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4362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docx

《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docx

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哈尔滨市建工小学魏强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我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进一步的看法,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及转变教师角色和转变方式等等,在这些新的课程理念的关照下,新课程要求确立新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地发展。

在这里我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有五点看法。

一、教师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远程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教育的封闭状态,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

由于教育环境的变化,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源泉。

如果教师仅仅充当知识输出出者的角色,就会禁锢学生的头脑、遮蔽学生的视野、妨碍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发现问题,并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使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向更高阶段、更深层次发展。

在医学遗传学绪论课的教学中,笔者先向学生讲述了人类转基因技术特别是克隆技术的最新进展,使学生对此有了初步认识并产生了逍厚兴趣;之后,让学生自拟题目独立完成一篇关于转基因技术或克隆技术应用前景的小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勇于破旧立新。

学生利用图书馆、电脑网络等校外资源收集材料,并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了论文,然后分组宣读,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

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留有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于是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后续学习打好了基础。

教师精讲点拨,既做知识的输出者,又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就一定会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自主能力迅速提高。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在讲授小学数学应用题时,老师可以让每名学生随意编题、计算并讲解。

在编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应用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可以将一些弄不懂的知识一一解决,并通过编出既有难度、又条件充分、设计合理的习题,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扎实。

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人。

这样做,一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学生的口才和应变能力;二是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习内容,使新旧知识衔接紧密;三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钻研精神。

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抓住学习的重点、难点,就为适应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突出个性化教育,实施因材施教

信息社会是一个以人的个性化为基础的人才是多方面、多类型的。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总是试图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去塑造“千人一面”的“两脚书橱”,显然这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知识水平和学习进度实施因材施教,以促使学生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优化发展。

在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学会发现、学会提问、学会讨论、学会验证。

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评价。

学生学会了自我调整和自我评价,就能及时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并调整学习内容、方法和进度,使学习更符合个体的特征。

另外,教师要帮助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系统进行辅助性学习,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期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手段,把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结合起来,实现以自我学习为主的二次学习。

四、主体的形式与自主学习

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上两个相互对应的概念。

主体指认识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指进入主体认识领域和实践领域的对象,即客观存在的事物。

因为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是有意识、有思维的社会存在物,具有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所以只有人能够充当客观世界的主体。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人的主体可划分为集群主体、个人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态。

在人类早期,个人是很渺小的,彼此相互依存,人只能以群体方式发挥主体性,从而形成集群主体。

随着个人不断走向独立才形成个人主体,作为最具统一性的类主体则只能形成在这一切之后。

就人类所处的时代而言,集群主体的意识已基本上属于过去的历史,现在是强调个人主体和类主体的时代。

在我国,个人作为主体的特性曾经被禁锢,得不到自由的发展,这正是我国社会长期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因此,当前我们的迫切任务是解放个人,培植具有充分活力的个人主体,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类主体。

就两者关系而言,个人主体是基础,类主体是方向。

从历史角度来说,个人主体的发展是越不过的历史阶段,正如马克思所说:

“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所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

”人类的本性是以无限丰富的个性为内容的普遍人性,它必须以个人的独立性为前提,只能是独立个人发展的结果。

从教育角度来说,我们所强调的个人主体性是与社会同向的个人主体性(即“建设的主体性”),而不是与社会反向的个人主体性(即“破坏的主体性”)。

我们所进行的主体性教育(自主学习),就其近期目的而言,旨在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主体人格,从而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就其远期目的而言,旨在高扬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人,从而积极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就类主体而言,其表现形态和实现形式也有不同的层次。

相对于学生个人而言,还有学生群体,当一个群体发展为一个真正的集体时,它有共同的目的、共同的活动、自觉的舆论和民主、团结的人际关系,它像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个人(个人主体),形成了所谓集团主体或联合主体。

这样,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自主学习就不仅包括个体的独立学习,也包括小组(集体)的合作学习。

独立和合作是时代精神的象征,是主体性实现的两种基本形式。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说,它们是开发儿童潜能的两种最基本途径:

(1)独立学习是个体智力的自身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

“为了激起和发展学生的才能,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他们的独立性来组织活动。

(2)合作学习是群体智慧的互补。

智慧常常是在相互交流、撞击中产生,在相互启发、补充中完善的。

五、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主体性是相对于客体性而言的。

所谓主体性,是指主体的特征,是指主体区别于客体并使主体之所以成为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的特殊本质。

学生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动性

能动性是相对于受动性而言的。

能动性指人对自己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它赋予人在一定条件下主宰自己命运的可能,人不仅是先天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也是自我选择的产物。

”从哲学角度来说,人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体。

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能动性方面,它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他主学习则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受动性方面,依靠外在强制是其主要特征。

能动性在人的具体活动中的表现形式是自觉(自律)与主动(积极)。

从这个角度说,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它走出了强迫性学习的沼泽地。

能动性是主体性最基本的特性,是体现人的主体性的根本点。

能动性受人的内在需要的驱使,是在需要的引发下产生的。

需要是原动力,它引发人的期待欲望、选择倾向和占有要求,推动主体去探寻和发现新的问题。

能动性不是人的先天本性,能动性本身需要培养。

培养能动性最根本的途径是激发学生的需要,特别是高层次的需要。

从社会层面来说,能动性即责任感,正是由于我们对学生能动性的尊重和培养,在“指导——自主学习”的试验班上,学生的学习才出现了最积极最有意义的变化,即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独立性

独立性是相对于依赖性而言的。

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说,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

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人的独立性方面,他主学习则把学习建立在人的依赖性方面。

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

著名教学论专家江山野认为学生的“独立性”有四层意义:

(1)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

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知识。

(2)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教师要想使水这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当做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做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他们的实际情况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3)每个学生(有特殊原因的除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

总之,独立性是客观存在的、学生普遍具有的一种根本特性。

这种特性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经常地顽强地表现出来。

“指导——自主学习”教改试验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正确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独立性的特点,“指导——自主学习”教改试验确立了“先学后教”的原则,先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以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值得强调的是,在教师教的过程中,也仍然要十分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总之,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三)独特性

独特性是指学生主体有不同于其他主体的特点。

它首先来自先天素质的差异性。

同时,由于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每个人所处环境千差万别,个人选择也各不相同,便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个性。

学生的学习在客观上存在个体差异性。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不同,即不同的学生学习的起点不同。

学生的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

传统教学藐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在同样的学习条件下,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

这种“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致使很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从自己现有的基础出发,结果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

为了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异步化,我们的“指导——自主学习”试验创造并提供了各种条件:

(1)让每个学生按自己的学习速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

(2)让每个学生拥有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学习资料和查阅参考书的自主权;(3)使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需要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4)允许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超大纲的学习。

与传统的教学观不一样,我们不是把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视为让人头痛的“教学问题”,而是把其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

(四)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学生主体具有健全、统一且不可分割的性质。

其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交互作用的,是相互制约与渗透的。

从哲学角度讲,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

传统教学往往囿于理性目的,过分强调概念、判断、推理及逻辑认识和实践能力等理性因素的作用,而忽视了情感、意志、直觉、灵感、需要、信念等非理性因素的存在,把学生的智力和人格看做毫不相干的两种东西,导致了智力与人格的脱离,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的现代教学则强调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的和谐统一,从而自觉地引导学生由受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

事实上,学生的主体结构可划分为认知结构和人格结构两个层面,其中认知结构构成了主体的理性图景,人格结构则构成了主体的非理性图景。

在教育的过程中,既有非理性因素影响理性因素的一面,也有理性因素影响非理性因素的一面:

理性因素之中渗透着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中又渗透理性因素。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学生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入,而不只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入。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整个人的健全的教育,而不应该只关注人的某一方面畸形的教育。

据此我们确立了自主学习的又一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

它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使理性和非理性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整体上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和谐发展。

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的分类不仅具有重要的学习论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教育实践价值。

自主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是“教学与发展”问题的时代要求。

多年来我们所致力开展的“指导——自主学习”教改试验,就是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为核心的教改试验。

主体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和理论依据。

时代的发展已向我们证明,学校教育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终身学习的起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