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铁2号线大连地铁1号线第三方监测交底施工监理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1849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地铁2号线大连地铁1号线第三方监测交底施工监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连地铁2号线大连地铁1号线第三方监测交底施工监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连地铁2号线大连地铁1号线第三方监测交底施工监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大连地铁2号线大连地铁1号线第三方监测交底施工监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大连地铁2号线大连地铁1号线第三方监测交底施工监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连地铁2号线大连地铁1号线第三方监测交底施工监理1.docx

《大连地铁2号线大连地铁1号线第三方监测交底施工监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地铁2号线大连地铁1号线第三方监测交底施工监理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连地铁2号线大连地铁1号线第三方监测交底施工监理1.docx

大连地铁2号线大连地铁1号线第三方监测交底施工监理1

 

大连地铁2号线第三方监测工作交底

 

东华理工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0一0年五月

 

目录

1安全风险监控组织机构1

1.1安全风险监控组织机构要求1

1.2施工监测仪器设备要求1

2施工监测方案2

2.1施工监测方案编制2

2.2施工监测实施方案报审3

3施工监测实施5

3.1施工监测点埋设要求5

3.2监测点埋设验收7

3.3初始值观测9

3.4施工监测技术要求9

3.5警界值的确定9

3.6现场巡视9

3.7监测工作流程11

4报送内容及相关要求14

4.1施工单位报送内容及相关要求14

4.2监理单位报送内容及相关要求16

5一般性信息、预报警及消警报送流程18

5.1一般性信息报送18

5.2一般预警信息报送19

5.3控制状态预警快报19

5.4消警信息报送20

6预报警的响应21

6.1预报警发布单位21

6.2预报警响应形式21

6.3警戒状态的响应21

6.4控制状态的响应22

1安全风险监控组织机构

1.1安全风险监控组织机构要求

1)施工单位应配备专门的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成立安全风险监控小组,小组原则上由项目经理、总工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主要成员还包括工程部或技术、安全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

施工单位安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人员配置应满足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需要,最低配置及要求如下:

组长1人、副组长1人,现场监测作业人员3名,现场巡视人员1名;同时应在上述人员配置中明确固定的联络人员一名及号码固定且24小时开机的手机一部。

2)监理单位应成立安全风险管理小组,由项目总监担任组长,下设视频监控小组和安全巡视小组。

监理单位安全风险管理小组组织结构的人员配置需满足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需要,最低配置及要求如下:

组长1人、驻地监理1人,现场安全巡视监理2名,视频监控2名;同时应在上述人员配置中明确固定的联络人员一名及号码固定且24小时开机的手机一部。

1.2施工监测仪器设备要求

施工监测仪器设备最低配置要求如下:

1)全站仪1台(精度不小于1″2mm+2ppm·D),包括配套觇牌2套;

2)精密水准仪1台(精度不低于0.3mm/km),包括配套精密水准尺2根;

3)测斜仪1台(精度不低于4mm/15m),包括配套线缆;

4)频率读数仪1台(精度不低于1/100(F·S));

5)地下水位仪1台(精度不低于5mm);

6)数字收敛计1台(精度不低于0.1mm);

7)裂缝观测仪1台(精度不低于0.01mm)

7)爆破震速仪1台(精度不低于1.0mm/s);

测量仪器设备应检验合格,经过计量专业部门的检定,并在规定的检定有效期内,各仪器在每次工作之前均经过检校。

测试元器件应有出厂合格证,并在使用前应进行标定率定。

2施工监测方案

2.1施工监测方案编制

施工监测方案由文字说明和监控量测图纸两部分组成。

(1)文字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工程地点;工程周边环境情况,主要包括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市政道路等;风险工程(包括工程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的详细描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明确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结构设计及施工工艺概况,如基坑、隧道空间尺寸,开挖深度,上部覆土层厚度,开挖方法,围护结构形式、尺寸、嵌入深度以及支撑形式、截面尺寸和标高等设计参数。

b监测依据;

c监测目的;

d监测范围;

