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自然遗产金佛山保护新建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3122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级自然遗产金佛山保护新建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国家级自然遗产金佛山保护新建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国家级自然遗产金佛山保护新建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国家级自然遗产金佛山保护新建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国家级自然遗产金佛山保护新建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级自然遗产金佛山保护新建项目可研报告.docx

《国家级自然遗产金佛山保护新建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级自然遗产金佛山保护新建项目可研报告.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级自然遗产金佛山保护新建项目可研报告.docx

国家级自然遗产金佛山保护新建项目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国家级自然遗产金佛山保护项目

二、项目性质:

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三、工程概况:

拟修建消防隔离通道17.7公里,巡查防护通道8公里,3处看护管理用房,配套消防(包括防火瞭望塔3处、防火蓄水池2个、灭火器械和通信器材、防火物资储备仓库3处),卫生环卫设施(包括垃圾收集站3处、环保公厕1处、更换垃圾桶180个),引导和科普教育设施(包括遗产地风景区标识3块、景区入口标识8块、主要景点中英文介标识30块、大型电子显示屏幕3块、进口木材、石材中英文标识牌200块、景区环保和森林防火大型警示牌20块、大型景区平面导游图3块),并对景区内违章搭建的临时性建筑物进行拆除和环境恢复治理。

四、建设目的:

对金佛山风景进行更好的保护,加大景区消防道路通达度,提高金佛山风景区森林防火救灾能力,进一步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吸引更多游人,促进景区旅游经济发展。

五、项目业主:

重庆XXX开发有限公司

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景区现状概况、建设条件、建设方案、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社会生态效益分析、结论及建议等。

七、可研报告概要及主要结论

(一)项目的提出

《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十一五”规划刚要》指出:

我国的遗产地保护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严格保护、有效管理、分类指导、合理利用,以健全法律法规、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规划管理、完善基础条件、强化监管手段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统筹协调,全面增强遗产地资源保护力度,推动我国遗产地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008年1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关于补报2009年投资计划安排建议的通知》下发,根据国家增加投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总体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发展改革委补报2009年投资计划,投资计划涵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项目。

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保护管理设施。

主要是必要的看护和管理用房、消防设施、安防设施、卫生环卫设施等;2、环境整治。

主要包括遗产地核心区域内一些必要的拆迁、防范自然灾害发生的设施以及必要的绿化美化、道路改造等;3、适当的展示和科普、历史教育设施,主要是各种导引设施(包括标桩、标牌等),以及必要的展陈和信息咨询设施建设。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保护管理设施。

主要是必要的看护和管理用房、消防设施、安防设施、卫生环卫设施等;2、监测巡查设施设备。

主要是一些监测站点建设、生物物种保护设施、巡查防护道路建设等;3、适当的导引和科普教育设施,主要是各种标桩、标牌,保护演示点及设施。

由此,本项目工程被正式提出建设。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的建设是顺应国家增加投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总体部署的需要;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关于补报2009年投资计划安排建议的通知》精神。

世界上每年发生森林火灾数十万起,我国每年发生森林火灾上万起。

2007年美国加州森林火灾破坏超过广岛核爆160倍,毁林面积大约为1970平方公里,死者至少12人。

1987年,一场大火烧了大兴安岭五分之一,101万公顷森林受害,5万多人受灾,211人丧生,按当时价格计算,间接经济损失达69.13亿元。

森林火灾损失划分为经济损失、生态环境损失和社会效益损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分。

1、经济损失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包括立木资源损失、经济林损失、竹林损失、固定资产损失、火灾扑救费用、流动资产损失、居民财产损失等,间接经济损失包括国家税收损失、停减产损失、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旅游业损失、观赏树木损失等。

2、生态环境损失分为动物物资源损失、涵养水源效益损失、观赏树木损失、森林防洪效益损失、保持水土效益损失、微生物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损失、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效益的损失、森林净化大气效益的损失、森林抑制风沙效益的损失、森林火灾释放的碳造成的损失、其它生态损失等。

3、社会效益损失为灾民安置损失等。

森林火灾所带来的损失难以量化,非常巨大。

金佛山森林面积数百平方公里,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加大对金佛山景区的消防通道建设,加大对金佛山景区的看护和管理用房、消防设施、安防设施等设施建设,是预防、扑灭森林火灾非常重要的手段。

