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西部开发史第一讲西部开发中的北美印第安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644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美西部开发史第一讲西部开发中的北美印第安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美西部开发史第一讲西部开发中的北美印第安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美西部开发史第一讲西部开发中的北美印第安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美西部开发史第一讲西部开发中的北美印第安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美西部开发史第一讲西部开发中的北美印第安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美西部开发史第一讲西部开发中的北美印第安人.docx

《北美西部开发史第一讲西部开发中的北美印第安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美西部开发史第一讲西部开发中的北美印第安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美西部开发史第一讲西部开发中的北美印第安人.docx

北美西部开发史第一讲西部开发中的北美印第安人

第一讲西部开发中的北美印第安人

北美西部开发讲述的是白人开发的历程。

在白人看来,北美西部是一个荒芜人烟的荒蛮之地,是一片未曾被开发过的辽阔的处女地。

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北美大陆很早就已经有人类群体居住,那就是印第安人,因此印第安人也被称之为北美大陆的原居民。

白人踏上北美大陆之后,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美国众多少数族裔群体中极为特殊的一个。

一、哥伦布之前北美印第安人的情况

1、印第安人名称的来源:

1492年,哥伦布到达中美州后,误以为他到达的就是西方传说中的印度。

此后哥伦布三次航行美洲,但最终未能到达印度,因此至死都认为他所到达就是印度,那么当地居民就被哥伦布称之为Indians,后来为了区别于印度人,就直接将哥伦布所谓的indians翻译为“印第安人”。

北美印第安人并不是一个具有共同文化和特征的族群,而是多个文化各异的土著部落组成的群体。

在白人到来之前,他们都没有统一民族的概念,自称是切罗基人、纳瓦霍人、易落魁人、克里克人等。

其中,许多部落的名称如纳瓦霍人、霍皮人等族群名称在本族群语言中就是“人民”的意思。

这和中国差不多。

有位中国学者甚至提出,殷人东渡为印第安人。

殷商王朝被西周消灭,殷商后裔箕子率3000殷人东迁。

在经过漫长的迁徙后到达北美。

当印第安人遇到哥伦布时,哥伦布问他们是什么人,他们回答就是:

“我们是殷地”,意思说我们是殷商子民。

于是印第安人由此流传下来。

2、印第安人种族的来源

在北美大陆,无论是美国和加拿大都是移民国家,白人、黑人、黄种人等都是从世界各地迁居北美,形成了一个新的国家。

那么,许多人对印第安人的来源进行了探讨。

(1)原住民说

印第安人自己认为,他们就是北美大陆的原居民,世世代代生活于这片土地上。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是“有史以来”都居住于北美大陆。

(2)犹太十部落说

按照圣经记载,基督教圣徒率领基督徒居住于埃及,但遭到埃及王的压迫,于是犹太十部落为了逃避压迫,他们按照上帝的指引朝着流淌着牛奶和蜂蜜的迦南地前进,战胜了千难万险最终到达迦南地,也就是今天中东地区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地区。

在迁移过程中,有一个犹太部落却神奇般消失,成为圣经中所记载的一大憾事。

有人就认为,印第安人就是这第十个犹太部落,他们在迁徙迦南地的过程中迷失,最终流落北美大陆,并在那里生息繁衍下来。

(3)亚洲人东迁北美说

早在25,000-14,000年间,亚洲大陆与北美大陆之间还有大陆桥相连接,居住于今天西伯利亚的游牧民族为了生存,逐水草而居,逐渐迁徙移动,最终沿着白令海峡的大陆桥迁徙到了北美大陆。

北美大陆的气候条件要比西伯利亚温和湿润,适宜于居住。

这些游牧民族又不断生息繁衍,逐渐散布于整个美洲大陆。

到15世纪白人到达北美时,印第安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数万年。

因此,称之为原居民也未尝不可。

附图:

亚洲人迁徙到美洲的路线

3、1492年以前的印第安人人口

关于印第安人人口,各国学者对此意见不一,观点各异。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Moony在1900年计算,1492年北美土著人口大约在100万左右。

该统计得到美国学术界的广泛人口。

不过,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质疑Moony的统计数字,有些学者提出,整个美国1492时有大约1亿人口,仅在北美就有大约980万人,而土著文明最为发达的南美地区土著人口稠密。

