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托尔斯泰的长篇史诗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22338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托尔斯泰的长篇史诗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四讲托尔斯泰的长篇史诗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四讲托尔斯泰的长篇史诗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四讲托尔斯泰的长篇史诗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四讲托尔斯泰的长篇史诗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讲托尔斯泰的长篇史诗汇总.docx

《第四讲托尔斯泰的长篇史诗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托尔斯泰的长篇史诗汇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讲托尔斯泰的长篇史诗汇总.docx

第四讲托尔斯泰的长篇史诗汇总

第四讲托尔斯泰的长篇史诗

一、托尔斯泰的创作历程简述

列夫·托尔斯泰于1828年生于图拉省雅斯纳雅·波良纳一个大贵族家庭。

这里是托尔斯泰伯爵的世袭领地,托尔斯泰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

托尔斯泰家族在俄国是个古老的大家族,据说有600年的历史。

传说在瓦西里大公时代,大公同托尔斯泰的先祖开玩笑,给他起了个绰号叫“胖子”(俄语中“托尔斯泰”就是胖的意思),从此托尔斯泰就成了这个家族的姓氏。

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由一位远房亲戚照料,抚养成人。

1841年托尔斯泰全家迁居喀山,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先在阿拉伯—土耳其语文系,后又转到法律系。

1847年因对学校的教育不满而退学,回到雅斯纳雅·波良纳。

1851年他随服兵役的哥哥同去高加索,后来他也正式入伍当兵了。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法对俄开战。

托尔斯泰曾在这场战争中参加过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任炮兵连长。

在军队服役期间,托尔斯泰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活动,写了自传性的三部曲的前两部:

《童年》和《少年》以及《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作品

1855年托尔斯泰离开军队来到彼得堡,结识了屠格涅夫、车尔尼舍夫斯基、冈察洛夫等俄国文坛上的著名人士,并与《现代人》杂志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这样,托尔斯泰就从偏远地区一个部队的业余作者,走进了首都的专业作家的行列。

这期间他以在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中亲身体验和见闻写成的《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系列作品陆续在《现代人》杂志发表,引起很大反响。

1861年沙皇宣布废除农奴制。

农奴制的改革引起托尔斯泰对农民问题和俄国社会发展去向问题的极大关注。

他开始思考人民群众和贵族阶级代表人物的历史作用问题。

为此他研究了1812年拿破仑的侵俄战争(俄国历史上称为“卫国战争”)、当时贵族阶级的生活与表现、人民群众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并用六年的时间(1863—1869)写成了不朽的长篇史诗《战争与和平》。

接着,1877年又完成了另一部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这两部作品标志着托尔斯泰的创作进入成熟、即全盛的时期,也标志着俄罗斯文学继普希金、果戈理之后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1881年9月,由于照顾子女上学的缘故,托尔斯泰全家迁居莫斯科。

托尔斯泰面对俄国社会触目惊心的矛盾:

一方面是饥寒交迫、忍辱受欺的人民,另一方面是奢侈豪华、盛气凌人的贵族老爷,他苦苦探索人生意义而得不到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诉诸宗教道德观念,向精神呼吁,求助于上帝,于是创立了所谓“道德自我完善”和“勿以暴力抗恶”的理论。

1899年托尔斯泰完成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

托尔斯泰在十九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的作品,全面地反映了俄国的社会生活,比较著名的有:

短篇小说《舞会之后》,中篇小说《哈吉穆拉特》,剧本《黑暗势力》、《活尸》等。

1910年11月10日,八十二岁高龄的托尔斯泰,由于思想矛盾、家庭不和而离家走出。

那正是俄罗斯的严寒季节,托尔斯泰路上突患肺炎,11月20日死在一个名叫阿斯塔波沃的小火车站上。

二、长篇史诗《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以1812年俄法战争为题材的小说。

它以俄国抵抗拿破仑的侵略为中心,描写了1805—1820年间俄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

小说从1805年俄国首都彼得堡一个贵族沙龙中谈论拿破仑的四出征战写起,描写了俄奥(俄国、奥地利)联军同拿破仑法军的奥斯特里茨会战、莫斯科附近的波罗金诺会战、拿破仑占领莫斯科、莫斯科大火、法军溃退等历史事件,在尾声中一直写到1825年十二月党人运动的前夕。

