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命题方向非洲与拉丁美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4536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非洲与拉丁美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非洲与拉丁美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非洲与拉丁美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非洲与拉丁美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非洲与拉丁美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非洲与拉丁美洲.docx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非洲与拉丁美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命题方向非洲与拉丁美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非洲与拉丁美洲.docx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非洲与拉丁美洲

2021高考地理命题方向:

非洲与拉丁美洲

命题方向1 非洲

下图为沿20°E经线的地形剖面和某季节的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

(1)~(3)题。

(1)该经线附近的地形特征是(  )

A.以高原、盆地为主B.山高谷深,崎岖不平

C.东西高,中部低D.北部多火山、地震

答案 A

解析 20°E经线和赤道交会处为刚果盆地。

该图是非洲大陆沿20°E经线的地形剖面图,结合剖面线,地形主要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高原上相对高度较小,地形较平坦;南北高,中部低;火山、地震不属于地形特征。

(2)甲、乙、丙三地中(  )

A.甲和乙都为热带草原气候

B.乙和丙都是热带沙漠气候

C.乙和丙都是热带草原气候

D.甲为地中海气候,丙为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 D

解析 结合图中经纬度可知,甲地为地中海气候,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3)此季节(  )

A.甲地高温少雨B.乙地草木枯黄

C.丙地森林茂盛D.丁海区台风频繁

答案 B

解析 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相对向北移,应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甲地温和多雨;乙地为干季,草木枯黄;丙地炎热干燥,黄沙漫漫;丁海区夏季没有台风。

命题方向2 拉丁美洲

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

℃)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

(1)~

(2)题。

(1)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差异

C.地形起伏D.洋流性质

答案 B

解析 由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越向南气温越低,而甲、乙两地纬度相当,故排除A项。

甲地深居内陆,乙地位于沿海,内陆气温大于沿海,由此可判断出当时为夏季。

海洋比热容大,夏季升温慢,陆地比热容小,夏季升温快,因此甲地的气温高于乙地主要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故B项正确。

甲、乙都在潘帕斯草原上,地势差异小,C项错误。

流经乙地附近的洋流为巴西暖流,对沿岸的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但乙地气温却比甲地要低,说明主要不是受洋流的影响,D项错误。

(2)图中西南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与其形成原因相似的是(  )

A.贝加尔湖B.东非大裂谷

C.喀斯特溶洞D.冰川U型谷

答案 D

解析 峡湾主要是冰川侵蚀而成,故D项正确。

贝加尔湖是地壳断裂下陷而成的构造湖;东非大裂谷因板块张裂而成;喀斯特溶洞是因流水的化学溶蚀而成,故A、B、C三项错误。

同步训练

读某地区略图,回答1~2题。

1. 甲地区是世界某经济作物的主要分布区,该经济作物最可能是(  )

A.黄麻      B.咖啡

C.油棕 D.天然橡胶

2. 对里约热内卢工业部门形成影响显著的因素包括(  )

①劳动力 ②交通 ③原料及能源 ④技术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第1题,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

主产于甲地区几个州内。

 第2题,里约热内卢以传统工业为主,技术不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海陆运输发达,工业生产的原料和能源丰富是影响其主要工业部门发展的主要因素。

故C项正确。

答案:

1.B 2.C

下图中甲为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网,网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

乙为南美洲部分国家图。

读图回答3~5题。

3.图甲中人们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

A.生物水   B.冰川融水

C.雾气       D.雨水

4.图甲中设施最有可能位于图乙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5.关于图乙中四地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沿海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B.②地区自然景观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

C.③地深受西风的影响,全年温和湿润

D.④地受到沿岸洋流影响增温增湿

解析:

第3题,图甲中人们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雾气。

南美洲西海岸是热带沙漠气候,非常干燥,但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使得沿岸空气降温过程中,水汽得到凝结。

人们在沿岸挂一些网利用寒流特性,让沿岸的雾气凝结在网上来收集水资源。

第4题,①处位于秘鲁沿海,有寒流经过,近地面多雾但降水少(气流下沉遇冷凝结成雾,但不易成云致雨),水资源缺乏。

其他三地降水相对较多。

第5题,①地是上升补偿流形成的渔场。

②地处于安第斯山脉,地域分异规律是垂直地带性,变化的基础是水热变化。

③地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地沿岸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答案:

3.C4.A5.D

读巴西大豆产区在各州的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示大豆产区的地形(  )

A.以高原为主                     B.以山地为主

C.以丘陵为主                     D.以平原为主

7.图中所示的①~④州中单位面积大豆生产的土地租金最低的最有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6题,图示大豆产区位于巴西高原上。

第7题,①州距海远,深居内陆,单位面积大豆生产的土地租金有可能是最低的。

答案:

6.A7.A

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家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9.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解析:

据图中信息,加勒比海、里约热内卢及海拔高度可知,该剖面穿过了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乙所在地为亚马孙平原,则该国为巴西,工业集中在东南沿海,农业集中在巴西高原。

甲地在20°S以南,附近有巴西暖流经过,大洋对岸的非洲本格拉寒流流经海域,因此,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甲地是暖流,不是上升流;甲地大陆沿岸应是热带风光,而对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和沿岸寒流影响形成荒漠景观。