不论学者估计的数字是多少,毫无疑问的是,在白人踏上北美大陆后,土著人口锐减,到1900年,美国境内只有不到30万,加拿大境内土著人口也只有大约20万左右。

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

(1)战争。

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战争,印第安人之间的战争,白人殖民者之间的战争等,北美大陆在15世纪后战争频仍,许多土著人死于战火。

(2)疾病。

天花、麻疹、流感、肺炎等疾病流行。

(3)酗酒。

印第安人对酒精缺乏免疫力,但又极为喜欢喝酒,酗酒成风。

二、印第安人在西部开放中的作用

1、印第安人障碍论-白人眼中的绊脚石和障碍

欧洲殖民者从登上北美大陆开始就没有把印第安人当作人、当作和自己同等的人看待,在西班牙,一场关于新世界的印第安人是真正的人类还是野兽,抑或是人兽之间的生物的议论持续了整个16世纪。

在他们的眼中,土著美国人是异己的、荒诞的、未开化的“他者”。

在这种观念之下,欧洲人自然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待这种劣等民族,而印第安人作为劣等民族注定是要被征服的、被奴役的。

在英国或法国殖民者眼中,北美印第安人也几乎是出于同样的地位。

特纳关于西部边疆的理论处处都涉及美国的印第安人政策,以及西进移民与印第安人的关系,但他并未给予必要的揭示,而是将印第安人看作是移民在西进运动中遇到的新环境中的一个危险因素来看待。

虽然特纳从未使用野蛮人一词称呼印第安人,但他认为,印第安人是落后和原始的同义语,势必让位于文明而趋于消亡。

在他看来,印第安人的土地是“自由的无主土地”,而印第安人是白人需要面对的危险,白人需要采取联合行动共同对付。

在西部的移民看来,北美印第安人就是纯粹自然环境的一个部分,如同森林、野兽一样,是文明和进步的障碍。

1794年8月,安东尼·韦恩将军发动了印第安人的讨伐。

按照1787年法令,俄亥俄和马斯金格姆河交汇处的大片土地开放,供移民拓殖,但遭到了印第安人的强烈抵抗。

自从1790年开始,美国此前的数次征剿都以失败告终。

韦恩将军出师顺利,在倒数之战中一举击溃当地的印第安人部落,迫使印第安人签订条约,交出自己的土地,韦恩从此也就称为拓荒者心目中的英雄。

当然,在白人看来,他则是煞星。

有白人学者这样评价韦恩;“假如没有韦恩在军事和外交上的胜利,西进运动可能夭折于襁褓之中,或者大大延缓,国家的声誉也可能一落千丈。

”当然对于韦恩屠杀印第安人的事情却很少提及。

这是一种种族优越论的表现,有强烈的种族主义色彩。

它是以白人为中心看待问题的,是从白人不断西进和不断拓殖的角度来看的。

2、印第安人贡献论

第二种观点强调印第安人是大陆的主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北美大陆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主要表现:

(1)印加、阿兹特克文明,在北美也出现了土著灿烂文明。

(2)印第安人对农业的贡献。

大约在公元前5000前已经开始种植农作物了。

到公元1000年左右,形成了一玉米、大豆和南瓜等农作物为主的农业种植体系。

到18世纪中期,美国东南部五大部落还学会了种植烟草、土豆、大蒜、桃子等。

其中,玉米和土豆影响最大。

(3)印第安人丰富的地理知识,留下了很多的地名。

这些地名都是印第安人留给北美人民的宝贵遗产。

美国的州、地区、城市、河流、山川、使用印第安人名称的有一般以上。

(4)北美大陆的土地是印第安人的,白人夺取了他们的土地,然后才发展了起来。

贡献论是对前面一种说法的拨乱反正,强调印第安人在北美历史上和社会上的重要性。

肯定印第安人作为人的权利和尊严。

但是,这种观点可能也矫枉过正了,如果只是强调印第安人在历史和社会上的重要性和贡献,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印第安人在与白人接触后却最终走向了衰落。

3、印第安人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应该如何评价?