小说以包尔康斯基、别祖豪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家贵族为主线,在前方战事和后方和平的交替描写中展现出俄罗斯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

小说描写了大约五百多个人物,从沙皇将帅到行伍士兵,从名门贵族到普通百姓,都写得绘声绘色,特别是作者善于表现各色各样人物的内心活动,从小偷盗窃时的卑下念头到崇高的献身祖国的英雄主义激情,都写得历历在目。

小说提出了许多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诸如政治、经济、社会道德等,反映了各个阶层的思想和情绪,从亲法派贵族的卖身媚外到十二月党人先驱者的忧国忧民都有所反映。

这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长篇巨著以新颖宏大的艺术结构、广泛深刻的生活概括、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让读者耳目一新。

屠格涅夫说,托尔斯泰的这部作品一发表,“他在公众的心目中就断然占据了首屈一指的地位”。

《战争与和平》可以说它是部历史小说,因为它写了许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而且是按照历史的脉络来写的。

但是它又不仅仅是部历史小说。

它虽然写了许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如拿破仑、库图佐夫等,但这些人物在小说中并不是主要人物,小说的主要人物是作者精心塑造的贵族社会中一批有思想有抱负的青年人的典型,小说生动地描写了他们成长的过程,这是这部长篇史诗在艺术上最有价值的部分。

这样一部庞大的作品,它的思想内容当然是很丰富的,也是很复杂的。

如果要概括地说的话,也可以这样说:

描写在严酷的战争考验下整个俄罗斯民族的命运,肯定和赞扬俄罗斯人民在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托尔斯泰在小说的序言中说:

“如果我们取得胜利的原因不是偶然的,而实质上是在于俄罗斯人民和军队的性格,那么,这种性格在我们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时代就应当表现得更为鲜明”。

小说突出表现了举国上下奋起抗击侵略者的激情,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反抗侵略的战斗情景,托尔斯泰认为,这才是俄罗斯民族性格的表现。

小说中写了三次战役。

第一次战役是1805年11月初在奥地利舍恩拉格本村附近的阻击战。

当时拿破仑15万大军一举歼灭奥地利马克将军的4万奥地利军队之后,攻占了维也纳,乘势拦截库图佐夫的4万俄军。

库图佐夫眼看自己有被围歼的危险,一面急速向东撤退,一面派得力将领巴格拉齐昂率4千俄军前去阻击。

这次战役的描写是通过库图佐夫的副官安德烈·包尔康斯基的目光来展现的,他奉库图佐夫之命到战场视察,读者也跟随他而观察到战场全景。

尼古拉·罗斯托夫是这次战役的直接参加者。

他所在的骠骑兵连奉命冲锋。

尼古拉第一次上战场,心情激动,他跃马挥刀,准备砍杀一番,哪知未及交手,坐骑中弹倒毙,他也受伤。

杀敌的兴奋立即为被杀的恐怖所取代,看待战争的眼光随即改变。

他望着逼近的法国人,不禁自问:

他们是来杀我的吗?

刹那间他想起了母亲、姐妹、朋友对他的爱。

求生之欲给他力量,他拼命奔跑,终于摆脱敌人的追踪,回到自己人那里。

当他坐在篝火旁望着飘落的雪花时,又想起了温暖的明亮的家,不禁发出了“我为什么到这里来了?

”的悲叹。

这是一段精彩的心理描写,也是一种意识流的手法:

由尼古拉开始投入战斗前的兴奋、激动到面对死亡的惊恐,由惊恐之后的安定而到情绪的颓丧,这是尼古拉·罗斯托夫的战场心理的“辩证运动”。

炮兵上尉图申是这场阻击战的英雄。

他指挥4门大炮,压住了法军10门大炮的攻击。

在战斗中,他恍惚中把战事所进行的地方当作自己的家乡,“怀着那种类似热病昏迷或醉汉酩酊的心情”,“做了最好的军官处在他的地位所能做的一切”。

图申自以为这场战斗是在他的家乡发生的,因而他不但没有觉得丝毫不快的恐怖情绪,而且能在想象中取乐,把战场上的一切化作他的“幻想世界”——敌兵像蚂蚁,敌人的大炮像烟斗,真作假时假亦真,在真假关系作了这二重的颠倒之后,作家才肯定了图申所体现的民族性格。

