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1908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docx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docx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2009年高三年级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3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

满分75分。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夏,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订立盟约。

盟约中有“不能废嫡立庶,以妾为妻”的规定。

该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提倡一夫一妻B.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C.维护宗法制度D.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

3.史书记载:

“会子(南宋的一种纸币)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

”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关于南宋时期的历史信息,错误的是

()

A.交通发达    B.会子得到广泛使用   

C.商业繁荣    D.长途贸易开始出现

4.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

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

5.“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

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B.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6.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

“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这

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B.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7.据记载,1888年清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

表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进步

C.清廷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8.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

“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9.下面是1962年我国农业生产状况表

农业产值

棉花

原计划(百分数)

比上年增长8.5%

3216亿斤

2200万担

实际达到(百分数)

比上年增长11.6%

3400亿斤

2400万担

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方针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0.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

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④汽车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1.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中学《地理》教材对联邦德国作了如下叙述:

“在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扶持下,西德的军国主义已经复活,……已经成为严重战争危险的策源地。

”关于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联邦德国军事实力不断增强  B.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C.该教材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 D.二战后国际形势日趋紧张

 

12.下表为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统计表(G·罗兹曼主编《中国现代史》)

年代(年)

农业

制造业

第三产业

1952-1957

53.6%

18.5%

27.9%

1972-1977

33.0%

39.0%

28.0%

下列关于该表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B.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

C.农业比重明显下降  D.我国已经实现工业化

13.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这里的“伟大转折”主要是指本次全会()

A.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B.明确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D.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4.1982年1月5日,FOLLOWME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

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高考制度的恢复B.经济特区的建立C.对外开放的实行D.广电事业的发展

15.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

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16.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下图。

下列现象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明显因果关系的是()

A.君主立宪制的形成B.殖民霸权的确立

C.垄断组织的出现D.工业革命的发展

17.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把反对英国殖民者争取独立的斗争矛头直接指向了英王,历数了英王的25条大罪,称其为“专制君主”。

主要原因是()

A.英王是英国的象征     B.英王直接统治北美殖民地

C.英王决定镇压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D.北美殖民地搞错了斗争对象

 

18.《共产党宣言》指出:

资产阶级“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

能为上述结论提供事实依据的选项有()

①资本原始积累②资产阶级革命 ③海外扩张  ④工业革命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下列关于世界市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包括各个国家的国内市场

B.工业革命为其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C.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对其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D.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

20.右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导致

1921~1925年粮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农业集体化政策

21.古比雪夫在《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

“正是他(斯大林)的天才的预见以及对工人阶级斗争的卓越领导,保证了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各种宏伟的、人类史上划时代的任务。

”这反映了()

A.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B.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国

C.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要性D.斯大林模式已经形成

22.罗斯福曾打比喻说:

“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不会游泳。

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

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

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

”这段话表明()

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B.美国30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C.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D.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23.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B.以减少贸易壁垒为宗旨

C.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促进了货币问题的国际合作

24.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

这里的“它”是指()

A.马歇尔计划B.布雷顿森林体系C.关贸总协定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5.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

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

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6小题,共75分)

26.(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礼记》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

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问题:

(1)我国古人强调的“家齐而后国治”观念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促使梁启超得出上述认识的主要社会原因是什么?

(5分)

 

(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2分)

 

(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应如何看待这一观念?

(3分)

 

27.(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西票号”曾在19世纪创造了中国金融业的百年辉煌。

西方学者曾盛赞其开创了“近代银行业中汇票制度的先河”。

鼎盛之时,票商们不仅为广大商贾提供了方便周全的金融服务,而且承揽了清政府巨额资金的存储与汇解。

在占领中国内地市场的同时,还东渡日本,北抵俄国,开设分号,承接国际间的汇兑业务。

—— 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

[材料二] 1911年辛亥革命后,盛极一时的山西票号开始衰亡,到1935年只剩大德通、大德恒两家票号,解放后停业。

  [材料三] 1913年天成亨、日升昌等票号存贷款实际统计表

票 号

存款(银两)

贷款(银两)

贷超存(银两)

贷存率(%)

天成亨

1339200

1857300

518100

138.7

日升昌

2959757

3435607

475850

116.1

蔚泰厚

2062610

2720671

658061

131.9

锦生润

695916

947548

251632

136.2

 ——据《北洋政府档案》

问题:

(1)山西票号最早创办于乾隆年间。

根据所学知识,概述晋商创办“票号”的有利条件。

(4分)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山西票号在“19世纪创造了中国金融业的百年辉煌”的原因。

(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辛亥革命后山西票号衰落的原因。

(6分)

 

28.(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斯大林规定社会主义事业同资本主义阶段形成的一切东西完全对立起来,让社会主义在一个封闭的自我陶醉的环境中运行,以显示社会主义的“纯洁性”和“优越性”。

他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经济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摘自《世界历史》杂志

问题:

(1)“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上述认识,在他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具体体现?

