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基础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和对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5560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机基础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和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风机基础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和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风机基础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和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风机基础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和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风机基础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和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机基础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和对策.docx

《风机基础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和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机基础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和对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机基础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和对策.docx

风机基础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和对策

风机基础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一、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由于本工程风机基础采用梁板式风机基础;由于工程所在地商品混凝土运输距离远,只能现场建立小型搅拌站。

因此,风机基础施工的重点是基础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由于基础施工时段正值雨季,保障雨季施工进度是难点工作。

针对风机基础拟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二、风机基础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制备及运输质量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在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结构构件的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绝热温升值的原则。

混凝土的制备和运输,除应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外,还应根据预拌混凝土运输距离、运输设备、供应能力材料批次、环境温度等调整预拌混凝土的设备参数;以保证入模混凝土硬化后符合设计要求。

1、材料

(1)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选择及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应优先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7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当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时,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C3A)含量不应大于8%;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罐温度不应大于60℃。

(2)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3)骨料的选择,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质量要求外,应符合下列规定:

细骨料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应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当含泥量超标时,应在搅拌前进行水洗,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1%,非碱活性的粗骨料;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

(4)作为改善性能和降低混凝土硬化过程水泥水化热的矿物掺合料;粉煤灰和高炉粒化矿渣粉,其质量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用于水泥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用于水泥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规定。

(5)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6)外加剂的选择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通过水泥适应性和实际效果实验确定;

2.必须考虑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的影响;

3.慎用含有膨胀性能的外加剂;

4.对耐久性要求较高和寒冷地区的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7)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现行的国家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不得使用海水和污水。

2、风机基础混凝土配合比

风机基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JGJ55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确定利用混凝土60天或90天后期强度时,可以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设计依据;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应低于160±20mm;对强度等级在C25~C40的混凝土其水泥用量宜控制在230~450kg/m3;拌合水用量不宜大于190kg/m3;.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耐久性要求确定;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50%;两种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50%;水胶比不宜大于0.55;砂率宜为38~45%;拌合物泌水量宜小于10L/m3。

3、大体积混凝土的制备及运输

(1)混凝土的制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优先选用商品化的预拌混凝土,其质量除应符合《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规定,并满足施工工艺对坍落度损失、入模坍落度、入模温度等的技术要求;

在混凝土制备前,除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外,必要时应进行如水化热、收缩、泌水量、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

当采用自备搅拌站时,搅拌站、场应尽量靠近混凝土浇筑地点,以缩短水平运输距离;

当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场、站应对骨料采取遮阳,降温措施;

当冬期施工期间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场、站应对骨料及拌合用水采取加热保温措施。

(2)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车应具有防风、防晒、防雨和防寒设施,运输过程中搅拌罐保持3~6转/分钟的慢速转动,以保证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均匀性和不离析。

(3)运输所需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浇筑的工艺要求;搅拌运输车单程运送时间,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应符合《预拌混凝土》GB/T140的规定,当气温小于25℃时持续时间应不大于120分钟;当气温大于25℃时,运输持续时间应小于90分钟。

(4)当搅拌运输过程中需补充外加剂或调整拌合物质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补掺外加剂时,掺入后搅拌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掺量和搅拌时间应事先通过实验确定;

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或因坍落度损失不满足要求时,搅拌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时间应不小于180秒;运输过程中严禁向拌合物中加水;

(5)输过程中,坍落度损失或离析严重,通过快速搅拌已无法恢复混凝土拌和物的工艺性能时,不得浇筑入模,应改做它用。

三、风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一)材质要求

选用的钢材、水泥、粉煤灰、及外加剂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商品混凝土供应商资质已通过审查。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二)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的施工工艺流程:

材料进场→各机位定位放线→机械挖土(配合人工)→人工清理修正→基槽验收→垫层施工→放线→安装基础锚栓地脚螺栓支撑件→安装基础锚栓→钢筋绑扎→预埋电力电缆管→支模→基础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养护→验收→土方回填。