军人实际上是穿着军装的农民,托尔斯泰通过图申这个人物来揭示俄罗斯的人民性格。

他“身材矮,有点驼背”,其貌不扬,行伍出身,为人纯朴谦和,跟士兵朝夕相处,同甘共苦,见着上司显得畏怯,完全没有军人的风度,但在战场上却表现出非凡的勇敢。

他的勇敢和贵族军官的怯懦,恰成对照。

通过这个形象,托尔斯泰表现出他对贵族社会的不满和对人民的肯定。

第二个战役是奥斯特里茨战役。

1805年11月中旬,库图佐夫的军队与俄军会师后,库图佐夫主张继续向东撤退,但是沙皇亚历山大却反对,他主张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有利地形和俄皇御驾亲征对士气的鼓舞,一举打败拿破仑。

然而事与愿违,八万俄奥联军向远处的法军发动进攻时,拿破仑却率领法军主力出其不意地逼近了联军的指挥中心。

俄军将领大惊失色,仓惶溃退。

这一战俄军一败涂地。

这次战役中集中描写的人物是安德烈·包尔康斯基,他受了伤,躺在战场上,仰望天空,领悟到大自然的宏大,个人功名的渺小,他放弃了虚荣心,也产生了厌世的思想。

安德烈·包尔康斯基仰面朝天倒下去。

“在他的上面除了天空什么也没有,——高高的天空,虽然不明朗,却仍然无限高远,天空中静静地飘浮着灰色的云。

‘多么安静、肃穆,多么庄严,完全不象我那样奔跑’安德烈公爵想,‘……为什么我以前没有看见过这么高远的天空?

我终于看见它了,我是多么幸福。

是啊!

除了这无限的天空,一切都是空虚,一切都是欺骗。

除了它之外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

甚至连天空也没有,除了安静、肃穆,什么也没有。

谢谢上帝!

……’”他躺在这里,听到了他过去崇拜的英雄——拿破仑的谈话。

然而此时此刻他的想法却与过去截然不同了。

“但是此刻,与他的心灵和那高高的、无边无际的天空和浮云之间所发生的一切相比,他觉得拿破仑是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

这时不论是谁站在面前,不论说他什么,对他都完全无所谓。

他高兴的只是人们站在他跟前,他希望的只是这些人能帮助他,使他生还,生命在他眼中是如此美好,因为他现在有了不同的理解”。

拿破仑发现安德烈还活着,便叫士兵将他抬走,让自己的医生为他治伤。

第三个战役是波罗金诺战役。

这是全书情节的高潮。

波罗金诺在莫斯科的近郊,也可以说是莫斯科的门户。

波罗金诺一战的胜负关系到能否守住莫斯科。

战场的全景是通过小说的另一个中心人物彼埃尔·别祖霍夫的视角来表现的。

在会战的前一天,彼埃尔来到俄军前沿阵地。

这里是一片歌声、笑声,伴随着教堂的钟声。

农民也来参加战斗。

似乎人人都认识到这是一场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战斗,因而使这场保卫战带有全民的色彩。

这是一场恶战。

俄军虽然守住了阵地,但伤亡惨重。

安德烈受了重伤,大将巴格拉齐昂阵亡。

法军也受到重大损失。

当时俄军投入战斗的有十万大军,损失一半,只剩下五万人,而法军的十二万人,只损失二万人。

以五万军队面对十万之众,库图佐夫为了保存实力,决定放弃莫斯科,全军撤退。

于是拿破仑占领莫斯科。

这次战斗俄军虽然失利,而且不得不弃城后退,但在精神上却表现出同仇敌忾的气势,在精神上是一次胜利,为最后战胜拿破仑奠定了基础。

因此,小说中对波罗金诺战役的描写便成为显示人民扭转乾坤力量的赞歌。

这里还应提到小说中对游击战争的描写。

托尔斯泰把这些小规模的游击战争看作1812年俄罗斯民族自卫战争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关系民族存亡的决定因素。

一个教堂执事当了游击队长,一月之内俘虏了几百个法国兵。

托尔斯泰写道:

“人民战争的巨棒以全部威严雄伟的力量举了起来,并且不问任何人的趣味和规则,不考虑任何东西,愚笨而单纯地,但却是合乎时宜地举了起来,落下去打击法军,直到侵略者的军队全部消灭”。

托尔斯泰亲身参加过塞瓦斯托波尔的战斗,有切身的体验,这是他真实的战场描写的生活源泉。

但是他也不讳言曾借鉴前人描写战争场面的现实主义手法。

他曾对高尔基说:

没有司汤达的《巴马修道院》,他就写不出《战争与和平》里那些战争场景。

除了战场和战争的描写,托尔斯泰在小说中着重描写了贵族社会的四个家族。

1、库拉金家族。

这个家族是彼得堡宫廷贵族的代表,家长是瓦西里公爵,他有两儿一女,长子伊波利特,次子阿纳托利,女儿海伦。

2、罗斯托夫家族。

这个家族是中等贵族的代表,家长是伊里亚伯爵夫妇。

他们有两儿两女,长子尼古拉,是骠骑兵军官,在第一次战役中受过伤,后来与包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玛丽亚结婚。

次子彼得在战争中死去。

长女薇拉,次女娜塔莎,她是小说的中心人物,曾爱上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并订有婚约,后受库拉金次子阿纳托利的诱骗而与安德烈解除婚约,后发现阿纳托利卑鄙的欺骗行为,非常悔恨。

安德烈在波罗金诺战役中受伤后,她不顾一切地看护他,直到他死去。

最后与彼埃尔相爱结婚,成了一个贤妻良母式的女子。

3、包尔康斯基家族。

家长是尼古拉·包尔康斯基公爵。

他是前朝遗老,叶卡捷琳娜王朝的陆军上将,现在退休在家,每天按照严格的作息时间生活,教授女儿数学、几何。

他们住在远离莫斯科的农村庄园里。

儿子安德烈在军队服役,是库图佐夫的副官,年轻有为,最后在波罗金诺战役中受伤死去。

女儿玛丽亚,后来嫁给尼古拉·罗斯托夫为妻。

此外,还有安德烈的妻子丽莎。

小说开始的时候,她已身怀有孕。

安德烈从军上前线,便把她送到乡下父亲的庄园里,后因难产死去。

4、别祖霍夫家族。

基里尔·别祖霍夫伯爵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宠臣,俄国的巨商,是俄国头号的大富翁。

这个人生活放荡,挥霍无度。

小说的另一个中心人物彼埃尔·别祖霍夫是他的私生子。

彼埃尔在巴黎长大,受教育,装了一脑袋的平等博爱的思想回到俄国。

别祖霍夫临终遗言,让彼埃尔继承遗产并世袭伯爵的爵位。

所以彼埃尔一夜之间便成为俄国第一富翁,使得许多有女儿的人家纷纷向他求亲。

但是瓦西里·库拉金利用作为彼埃尔监护人之便,捷足先登,把缺少社会经验的彼埃尔抓在手里,诱导他同自己的女儿海伦结婚,果然如愿以偿。

但是这桩婚事并不成功。

海伦虽然美丽,但为人荒淫放荡,和彼埃尔根本不是一类人,所以婚后很快便分居了,后因做人工流产而死去。

彼埃尔最后同娜塔莎结婚。

这四个家族之间彼此都有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

其他家族的人也都以这样那样的关系同这四个家族发生联系。

在这些家族的彼此关系中,娜塔莎·罗斯托娃起着关键的作用。

她作为罗斯托夫家的次女,先和安德烈·包尔康斯基订有婚约,后又同库拉金的次子阿纳托利搭上关系,几乎要同他私奔,最后嫁给彼埃尔。

托尔斯泰通过她把四个家族联系起来,同时也展现出各个家族之间那种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