答案:

8.C 9.A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地区洋流的性质与乙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寒流 热带雨林气候

B.寒流 热带沙漠气候

C.暖流 热带季风气候

D.暖流 热带草原气候

11.与甲地气候类型的形成无关的是   (  )

A.洋流       B.信风

C.地形       D.季风

解析:

第10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乙地地处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东部沿海有巴西暖流经过。

第11题,甲地地处巴西东南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并受沿岸巴西暖流的影响。

答案:

10.D 11.D

二、综合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西是世界上咖啡产量最多的国家,占世界咖啡贸易量的30%,其中咖啡出口中咖啡豆占85%,而速溶咖啡所占比重很小。

材料二 据资料显示,咖啡适宜生长的温度介于15~25 ℃;适宜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且降雨时间能配合咖啡树的开花周期;理想的海拔为500~2000米。

材料三 巴西利亚(15.5°S,47.5°W;海拔1160m)气温降水量资料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气温

(℃)

21.6

21.8

22.0

21.4

20.2

19.1

19.1

21.2

22.5

22.1

21.7

21.5

21.2

降水

(mm)

241.4

214.7

188.9

123.8

39.3

8.8

11.8

12.8

51.9

172.1

238.0

248.6

1552

材料四 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

(1)巴西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该国的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巴西利亚1月份和7月份降水有明显差异,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简析巴西咖啡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4)为促进巴西咖啡产业进一步发展,需要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解析:

(1)题,据图,巴西城市主要分布于其东南部,原因主要从气候、交通、历史等角度分析。

(2)题,巴西利亚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注意其地处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第(3)题,根据材料二,从气温、降水、海拔三个角度分析即可。

第(4)题,措施可从提高咖啡产品的附加值、品种、交通以及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等角度入手分析。

答案:

(1)东南部交通便利;高原地区气候凉爽;西方殖民者最早开发的地区

(2)1月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7月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

(3)气温适宜;降水适中;地处适宜咖啡生长的海拔。

(4)发展咖啡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发展科技,培育优良品种;完善交通;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等。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肯尼亚境内多高原,平均海拔1500米,东非大裂谷东支纵切高原南北,大裂谷谷底分布着深浅不等的湖泊,并屹立着许多火山。

农业是肯尼亚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鲜花产业发展较快,出口鲜花约占欧盟市场的1/3。

肯尼亚航空业较为发达,与30多个欧美国家和地区通航。

(1)简述肯尼亚的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2)说出肯尼亚境内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3)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东非大裂谷谷底多湖泊、火山的成因。

【答案】

(1)位置: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全境位于热带;东南濒临印度洋,北与埃塞俄比亚、东北与索马里交界,西与乌干达、西南与坦桑尼亚接壤。

意义:

地处赤道附近,水热充足,有利于作物生长;与多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往和合作;东南临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2)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成因:

境内多高原,地势高对流不旺盛。

(3)东非大裂谷为板块的张裂地区,地壳不稳定,多地层陷落湖及火山。

【解析】

(1)地理位置一般从经纬度、海陆、交通、政治位置等方面考虑。

从图中来看,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全境位于热带;东南濒临印度洋;北与埃塞俄比亚、东北与索马里交界,西与乌干达、西南与坦桑尼亚接壤。

该国地处赤道附近,水热充足,有利于作物生长;与多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往和合作;东南临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2)肯尼亚位于东非高原,由于海拔较高,影响了该地的温度和对流运动,从而形成了典型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3)东非大裂谷位于板块内部的张裂地带,地壳不稳定,多地层陷落湖及火山。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右图为非洲某区域图,左图为右图中乙国的放大图。

材料二  近年来,图中乙国主动与中国积极合作,引进推广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在其北部地区种植高产水稻,以提高稻米产量,减少粮食进口,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材料三  图中甲国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石油出口收入占该国财政总收入的83%。

但“黑金”并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希望,却遭受“石油的诅咒”:

在过去35年里,石油收入超过4500亿美元,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第26位的最贫穷国,其失业率高达50%,60%的人口日生活费不足l美元,而且还是世界上汽油最短缺的国家之一。

(1)描述乙国(左图)城市分布的特点。

(2)比较图中P、Q两段河流流量的差异,并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

(3)评价在乙国北部地区推广水稻种植的条件。

(4)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甲国摆脱“石油的诅咒”提出措施。

【答案】

(1)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南部(西南部);主要分布在交通线(铁路)附近或沿海地区。

(2)P段比Q段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原因:

P段流经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变化大;Q段流经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丰富。

(3)有利条件:

地势相对平坦;热量丰富;劳动力丰富。

不利条件:

热带草原气候,干季降水少;水稻种植技术和经验缺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

(4)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工业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解析】

(1)城市分布的特点,需要从图中图例切入,着重描述清楚城市主要分布位置即可,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南部。

(2)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P段比Q段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主要原因是P段流经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Q段流经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3)乙国北部地区势相对平坦、热量丰富、劳动力丰富,但降水少,水稻种植技术和经验缺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

(4)甲国摆脱“石油的诅咒”的措施,可以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石油工业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等方面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