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中医资料11我对补泻的看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3575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中医资料11我对补泻的看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整理中医资料11我对补泻的看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整理中医资料11我对补泻的看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整理中医资料11我对补泻的看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整理中医资料11我对补泻的看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中医资料11我对补泻的看法.docx

《整理中医资料11我对补泻的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中医资料11我对补泻的看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中医资料11我对补泻的看法.docx

整理中医资料11我对补泻的看法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解放后,党和毛主席十分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全国掀起整理和挖掘“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

诸多名医的经验和家传秘方也无私贡献出来。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有些老中医的一句话,可以影响诸多医生的一生。

我对“补泻”的看法

萍乡县中医院钟新洲 

2.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丰富多彩的祖国医学之一——针灸疗法,自古到今,若干世纪以来,经过前贤的努力钻研,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这一门学科里边,“补泻”一直是内经以后医家研讨的课题。

笔者学识浅薄,仅就临床体会提出对补泻的粗浅看法,不当之处,尚希同道们指正。

  

一补泻的涵义是对疾病症候的改善和消失而言

  疾病所表现的症候虽是多种多样,但总离不开“除阳、表里、虚实、寒热”的辨证范围。

依靠八纲辨证,既可测知疾病属性、正邪消长、病情、病因、病所,又可以作为施术的标准确。

因此要使疾病症候得以消除和改善,除了辨证准,还要措施得当。

专从措施一方面说,手法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历代医家对手法研究,的确下了不少工夫:

如烧山火、透天涼、阳中隐除、阴中隐阳、青龙摆尾、白虎摇头等等;近代则有单刺、捻旋、雀啄、间歇……,虽然很多,但是,不论何种手法,皆不会越出“补泻”两端,而且皆是针对疾病而设的。

  疾病的产生,有了外在因子,还必须具备内在发病的条件。

当疾病表现出症候,那是疾病本身病理生理的发展过程。

其发展的主导因素中医认为还是“阴阳失调”所致。

内经曾这样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由此可知,阴阳失调,会导致阴阳任何一面产生病态,或表现寒热的症状。

若要使“除阳平衡”,“寒热消除”,从病理转向生理正常的话,“补泻”就是围绕着这一个中心而提出的。

经曰:

“善用针者,从阳引阴,从阴引日……”(阴阳应象大论)这里指出“从阳引阴,从阴引阳”是调和阴阳的一个方法;另外如用“烧山火”除寒,用“透天凉”泻热,是消除寒热的一种手段。

从而可知“补泻”的含义和使用的目的,不外是对疾病的改善和消除而说的。

  

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预评价二补泻是相对刺激量的等差,一般说是一种良性刺激

  古人对补泻所提出的方式方法,有着相当丰富的内容。

加呼吸补泻、开阖补泻、迎随补泻、提插补泻等等。

近来以轻刺激为补,重刺激为泻。

笔者认为:

不论

  何种补泻,它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的感觉强弱,都是属于一利良性刺激(针刺恶化,补泻不当之故。

即未掌握机体情况是否可以刺激,或给以适度刺激。

如内经指出阴阳形气俱不足者,不可以针,应调以廿药即是。

不能以此作为否定针刺的良性刺激作用)。

通过这一良性刺激,会惹起机体一系列的反应,也即是机体本身选择使自己由病理现象转向生理正常状态的一个过程。

正因为如此,所以“补泻”的刺激会因人因证而有所差异。

各个机体情况不一(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病性虚实),所耐受的刺激量也就不一了。

一种轻的刺激,对甲可以取到“补”的作用,而对乙也许呈现“泻”的作用,也许丝毫不起作用,也许乙需要更强一些的刺激才会起到“补”的作用。

举例为证:

  

(一)县人民银行张某,患慢性风湿,腰荐隐隐作痛,脉象濡缓,面白晳,虚寒证象毕露。

初给柔和捻转的兴奋手法予以针治,效果不著。

改用快速提插捻转的强刺激,患者得到了重度的酸麻感,才感觉异常轻松。

从这一个例子看,以证候的虚实说,重的刺激起到了兴奋血行、缓解隐痛的作用,难道不可以说“重刺激”为“补”吗?