这种工业化道路对苏联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7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历史和苏联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在探索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

(6分)

 

29.(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该郡(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2万多人;而到1891年,已经有63个城镇。

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

——[英国]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虽然人均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可是富人的收益要明显地大于穷人。

拿手织机工来说,他们在拿破仑战争的早期年代里(工业革命刚开始时)境况不错,可是后来无论是他们的工资还是就业机会都急剧变化。

——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三]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们一直在以矿物燃料的形式(煤、石油、天然气)把各种形态的碳从地下开采出来,经过燃烧使之转化为热量、H2O(水蒸气)、CO2、少量的二氧化硫、甲烷和其他气体,并释放出来。

……使全球空气中的CO2的体积比节节上升:

从前工业化时代的约280mmp上升到目前的360mmp。

——J·格里宾《历史焦点》

问题:

(1)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等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指出城市人口的变化,对英国的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2)依据材料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6分)

 

30.(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

“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

”还有人吼道:

“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西方人士却说:

“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石惠莲:

《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几点认识》

[材料二]美国的经济政策实际上一直在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和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之间徘徊,克林顿执政后,选择了以“行动主义”为原则,综合包括凯恩斯主义在内各经济学派之长的“克林顿经济学”,从而促生了“新经济”的到来。

……美国是靠变革而繁荣的……但是我们这个国家在太长的时间中用太多的方法放任自流……

——陈宝森:

《评克林顿政府国内外经济政策》,载《美国研究》1994年第4期

[材料三]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2008年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银行破产,贝尔斯登、“两房”、雷曼兄弟、AIC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巨人接二连三倒下。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将此次金融危机看作是1929至1933年“大萧条”以来华尔街遭遇的最严重危机,百年一遇。

这场金融危机,暴露出现行的世界金融体系出现了许多问题。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问题:

(1)阅读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让“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

‘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的主要原因。

(2分)

 

(2)简要说明克林顿执政时期(1993-2001年)美国是如何“靠变革而繁荣的”?

(6分)

 

(3)20世纪的“大萧条”重创的主要是资本主义世界,而当前的金融危机“使世界上任何一国都不能独善其身”,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或经验,谈谈应该如何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4分)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提出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

具体措施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

“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

……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

由衰落走向复兴》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战略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其战略意图实现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5分)

 

(2)20世纪70年代,美国遇到的外部挑战主要有哪些?

给美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分)

 

﹙3﹚简要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有利条件以及中国是如何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影响的?

(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满分75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D

D

B

A

B

D

C

A

C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D

A

D

A

B

A

C

B

A

D

二、非选择题:

满分75分,共6小题。

26.(12分)

(1)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2分)

(2)不足:

忽视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2分)

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加深(3分,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1分);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政策推动)(1分)

(4)这一传统观念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1分)不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2分)

27.(14分)

(1)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有政府依托;晋商有雄厚的经济基础(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国门被打开,对外经济联系增多;承揽政府巨额资金的存储与汇解;国内近代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山西票号失去政府依托;西方银行的进入与竞争;自身经营不善(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8.(13分)

(1)体现:

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分,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影响:

使苏联短期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发展乡镇企业;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对外开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如,建立经济特区;建立经济技术开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等)(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9.(10分)

(1)工业革命(或工业的发展)(2分)

促进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2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使贫富分化加剧;造成了环境污染

(6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0.(12分)

(1)新经济政策采用了一些资本主义的做法(2分)

(2)变革:

倡导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美国经济实行改革(2分)

繁荣:

美国经济长时间持续发展;知识经济出现并迅速发展(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原因: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1分)

应对措施:

无论从个人、政府、国际社会等任何一个方面论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该问最高不超过3分。

31.(14分)

(1)攫取世界霸权(1分)

有利条件:

欧洲强国走向衰落;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2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不利条件:

苏联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发展(2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欧洲和日本崛起;苏联、中国的竞争(2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影响: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被迫调整对外战略(2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有利条件:

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3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发挥影响: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2分,每点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