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724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二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二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二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二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docx

二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长草娃娃第1课时

教学内容

长草娃娃

教学目标

(1)掌握边转边捏的技毪。

(2)能根据步骤图捏制一个长草娃娃。

(3)了解种子的萌发条件,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边转边捏的技巧。

(2)能根据步骤图捏制一个长草娃娃。

(3)了解种子的萌发条件,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交流讨论,鼓励改造

劳动与技术课程基于“做中学”和“学中做”,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边操作、边思考。

俗话说: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我们要集思广益,多交流、多讨论,从改造到创造,循序渐进。

关于长草娃娃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讨论娃娃的结构,确定可改变和不可改变的部分,从改变娃娃的姿势、服装、表情到创作不同的娃娃形象。

关于纸黏土风干后的回弹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

(二)深入生活,了解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它们都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

阳光对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水是一切植物生活的必需条件;

各种植物对温度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当温度超过最高或最低限度时,植物就会受到伤害,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对于这些知识,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可以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养过什么植物?

是怎么照顾它的?

”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

教学反思

长草娃娃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边转边捏的技毪。

(2)能根据步骤图捏制一个长草娃娃。

(3)了解种子的萌发条件,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边转边捏的技毪。

(2)能根据步骤图捏制一个长草娃娃。

(3)了解种子的萌发条件,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制作自动补水的长草娃娃

(二)制作长草猫头鹰

⑥黏合头顶羽毛,用纸黏王包⑦适当装饰猫头鹰,在瓶盖中

住瓶盖粘贴到猫头鹰旁边.养植物

教学反思

青蛙凉帽

教学目标

(1)掌握折弧线的方法。

(2)能根据步骤图制作青蛙凉帽。

(3)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折弧线的方法。

(2)能根据步骤图制作青蛙凉帽。

(3)培养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探究学习,掌握技法学生初次接触折弧线的技法。

这个技法的关键操作有两个,一个是划痕、另一个是折叠。

沿弧线划痕,不能用直尺,需要学生仔细操作。

折叠时,同样不能借助平面进行折、压的操作,需要双手配合捏折。

这些操作需要学生多次练习,直至熟练。

(二)了解结构,思考改进

在探究学习阶段,通过让学生观察教材上凉帽头带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了解凉帽的结构,这将为后续的制作打好基础,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步骤说明,更好地测量头带的尺寸。

另外,了解结构也可以为拓展创新环节的可调节头带的改良奠定基础。

(三)明确难点,悉心辅导

除了折弧线以外,凉帽的头带大小是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每个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头围大小确定自己的凉帽尺寸,方法有多种,可以让学生直接用半成品凉帽戴在头上比画,在粘贴位置上做记号;也可以用软尺量出头围大小,再根据尺寸粘贴凉帽的头带;等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哪种制作方法更好,然后再让学生操作。

青蛙凉帽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折弧线的方法。

(2)能根据步骤图制作青蛙凉帽。

(3)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折弧线的方法。

(2)能根据步骤图制作青蛙凉帽。

(3)培养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ppt

教学过程

几种其他形式的自制凉帽

拓展创新环节提供了几种其他形式的自制凉帽,如图5-1所示。

 

树叶书签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树叶书签的特点,掌握树叶书签作品的制作技法。

(2)能设计、制作简单的树叶书签作品。

(3)体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树叶书签的特点,掌握树叶书签作品的制作技法。

(2)能设计、制作简单的树叶书签作品。

(3)体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1.捡拾美好,弥留于书——欣赏秋天树叶飘落的视频

师:

课前老师让你们去找一找秋天,你找到秋天留下的足迹了吗?

生:

树叶变黄、飘落……

师:

让我们再次走进大自然,去感受一下。

播放树叶飘落的视频。

师:

看到这些飘落的树叶,你想做些什么?

生:

捡起来做个树叶标本。

想把它们夹在书里……

教师拿出一张树叶书签。

师:

老师也用了一个特别的方式留下了这些美丽的树叶。

瞧!

你们想不想拥有一枚这样的书签?

那不妨让我们一起来捡拾这些飘落的美好,动动巧手做一枚精美的树叶书签,让它的香气留于书间。

(板书课题:

树叶书签)

2.欣赏作品,总结方法

师:

老师这里有几个书签,漂亮吗?

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出示剪、刻、折、拼这几个关键词。

(板书:

剪、刻、折、拼)

(设计意图:

学生根据关键词来说说这些树叶是通过什么方法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作品)

师:

没想到几片普普通通的树叶,经过我们的巧手剪一剪、刻一刻、折一折、拼一拼,竟然能呈现出这么有趣的作品。

这些方法你们学会了吗?

3.思维大比拼——通过外形联想创作

师:

那老师现在就来考考你们!

老师这里有几片树叶,最喜欢哪片树叶?