  

(二)三年前,门诊一妇人,该妇患坐骨神经痛很剧烈,初予重刺激留针,疼稍止。

但针后不久,旋又复发剧痛。

之后,改用柔和的适度捻转,疼止后,未见疼痛反剧的现象。

从这一个例子看,以制止疼痛为标准的话,那么不强的刺激,也可以归于“泻”的范围了。

  (三)萍乡机械厂厂长杜某,久患背胛膏肓穴附近疼痛。

1956年住院治疗。

用得气后留针间歇捻转针法,效果不著。

改用“烧山火”,施术15次,其疾若失,追踪观察三年,从未复发。

“烧山火”本属于“补”的范围,三进一退的刺激强度,当然较间歇捻转为大。

从这一个病例看,如以轻重刺激为补泻的标准,那么烧山火似乎近于“泻”的范围了。

  由此证明,补泻这一概念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刺激总量的等差所表现的补泻作用,可以反映出机体的情况与症候的差异;同时表明着“补泻”与机体症候是一个整体,密切结合,互相反映着。

因此,不论补和泻,它的刺激总量对机体都是一种良性刺激。

这一良性刺激是以反映机体需要为标准的,与机体情况密切结合着的。

  

三影响刺激总量的等差变化关系以及如何使刺激量适合机体情况

  通过补泻的手段(刺激量的等差),所达到的最终目的,无疑是“调节偏胜”,“调和阴阳”,也即是激发大脑皮质的调节机能与管制机能。

因此,掌握补泻,应该特别强调刺激总量要适合机体的具体情况。

能适合不同机体的情况,刺激量必然是等差的。

上面已经举例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我们了解和掌握这一个等差,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了。

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这一个等差受着下列因素的影响:

捻转的速度(频率),指力的大小,捻转的角度和刺的深广度(振幅),取穴的多少。

如取穴少,但由于指力强、捻转快、角度大,刺激总量就会强。

若取穴多、指力小捻转慢、角度大,但时间长,刺激总量也会强。

如在同一机体施术,取穴不变,由于指力、频率、幅度有差异,刺激总量会随着发生差异。

明了了这些变化关系,在辨证施术的基础上,是可以较大限度地适合机体的情况的。

它们间之关系拟公式说明如下:

  设甲为虚证,刺激总量为A乙为实证,刺激总量为B则甲对针刺的反应是:

A+虚证乙对针刺的反应是:

B+实证那么A可以等于B;也可以A不等于B设某机体适合的刺激量为XX=取穴少+指力强+振幅大+频率高也可X=取穴多+指力小+振幅大+频率低从而可知“补泻”刺激量的等差是临床实践的结果,随着具体情况变化而变化,如果刻舟求剑,死搬教条,刺激总量若能适合机体情况那真是不能想像的了,所以内经过说:

“为虚为实者,工勿失其法。

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

(针解篇)

  

四如何使补泻恰到好处

(3)机会成本法

  正由于不可能把“补泻”刻板地规定,要使它适合机体的话,首先就必须考虑机体的情况,才有可能恰到好处。

弄清机体情况,永远离不开辨证论治。

如辨清病在气,内经指出:

“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伤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意思说气病有余,泄经隧时,不要伤了经隧,而且不要出血,不要伤了气;不足呢?

更不要伤气,就该“补”了。

如辨清在血,“血有余则泻其胜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这里是针对血络而调治,有余,出血以泻邪气充盛的络脉,不足,补其不足的络脉,不要刺出血。

如辨清病在什么地方,就针对着什么地方施针。

经曰:

“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针道备矣。

”(调经论)如辨清阴阳偏虚,内经曰: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而和之。

”(灵枢终始篇)这里指出了调和阴阳的具体方法。

如遇到邪盛正虚的时候,内经这样说:

“帝曰:

补泻奈何?

