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694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三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三单元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三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三单元教案

送桥镇送桥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表

2016年10月8日

课题

9、泉城

主备人

李国梅

参备人

邵莹丁迎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感受泉城的泉多、水美;体会描写泉水流动的动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借助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感受泉城的泉多、水美;体会描写泉水流动的动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

教学过程

主备内容

复备内容

第一课时

一、激趣与质疑

  师:

同学们知道石城是指哪座城市吗?

为什么南京又被称作石城?

  师:

石城的“石”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南京以石而闻名。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课题是泉城(板书泉城),你们说这座城市以什么闻名天下?

大声读课题!

师:

你想知道什么?

二.合作与探究

1.自由读课文,

(1)、同桌讨论难读难写的生字词。

(2)、小组内交流自己弄懂的词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词语。

(3)、同桌互读课文,把自己经过努力读得很棒的难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4)、四人小组合作,概括课文内容,并推荐代表汇报。

合作探究

(2):

1、提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2、放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a.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济南被称为泉城的原因和自己所知道的城市的别称。

b.作者笔下的泉水多姿多彩,那作者又是如何把这种美展示出来的呢?

大组交流:

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奇异的美,体会表现方法。

1、课文描写的泉水是怎样的?

作者又是怎样来描写的呢?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在这段课文中四个字的词语特别多,大家能否把这些地方读好?

 出示: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3、听同学们一读,老师似乎已来到了泉城,亲临其境,泉城的泉水是怎样的?

你从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4、交流:

三、巩固与展示

作者笔下的泉水真是多姿多彩,那作者又是如何把这种美展示出来的呢?

你对什么泉最感兴趣,在你的想象中,这些泉应该是怎样的?

四、拓展与评价

作业设计:

(见补充习题)

 

第二课时

一、激趣与质疑

  课文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泉?

这些种泉各有什么特点?

作者在介绍这些泉时,又有什么优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二、合作与探究

1、你发现这四种泉各有什么特点吗?

试着用一些词语概括每一种泉的特点。

2、交流。

(1)、可以说一处泉的特点,加上自己的感受,

(2)、老师可以引导:

其他学生有什么发现吗?

如果都很简单,则让学生再读读这段话,看看能否有更多的感受呢?

3、小结:

那作者在介绍这四种泉的时候又有什么优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我还想请同学细细读读这四段内容,对比着看看,又有什么发现?

4、生再读思考

5、交流:

(1)每段都先介绍了泉水的位置(能否来说说各自的位置在哪儿。

再介绍泉水是什么样儿的)板书:

先位置再介绍泉水

  抓住每处泉水的特点板书:

抓特点用词贴切

(2)讨论交流书后练习第四题

三.巩固与展示

每人做一回小导游,向小组内其他同学介绍一种泉。

四、拓展与评价

  这觉得同学们学得都很投入,大家都是用心在读,学完有何收获?

作业(见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珍珠泉

  五龙潭

    9、泉城 黑虎泉  天下闻名

        趵突泉

    

 

教学后记

 

送桥镇送桥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表

2016年10月8日

课题

10、九寨沟

主备人

李国梅

参备人

邵莹丁迎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断。

重、难点

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感悟九寨沟的神奇美丽。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

教学过程

主备内容

复备内容

第一课时

经典诵读

一、激趣与质疑

同学们,我们曾经跟着我们的语文课本浏览了许多名胜风光,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

出示:

我在课文中游览过(欣赏过)什么样的哪里。

今天,老师再和大家去畅游一处人间仙境,好不好齐读课题,质疑。

看了这个课题,你觉得要到课文中去弄懂些什么问题?

二、合作与探究

1、自由读课文,读顺句子。

2、同桌讨论、全班交流难读难写的生字词。

3、交流自己弄懂的词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词语。

4、同桌互读课文,把自己经过努力读得很棒的难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5、小组合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推荐代表汇报。

三、巩固与展示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并概括出每段的意思。

2、读后讨论,逐步归纳出:

一、二段主要写九寨沟的地理位置。

三、四自然段主要写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珍稀动物。

最后一段总结,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3、了解课文总分总的结构。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了解了课文住要内容。

合作探究

(2)

1、放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思考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a.九寨沟在哪里?

九寨沟的名字是怎样得来的?

你还知道哪些事物名字的由来,也用上“因为……所以……”向小组内的同学介绍。

四.拓展与评价

1、九寨沟是怎样的一条山沟?

试着用一些词语来概括。

2、重点指导“县”“捷”“禽”,描红。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

第二课时

一、激趣与质疑:

你心目中的童话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

在九寨沟这个童话般的世界中,你看到了哪些神奇的景物?