如果说1805年—1820年间的历史事件是《战争与和平》情节发展的经线,那么,这四个贵族家庭中青年男女的爱情和婚姻关系便是情节线索的纬线。

经纬交织构成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宏伟画面。

小说中作家着力刻画的是三个人物。

安德烈·包尔康斯基。

在作家的心目中,他是贵族中的优秀人才。

他有学识,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他鄙视上流社会的庸庸碌碌。

他抱着贵族的荣誉感,为挣得功名而去从军。

他作为库图佐夫的副官,孜孜不倦地工作,被认为“是那种稀有的把主要兴趣放在战争大势上的参谋人员”。

他冷静地思考人生,对自己不断地进行严格剖析,把荣誉看作立国立身的原则。

他渴望在战争中建立功勋,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突出表现了他的这种思想。

他怀着成为英雄的心愿,在俄军溃败时,扛起军旗带领一营士兵冲上卜拉村高地去支援炮兵,结果中弹昏倒。

醒来仰望天空,感叹人生人世之微末渺小,梦想幻灭,一切皆空。

安德烈受伤后躺在战场上仰望天空的一段描写是全书富有诗意的画面之一。

奥斯特里茨战役之后,安德烈伤癒退伍回乡。

他的父亲、妹妹和妻子都以为他已战死沙场,曾为他痛哭流涕。

这时他突然归来,恰逢他妻子难产亡故。

这沉重的打击使他心灰意懒,精神颓丧。

他无心于世事,只在家中协助妹妹扶养幼儿。

他的好友彼埃尔来访,两人对人生和伦理有过一番争论。

彼埃尔参加了共济会,并以共济会的教义劝说安德烈,要安德烈改善农奴的处境。

安德烈果然按彼埃尔的主张去做了,解放了300个农奴,并为农民兴办卫生、教育事业(但是彼埃尔在自己的领地上却没有做出结果,不了了之)。

一次访亲问友改变了安德烈的生活态度。

这年5月,他因故到罗斯托夫的庄园访问,看到了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娜塔莎。

晚上住在庄园里,他的房间恰在娜塔莎居室的楼下。

那是一个明媚的月夜,他无意中听到娜塔莎向她的表姐索菲亚吐露心曲,娜塔莎满怀浪漫的柔情,赞美月亮,赞美人生,使安德烈内心深处激起生命的波澜。

他来时曾在路上看见一棵老橡树,又高又粗,粗笨的树枝疙疙瘩瘩,横七竖八地伸展着,象个老态龙钟的怪物。

当时看到这棵老橡树,竟然勾起安德烈对生活绝望的思想。

但是在罗斯托夫家度过那个月夜之后,回来时再看到那棵老橡树,他的感觉却完全不同了:

“那棵老橡树完全变了样,它伸展着枝叶苍翠茂盛的华盖,呆呆地屹立着,在夕阳的光照下微微摇曳。

……透过坚硬的百年老树皮,在没有枝杈的地方,钻出鲜亮嫩绿的叶子,简直令人不敢相信,这么一棵老树竟然生出嫩绿的叶子”。

于是安德烈心中产生一种“春天万物复苏的喜悦感觉”。

他再也不能呆在乡间消磨岁月了。

这一变化过程不仅是理智在起作用,而且“那些没有道理的、不可用语言表达的、好象犯罪般秘密的念头”也起作用。

在这里,作家透视了人物心灵的另一个“不可解说”的非理性的层次,表现了人物心理理性和非理性两个层次的更迭和交融。

1809年8月,安德烈来到彼得堡,参加了沙皇国务秘书斯彼然斯基发起的改革运动,具体参与法规编篡工作,执笔起草民法人权部分。

但是很快他就对斯彼然斯基的改革失望了,生活又变得无聊起来。

只有在罗斯托夫家里,在娜塔莎身边,才感受到些许生活的乐趣。

安德烈爱上了娜塔莎,后来两家订了婚约。

娜塔莎毕竟年轻单纯,不谙世事,为库拉金家的花花公子阿纳托利的花言巧语所诱骗,同安德烈解除婚约。

安德烈为了向库拉金报仇,又参加了军队。

波罗金诺战役的前夕,他同七年前奥斯特里茨战役前夕一样,心情兴奋而愤激。

但内涵已经不同。

过去是为个人成名的幻想所陶醉,而今却为敌人入侵、国家被毁、父亲猝死而愤慨。

安德烈如今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把自己看做是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分子。