歧伯曰:

此攻邪也。

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

”(真邪离合论)。

很明显,用针很快地刺出盛满之血就可以使“正虚”得复,这不是祛邪安正使用恰当刺激而致吗?

另外机体的体质肥瘦,所处自然环境(四时),对刺激量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内经这样提到“春夏刺浅,秋冬刺深”;“刺肚士应深而留之,刺瘦人应浅而疾之”;“刺婴儿应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

由此可知:

从季节上说,在春夏,机体适合于浅刺,而秋冬呢?

可以深刺一些;从体质说,身体结实的人可以耐受较重的刺激量,可以刺深些,时间久些(深而留之);瘦人呢?

不能耐受重的刺激只能刺浅些,刺拔针都要快些(浅而疾之)。

这里征引的经文,都涉及到了刺激量与机体的关系,处处不离刺激量(补泄)应该“恰如其分”,不要太过与不及。

然而问题还不止此,运用补泄的时候,其中还有一个主要环节——手法该特别加以注意。

内经在这方面也提到过“泻必用方”;“补必用员”。

以“方圆”来形容补泄的方法,“吸则内针,无令气忤。

静以久留,无令邪布。

吸则转针,得气为故。

……故命曰泻。

”“呼静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

……故命曰补。

”(离合真邪论)这里说的是补泄与呼吸的结合以及针术的过程。

更明确的是:

“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泄……”这里谈泻法,刺针要做到把针孔摇大些(摇大其道)。

可想而知,那种手法刺激量可不小哩!

至于补呢?

“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出,方实而疾出针……”这里谈“补”,在针刺当儿,针下四周有了充实的感觉时就很快把针拔出来。

这样的手法,所给予机体的刺激量就小得多了。

经曰:

”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宝命全形论)这里进一步阐明了补泄刺激量的大小,应掌握什么标准和如何达到这个标准:

刺虚必须使他实,刺实必须使他虚,这就是标准。

要达到这个标准,要专心一致的,好像手里抓住猛虎一样。

气至了不可失掉刺激的良机,那么针刺的深浅,针感的远近都会由我灵活掌握住了。

经曰: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

”“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

”(灵枢终始篇),运用补泻手法必须“气至为故”和“得气为故”,所谓“气至”和“得气”,即是针刺后机体起了一定的针感反应。

所谓“气调”却是补泄所需要达到的目的。

因此,刺法起到了一定作用以后,应该适可而止(气调而止),补泻适当(知迎知随)的话,“气”就得以调和了,疾病也因而转向痊愈,这样的刺激就恰到好处了。

  

五尾语

(3)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

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应当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主要包括规划草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以及规划草案的调整建议。

  内经关于补泻的论述是很多的。

总而言之,不外乎根据病性、病情、病所、体格强弱肥瘦、季节、气候等等,而标示出如何运用补泻”,使补泻发挥恰到好处。

后代医家多遵循经旨,而且代有创造。

那些都值得我们学习掌握和进一步缀研、体会的。

  笔者认为:

“补泻”不过是刺激总量的等差罢了,它必须与机体具体情况结合,因人因证而异。

用同等量的刺激对不同的机体也许起也许不起相等的效果。

如果固执于轻刺为补、重刺为泻,未免胶柱鼓瑟。

若失于灵活,有时会产生毫厘千里之别!

  “补泻”问题,确实难谈。

俗语说:

“针灸易学,补泻难明。

”这句琵正反映出一部份人对“补泻”抱有神秘观念。

所谓难明,如果不是困惑于众说纷纭的“补泻”方法,陷于无所适从的境地的话;那就是困惑于临床实际:

甲针腹痛有效,乙针也有效,他们亚未结合呼吸、开阖,更不理会迎随。

痛随针止。

以此来看补泻,补泻并不重要;然而在某些壕合里,甲针无效,乙针有效,这一差异,不正好说明施针者能否掌握补泻方法所致吗?