这片树叶的外形、颜色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看一看、摆一摆、转一转都会有新的发现。

(板书:

外形、色彩)

生1:

枫叶的形状让我想到了展翅飞翔的小鸟。

(教师追问,可以用哪些方法让小乌的形象更生动,学生答:

用小的叶子拼出脑袋和嘴巴)

生2:

我把红颜色的叶子转了一个方向,让我想到了苹果。

生3:

两片叶子摆在一起好像一件小裙子。

(师追问,想要变成』位穿裙子的小姑娘,你会怎么做?

学生上来完成,剪一剪、折一折:

拼一拼,做出四肢和头)

师:

看,你们通过叶子的颜色和形状就能联想出这么多有趣的造型,你们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

先构思再联想。

师:

下面我来看看谁是我们班最有创意的同学!

老师这里有几片叶子(颜色、大小、形状不一),分别放在你们小组的桌子上,你们能用剪、折、拼的方法把它们摆成一只漂亮的蝴蝶吗?

以小组为单位上来交流想法,看看哪个小组最有创意1

4.大师作品赏析

师:

你能从这两张作品中找到创作的灵感吗?

师生交流得出局部添画的方法(板书:

画)o

5.教师示范制作细节

①拿出压平的树叶进行构思,可以根据树叶的颜色和外形进行联想。

②可用铅笔在书签纸板上轻轻打稿。

⑧对树叶进行剪、折、拼摆等操作。

④蘸取适当白乳胶按压树叶,直至树叶粘牢。

⑤用塑封膜塑封。

⑥打孔。

⑦穿线。

6.学生作业

用剪、折、拼、画的方法将自己捡拾的树叶做成一个有创意的树叶书签。

在书签上写一段有意义的文字。

7.书签展评

展评关键词:

做工精细、方法独特、造型精美、色彩得当、构图合理。

学生根据关键词点评书签作品。

8.拓展——树叶手工艺术品

树叶书签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树叶书签的特点,掌握树叶书签作品的制作技法。

(2)能设计、制作简单的树叶书签作品。

(3)体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树叶书签的特点,掌握树叶书签作品的制作技法。

(2)能设计、制作简单的树叶书签作品。

(3)体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怎样处理树叶

挑选来的树叶是不能马上制作的,要进行处理,有以下三种处理方式:

①可以用标本夹压平树叶,夹内铺上吸水性很强的纸,间隔放上叶片,若干层放整齐后,用标本夹压上,外面用绳子捆紧。

两三天后,更换里面用于吸水的纸,再次压紧,直至压平。

②将树叶夹在厚书或旧杂志中,压上重物,几天后换一页夹放,两三次即可。

③可以对树叶进行适当熨烫,再夹人标本夹或厚书中压平。

要充分利用树叶的自然形态,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加工,书签成品的品位才会比较高。

除了以未经加工或加工甚少的叶片的自然形态为设计依据,还可以对叶片进行一些简单的折叠、组拼处理。

(二)制作简单的压花

1.选择花材

在采集花材时,要尽可能选择颜色鲜艳的单瓣花、复瓣花及重瓣少的花,如水仙、三色堇、迎春、珍珠梅等。

不要采集花瓣肉质性强及花瓣较厚的,如百合、剑兰、榆叶梅、玉兰及水生花卉等。

采集的时间一般在春、夏、秋三季,以晴天的上午8~11时为佳,不要在阴雨天采集,以防花材发霉腐烂。

当花瓣很多时,要有取舍地减去一些较厚的部分,这样,花形好看也便于保存。

2.制作压花

(1)方法一——厚书压花法。

工具和原料:

花、吸水纸、厚书、剪刀。

步骤:

①从中间翻开厚书,铺上一层吸水纸。

②整理要压制的花材,剪掉坏死或残破的口七子。

③将整理好的花材放在吸水纸上排好。

④在上面加盖一层吸水纸。

⑤合上书籍放在通风口,压上重物,一个星期之后就可以看到颜色漂亮的压花作品了。

注意事项:

加盖吸水纸是为了使花材中的水分快速脱离,若花叶较厚实,则可以多叠放几张吸水纸。

(2)方法二——电熨斗压花法。

工具和原料:

花、吸水纸、电熨斗、剪刀。

步骤:

①整理要压制的花材,剪掉坏死或残破的叶子。

②依照熨斗底部的大小将花材排列在吸水纸上,再盖上纱布。

③将电熨斗加热到约140℃,压盖在覆盖在纱布上。

不要前后左右移动熨斗,经过30秒到1分钟的熨压,即可除去花叶中约90%的水分。

为了摊平花材的形状,可再用重石压花法或压花板压花法压制一个晚上即可。

电熨斗压花法可以使花材瞬间脱水、迅速干燥,能很好地保持原来的颜色和形状。

3.花材压制后的整理及保存方法

将夹有压好花材的杂志放在干净的报纸中,放上杀虫剂,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

板书设计

树叶书签

外形剪

色彩折

小小的树叶在人们的巧手下竟然能展现出这么多独具魅力的艺术品,也许你未曾关注的身边的小小事物,可能就蕴藏着大大的能量。

艺术无处不在,小生活大创意,相信我们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小鸟归巢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纸工制作中剪和粘贴的技法。