1.出示九寨沟风光,把学生带入九寨沟。

生看图谈感受:

一进入景区,有什么样的感受?

用“一进入景区,就……”的句式说。

2.出示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抓“一……就……”:

“一,就”说明了什么?

抓“童话世界”:

在我们的心目中“童话世界”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3.出示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读一读,想一想:

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赞美九寨沟的美)师述:

这叫总写。

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吗?

师述:

这叫首尾呼应。

4.齐读大屏幕上的两句话。

5.过渡:

从课文这两句话已让人感觉九寨沟的迷人风光,但课文就这两句行吗?

为什么呢?

二、合作与探究

(一)感受自然风光的美丽

1、先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景物?

用横线画出来。

再和同伴交流交流你最喜欢哪一处风景?

说出自己的理由。

2、伴随音乐、画面,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出示瀑布图抓“银花四溅”“白练腾空”“高低错落”“蔚为壮观”指导读好这些词,读出壮观的语气

读到清澈见底,你仿佛看到什么景色?

出示五花海五彩池图片,湖中倒映会有哪些颜色?

(二)感悟异兽珍禽的可爱。

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动物?

用波浪线画出来,试着各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每种动物的特点。

再和同伴交流你觉得最可爱的动物,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小组讨论:

你也许还会遇到什么?

它们在干什么?

为什么用“也许”

(三)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的作用。

小组讨论: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三.巩固与展示

根据图片介绍九寨沟的美景

四、拓展与评价

1.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一起来看看课题:

九寨沟,觉得前面应加个什么词比较合适?

(学生任意说)

2.欣赏《神奇的九寨》。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九寨沟

 (自然风光)人间仙境

   童话世界                     

  (珍稀动物)

 

教学后记

 

送桥镇送桥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表

2016年10月8日

课题

11、田园诗情

主备人

李国梅

参备人

邵莹丁迎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2.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重、难点

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

教学过程

主备内容

复备内容

第一课时

经典诵读

一、激趣与质疑:

  1、指名读题,用不同语气。

  2、田园?

看到田园,你想到了什么?

想到了……

  诗情?

看到诗情,你又想到了什么?

——诗一样的情怀,有一个词叫做诗情画意

  我们刚刚学过的美丽的《九寨沟》能不能称作田园诗情?

  3、好,那让我们诗情画意的来读一读课题。

  4、过渡:

今天呀,我们将要走出国门,来到欧洲西部的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

二、合作与探究

  自由读文,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同桌讨论、全班交流难读难写的生字词。

2交流自己弄懂的词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词语。

3同桌互读课文,把自己经过努力读得很棒的难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4.小组内交流荷兰给自己留下的初步印象。

三、巩固与展示:

1、放声朗读课文,找到总写荷兰的语句。

小组讨论:

这两句话分别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这句话中的关联词是什么?

你也能试着说一句吗?

3、“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真正的荷兰到底是什么样的?

轻声读课文2——6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

你的头脑中能呈现哪些画面,再小组讨论并给每幅画面分别拟一个恰当的名字。

四、拓展与评价

找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作业:

补充习题

第二课时

一、激趣与质疑:

1、导入:

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流动的奶牛,鲜艳的郁金香,剽悍强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动物、宁静的夜晚……这就是荷兰的田园风光,这就是荷兰留给我们的印象!

2、那么,你最喜欢哪一处美丽的风光呢?

它又让你感受到怎样的诗情画意了呢?

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几遍。

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二、合作与探究:

(一)、欣赏“奶牛流动图”

1、这些牛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试着用一些词语来描述。

2、草原上还有一些奶牛正等着你去介绍呢?

请你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向小组内的同学介绍。

3、“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是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

”这句话放在第二自然段显得多余吗?

为什么?

(二)欣赏“骏马驰骋图”和“家畜休闲图”

1、小组内交流:

草原上的动物们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读着这两个自然段,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并请你的同桌给你做个评价。

(三)感悟“夜幕寂静图”

1、读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夜晚的荷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请用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

2、小组内讨论:

文中有两个描写静的词“寂静、平静”,你能体会其中的不同吗?

三、巩固与展示

 1、同学们,今天我大家一起游览了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感受着那迷人的田园诗情!

还记得吗?

首先,我们来到了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看到了——(一生说,可结合图片);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碧绿色的低地,——(同上);到了傍晚,我们看见——(同上);是的,运河之中装载着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着,我们上了小船,之间夜幕降临,——(同上)……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呀!

