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docx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语文
课程类型:
必修
教材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适用年级:
六年级
课时:
108课时
设计者:
背景:
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
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
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
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
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4—5篇课文。
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
“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
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目标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8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里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联系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体悟中促进朗读表达。
继续练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阅读中能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
5.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要点,抓住典型例子了解常见说明方法的特点,初步体会其好处。
6.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课文,及课外积累的精彩句段最少15篇。
7.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学写读书笔记和活动计划、活动总结、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等常见的应用文。
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8.乐于与人交流,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能认真倾听,能抓住要点,并简要转述;能根据交流的主题、对象和场合,结合自己了解的材料、思考,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表达意思清楚,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在交际中尊重、理解对方,注意语言美。
9.综合性学习,能用各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小学生活,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围绕主题讨论和制定活动计划,分工合作,在实践活动中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谢。
10.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感受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
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进一步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对周围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怀有感激之情。
内容
单元序号
单元专题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1
人生感悟
1、文言文两则
2
2、匆匆
1
3、桃花心木
2
4*顶碗少年
1
5*手指
1
口语交际·习作一
4
回顾·拓展一
2
2
民风民俗
6.北京的春节
2
7*藏戏
1
8*各具特色的民居
2
9*和田的维吾尔
口语交际·习作二
1
回顾·拓展二
2
3
深深的怀念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2
11*灯光
1
12.为人民服务
2
13*一夜的工作
2
口语交际·习作三
4
回顾·拓展三
2
4
外国名篇名著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2
15.凡卡
2
16*鲁宾孙漂流记
2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2
口语交际·习作四
4
回顾·拓展四
2
5
科学精神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2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1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
21*我最好的老师
1
口语交际·习作五
4
回顾·拓展五
2
6
难忘小学生活
一、成长足迹
7
二、依依惜别
7
◆
古诗词背诵
10首古诗词
5
实施
1、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六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条件,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如利用工具书、其他图书、“班班通”等进行语文学习。
3、挖掘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人文、任务活动等资源进行语文学习。
如学习“民风民俗”这一单元,可联系春节习俗,让学生调查、研究、交流。
二、教/学活动
1、识字与写字
本册教材要求会写8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
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
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
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
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2、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
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下工夫。
课外阅读:
开学初举行好书推荐会。
每周完成一份“阅读记录卡”,每两周举行一次好书交流会,分享课外读书的收获。
3、习作
本册教材的习作安排了5次习作,6次小练笔。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
教师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
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
对此,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师生共同商量,选定一个话题进行习作;一种是自由组合,分别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然后再全班汇报、评议。
4、口语交际
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注意拓宽话题范围。
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
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
有的需要创设情境,如,谈自己的理想;有的需要引导回忆,如,说说自己难忘的“第一次”;有的最好能提前布置,如,谈自己了解到的民风民俗。
5、综合性学习
本册教材的第六组是一个单独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难忘小学生活”。
这次综合性学习,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围绕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向母校、师友告别。
而后分成两大板块──“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
教材在这两大板块中,分别提出活动建议,提供若干阅读材料。
第一个板块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用各种语文形式记录小学生活;第二个板块引导学生为母校做点事,写倡议书、建议书,互留赠言,并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
本册教材在最后一组──“综合性学习”后面,安排了10首古诗词背诵,包括7首古诗和3首词。
在课余利用自己在小学阶段掌握的语文能力来独立学习。
6、“综合复习”的使用
本册教材最后安排了“综合复习”,这既是为了给老师提供一些复习的材料,更是为了向老师提示一种复习思路和复习方法。
“综合复习”中选用的9篇阅读材料,内容各异,形式多样,旨在检查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
凭借这9篇文章设计的题目,涉及到小学毕业生所应达到的语文能力的方方面面,主要有:
能朗读、默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认字、理解词语;能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叙述的顺序;能联系实际谈谈阅读的体会感受等。
还结合阅读安排了仿写、缩写、写由阅读想到的人和事、写读后的感想等多种练笔。
除了利用阅读材料进行复习,还安排了“给外地亲友写封信”,这是通过实实在在的通信活动,复习写信这一最常用的应用文。
希望教师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切实用好这些综合复习材料。
如果有条件,还可参照这样的思路和方法,作适当补充。
评价
1、评价方式
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
1、过程评价(30分)
过程评价(30%)=平时检测(10%)+课堂表现(10%)+语文实践活动(10%)
重点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不仅评价学生个体情况,针对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珍视友情的特点,更注重评价学生对同伴学习的关注、互助的态度。
教师善于利用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学习,以此促进资源共享,培养团体意识,增添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注重日常口头评价,即对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学生表现都给与随机评价。
对于更具有实践性的学习领域,如课外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多采用展示性、表现性评价,更注重动态形式:
朗读比赛、读书交流、设置情境交际、参与实际交际、辩论、信件往来等,以此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表现的能力。
2、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检测评分为准。
结果评价(70%)=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
3、学期成绩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
2、评价结果
1、平时测验:
百分制
2、课堂评价:
很好、好、一般、继续努力等。
3、实践活动评价:
张贴、公布,奖励优秀作品。
小组互评等级制(很积极、较积极、积极、不积极等)。
3、评价结果处理
以上三项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转化为对应等级:
优(90及90以上)、良(80——89分)、合格(60——79)、不合格(60分以下)。
成绩不合格者按学校有关规定提供一次补考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