(2)学会寻找圆的中线的方法。

(3)能根据步骤图完成“小鸟归巢”玩具的制作。

(4)熟悉视觉暂留现象,能举一反三地制作类似的玩具。

教学重点难点

(1)巩固纸工制作中剪和粘贴的技法。

(2)学会寻找圆的中线的方法。

(3)能根据步骤图完成“小鸟归巢”玩具的制作。

(4)熟悉视觉暂留现象,能举一反三地制作类似的玩具。

课前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确定中线有技巧

本项目制作的一个关键点就是细绳一定要粘贴在圆片的中线上。

二年级的学生还未学习“圆的直径”这个知识点,我们要通过其他方法来寻找圆的中线。

在教学中,也可以先让学生思考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教材中是借助另外的模板来画中线的,先按照圆片大小在粉色A4纸上剪下同样大小的圆片,对折后就可以得到半圆片,这个半圆片的直边就是圆的中线。

(二)快速旋转很重要

在“动画手翻书”项目中,我们了解到一系列连续动作的画面按照顺序,以一定的速度快速播放才能形成动画效果。

“小鸟归巢”玩具也是利用视觉暂留现象,让两个圆片上的小鸟和鸟巢看起来重叠在一起,就形成了小鸟归巢的效果,因此,圆片的旋转速度一定要快。

可以让学生先试着玩一玩,然后再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

绳子是否要拉直?

双手拿绳子的位置离圆片近一些还是远一些?

通过相互交流和实际体验,学生能很快掌握快速旋转的方法。

(三)举一反三,创新制作

类似“小鸟归巢”的视觉玩具的设计制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种是画面的设计,可以设计足球进门、电视画面等。

另一种是从结构角度设计创新,可以改变细绳的方向;可以将细绳换成圆木棒,双手搓动木棒,类似搓动竹蜻蜓;可以用橡皮筋替代细绳;可以用具有摇柄的机械结构来替代细绳,等等。

小鸟归巢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纸工制作中剪和粘贴的技法。

(2)学会寻找圆的中线的方法。

(3)能根据步骤图完成“小鸟归巢”玩具的制作。

(4)熟悉视觉暂留现象,能举一反三地制作类似的玩具。

教学重点难点

(1)巩固纸工制作中剪和粘贴的技法。

(2)学会寻找圆的中线的方法。

(3)能根据步骤图完成“小鸟归巢”玩具的制作。

(4)熟悉视觉暂留现象,能举一反三地制作类似的玩具。

课前准备ppt

教学过程

利用视觉暂留现象制作的早期玩具视觉暂留是人眼具有的一种生理现象,在视觉暂留现象没有被发现以前,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走马灯(图7-1)。

发现视觉暂留现象以后,人们又发明了很多类似的玩具,例如,诡盘(图7-2)。

诡盘的结构是在手柄上垂直安装一个圆形画片,画片上绘制有一系列稍有不同的图案。

人们面对镜子转动画片,通过画片中留出的狭窄釜隙观看镜中的图像,连续的画面在转动的情说下就有了动感。

利用视觉暂留现象设计其他玩具的几种设计方案

画面设计(图7-3):

结构设计(图7-4):

(一)

 

不倒翁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倒翁的结构和特点(上轻下重)。

(2)学习使用鸡蛋壳等材料,剪贴完成一个有趣的不倒翁。

(3)提高观察能力、研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技术活动

中养成认真仔细、严谨操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不倒翁的结构和特点(上轻下重)。

(2)学习使用鸡蛋壳等材料,剪贴完成一个有趣的不倒翁。

(3)提高观察能力、研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技术活动

中养成认真仔细、严谨操作的习惯。

课前准备Ppt

教学过程

1.激发导入

谜语激趣:

说你乖,你真乖,胡子一把像小孩。

说你乖,你不乖,推你倒下,你又站起来。

揭示谜底:

不倒翁。

认一认:

不倒翁的制作材料。

2.自学探究

试一试:

观察生活中的不倒翁实物,分析不倒翁的结构。

思考不倒翁为什么不倒,里面有什么秘密。

说一说:

内部结构,下重上轻。

学一学:

自学课本中的步骤,归纳几大流程;录像播放制作流程,关注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要领。

壳身放入螺母压重,用纸黏土固定螺母动作要轻,位置要正;装饰粘贴要有序,重心稳定,站立不倒。

3.实践操练

做一做:

用配套的材料纸做一个不倒翁。

将完成的不倒翁玩

一玩,是不是不倒?