在心灵深处,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交融在一起了。

这时他虽然失去爱情幸福,但他置身人民之中,实际上打开了个人幸福之门。

战斗中身负重伤,转移后方治疗的过程中又重遇娜塔莎,悔恨交加的娜塔莎悉心照料他,他又恢复了对娜塔莎的爱,但终因伤势过重而死去。

1812年的卫国战争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和道德力量,对安德烈·包尔康斯基起了改造和净化的作用,使他有可能和广大人民融为一体。

作者着意刻画的另一个人物是彼埃尔·别祖霍夫。

他是俄国第一富豪别祖霍夫伯爵的私生子,十岁时便被送到国外学习,20岁时回国,到彼得堡自谋职业。

彼埃尔身材魁梧,是“一个胖大壮健的年轻人”。

他带着一脑袋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回到俄国,年少气盛,政治上极有抱负,一心想“在俄国建立共和国,他自己做拿破仑”。

在沙皇女官安娜的沙龙中,俄国贵族们纷纷攻击拿破仑时,独有他无保留地称颂拿破仑的“精神伟大”,赞扬拿破仑“压制了革命的坏的倾向,保留了一切好的东西——公民平等,言论出版自由”。

不过他对拿破仑的尊崇也仅只言辞而已,当他成为众矢之的时,他便一笑了之,脸上现出一副“幼稚的、善良的、甚至蠢笨的,并且似乎是求饶的笑容”。

那些反对者一见这个笑容便明白“这个雅各宾党徒一点也不象他的话那样可怕”。

彼埃尔口头上要仿效拿破仑,但在行动上却处处成为环境的奴隶。

他一边高喊“人权”,一边却参与道号洛夫把警察和熊绑在一起扔到河里的恶作剧。

他懊悔于酒宴女色之乐,发誓今后不再浪荡,可是言犹在耳,他便又去过“他那么熟悉的放纵生活”。

他父亲病危之际,他无意继承这笔庞大的家产,但是却听任他的亲戚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的调遣,一夜之间“意外地成了大富翁别祖霍夫伯爵”。

如果说安德烈是以行动谨慎、善于思考而见长,那么彼埃尔则是以聪明热情、善良老实,甚至带点傻气而出众。

他年纪轻轻便成为俄国首富,自然便成为许多有女儿的人家追逐的目标。

瓦西里·库拉金以同老别祖霍夫世交的关系,充当彼埃尔的监护人,牢牢地把彼埃尔抓在手中,让他住在自己家里,叫外貌非常美丽的女儿海伦陪伴他。

彼埃尔身不由己,他讨厌这个家庭,却又不能离开,在内心的矛盾中产生了对海伦的“虚伪的爱情”。

和海伦结婚后,海伦放荡的本性立即暴露无遗。

她同道洛号夫的暧昧关系,使彼埃尔很痛苦,最后导致彼埃尔和道洛号夫的决斗。

决斗时第一次拿枪的彼埃尔,居然糊里糊涂地一枪打中,受伤的道洛号夫开枪却没有打中。

与道洛号夫的决斗导致家庭关系的破裂,他和海伦分居了。

他在从莫斯科去彼得堡的路上,遇上了一个叫奥西卜的共济会员(十八世纪初发源于英国的一种宗教道德运动,在许多国家的贵族和资产阶级中传播,劝人进行慈善活动,奉行道德守则,从而把全人类都联合在一个宗教同盟之中)。