以此来看补泻,补泻又很重要了。

无论惑于众说纷纭或惑于临床事实,总之,这也许是对补泻的实质,也即是刺激总量对适合机体的关系还不够明了,如果搞清楚了这个关系,“补泻”并不是十分难以理解的!

(本文发表在1959年11期第59页上)

①主体是人类;我对“补泻”的看法

(2)列出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评价对象被批准设立的相关文件及其他有关参考资料等安全预评价的依据。

萍乡县中医院钟新洲 

  丰富多彩的祖国医学之一——针灸疗法,自古到今,若干世纪以来,经过前贤的努力钻研,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这一门学科里边,“补泻”一直是内经以后医家研讨的课题。

笔者学识浅薄,仅就临床体会提出对补泻的粗浅看法,不当之处,尚希同道们指正。

  

每名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申请登记的类别不得超过2个。

一补泻的涵义是对疾病症候的改善和消失而言

  疾病所表现的症候虽是多种多样,但总离不开“除阳、表里、虚实、寒热”的辨证范围。

依靠八纲辨证,既可测知疾病属性、正邪消长、病情、病因、病所,又可以作为施术的标准确。

因此要使疾病症候得以消除和改善,除了辨证准,还要措施得当。

专从措施一方面说,手法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历代医家对手法研究,的确下了不少工夫:

如烧山火、透天涼、阳中隐除、阴中隐阳、青龙摆尾、白虎摇头等等;近代则有单刺、捻旋、雀啄、间歇……,虽然很多,但是,不论何种手法,皆不会越出“补泻”两端,而且皆是针对疾病而设的。

  疾病的产生,有了外在因子,还必须具备内在发病的条件。

当疾病表现出症候,那是疾病本身病理生理的发展过程。

其发展的主导因素中医认为还是“阴阳失调”所致。

内经曾这样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由此可知,阴阳失调,会导致阴阳任何一面产生病态,或表现寒热的症状。

若要使“除阳平衡”,“寒热消除”,从病理转向生理正常的话,“补泻”就是围绕着这一个中心而提出的。

经曰:

“善用针者,从阳引阴,从阴引日……”(阴阳应象大论)这里指出“从阳引阴,从阴引阳”是调和阴阳的一个方法;另外如用“烧山火”除寒,用“透天凉”泻热,是消除寒热的一种手段。

从而可知“补泻”的含义和使用的目的,不外是对疾病的改善和消除而说的。

  

二补泻是相对刺激量的等差,一般说是一种良性刺激

  古人对补泻所提出的方式方法,有着相当丰富的内容。

加呼吸补泻、开阖补泻、迎随补泻、提插补泻等等。

近来以轻刺激为补,重刺激为泻。

笔者认为:

不论

  何种补泻,它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的感觉强弱,都是属于一利良性刺激(针刺恶化,补泻不当之故。

即未掌握机体情况是否可以刺激,或给以适度刺激。

如内经指出阴阳形气俱不足者,不可以针,应调以廿药即是。

不能以此作为否定针刺的良性刺激作用)。

通过这一良性刺激,会惹起机体一系列的反应,也即是机体本身选择使自己由病理现象转向生理正常状态的一个过程。

正因为如此,所以“补泻”的刺激会因人因证而有所差异。

各个机体情况不一(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病性虚实),所耐受的刺激量也就不一了。

一种轻的刺激,对甲可以取到“补”的作用,而对乙也许呈现“泻”的作用,也许丝毫不起作用,也许乙需要更强一些的刺激才会起到“补”的作用。

举例为证:

  

(一)县人民银行张某,患慢性风湿,腰荐隐隐作痛,脉象濡缓,面白晳,虚寒证象毕露。

初给柔和捻转的兴奋手法予以针治,效果不著。

改用快速提插捻转的强刺激,患者得到了重度的酸麻感,才感觉异常轻松。

从这一个例子看,以证候的虚实说,重的刺激起到了兴奋血行、缓解隐痛的作用,难道不可以说“重刺激”为“补”吗?