过程指导:

针对共性问题集体指导,个性问题个别指导。

讨论:

为什么有的不倒翁倒下后竖歹,下起来了?

调整螺母的重心位置,再来玩一玩。

不倒翁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倒翁的结构和特点(上轻下重)。

(2)学习使用鸡蛋壳等材料,剪贴完成一个有趣的不倒翁。

(3)提高观察能力、研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技术活动

中养成认真仔细、严谨操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不倒翁的结构和特点(上轻下重)。

(2)学习使用鸡蛋壳等材料,剪贴完成一个有趣的不倒翁。

(3)提高观察能力、研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技术活动

中养成认真仔细、严谨操作的习惯。

课前准备ppt

教学过程

讲解不倒翁的结构原理:

不倒翁是一种古老的儿童玩具,它的形状像人,底部通常为弧形,一经触动就摇摆并渐渐恢复直立状态,它是一种上轻下重的物体,利用了“重心越低越稳定”的原理来制作。

首先,不倒翁的重心很低,在竖立的时候处于平衡状态,重心和接触点在一条竖直线上,此时的重心处于“平衡位置”。

当重心偏离平衡位置后,重心会升高并形成想回到平衡位置的“动机”,继而向“平衡位置”恢复,但到达平衡位置时,由于“动能”的驱使又使重心偏离,如此反复“摇摆”,最终停下达到稳定平衡。

 

沙漏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沙漏的结构和特点。

(2)用透明塑料片等材料做一个沙漏。

(3)提高观察能力、研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技术活动

中养成认真仔细、严谨操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沙漏的结构和特点。

(2)用透明塑料片等材料做一个沙漏。

(3)提高观察能力、研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技术活动

中养成认真仔细、严谨操作的习惯。

课前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规范实践,细致操作

本课设计的沙漏考虑“既要能装沙,又要能看得见沙流动的动态情况,还要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制作能力’’,确定选择用纸工来制作,用上下两个梯形容器组合成一个沙漏。

这个制作不仅需要用透明片辅助,而且有很多又长又直的折线需要折叠,同时又有组装,在教学时,可以分两课时处理:

原材料加工为第一课时,组装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制作规范的指导,比如痕要准、直,粘贴双面胶时每个棱边都要粘满,否则装沙后会出现漏沙现象。

整个制作过程中要强调“借助工具,操作规范、细致有耐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二)注重探究,巧思巧做

教学中,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并适时地加以指导。

剪透明的六个梯形片,怎样又快又好地剪出六个透明的梯形片?

教师提示:

先做出一个样片,然后复制裁剪,很快就可以完成多个梯形透明片。

另外,在粘贴组合时,选择用双面胶还是用胶水?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对材料特性的认识,说说这里的操作用哪个更合适。

沙漏(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沙漏的结构和特点。

(2)用透明塑料片等材料做一个沙漏。

(3)提高观察能力、研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技术活动

中养成认真仔细、严谨操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沙漏的结构和特点。

(2)用透明塑料片等材料做一个沙漏。

(3)提高观察能力、研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技术活动

中养成认真仔细、严谨操作的习惯。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中国沙漏

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仪器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

前者称为圭表,用来测量日中时间、定四季和辨方位;后者称为日晷,用来测量时间。

二者统称为太阳钟。

公元前1300~前1027年,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已有使用圭表的记载。

《国风•郦风•定之方中》有“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确切记载使用圭表的时间为公元前659年。

圭表等太阳钟在阴天或夜间就失去了效用。

为此,人们又发明了漏刻。

因漏刻里的水冬天易结冰,故改用流沙驱动。

《明史•天文志》中记载:

“明初,詹希元以水漏至严寒水冻辄不能行,故以沙代水。

然沙行太疾,未协天运,乃以斗轮之外复加四轮,轮皆三十六齿。

”这就是“五轮沙漏”。

后来,为了防止堵塞,一个叫周述学的人对五轮沙漏进行改进,加大了流沙孔,改用六个轮子。

(二)著名的五轮沙漏

1360年,詹希元创制了五轮沙漏,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流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驱动初轮,从而带动各级机械齿轮旋转,最后一级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此显示时刻,这种显示方法几乎与现代时钟的表面结构完全相同。

此外,詹希元还巧妙地在中轮上添加了一个机械拨动装置,以提醒两个站在五轮沙漏上击鼓报时的木人。

每到整点或一刻,两个木人便会自行出来,击鼓报告时刻。

这种沙漏脱离了辅助的天文仪器,已经独立成为一种机械性的时钟结构。

由于无水压限制,沙漏比漏刻更精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