2、施工方法

(1)基础开挖:

风机现场所给机位坐标点一般是微观选址时定设的木桩点。

此木桩所在自然地面标高作为基础开挖的参照点,开挖前要将此点的自然地面标高用水准仪引至开挖线以外,做好标识,用经纬仪配合罗盘,以塔架门方向为准,基础开挖前应根据施工图《风机基础及箱变埋管位置图》进行塔筒门方向的定位,并将塔筒门方向桩外引至开挖开口线外。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基准点以及控制桩不会被人为扰动。

当基础开挖线范围内的自然地面最大标高差<1米时,将开挖线内自然地面的平均高程确定为基础施工的基准点(±0.00)。

如基位开挖线内地势坡度高差≥1米时,要求将在风机机位上的原土,推出半径为基础半径尺寸的一个平台,将此平台的原土标高作为风机基础施工的±0.00点。

±0.00标高确认好了以后,在开挖线外30米处做好标高标识,基础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确定的±0.00标高施工基础。

为保护基础底土质在开挖时不扰动,要求基础在机械开挖土方时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留设余量不要开挖,用人工清理的方式将余量基土清理至基底标高。

建议将开挖余量控制在20cm左右。

基坑的放坡系数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基底土质如果发现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土质不匀的问题。

先挖设探坑,请设计单位和地堪单位到现场踏勘基底土质具体情况,然后请设计单位出具体的方案处理。

根据类似工程金风科技风机技术手册,风机的塔架门方向由业主选择,风机的塔架门方向为相对于主风方向的侧风向或背风向,一般选择为侧风方向,建议塔架门方向要一致。

(如果将风机的塔架门选在背风方向时,风机机舱内的起重设备刚好也在背风方向,如果在起吊工具时,坠物很容易伤到进出塔架门的人员)。

(2)地基验槽

基础验槽时,必须由地勘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专人进行验槽。

基底地质情况必须与设计及地勘报告要求的基底土质相符。

如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由地勘单位或基础设计单位出具体的处理方案,或将超挖部分用与基础垫层同等标号的毛石砼浇筑至垫层底标高。

为便于地勘对基槽地质的观察,在基坑开挖时选择下坡方向和侧方向将坑壁清理干净。

(3)垫层施工:

本工程风机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要求严格按照现行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规范施工基础垫层:

垫层施工前必须将坑内浮土、松动石块、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并布设垫层标高控制桩。

砼必须振捣密实,垫层厚度、平整度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当基础锚栓直接安放在基础垫层上时,垫层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80%方可安装基础锚栓。

基础在垫层砼上放线时,必须放出基础十字定位线、接地扁铁位置线、内圆钢筋的位置线、预埋钢板位置线、模板支模控制线。

垫层浇筑前对基坑的浮土、松石等进行清理(上图)

 

浇筑前对基坑湿水浇筑过程中控制垫层浇筑标高及厚度

 

浇筑过程中控制垫层厚度控制预埋件位置

(4)钢筋制安:

图纸所注下料长度仅供参考,钢筋施工下料时以图纸和规范为依据进行下料施工。

钢筋在施工前,首先需要做样板钢筋,并且绑扎样板基础钢筋,复核样板钢筋与设计之间的误差,及时调整。

以免造成基础钢筋因下料出现问题而浪费钢筋,而且可以及早发现基础钢筋设计以及施工当中遇到问题,提前解决设计及施工问题,总结钢筋绑扎经验,以提高基础钢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钢筋连接方式:

风机基础主梁上部纵向主筋采用一根统长加工而成,不能焊接也不能绑扎;对22≥直径≥16的钢筋,采用闪光对焊;对直径≥25的钢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环形等钢筋需要现场封闭连接时,一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35d,不得在现场搭接焊;同一截面内接头面积应小于钢筋总面积25%,连接区段的长度为4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者)。

钢筋保护层:

风机基础板底部钢筋保护层为70mm,主梁底层主筋保护层为120mm,次梁底层主筋保护层厚度为90mm,其余为50mm。

梁相邻两层主筋之间钢筋中心距为75mm。

严查钢筋力学检验报告及出厂检验报告。

钢筋绑扎验收应重点检查钢筋绑扎的位置、间距、数量以及绑扎方式上(钢筋绑扎必须逐点满绑),特别是重点检查基础锚栓

 

周围的钢筋位置是否影响基础锚栓的安装。

严禁在钢筋上焊接附件。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可以穿插预埋管及接地极的埋设,以免在钢筋绑扎完成后无法埋设接地。

在进行星形钢筋(穿孔钢筋)的安装时,注意先安装橡胶圈,橡胶圈要用万能胶粘贴牢固。

橡胶圈图示安装图示

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漆污染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钢筋的调直应遵守以下规定;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II、II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钢筋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抗拉强度不得低于施工图纸的要求。

钢筋加工的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钢筋的弯钩弯折加工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钢筋焊接和钢筋绑扎应按规范规定,以及施工图纸的要求执行。

钢筋加工的尺寸应符合风机基础施工图纸的要求;基础锚栓固定架经验收合格后绑钢筋、封模板。

螺栓固定架或基础锚栓固定架与钢筋、模板、模板支撑系统及操作脚手架互不相连,独成体系,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系统的振动及变形对螺栓的影响。

基础底面、顶面、上台柱等部位主要受力钢筋一般采用通长钢筋,钢筋绑扎过程中如遇基础锚栓支撑架型钢、电缆预埋管等,应采用调整钢筋间距的方法进行避让,不得截断钢筋,损害受力结构。

钢筋网洞口处理措施如图示:

 

3)钢筋检验要求:

 

每批钢筋均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单,在使用前,应分批进行以下钢筋机械性能试验:

a)钢筋分批试验,以同一炉(批)号、同一截面尺寸的钢筋为一批,取样的重量不大于60kg;

b)根据厂家提供的钢筋质量证明书,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表质量,并测量每批钢筋的代表直径;

c)在每批钢筋中,选取经表面检查和尺寸测量合格的两根钢筋中各取一个拉力试件(含屈服点,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试验)和一个冷弯试验。

(5)模板施工:

本工程风机基础混凝土施工采用定型钢模模板,共加工三套。

模板的制作应满足风机基础施工图纸要求的建筑物结构外形,其制作允许偏差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

钢模板在机械加工厂定型制作,确保模板尺寸、质量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1)模板安装及加固体系见下图:

模板制作的允许偏差:

序号

偏差名称

允许偏差(mm)

钢模

5

模板长和宽

±2

6

模板局部不平(用2m直尺检查)

2

7

连接配件的孔眼位置

±1

由于下层有基础底板,在安装次梁模板时,事先在模板底制作T型钢筋支撑,支撑密度不大于1m;模板拼缝处用等模板厚度的弹性双面胶粘贴,防止漏浆。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单位:

mm

序号

偏差项目

混凝土结构部位

外露表面

隐蔽内面

1

相临两面板高差

3

5

2

局部不平(用2m直尺检查)

5

10

3

结构物边线与设计边线

10

15

4

结构物水平截面内部尺寸

±10

5

承重模板高

±5

6

预留孔洞尺寸及位置

10

(6)主体混凝土浇筑:

入仓方式:

采用混凝土泵车入仓;

浇筑顺序:

先中心后两侧、先环内后环外,底板→次梁→主梁。

浇筑方法:

建议先浇筑基础锚栓内砼,基础锚栓内砼可以起到稳固基础锚栓的作用,然后浇筑基础锚栓四周砼,如先浇筑基础锚栓外侧砼时,必须从基础锚栓两个对称方向同时浇筑,这样可使基础锚栓受到砼的侧向力相抵或减小。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随时对基础锚栓平整度进行观测,若有偏差及时调整。