  

(二)三年前,门诊一妇人,该妇患坐骨神经痛很剧烈,初予重刺激留针,疼稍止。

但针后不久,旋又复发剧痛。

之后,改用柔和的适度捻转,疼止后,未见疼痛反剧的现象。

从这一个例子看,以制止疼痛为标准的话,那么不强的刺激,也可以归于“泻”的范围了。

  (三)萍乡机械厂厂长杜某,久患背胛膏肓穴附近疼痛。

1956年住院治疗。

用得气后留针间歇捻转针法,效果不著。

改用“烧山火”,施术15次,其疾若失,追踪观察三年,从未复发。

“烧山火”本属于“补”的范围,三进一退的刺激强度,当然较间歇捻转为大。

从这一个病例看,如以轻重刺激为补泻的标准,那么烧山火似乎近于“泻”的范围了。

  由此证明,补泻这一概念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刺激总量的等差所表现的补泻作用,可以反映出机体的情况与症候的差异;同时表明着“补泻”与机体症候是一个整体,密切结合,互相反映着。

因此,不论补和泻,它的刺激总量对机体都是一种良性刺激。

这一良性刺激是以反映机体需要为标准的,与机体情况密切结合着的。

  

三影响刺激总量的等差变化关系以及如何使刺激量适合机体情况

  通过补泻的手段(刺激量的等差),所达到的最终目的,无疑是“调节偏胜”,“调和阴阳”,也即是激发大脑皮质的调节机能与管制机能。

因此,掌握补泻,应该特别强调刺激总量要适合机体的具体情况。

能适合不同机体的情况,刺激量必然是等差的。

上面已经举例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我们了解和掌握这一个等差,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了。

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这一个等差受着下列因素的影响:

捻转的速度(频率),指力的大小,捻转的角度和刺的深广度(振幅),取穴的多少。

如取穴少,但由于指力强、捻转快、角度大,刺激总量就会强。

若取穴多、指力小捻转慢、角度大,但时间长,刺激总量也会强。

如在同一机体施术,取穴不变,由于指力、频率、幅度有差异,刺激总量会随着发生差异。

明了了这些变化关系,在辨证施术的基础上,是可以较大限度地适合机体的情况的。

它们间之关系拟公式说明如下:

  设甲为虚证,刺激总量为A乙为实证,刺激总量为B则甲对针刺的反应是:

A+虚证乙对针刺的反应是:

B+实证那么A可以等于B;也可以A不等于B设某机体适合的刺激量为XX=取穴少+指力强+振幅大+频率高也可X=取穴多+指力小+振幅大+频率低从而可知“补泻”刺激量的等差是临床实践的结果,随着具体情况变化而变化,如果刻舟求剑,死搬教条,刺激总量若能适合机体情况那真是不能想像的了,所以内经过说:

“为虚为实者,工勿失其法。

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

(针解篇)

  

规划编制单位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

四如何使补泻恰到好处

(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正由于不可能把“补泻”刻板地规定,要使它适合机体的话,首先就必须考虑机体的情况,才有可能恰到好处。

弄清机体情况,永远离不开辨证论治。

如辨清病在气,内经指出:

“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伤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意思说气病有余,泄经隧时,不要伤了经隧,而且不要出血,不要伤了气;不足呢?

更不要伤气,就该“补”了。

如辨清在血,“血有余则泻其胜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这里是针对血络而调治,有余,出血以泻邪气充盛的络脉,不足,补其不足的络脉,不要刺出血。

如辨清病在什么地方,就针对着什么地方施针。

经曰:

“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针道备矣。

”(调经论)如辨清阴阳偏虚,内经曰: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而和之。

”(灵枢终始篇)这里指出了调和阴阳的具体方法。

如遇到邪盛正虚的时候,内经这样说:

“帝曰:

补泻奈何?

歧伯曰:

此攻邪也。

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

”(真邪离合论)。

很明显,用针很快地刺出盛满之血就可以使“正虚”得复,这不是祛邪安正使用恰当刺激而致吗?