金佛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经过数十多年的运营,每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原有的旅游配套设施已经部分老化、破损,项目拟新增、更换部分卫生环卫设施,导引标桩标牌等,新建生态停车场一个,使景区各项功能更加完备。

(三)建设内容及规模

1、监测巡查设施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消防隔离通道和巡查防护通道有利于森林火灾的监测、预警,及时疏散、撤离受火灾威胁的群众。

现状公路、森林消防隔离通道不足且路况较差,护林员巡护通道不畅,发生森林火灾时车辆和人员无法及时到达现场,这对及时控制火势和及时扑灭火灾造成较大困难,就极易发展成森林大火,形成森林火灾,造成重大损失。

为完善遗产地火灾监测巡查设施新建和改建7条消防隔离通道(宽1.5米)和1条巡查防护通道(宽6米)。

(1)三跟桥---牵牛坪---古佛洞消防隔离通道:

改建及新建线路长度13KM,道路面积19500平方米;兼作步游道,石板路面。

(2)中咀---铁厂坪---强盗坪消防隔离通道:

改建及新建线路长度4.7KM,道路面积7050平方米;兼作步游道,石板路面。

(3)芹菜坝至桥塘河坝巡查防护通道

改建线路长度8KM,道路面积48000平方米,为碎石路面。

2、保护管理设施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在牵牛坪2处、高穴子1处修建看护管理用房,负责遗产地各片区的巡护及监控等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森林病虫害、灾害地质等方面的隐患,做好景区预警避灾工作。

看护管理用房,每处300平方米,共计900平方米。

(2)配套消防和卫生环卫设施

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储存必要的防火物资,建立和完善森林防火观察预警指挥系统;全面改建更新遗产地景区垃圾收集转运系统。

1)消防设施:

包括防火瞭望塔、防火蓄水池、灭火器械和通信器材、防火物资储备仓库。

防火瞭望塔3处,分别设在金龟朝阳至古佛洞消防隔离通道靠绝壁高点处、中咀至强盗坪消防隔离通道高点处、芹菜坝至桥塘河坝巡查防护通道旁靠芹菜坝附近高点处。

防火蓄水池2个,设在牵牛坪、药池坝,每个3万立方米,共6万平方米。

储存必的灭火器械和通信器材,防火物资储备仓库3处(可与看护管理用房合设)。

2)卫生环卫设施

a.垃圾收集站

在高穴子、牵牛坪、药池坝各设垃圾转运站一座,收集垃圾运出景区至县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内设管理室及环卫工具室。

b.垃圾桶

对主要景区游步道沿线垃圾桶进行更换,共计180个。

c.环保公厕

在牵牛坪设置公厕一处。

采用新型环保公厕,粪便由厕所自带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3、拆迁及环境整治

为保护遗产地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应拆迁当地农民的竹笋加工房等违章搭建的临时建筑,并恢复原有的植被及景观环境。

4、引导和科普教育设施建设内容及规模

遗产地已开放多年,原有标识标牌已破烂破损,且原有标识系统杂乱,相关说明不科学。

为更好的引导游览、宣传景区、科普教育和环保教育,拟对遗产地内标识标牌统一制作和更换。

(1)遗产地风景区标识(3块):

北南西进入风景区范围的入口处,设标志注明“金佛山风景名胜区入口”,并附风景区导游图。

(2)景区入口标识(8块):

各景区分别在索道站、公路和步游道起点处设相应的景区入口标志,并附景区导游图。

(3)主要景点中英文介标识(30块):

设于主要景点的进入处或主要观景点,附图文说明,介绍景点的全面情况。

(4)大型电子显示屏幕(3块):

北南西进入风景区范围的入口处各一套。

(5)进口木材、石材中英文标识牌(200块):

古树名木标识、珍惜树木标识、游道路牌标识、公共设施标识等。

(6)景区环保和森林防火大型警示牌(20块):

药池坝、牵牛坪、碧潭幽谷、高穴子景区各5块。

(7)大型景区平面导游图(3块):

北南西进入风景区范围的入口处各一块。

(四)建设进度安排

本项目已明确了责任分工、拆迁及建设、资金筹措、宣传动员以及工程进度安排,如果资金能在2009年年初到位,力争在2010年3月前竣工

 