基础砼浇筑完成后必须及时复检基础锚栓上发兰水平度,要求水平度在浇筑砼完成后的误差值在2mm以内。

泌水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泌水和浮浆,不予以彻底清除,将影响混凝土质量,给生产留下隐患。

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排除泌水,并进行二次振捣。

可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集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压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为避免端部砂浆过于集中造成的质量影响,当混凝土坡脚浇至顶端部模板时改变浇筑方向,

再反方向浇筑混凝土,以便于收头和清除泌水。

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采用振捣棒振捣。

根据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特性,进行适当振捣。

对放置测温点的部位,进行标记,并在测试点周边0.5m半径范围内不得振捣,有效避免振捣对测温点和的影响。

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操作。

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捣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便上下振动均匀,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

分层连续浇筑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1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10~30s为宜,还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宜。

砼浇筑前应预埋砼的测温管或其它测温装置,砼浇筑完成后4天内要求每两个小时测砼内外温度,砼内外温差不大于25度,如果砼内外温差大于25度时,应及时通知监理,并采取相应措施将砼内外温差控制在25度内。

砼试块制作:

设计要求:

在每台风电机组基础随机抽取仓内混凝土试样(每台风电机组一组、三个试件);混凝土出料口抽取一组试件。

本风机基础混凝土方量401m3,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基础砼浇筑完成后要求砼表面收光及时用塑料布覆盖,这样可以减小砼内外温差(砼内外温差过大将造成砼内应力急剧增大从而使砼表面开裂)。

又可以避免砼表面受风的影响而风干裂缝。

浇筑砼时,必须注意基础锚栓成品防护工作,以免受到砼的污染,如基础锚栓受到污染,应及时进行清理。

浇筑砼时,一定注意不要让振动棒或砼的泵送管碰到基础锚栓,以免影响调整好的基础锚栓水平度。

砼浇筑前应预埋砼的测温管或其它测温装置,砼浇筑完成后4天内要求每两个小时测砼内外温度,砼内外温差不大于25度,如果砼内外温差大于25度时,应及时通知监理,并采取相应措施将砼内外温差控制在25度内。

(7)基础锚栓及预埋件的安装:

1)调节螺栓安装

调节螺栓上的螺母可以上下调节,用于调整基础锚栓水平。

调节螺栓下端焊接有钢板,调节螺栓的钢板焊接在支架顶端的钢板上,钢支架按照《风机基础结构施工图HQ189J-5D6-2-2》进行加工。

2)基础锚栓安装要求

在风机基础底层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基础锚栓的安装。

②基础锚栓穿钢筋孔事先粘贴3mm厚橡胶垫圈。

③基础底层钢筋绑扎后,先安装调节螺栓支架,再将调节螺栓与基础锚栓相连,用吊车吊入基坑,放置在调节螺栓支架上。

④基础锚栓可靠放置好后,要求采用电子水准仪调节下部的调节螺栓,进行精确调平。

调节螺栓调节基础锚栓水平高差完毕后,用辅助支架支撑固定基础锚栓,辅助支架用楔形钢垫片调节高差,复测基础锚栓平整度后在撑杆底部焊牢。

⑤任何钢筋都不宜与基础锚栓直接接触,任何钢筋的重量都不宜作用在基础锚栓上,而应该通过钢筋网自身架立钢筋放置在垫层上。

⑥全部钢筋绑扎完成及预埋管安装完成后,对三个调节螺栓对应的基础锚栓顶面位置进行观测,若发现基础锚栓平整度超过±2mm,拆除辅助支架支撑,重新按第(4)条重新对基础锚栓进行调平。

⑦浇筑基础锚栓四周及内部混凝土,此时下料及振捣需十分注意,下料时不得直接对着基础锚栓本体,振捣器也不得直接与基础锚栓接触,施工人员不得站到基础锚栓上,其他施工机械也应避免与基础锚栓相碰。