另外机体的体质肥瘦,所处自然环境(四时),对刺激量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内经这样提到“春夏刺浅,秋冬刺深”;“刺肚士应深而留之,刺瘦人应浅而疾之”;“刺婴儿应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

由此可知:

从季节上说,在春夏,机体适合于浅刺,而秋冬呢?

可以深刺一些;从体质说,身体结实的人可以耐受较重的刺激量,可以刺深些,时间久些(深而留之);瘦人呢?

不能耐受重的刺激只能刺浅些,刺拔针都要快些(浅而疾之)。

这里征引的经文,都涉及到了刺激量与机体的关系,处处不离刺激量(补泄)应该“恰如其分”,不要太过与不及。

然而问题还不止此,运用补泄的时候,其中还有一个主要环节——手法该特别加以注意。

内经在这方面也提到过“泻必用方”;“补必用员”。

以“方圆”来形容补泄的方法,“吸则内针,无令气忤。

静以久留,无令邪布。

吸则转针,得气为故。

……故命曰泻。

”“呼静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

……故命曰补。

”(离合真邪论)这里说的是补泄与呼吸的结合以及针术的过程。

更明确的是:

“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泄……”这里谈泻法,刺针要做到把针孔摇大些(摇大其道)。

可想而知,那种手法刺激量可不小哩!

至于补呢?

“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出,方实而疾出针……”这里谈“补”,在针刺当儿,针下四周有了充实的感觉时就很快把针拔出来。

这样的手法,所给予机体的刺激量就小得多了。

经曰:

”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宝命全形论)这里进一步阐明了补泄刺激量的大小,应掌握什么标准和如何达到这个标准:

刺虚必须使他实,刺实必须使他虚,这就是标准。

要达到这个标准,要专心一致的,好像手里抓住猛虎一样。

气至了不可失掉刺激的良机,那么针刺的深浅,针感的远近都会由我灵活掌握住了。

经曰: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

”“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

”(灵枢终始篇),运用补泻手法必须“气至为故”和“得气为故”,所谓“气至”和“得气”,即是针刺后机体起了一定的针感反应。

所谓“气调”却是补泄所需要达到的目的。

因此,刺法起到了一定作用以后,应该适可而止(气调而止),补泻适当(知迎知随)的话,“气”就得以调和了,疾病也因而转向痊愈,这样的刺激就恰到好处了。

  

大纲要求五尾语

  内经关于补泻的论述是很多的。

总而言之,不外乎根据病性、病情、病所、体格强弱肥瘦、季节、气候等等,而标示出如何运用补泻”,使补泻发挥恰到好处。

后代医家多遵循经旨,而且代有创造。

那些都值得我们学习掌握和进一步缀研、体会的。

  笔者认为:

“补泻”不过是刺激总量的等差罢了,它必须与机体具体情况结合,因人因证而异。

用同等量的刺激对不同的机体也许起也许不起相等的效果。

如果固执于轻刺为补、重刺为泻,未免胶柱鼓瑟。

若失于灵活,有时会产生毫厘千里之别!

  “补泻”问题,确实难谈。

俗语说:

“针灸易学,补泻难明。

”这句琵正反映出一部份人对“补泻”抱有神秘观念。

所谓难明,如果不是困惑于众说纷纭的“补泻”方法,陷于无所适从的境地的话;那就是困惑于临床实际:

甲针腹痛有效,乙针也有效,他们亚未结合呼吸、开阖,更不理会迎随。

痛随针止。

以此来看补泻,补泻并不重要;然而在某些壕合里,甲针无效,乙针有效,这一差异,不正好说明施针者能否掌握补泻方法所致吗?

以此来看补泻,补泻又很重要了。

无论惑于众说纷纭或惑于临床事实,总之,这也许是对补泻的实质,也即是刺激总量对适合机体的关系还不够明了,如果搞清楚了这个关系,“补泻”并不是十分难以理解的!

(本文发表在1959年11期第59页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