项目实施进度概略图

工作阶段

2009年4月底以前

2009年4月至2010年2月

2010年3月

前期工作

项目施工

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根据初步测算,项目总投资3350万元,其中: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1946.5万元,,第二部分设施设备费用593.5万元,第三部分工程建设其他305.6万元,第四部分预备费304.6万元。

详细见下表

序号

工程和费用名称

投资额

万元

技术经济指标

单位

数量或

工程量

单位指标

(元/单位)

备注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2146.5

 

 

 

 

1

消防隔离通道、巡查防护通道工程

1756.5

1.1

消防隔离通道工程

796.5

m2

26550

300

改建通道17.7公里,宽1.5米,合45万元/公里

1.2

巡查防护通道工程

960

m2

48000

200

改建道路8公里,宽6米,合120万元/公里

2

房屋建筑工程

190

2.1

看护管理用房

90

m2

900

1000

2.2

环保公厕

40

1

40

含部分环保设施

2.3

垃圾收集站

60

3

20

含部分环保设施

3

环境整治费

200

第二部分设备设施费用

593.5

1

消防设施

565

1.1

防火瞭望塔

150

3

50

1.2

防火蓄水池

400

2

200

每个3万立方米,共6万平方米

1.3

灭火器械和通信器材

15

2

环卫设施

4

垃圾桶180个

3

引导和科普教育设施

24.5

 

第三部分工程建设及其他费用

305.6

 

 

 

 

1

建设管理费

110

 

1.1

建设单位管理费

42

财建〔2002〕394号文件

1.2

工程质量监督费

8

渝价〔2001〕345号

1.3

建设工程监理费

60

发改价格[2007]670号

2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费

25

 

2.1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计价格[1999]1283号

2.2

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

5

计价格[1999]1283号

3

勘察设计费

107.6

 计价格〔2002〕10号

3.1

勘察费

25

计价格〔2002〕10号,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0.8%~1.1%

3.2

设计费

70

计价格〔2002〕10号

3.3

施工图预算编制费

7

计价格〔2002〕10号,设计费的10%

3.4

竣工图编制费

5.6

计价格〔2002〕10号,设计费的8%

4

环境影响咨询服务费

10

报告书编制和评估,计价格〔2002〕125号

5

劳动卫生安全评审费

8

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0.1%~0.5%

6

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

20

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0.5%~2.0%

7

工程保险费

8

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0.3%~0.6%

8

招投代理服务费

12

计价格[2002]1980号

9

施工图审查费

5

渝价〔2005〕649号 

第四部分预备费

304.6

 

 

 

 

1

基本预备费

304.6

按第一、二、三部分其他费用之和的10%

总投资

3350

2、资金筹措

本工程总投资335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专项资金180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1550万元。

(六)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十一五”规划刚要》指出:

我国的遗产地保护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严格保护、有效管理、分类指导、合理利用,以健全法律法规、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规划管理、完善基础条件、强化监管手段为重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统筹协调,全面增强遗产地资源保护力度,推动我国遗产地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项目本着“完善基础条件、强化监管手段为重点”、“全面增强遗产地资源保护力度”的精神,修建金佛山风景区防火救灾、管理看护等设施,同时兼具服务游客的功能,该工程建设条件具备,建设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2、建议

本项目的建设,必须以保护金佛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为前提,合理布局选线、选点,优化设计方案,在实现防火救灾功用的同时,发挥项目的综合功用,让项目为景区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项目建设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环保优先。

严格建设程序,把好质量关,实施全程监理,加强财务管理,及时到位配套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建设。

金佛山风景名胜区,是重庆市南川区风景旅游资源的代表,是渝南自然生态旅游区的核心景区之一,是重庆市非常重要的风景旅游景区。

金佛山的进一步的保护开发建设将更大程度地带动南川区风景旅游事业的发展,并对渝南自然生态旅游区的发展乃至重庆市的风景旅游事业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项目业主

一、业主简介

(一)公司名称:

重庆XXX开发有限公司

(二)公司类型:

国有企业

(三)公司注册资本金:

(四)公司法定地址:

(五)公司法定代表人:

(六)公司经营范围:

利用自有资金从事旅游行业项目投资,旅游资源开发,设计、制作广告

(七)公司经营期限:

(八)公司成立日期:

 

二、公司成立背景

重庆XXX开发有限公司是在重庆旅游大开发的环境下,由集团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对“一小时经济圈”内的重点旅游资源整合建设、提档升级,以促进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旅游产业的加快发展,进而推动统筹城乡试验区建设加快实施。

  公司本着“一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设施、一流管理”的经营宗旨,致力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建设,不断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加速公司发展,以“科学管理、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经营理念,在社会中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公司组织架构和部门设置

公司设董事长1名,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3名,总工程师一名,内设办公室、财务部、工程部、项目发展部、营销部。

办公室:

负责公司行政、文秘、后勤等综合工作。

财务部:

负责计划、财务、融资管理。

工程部:

负责项目组织实施及监督管理。

项目发展部:

负责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项目的招投标、合同签定、合同支付、工程验收。

 营销部:

负责景区策划、营销工作。

四、公司运作总体设想

(一)发展思路

以山水都市游为目的地,即以重庆市主城区为出发点,一小时车程内能够到达的风景点为经营对象。

目前公司正全力打造南川金佛山旅游风景区。

公司的远景目标是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分期开发距重庆市主城区一小时车程范围内的重点旅游资源,对原有的旅游资源实现有效整合,充分满足都市人快节奏的生活需求。

(二)公司投资及管理方式

1、投资方式:

以项目为单位,采用项目投资的方式。

2、管理方式:

重庆XXX开发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业主对项目建设进行管理。

 

五、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设有董事会,监事会,下设:

办公室、财务部、工程部、项目发展部、营销部等职能部门。

第三章金佛山开发状况

金佛山从1937年设置常山种植场开始开发,1986年被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正式接待游人。

十几年来,风景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管理、保护、游赏组织、游览设施配套、居民调控等工作都达到了一定的深度,游人规模也逐年上升,2003年达到全年22.5万人次,2006年达到全年29万人次。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善,旅游在国民生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金佛山风景区的游人规模呈直线上升趋势。

1988年至2007年这二十年是金佛山风景区的第一个发展期,也即是逐步发展期,今后,风景区还将经历持续发展期、渐成熟期、成熟期,逐步发展期的各项工作情况如下:

一、管理状况

风景区的管理机构经历了多次调整。

1987年2月11日设立金佛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1993年7月7日将管理处更名为管理局,由于金佛山以林地为主,其中的大部分属国有林,归林业局管辖,风管局对风景区难以实现有效管理,1996年,改革金佛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设立金佛山旅游景区管理委员会,与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区旅游局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

是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特别是将原属林业局直管的竹林经营所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所的行政管理权划属景区管委会,其领导成员直接由景区管委会任命,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使金佛山风景区真正实施有效的统一管理。

景区管委会内设机构主要有建设、国土、公安、工商、税务、林业等分局。

2002年机构改革,设置南川区金佛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主管全区旅游和金佛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

由于国家职能部门管理体制的变化,工商、税务等分局也相继分离出去。

二、规划情况

1985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编制完成了《金佛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大纲》;

1991年,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金佛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该总体规划于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2004年开始总体规划的修编,2004年12月通过重庆市规划局和园林局共同组织的专家评审;2005年通过重庆市规划局组织的行政审查。

1999年,重庆建筑大学编制完成了药池坝、牵牛坪等九个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游人状况

1986年风景区接待人数约3万人次;1987年5万人次;1988年近7万人次;1991年近10万人次;1999年7.6万人次;2000年10.5万人次;2001年11万人次;2002年15.5万人次;2003年达到22.5万人次;2004年24.5万人次;2005年20.5万人次;2006年29万人次。

游客中也包括零星外宾、港澳台胞。

四、保护状况

1、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内设资源保护科,制定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协同市林业部门做好风景名胜区的植树绿化、护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保护生态环境、监督检查景内环境卫生、协助市林业部门查处景区范围内的林业违法案件。

2、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内设置综合执法队,有效地维持了风景区内秩序。

3、保护区内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4、对金佛山主游线两侧100米范围内的方竹实施禁伐,对风景区范围内的兰花村实施整体生态移民搬迁,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护林防火和植树造林,并在金佛山南、北、西三面设立大门,加强检查和管理,使金佛山风景名胜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5、避免因旅游造成的污染,严格处理污水污物。