四、拓展与评价

真美呀,我们又一次陶醉在这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中,感受着那份宁静悠闲和富足安适,感受着作者对这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的赞美和向往。

建议大家:

 a、选择自己喜欢的美词美句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积累背诵。

 b、继续搜集这样的描写田园风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来读一读,比较、感受、积累。

 c、向学生推荐一篇具有域外风情的文章,如《威尼斯的小艇》等。

作业设计;见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奶牛流动图            

骏马驰骋图

家畜休闲图         

夜幕寂静图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教学后记

 

送桥镇送桥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表

2016年10月8日

课题

12、桂花雨

主备人

李国梅

参备人

邵莹丁迎春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细读悟情;品读体会。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

教学过程

主备内容

复备内容

第一课时

经典诵读

一、激趣与质疑: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一篇文章,一起读课题──《桂花雨》。

题目把桂花和雨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你想到了什么?

2齐读课题。

二、合作与探究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请学生读一读课文;

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巩固与展示

检查生字词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四、拓展与评价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作业:

补充习题

第二课时

一、激趣与质疑:

从九月到十月,校园里的桂花陆陆续续地开了,校园里弥漫着桂花那清雅恬静的香味。

在桂花香中我们一起来学习《桂花雨》这篇课文,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齐读课题

二、合作与探究:

领略“桂花香”

1.文章的开头——“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

学生读,突出“最”。

为什么小时候的我最喜欢桂花呢?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最能表现桂花香的句子。

(板书:

桂花香)

3.交流:

 ①“桂花不与繁花争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    

②“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哪个字最能写出桂花香?

体会“浸”的妙用。

读出自己“浸”在桂花香里的感觉。

③“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桂花在什么季节开放,为什么全年都沉浸在桂花香里呢?

开了一年吗?

4.第一自然直接写“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也很好,为什么要写中间两句呢?

(比较的手法,衬托桂花的香气味儿迷人。

感受“摇花乐”

作者最喜欢桂花不仅因为桂花香气味儿真是迷人,还因为——。

(板书:

摇花乐)“摇花乐”乐在哪里呢?

当阵阵桂花雨纷纷落下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摇桂花,一起享受那落英缤纷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划出表现“摇花乐”的句子。

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①这应该是个问句,却用了感叹号,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体会急切、迫不及待)

②理解“缠”

2.“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所有的“快乐”就从两个“帮着”里出来了。

齐读这两句。

3.“啊!

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啊呀!

①创设情境:

摇桂花啦。

桂花刷刷落下来啦。

像——桂花落在我的头上,香了我的每一根发丝。

桂花落在我的小鼻子上,——桂花落在我的脖子里,——,桂花落在你的小手上,——咦,桂花还落在我的小臭脚丫上。

瞧,一会儿,就落得我们满头满身啦。

这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喊起来——一

②这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我就——喊

想象表情、动作、心情怎样。

这一喊,你感受到什么呢?

请注意,这里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这份快乐已经不能全部用语言来表达了,标点符号来帮忙。

让我们来读一读,把这语言不能表达的喜悦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其他同学也来喊一喊。

(随机提问,什么感受?

③这会儿,地上像铺了一层金黄的地毯。

在这美妙的时刻,你最想做什么,最想说什么,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所以说,这摇落的仅仅是桂花吗?

还有——(快乐,幸福,享受,甜蜜)

④齐读“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呀!

4.小琦君陶醉了,那她的父母亲呢?

①引读:

“母亲洗净双手——,父亲点上檀香——,父亲的诗兴发了,及时口占一绝——”

人高兴了都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父亲高兴了就吟诗作对。

请同学们品读父亲的大作。

从哪些字词可以感受到父亲心中难以掩盖的喜悦呢?

②摇花乐,入梦甜,这是一家人共同的感受啊。

齐读这首诗。

5.再读“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呀!

花雨缤纷入梦甜。

“读得真甜啊”小琦君会梦见什么?

是啊,梦里的桂花是香的,梦里的桂花是甜的,梦中的自己和一家人是快乐的。

难怪,作者每到桂花盛开的时节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让我们再次齐读这段话,体会小琦君发自内心的快乐。

三、巩固与展示

1.外地的桂花真的就不如家乡的桂花香吗?

这是为什么呢?

2.写这篇文章时,琦君已经六十多岁了,不再是小琦君,而是琦君奶奶了,这时的她从台湾又到了美国。

看到了桂花,闻到了桂花香,

她一定想起了童年的摇花乐,在心里大声地喊——

她也会想起母亲说过的那句话————

当然也会想起父亲吟诵的那首诗——

四、拓展评价

1、作者琦君在她的许多作品中记叙了童年故乡的人和事。

在另一部作品《烟愁》里有这样一段后记(教师朗读):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

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从段话中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热爱家乡、重视感情)

2、最后,老师向大家推荐几本书,都是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的。

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鲁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愿你们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作业设计;见补充习题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