三、美国加印第安人政策的演变

(一)殖民地时期各国对印第安人政策的变化

殖民地时期,各国对北美大陆的探险都打着宗教的旗号进行,名义上为了“文明开化”异教徒和野蛮人(也就是印第安人),实际上当然是为了掠夺商品原料和抢占市场。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中美和南美洲的掠夺,主要以直接掠夺财富为主,将大量的黄金白银、香料带回欧洲。

曾一度引起欧洲价格上涨,也就是所谓额价格革命。

因此,这种直接掠夺政策使得两个殖民地大肆屠杀和奴役当地印第安人。

继之而来的荷兰、英国和法国,虽然也怀着同样的梦想,但是却没有在北美找到黄金白银,他们以商业、农业和毛皮贸易等为途径来掠夺殖民地。

在北美大陆面对原居民,殖民者采取的是文明开化政策。

英国殖民者在英格兰地区建立了很多“祷告城”,迫使那些已经很弱小的部落成员居住其中,迫使他们学说英语,穿白人服饰,接受基督教,按照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

企图将印第安人白人化。

法国在北美开始殖民后,耶稣会传教士也接踵而至,他们甚至深入到印第安人部落中,说服原居民接受天主教。

(二)美国的印第安人政策

1、建国初期——文明开化印第安人

美国政府历来重视对印第安人的文明开化,自建国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同化印第安人。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不论是华盛顿、杰斐逊还是詹姆斯·门罗,美国建国初期的领导人都主张文明开化印第安人。

杰斐逊就是一个致力于文明开化印第安人的代表人物。

1803年,杰斐逊致信五大文明部落之一的巧克托部落,劝导他们学习白人走定居生活之路,希望巧克托人放弃旧俗,变成农民,像白人那样生活。

他说,“男性耕种一小块土地,付出不多的劳动,就能比更为成功的狩猎取得更多的收获;一个妇女通过纺织,就能比一个男人通过打猎提供更多穿戴用品。

与你们比起来,我们不过是昨天才来到这块土地上。

但显而易见的是,我们运用与你们同样的智慧,却获得了更大的增值!

兄弟们,照我们的样子去做吧,我们会十分高兴地帮助你们。

其次,通过印第安人文明开化法令,明确要求文明开化印第安人。

在门罗总统推动下,美国国会于1819年3月通过“文明开化边疆定居点附近印第安人部落法令”。

法令明确规定,“为了在印第安人中培养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美国总统有权“雇佣道德高尚且精明能干的人引导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教育印第安人儿童英语读写和算术知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国会要求每年拨款10,000美元用于执行该法令的规定,这就是后来通常所说的“文明开化基金”。

尽管法令规定拨款数额不多,但它标志着美国政府开始正式干预部落内部事务,而且它还是一项持久不衰的允诺,因此成为美国印第安人立法上的里程碑。

第三、美国与印第安人签订的条约成为同化工具

为了实现同化印第安人的目标,美国政府不仅制定和实施了种种文明开化政策,而且在与印第安人签订的条约中煞费苦心,使这些条约成为同化印第安人的有效工具。

在与印第安人签订条约的过程中,联邦政府为了缓和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对印第安人作出了各种承诺。

这些承诺其实都是在向他们灌输白人文化以引导印第安人走上和平之路而非战争之路。

因此,美国政府在这些条约中通常为印第安人提供白人食品、服装牲畜、农具,鼓励印第安人从事农业生产,还为部落提供铁匠、教师、医生以及其他技术人员。

不仅如此,它们还鼓励印第安人接受白人社会的教育,放弃印第安人传统的生活习惯,接受白人的价值观念。

另外,美国政府甚至在条约中明确规定授予印第安人份地,企图向印第安人灌输个人私有观念,以个体所有取代部落共有。

在美国建国之初,印第安人力量还相当强大,是当时北美大陆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美国仍然需要印第安人作为盟友以应对国内外危机。

因此,从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的利益出发,联邦政府承认土著民族部落是独立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美国政府之间维持着一种特殊关系,由国会单独处理土著民族事务。

基于这种需要,美国政府把其与印第安人部落的关系问题视为外交事务加以处理,具体有以下表现:

美国承认印第安人各部落是拥有主权的实体,将与各个部落的谈判缔约权集中于联邦政府;部落酋长与美国总统的交往也遵循国际惯例,部落代表团在访问华盛顿时会受到联邦政府的隆重礼遇,双方领导人交换礼物作为友好的象征;另外,美国政府和印第安人部落之间的条约签订和批准程序,都与当时通行的国际惯例保持一致。

甚至到美国国力已经十分强盛、印第安人被迫向西迁移的1830年代,联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约翰·马歇尔在1831年“切洛基民族诉佐治亚州”案例中还将印第安人部落界定为拥有特定地域与独立主权的“民族(nation)”,属于“国内依附族群(domesticdependentnation)”,与美国之间的关系类似“被监护人与监护人”的关系。