6、风景区的公路两旁、步行道两旁100米及接待站150米范围游人涉足处,实行严格保护。

7、对植被较差区,进行封山育林,扶植幼林,增加郁闭度。

8、禁止猎取野生动物,保护好动物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

9、禁止乱砍乱伐,保持植被与环境的生态平衡。

五、对外交通状况

从南川区城区通过金佛山北坡上金佛山公路里程为38公里,从南川区城区通过金佛山西坡上金佛山的公路里程为30公里。

目前,南川有四条公路可以直达重庆:

南川—万盛—綦江—重庆全长129公里(万盛—重庆段高速路),南川—神童—南泉—重庆全长110公里,南川—白沙—东泉—重庆全长115公里,另外,南川有两条公路到涪陵,仅98公里公路里程与长江三峡相连,区位优势明显。

重庆至长沙的高速公路的重庆至南川段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里程约60公里。

这在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是极少数与省会城市相距最近的风景区之一。

六、景点建设状况

金佛山风景区公路沿线的几处景点都有一定的开发建设,如卧龙潭、古银杏、生态石林等。

风景区内的自然景点均保持了原始自然的风味,除了必要的步行道、观景摄影台外,未增加其他人工设施。

从金佛山北坡上山途中有不少农家乐,但建筑风貌较零乱,未能充分体现地方村寨风格。

七、游览设施状况

从正式开发以来,风景区的游览配套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

南川区城区已形成了数十家旅游宾馆,总床位数已达到约1500床,另外部分设施欠档次的零星旅馆床位数约500个,而金佛山景区以度假村、宾馆或家庭旅馆形式提供了约1600的床位数,总的来说,床位数还在不断增加。

在金佛山上药池坝修建的滑雪场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其中滑雪场3万多平方米,开展有雪地摩托、雪板滑雪、雪上飞碟、飞盘、戏雪区等项目;生态石林,有游步道3.6公里,宽1.2米,包括石林、杜鹃花观赏园、方竹林海等;绝壁观光,游步道长1.8公里,宽1.2米;跑马场,长约1千米,现有8匹马,另开展的娱乐项目有越野车、滑草等。

八、导游设施状况

南川区风景区主管部门已意识到并已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已经完成风景区内部分景点的景点标志和导游图及说明的设计制作。

九、居民调控状况

南川区人民政府对风景区内的兰花村农民实施整体生态移民搬迁,并正在逐步进行对甑子岩危岩险区居民的搬迁工作。

另外西入口处的企业(天星厂)、三泉镇南侧的企业(红泉厂)已整体外迁。

十、基础设施状况

交通方面,南川至天星二级公路路况良好,山顶古佛洞——高穴子沥青公路开通,拟按三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且天星至核桃湾的三级公路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供水方面,金佛山是川南主要河流的发源地,水资源储量大,水质良好。

目前山顶凤凰寺处已建供水站一座,可保证日供水300吨;且天星沟旅游综合接待中心供水管网也较为齐备,用水方便。

供电方面,已架设10kV输电线路;金佛山现已开通程控电话230门,无线通讯也已覆盖。

交通方面,建成金佛山北坡索道,索道水平距离1050米,高差520米,单向小时载容量为450人。

拟建金佛山西坡客运索道,工程项目包括上、下站房和索道线路及设备。

其中,上、下站房建筑面积共计约3500平方米,索道型式为单线自动吊箱式,上、下站水平间距约2475米,高差897米,单向小时载客能力为1400人。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区位关系分析

(一)重庆市域关系分析

1、重庆市风景资源概况

重庆市是风景旅游资源大市,壮丽的自然山水风光、独特的山城都市风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交相辉映、精彩纷呈。

全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一处(大足石刻),国家级风景名胜六处(缙云山、长江三峡、金佛山、四面山、芙蓉江、天坑地缝);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地震遗址多处;此外,还有两百多处市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举世无双的长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集江城、山城和历史文化名城于一身的现代山城城市,名扬海外的抗战陪都文化和红岩革命史迹等,赋予重庆市的风景旅游资源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极高的知名度。

2、渝南自然生态旅游区在重庆市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