奥西卜对彼埃尔讲,只有洗涤自己,在心里放进上帝的光,即良心,才能使自己趋于完善。

彼埃尔听后,恍然大悟,怀着“生活更新的狂喜”,加入了共济会。

彼埃尔虽然心有所悟,但游手好闲的积习难改,整天消磨在晚会、跳舞会上,他改善农奴处境和“解放农奴”的计划都化为泡影。

他又陷入苦闷,觉得一切皆空。

1809年除夕,他在一次舞会上与娜塔莎重逢,深深感到家庭生活的屈辱,忧郁症又在他心头发作。

安德烈和娜塔莎订婚的喜讯和奥西卜去世的消息,他几乎同时接到。

这种巧合使他感到,娜塔莎所体现的现实的、真实的生活远胜于奥西卜宣传的虚幻教义。

后来娜塔莎受阿纳托利的诱骗,他揭穿了阿纳托利的骗局。

在娜塔莎悔恨不已,痛不欲生的时候,彼埃尔诚恳地劝慰她,使她恢复对生活的信心。

娜塔莎说,“我的生活道路全都完了”。

彼埃尔对她说,“如果我不是我,而是世界上最漂亮、最聪明、最好的人,并且是自由的,那么此刻我就向您求婚和求爱了”。

为此,娜塔莎流下了感激和感动的眼泪。

1812年,波罗金诺战役前夕,彼埃尔来到会战的战场。

他自认为是侵略者拿破仑的死敌。

在这里他经受了官兵们爱国热情的熏陶和大炮的洗礼,决心今后“只做一个兵,全心全意地去过这种共同的生活”。

莫斯科失陷后,他化装成一个车夫企图刺杀拿破仑,被当作纵火嫌疑犯逮捕。

在俘虏营里,他认识了农民出身的士兵普拉东,接受了他的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重又皈依上帝。

法军溃败后,他获得自由,这时海伦已死,他便跟娜塔莎结婚。

娜塔莎成了贤妻良母,彼埃尔则关心公共福利,猛烈抨击沙皇政府,积极参与秘密团体的组织工作。

在尾声中(1820年)他已走上早期十二月党人的道路。

安德烈和彼埃尔这两个人物的道路是曲折的,他们的探索是艰苦的。

虽然开始时各自都有由于贵族出身和教养以及社会影响所形成的弱点,安德烈矜持傲慢,好虚荣,彼埃尔懒散甚至放荡,软弱甚至无能,但最后都走向了人民,甚至通向了革命。

娜塔莎·罗斯托娃无论从小说的艺术结构来说,还是从这个形象的艺术成就来说,她都是个重要的人物。

她的第一次出场是在她的命名日那天。

一阵“碰椅子和倒椅子”的声音之后,黑眼睛,大嘴巴的娜塔莎,无意地闯进坐着客人的客厅,挣脱老父亲的拥抱,跑到母亲身边,把泛红的脸藏在母亲的披肩里,笑起来。

接着,又上气不接下气地向母亲诉说她的玩偶,然后倒在母亲怀里,訇然大笑,使拘谨的女客也忍不住地笑了起来。

那时她刚刚13岁。

一出场作家就把她步履迅疾似风,笑声豪放无拘,心情欣喜若狂的“火爆”性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作家几乎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来刻画这个“非常富有诗意的、生命洋溢的”俄罗斯少女。

她能歌善舞,活泼可爱,那轻柔有力的歌声会融化世上的一切烦恼和隔膜,会使对生活失望的哥哥振作精神,会化解老父的忧愁,使他转忧为喜,即使是民间那种很难模仿的舞蹈,她也能跳得惟妙惟肖。

乡居生活使她接近普通人民,接近大自然,使她脱去上流社会的许多俗气,而具有一种单纯朴实、欢乐活泼、朝气蓬勃的气息,而产生出极大的魅力。

和海伦相反,这不是外表的美,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的美。

她认识安德烈之后,为他的精神力量所吸引而倾心于他,然而她毕竟年轻单纯,海伦的哥哥阿纳托利一番花言巧语的诱惑,就受骗了。

这个花花公子竟然密谋将娜塔莎拐骗到国外去。

彼埃尔将她救下之后,她痛不欲生,服毒自杀,但又后悔,报告家人,及时救治,方保住性命。

1812年波罗金诺战役的炮声震撼着娜塔莎的心,激发了她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她自发地、好像是出于本性似的把自身的命运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从莫斯科撤退时,人们都想尽可能多地带走财产,但是娜塔莎看到院子里躺着的伤兵,却让母亲卸下财物,运走伤兵。

母亲不同意,她就向母亲喊道:

“这样不行,妈妈,这太不象话了……”老伯爵说这是“蛋在教训鸡”。

娜塔莎是全书写得最成功的人物。

历代的评论家无不为之赞赏。

有为评论家说,“……在她的笑声里,目光中,每一个言谈举止,都不停地闪现着青春的生命,幸福的生命;在她身上绝无矫揉造作和心计打算……她浑身都是感奋和热情……”娜塔莎这个形象极其充分地体现了生活本身的广阔和丰富,她在俄罗斯文学的优美妇女形象画廊里占据着显著的地位。

(约9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