为辅导,强化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3)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场所,扩大学生的视野

(4)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情感

(5)带领学生参加实践,丰富学生人生经历,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

五、思维

(一)思维概述

1.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特点。

2.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思维发展水平)可把思维分为

直觉动作思维:

是凭借直接感知实物,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是指运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

(2)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划分

集中(求同)思维:

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已知条件朝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发散(分散或求异)思维:

是指在思考过程中问题的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尽可能地得出合乎条件的各种答案的思维。

(3)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不同划分

常规(再造性)思维:

是通常人们用的方法和固定的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

是人们应用创新的方案或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

(4)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可分为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

(二)语言、言语与思维

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人们用以说(包括写)和存在于所说(或所写)中的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

言语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和产物。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物质外壳。

(三)思维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2)比较与分类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

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归入适当的类别中去的思维过程。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4)系统化与具体化

系统化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按不同的顺序与层次组成一定系统的思维过程。

具体化是指在认识上将抽象概括出来的知识应用于具体事物或具体情境的过程。

(四)思维的基本形式

1.概念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关键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学习即概念形成,是指个人掌握概念的过程。

概念的掌握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和运用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现场的经验。

掌握概念的途径主要有两条:

一条途径是不经过专门教学,通过日常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而获得概念这类概念称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

另一条途径是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使学生熟悉有关概念内涵的条件下掌握概念,这样掌握的概念称科学概念。

概念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概念形成表现出全或无的学习方式。

二是概念形成过程具有无记忆现象。

2.判断:

直接判断与间接判断

3.推理: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五)思维的品质及其培养

1.思维的品质

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性与独立性,思维的逻辑性

2.思维品质的培养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2)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步骤与方法。

(3)利用迁移的积极影响,克服某些定势的消极作用。

(4)调控解决问题时的心理状态。

(5)加强学生的言语训练。

(5)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通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培养迅速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和解题的新颖性、独特性,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通过鼓励学生对解决问题所依据的条件进行分析后,大胆提出自己的假设和敢于对现成答案提出质疑,来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六)问题解决

1.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如果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样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即问题表征、选择算子、应用算子和评价当前状态。

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迁移的作用

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或者说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阻碍或干扰的影响。

(2)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原型。

(3)定势的作用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惯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

(4)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5)情绪与动机

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倒“U”字曲线关系。

就动机强度而言,它对人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的影响比较复杂。

一般情况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动机强度太弱,人的兴奋性低,引不起相应的激动,注意力涣散,思维不能集中于问题上,人的心理潜力很难发挥出来,易产生畏难、退缩行为;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强,心理激活水平提高,思维迅速活跃起来,活动效率会逐渐提高;动机超过适宜强度,易出现情绪紧张,思维紊乱,注意范围狭窄,往往急于求成,结果欲速则不达,反而妨碍冷静判断和合理决策,问题就很难解决。

可见,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呈倒“U”字曲线,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适宜的动机强度,才能保持振奋而又镇静从容的状态,使问题顺利解决。

3.问题解决策略

人们的问题解决策略可以分为两类,包括算法和启发法。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套规则,精确地指明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只要有算法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按照规则进行操作,最后获得问题的答案。

启发法则是凭借经验进行问题解决的方法,有时也称为经验规则。

启发法有很多种,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启发法主要有手段——目的分析、逆向工作、简化计划等。

(1)手段——目的分析:

即应用某种操作方式减少问题(子目标)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通过一系列的子目标达成总目标。

(2)逆向工作:

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倒退回起始状态,用以解决问题的方法。

(3)简化计划:

抛开问题的某些方面或细节,将问题抽象成简单的形式,找到问题的主要结构,先解决抽象的简单的问题,再应用解决具体复杂的问题。

《认知过程》考点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的是知觉的(C)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C)

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

3.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应注意字体颜色的搭配,这是因为(C)更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A.活动的物体B.新型的刺激C.色彩对比鲜明的刺激D.刺激强度更大的物体

4.考试题型中选择题主要要求学生具备记忆中的(B)

A.识记能力B.再认能力C.复述能力D.回忆能力

5.小张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描述在头脑中呈现出孙悟空形象,这是(A)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幻想

6.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校对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校对他人文章时,却很容易发现,这是由于(D)

A.注意分散B.粗心C.知觉整体性D.定势

7.“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是典型地表现了(B)

A.注意的指向性B.注意的集中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

8.短时记忆的容量是(B)

A.5±2组块B.7±2组块C.6±2组块D.9±2组块

9.看到某件制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

这种现象被称为(C)

A.习惯B.定势C.功能固着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