2、印第安人的眼泪之路

这种同化政策在建国初期还行得通,因为当时美国力量弱小,需要维护新生共和国与力量还很强大的土著民族的和睦相处关系,另一方面也因为,当时美国人口较少,土地还能够满足白人移民的需要。

但是,随着白人移民源源不断的到来,阿巴拉契亚山以东地区就显得过于狭小了,白人移民纷纷要求向西拓殖,获得更多的土地。

于是强制迁移印第安人到西部的呼声越来越高。

另外,美国获得路易斯安娜也为迁移提供了广阔土地。

美国在1803年购买了路易斯法国在北美的一个巨大殖民地路易斯安娜,这个殖民地位于密西西比以西地区。

由于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西部对于大多数美国白人来说还是一个充满艰难险阻的神秘地区,他们认为将来自己也不用到西部去,因此要求将这些所谓野蛮人迁居西部,任其生活。

到1830年,强制迁徙法令出台,强制迁移成为美国印第安人政策。

按照法令,美国政府要与印第安人部落签订条约,用西部土地换取东部土地,并拨款50万美元用作迁移之用。

但是,印第安人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迁移阻力重重。

杰克逊政府进行了大量宣传游说,对部落进行威逼利诱,甚至动用军队,强制印第安人迁移。

许多印第安人就是在刀剑的胁迫下走上了西迁之路。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美国最大的土著部落切罗基部落。

切罗基部落在白人到来之后,很快发现了白人文化的优越性,主动积极接受白人文明。

他们在19世纪初期建立学校,积极接受白人教育,部落成员识字率远比周边地区白人高;1827年以美国宪法为模版通过部落宪法,建立了包括由上下两院的议会、部落委员会(行政机构)和最高法院在内的政府;创制了自己的部落文字,成为第一个具有字母文字的北美印第安人部落,出版了双语(英语和切罗基语)报纸《CherokeePhinoex》。

因此,切罗基部落到19世纪30年代,已经成为一个白人眼中的文明部落。

但是,也正是这个文明部落却通过从白人那里学到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权利,坚决反对迁移西部。

该部落成立由第一酋长JohnRoss率领的代表团到华盛顿游说,请求美国国会放弃迁移计划。

在这一措施无效后,又雇用美国前任司法部长为律师,将佐治亚州告上美国最高法院。

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做出了有利于切罗基部落的判决,认为切罗基部落是独立政治实体,佐治亚州无权干涉部落事务。

但是,态度强硬的杰克逊在最高法院判决后,却抛出了如下话语:

“马歇尔做出的裁决,就由他来执行吧!

”切罗基人历经数年的斗争最终未能扼住命运的喉咙,最终在杰克逊的刀剑之下踏上了眼泪之路。

在西迁过程中,切罗基人的土地、财产都被白人洗劫一空,美国政府的配给又迟迟未到。

饥寒交迫中的切罗基人大量死于西迁之路上。

许多学者对死亡切罗基人数意见不一,据最保守估计,死亡人数在4,000人左右。

当时西迁的切罗基部落大约有18,000人。

在死亡的切罗基人,就有部落第一酋长Ross的妻子。

整个印第安人迁移从1830-1840年代末期,先后有10多万印第安人被迫迁移美国西部。

可以说,西部开发的先锋,不是白人而是印第安人。

3、保留地制度的建立

印第安人迁移西部时,杰克逊信誓旦旦地向印第安人保证,“只要太阳仍然照耀大地,只要河流仍然在流淌”,西部土地就是印第安人。

但到1850年代,随着形势的变化,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又开始了新一轮攻击。

随着白人移民的西进,印第安人土地遭到了侵蚀和占领,白人还呼吁美国政府开放印第安人土地,以供白人定居之用。

面对这种压力,美国政府又自食其言,开始实施保留地制度。

保留地制度打着文明开化印第安人的幌子,要求将印第安人定居于更小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剩余的土地则向白人开放。