⑧每铺筑一层混凝土检查一次基础锚栓平整度,发现误差过大时及时采取措施调平。

3)基础锚栓验收

基础浇筑完成后,对基础锚栓上法兰平整度进行检查验收。

用电子水准议检查相隔60°的六个方向上(其中之一对应法兰对接标记)基础法兰面是否水平。

测量点位于法兰外缘,每个方向最少测量两次,最终保证6个点中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高差不超过2mm(注:

基础锚栓水平度测量值以金风厂家的要求值为准)。

4)基础锚栓止水

第一道止水是指塔架厂事先粘贴在基础锚栓筒壁内外侧相应位置的自粘橡胶带。

第二道止水是指上层的止水措施,采用Φ10聚乙烯止水圆带。

第三道止水是指上层的聚氨酯封胶SM7108。

浇注混凝土前,在基础锚栓内、外壁两侧自粘橡胶带上方各粘一道尺寸为20mm×12mm的三元乙丙橡胶填充条,然后浇注混凝土,使混凝土顶面与填充条上端面平齐。

混凝土初凝后,揭去橡胶填充条,即在混凝土与基础锚栓之间形成一道预留槽,吹净槽内杂质并干燥。

紧贴预留槽底塞入Φ10mm聚乙烯止水带,并在止水圆带上充填聚氨酯密封胶,填充时不得夹杂气泡。

(8)混凝土养护

养护对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确保混凝土质量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养护方法:

1)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分为保温法和保湿法两种。

保温法是在混凝土成型后,使用保温材料(塑料薄膜、干麻袋等)覆盖养护,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和温度梯度,防止产生表面裂缝。

同时延长散热时间,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潜力和材料的松弛特性,使混凝土的平均总温差所长生的拉应力小于混凝土抗拉强度,防止产生贯穿裂缝。

保湿法是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用洒水、喷水、蓄水养护,使刚浇筑不久的混凝土在适宜的潮湿条件下,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

同时可使水泥的水化作用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

2)养护时间

为了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

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

基础拆模后,对标高±0.000以下结构采取及时回填措施,±0.000以上结构进行覆盖,避免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

(9)混凝土测温

为了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以便随时采取相应措施,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和控制。

1)测温点的布置

测温点的布置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以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升、最大应变、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为原则,一般可按下列方式布置:

a、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

b、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温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经理论计算基本可以确定温度场和应力场规律的可以将测点沿最不利位置布置;

c、在基础平面对称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处,传感器布置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几何尺寸;

d、沿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体中心厚度方向,中心布置3个测温点,主梁布置一个测温点。

e、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f、混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

g、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以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50mm处的温度为准。

 

混凝土测温点平面布置示意图及风机基础立面图

2)测温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列规定:

a、测温元件的测温误差应不大于0.3℃(25℃环境下);

测试范围:

-30~150℃;

绝缘电阻大于500MΩ

b、应变测试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列规定:

测试误差应不大于1.0με;

测试范围:

-1000~1000με;

绝缘电阻大于500MΩ;

c、温度和应变测试元件的安装及保护符合下列规定:

测试元件安装前,必须在水下1m处经过浸泡24h不损坏;

测试元件接头安装位置应准确,固定牢固,并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金属体绝热;

测试元件的引出线宜集中布置,并加以保护;

测试元件周围应进行保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试测温元件及其引出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元件及引出线。

测试过程中及时描绘出各点的温度变化曲线和断面的温度分布曲线,以便及时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采取合适的温度控制措施。

3)测温制度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即开始测温,必要时采取保温养护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7天内,每昼夜可少于24次;以后按每昼夜6-8次进行测试,入模温度进行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同时应测大气温度,以便掌握基础内部温度场的情况,控制砼内外温差在25℃以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并经技术部门同意后方可停止测温。

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三班考虑。

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及安全交底。

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

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接。

所有测温孔均应编号,进行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

测温记录,应交技术负责人阅签,并作为对混凝土施工和质量的控制依据。

4)测温

混凝土的温升梯度宜不大于15℃/m,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

在测温过程中,若发现温差超过25℃时,应及时加强保温或延缓拆除保温材料,以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差应力和裂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