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诊断和分析.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0668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诊断和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诊断和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诊断和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诊断和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诊断和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诊断和分析.ppt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诊断和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诊断和分析.ppt(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诊断和分析.ppt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诊断与分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部分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游戏,是幼儿教师专业化的重要表现,一、什么是游戏?

游戏自身的复杂以及人们研究角度的各异,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够被大家共同认可的游戏概念。

游戏的存在方式,内在精神层面的游戏外在行为层面的游戏,精神层面的游戏(游戏精神),1、愉悦2、自由3、对话4、体验5、创造,外在行为层面的游戏,指有游戏材料、游戏主题、游戏规则等,在一定空间中进行的具体实体性活动的游戏。

(具体实体游戏),有代表性的典型游戏定义,学前教育学(黄人颂主编):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主动的活动,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幼儿园游戏教学论(刘焱著):

游戏是发生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的心理体验的幼儿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儿童具体实体游戏活动的判断,揭示游戏本质的标志非真实性(模拟或者假定一个针对现实的装扮场景)。

内在动机(自身原因而自发地从事)。

积极情感(充满愉悦和快乐)自由选择(自己选择)过程导向(过程重于结果)

(1)

(1)美约翰逊等.华爱华郭力平译.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18.,1、概念水平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游戏的内部心理特征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2、操作水平观察法调查法情景判断法经验总结法,儿童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1、表情2、动作3、角色扮演4、言语5、材料,儿童游戏的内部心理特征,1、动机内部动机直接动机内部控制,2、游戏性体验愉悦性体验自由性体验兴趣性体验超越性体验,儿童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1.一批熟悉的同伴、玩具或可引发兴趣的操作材料2.舒适和安全的氛围3.有物质上和规则上的选择权4.有自行决定的活动方式5.活动的难度和幼儿的能力相匹配6.不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儿童游戏的特征,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的活动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不直接创造财富4、游戏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游戏是内部动机所控制的行为游戏不同于结果性行为游戏不同于探究性行为游戏不同于工具性行为游戏不同于外部强加的规则性行为游戏不同于被动、不活动和闲逛的行为,二、幼儿园游戏在哪里?

游戏的分类,游戏的分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由于研究者的角度不同,依据的理论不同,有多种分类,从游戏的社会性角度来分,帕登:

1、无所用心的行为或偶然的行为2、袖手旁观的行为3、单独的游戏4、平行的游戏5、联合游戏6、合作游戏,从教育实用的角度来分,我国幼儿园的分类1、创造性游戏是指以幼儿自由创造为主的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2、规则性游戏是指以教师组织和创编为主的游戏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和智力游戏,从游戏和教育教学的关系来分,1、本体性游戏(目的性游戏)儿童自主自发的,目的隐含于游戏活动本身的游戏,即游戏本身即是目的的游戏。

这种游戏强调游戏本身的价值2、工具性游戏(手段性游戏、教学游戏)指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手段或工具的游戏这种游戏强调游戏的外在工具即教学价值,从游戏场地的角度来分,室内游戏室外游戏,区域活动(areaactivities),在英文有多种名称,如:

游戏区(playingarea),学习区(learningarea)。

(1)是指教师以一定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兴趣为依据,通过创设各种活动区域,提供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自主自愿中与材料和环境互动,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08.,区域活动的性质,区域活动既是游戏活动又是学习活动,是自然活动和教育活动的统一。

自由游戏,指组织结构极其松散的,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开展的游戏。

三、幼儿园游戏有什么价值?

游戏的价值,游戏的发展价值游戏的教育价值游戏的工具价值游戏的本体价值,游戏的发展价值,

(一)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

(二)游戏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三)游戏能增长儿童的知识,

(一)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1、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2、游戏能促进儿童大脑的发展3、游戏能发展儿童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动作4、游戏能增强幼儿的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5、游戏使儿童始终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

(二)儿童游戏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1、游戏能促进儿童感知能力的提高2、游戏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思维能力、想象力、语言能力)3、游戏能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4、游戏能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1)游戏能提供幼儿社会交往的机会,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2)游戏能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3)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角色的学习,以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发展,(三)游戏能增长儿童的知识,如:

滑梯游戏:

体验高低变化的感受,理解“高、低、上、下”等方位概念。

四、幼儿园游戏如何指导?

1、幼儿园游戏需要教师指导,2、教师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指导

(2)注重适时的介入(3)注重材料的选择和投放(4)注重方式方法(5)注重儿童的年龄特征(6)注重依据幼儿的游戏水平进行指导(7)注重不同类型游戏的指导,注重依据幼儿的游戏水平进行指导,幼儿角色游戏能力评价表,1、主题的确定:

听从教师的建议或指定;看到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独立确定主题,并能很快进入游戏情境。

2、材料的运用:

用模拟实物的玩具;运用替代物游戏;运用替代物并能用言语运用替代。

3、角色表现形式:

重复个别动作;系列动作行为态度符合角色要求;角色意识明确并有相应动作,能协调角色间关系。

4、创新性:

主题情节及材料运用有新颖性、独创性。

5、社会性水平:

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6、伙伴游戏:

友好相处,积极交往。

7、组织能力:

在别人带领下游戏;会出主意使游戏玩下去;能带领别人玩或教别人玩,8、持续性:

游戏呈间断性(时常走出主题或情景);游戏呈分节型(仍为间断性,但每次游戏持续时间较长);游戏呈连续性。

9、常规:

遵守游戏规则,行为有序。

-丁海东.学前游戏论.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204.,儿童游戏一般发展水平,1、自选情况:

不能自选;自选游戏玩具;自选活动和玩具。

2、主题目的性:

无意识行为;主题不确定,易受他人影响而变换;自定主题,能很快进入游戏情境;共商确定主题,主题稳定。

3、材料使用:

不会或简单重复;正确熟练常规玩法;材料运用充分玩法多样复杂。

4、常规:

行为有序/基本遵守规则/行为混乱,不守规则;轻拿轻放,爱护玩具/基本爱护/不爱护,乱扔玩具;及时收放,认真整理/部分做到/不能整理。

5、社会性参与:

独自玩;平行活动;联合游戏;协助游戏。

6、伙伴交往:

积极交往:

互相谦让、轮流合作、协商解决问题;一般友好交往:

交谈逗趣、请求询问、追随模仿;消极交往:

独自排斥、干扰破坏、攻击对抗。

7、持续情况:

变换频繁;有一定坚持性,完成一项活动后再变换;始终持续一项活动。

8、其他:

是否参与环境创设、与教师交往情况及能否正确评价游戏等。

-丁海东.学前游戏论.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