于是,一些较小的土著部落如Osage、Quapaw、阿尔冈钦、肖尼等首先被安置于保留地。

随后,一些仍然具有很多人口的大平原印第安人则不愿被局限于保留地。

于是美国在内战后发动了数次印第安人战争,迫使科曼奇、纳瓦霍、阿帕奇等部落居住于保留地。

于是保留地就成为美国印第安人的主要集中地,现在美国大约有120多个保留地。

4、强制同化运动

到19世纪末,美国印第安人在经历了近三百年白人对他们的斗争、夺地、强制迁移和同化之后,力量已经大为衰落了。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却蒸蒸日上,已经崛起成为世界大国。

力量的悬殊使印白关系到了一个新的转折关头。

从187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在政治、经济和教育三个方面对印第安人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强制同化攻势,给美国印第安人社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1)对印第安人进行政治和法律制度上的改造,将联邦、州和地方法律强加于土著美国人,同时赋予印第安人个体美国公民权。

A美国国会在1871年的拨款法令中宣布取消印第安人部落主权地位。

这项法令在附加条款中规定:

自此以后,任何在合众国境内的印第安民族或部落,都不被认可或承认是独立的民族、部落或国家,美国不再与之签订条约。

但上述规定不得损害或废除已经签订条约的义务,只要这些条约是与印第安民族或部落合法签订并得到了美国国会的批准。

尽管这只是一个附加条款,但它标志着美国印第安人政策的重大转变,美国政府否认了印第安人部落主权,同化举措不再需要与印第安人签订条约就可以强制执行,过去那种至少在法律形式上要获得印第安人同意的传统已不再对美国政府具有约束力。

B美国政府还建立了印第安人警察力量和印第安人犯罪法院,用于维护保留地的社会治安和法律秩序,帮助美国政府推动印第安人的文明开化。

印第安人警察力量的组建可以追溯到1860年代。

1878年,美国国会在整个印第安人保留地正式建立了一套土著警察体制,到1890年代,印第安人执法官已经遍布59个保留地,他们身着制服,由联邦政府发放薪金。

美国政府要求印第安人警察剪掉长发,执行公务时身穿整洁的军队制服,平时则身着公民服饰,不再参加土著宗教和仪式,力行一夫一妻制,从而为其他印第安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C美国政府还逐渐强化了对印第安人保留地的刑事司法权。

1883年最高法院在克劳·多戈(CrowDog)一案的裁决中重申了印第安人部落对刑事案件的自主权,在美国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这推动国会最终于1885年通过了《五大重罪法》。

该法令规定,触犯强奸、谋杀、屠杀、蓄意谋杀、纵火或偷窃的印第安人交由联邦法庭审判。

后来,重罪的范围扩大为14项,包括绑架、通奸、持枪械攻击、导致严重人体伤害的攻击、盗窃、抢劫以及与16岁以下未成年女性发生性关系。

(2)实施份地分配、将土地授予印第安人个体是19世纪末期美国强制同化印第安人运动的第二个重要方面。

1887年,麻萨诸塞州参议员亨利·道斯提出的《印第安人土地分配法》在美国国会通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道斯法令》,于是份地分配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法令主要规定如下:

A授予每位印第安人户主160英亩土地,每个18岁以上的单身印第安人以及18岁以下的印第安人孤儿80英亩土地,其他未满18岁的印第安人40英亩;

B土地所有权将授予每位份地所得者,但美国政府将为之托管25年,在托管期间土地不得出售或抵押;

C国会将给予印第安人4年期限以便于他们挑选份地,但如果印第安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挑选自己的份地,内政部长将代之作出选择;

D美国公民权将授予份地所得者以及那些自愿放弃其部落并采纳“文明生活方式”的印第安人。

道斯法案生效之后,印第安人事务局立即着手与土著部落签订份地分配协议,份地分配运动席卷各个保留地。

同时,大量所谓的“剩余土地”开始对白人开放。

到1929年,美国政府共向207,000名印第安人分配份地40,000,000英亩。

截至1934年为止,政府已经在全国213个保留地中118个实施了份地分配,并将四分之三的印第安人口置于道斯法令的规定之下。

作为份地分配的土地有82%在蒙大拿、南达科他、北达科他、俄克拉荷马和新墨西哥。

(3)强制同化政策的最后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印第安人教育。

在声势浩大的强制同化运动中,美国政府还把矛头指向了性格和品质都尚未定型的土著儿童,企图通过教育将他们转变为红皮肤的美国公民。

这得到美国社会中许多人士的支持。

份地制竭力打破保留地这个枷锁,推动印第安人走向进步,而印第安人教育则被看作是文明进步并拯救印第安人的关键。

正是在同化印第安人的一片呼声中,美国政府开始增加对印第安人教育的拨款,扩建印第安人教育设施。

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教育的拨款正式开始于1877年,拨款数额为20,000美元。

此后拨款逐渐增加,数额也越来越大,

随着印第安人教育拨款的增加,印第安人学校数目也在上升,在校的印第安人学生数和学校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多。

1877年,各种印第安人学校总计150所,在读印第安人儿童为3,598人;1880年学校数目达到169所,印第安人学生总数为4,651人;1888年学校总数增加到200所,印第安人学生数为8,143人;1890年印第安人学校数目达到246个,在校学生数目突破1万人,总计达到12,232人;1895年,印第安人学校总数为282所,学生数为18,188人;到1900年,印第安人学校数目突破300所,总计307所,在读印第安人数则达到21,568人。

正如教育家戴维·亚当斯所说:

“印第安人战争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现在反对野蛮状态的战争将以更为温和的形式(教育)进行。

这场战争将是思想和心理上的战争,对象就是印第安人儿童。

(三)加拿大印第安人政策的变化

1、加拿大土著民族的分类

印第安人、梅蒂人和因纽特人

印第安人就是北美印第安人,都是白人殖民者在殖民初期就发现的定居于北美大陆的原住民。

加拿大政府的土著政策主要是针对印第安人的,因此通过的法令也被成为印第安人。

梅蒂人(Metis)则是欧洲白人尤其是法国人与印第安人妇女结合所生后代,实际上他们是混血人,而不是土著人。

但长期以来,加拿大政府将梅蒂人当作土著民族,否认他们的权利。

因纽特人,是加拿大北部地区寒冷地区的土著民族。

在白人殖民之初,他们被称为“爱斯基摩人”,意思是“吃生肉的人”。

因纽特人是爱斯基摩人的自称,意思是人民。

梅蒂人和因纽特人的权利长期得不到承认,到二战后随着加拿大政府土著政策的改变,这个群体也开始和印第安人一起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奋斗。

他们也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赔偿,获得很大的自治权。

其中1999年成立的努纳武特地区就是因纽特人组织建立的,成为加拿大第十三个省级行政单位。

2、印第安人法

1867年,加拿大成为半独立的自治领,作为自治领宪法的《英属北美法案》规定,处理土著民族事务的权力归属自治领,各省及地方政府无权过问。

加拿大最早的土著民族法令就是1876年约翰·麦克唐纳政府通过的《印第安人法》。

这是加拿大成为自治领后的第一部印第安人法令。

“它影响和界定了印第安人生活的所有方面,规定谁是印第安人,调整诸如法律权利、财产继承、税收、遗嘱制定以及禁酒等事务,它创立部落政府,规定土著政府的权力及其成员地位;干涉印第安人教育以及印第安人的公共与私人生活等诸多方面。

”正如加拿大印第安人自己所说:

“未经我们同意,加拿大于1876年通过了第一部印第安人法。

它是一部联邦法令,赋予印第安人事务部长处理关系到我们生活从生到死的所有权力。

”该法令通过的主要目的是继承了英国早期的殖民地政策,继续文明开化印第安人。

这种思想甚至在1951年重新制定的《印第安人法》中得到体现。

因此,1876年印第安人法成为处理印第安人事务的主要法律依据。

3、印第安人条约

通常,加拿大政府也与土著民族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最早的条约是1850年安大略省与休伦部落签订的罗伯特-休伦条约。

此后,从1871-1921年间,加拿大政府与境内的少数民族签订了11个条约。

这些条约尽管遭到一定程度的违背,但大多数情况下加拿大还是遵守了这些条约。

著名印第安人学者伊曼纽尔在其著作《第四世界:

印第安人的现实与神话》中,对历史上加拿大土著民族政策多有批评,但他也承认,早期的麦肯齐政府和麦克唐纳政府还都严格遵守了他们所签订的条约。

四、美加土著民族的现状

(一)美国印第安人的现状

1、二战的美国印第安人

(1)印第安人参加美国军队

土著美国人长期以来就有服役于白人军队的传统。

早在美国革命时期,克里克人和切洛基人就帮助各个殖民地击败英国军队。

从1860年代到1880年代,美国陆军利用克劳人、波尼人以及阿帕奇人作为侦察兵和士兵对大平原印第安人作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更多的土著美国人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