e监测对象;

f监测项目(包括设计要求的全部监测项目以及现场安全巡视);

g监测精度;

h监测方法;

i监控量测测点布设原则;

j各监测项目的监测周期和频率;

k监测控制指标(警戒值、控制值);

l监测注意事项和其他要求(监测重点项目、测点埋设及保护的要求等);

m监测信息反馈流程;

n工作量清单。

(2)监控量测图纸组成与内容

监控量测图纸来源于工点设计单位的施工监控量测设计图,主要包括:

a各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平面图(测点必须分类编号);

b各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剖面图;

c基点、测点大样图。

2.2施工监测实施方案报审

施工监测方案编制完成后,经专家会评审,由施工单位按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逐级向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地铁公司报审,地铁公司最终审定后,方可实施。

施工单位监测方案报审时应向第三方监测单位提供相关的资料,主要包括地勘资料、管线资料、工点设计单位的监控量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方案、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以及环境核查、空洞普查资料、风险工程分级表等等。

报审表见下表

施工监测方案报审表

编号

工点名称

日期

标段

现报上关于(工点)施工监测方案文件,请予以审定。

序号

类别

编制人

册数

页数

工点施工单位名称:

项目经理(或总工)(签字):

申报人(签字):

审核意见:

 

有/无附页

监理单位名称:

总监或总监代表(签字):

日期:

第三方监测单位审核意见:

 

有/无附页

第三方监测单位名称:

审核人(签字):

日期:

地铁公司审核意见:

 

审定结论:

同意修改后再报重新编制

地铁公司负责人(签字):

日期

3施工监测实施

3.1施工监测点埋设要求

(1)基准点

①竖向变形基准点选择在变形影响范围外;

②基准点埋设稳固;

③基准点数量应满足具有检核条件,不少于3个;

④基准点埋设形式可分为:

A普通水准基点:

要有加盖保护措施、孔内充填混凝土、埋设深度超过冻土深度200mm以上。

图3.1-1普通水准基点形式图(mm)

B墙上水准基点

图3.1-2墙上水准基点形式图(mm)

(2)道路及地表沉降测点

道路及地表沉降观测点的标志与埋设,根据观测要求,采用浅埋标志。

浅埋标采用普通水准标石或用直径25cm的螺纹钢,埋深宜为1~2m,并使标石底部埋在冰冻线以下。

图3.1-3道路及地表测点埋设形式图(mm)

(3)管线沉降、建(构)筑物沉降、桥梁墩柱(台)沉降

要求严格按监测方案设计埋设稳固。

(4)桥梁墩柱(台)倾斜测点、建筑物倾斜测点

要求严格按监测方案设计埋设稳固。

(5)桩(墙、坡)顶水平位移测点

要求严格按监测方案设计埋设稳固。

(6)围护结构桩(墙)体变形测点

①管底宜与钢筋笼底部持平或略低于钢筋笼底部,顶部达到地面(或导墙顶)。

②测斜管与支护结构的钢筋笼绑扎埋设,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

③测斜管的上下管间应对接良好,无缝隙,接头处牢固固定、密封。

④管搬扎时应调正方向,使管内的一对测槽垂直于测量面(即平行于位移方向)。

⑤封好底部和顶部,保持测斜管的干净、通畅和平直。

⑥做好清晰的标示和可靠的保护措施。

(7)爆破震速测点

在需要监测的建筑物基础上,选取离爆破点最近的侧面上埋设传感器,传感器一组包括3个方向。

埋设时,首先用冲击钻钻孔,在孔中填塞水泥砂浆后插入预埋件,使预埋件轴线垂直于测量表面,要求埋设稳固。

(8)拱顶沉降、净空收敛测点

要求埋设稳固。

3.2监测点埋设验收

各类型监测点埋设时机原则为“在受施工影响前三天将监测点埋设完毕”。

各类型监测点埋设时需监理旁站,埋设完毕后当天,施工单位需告知监理和第三方监测单位测点具备验收条件,在后两者接到通知后一天内进行联合验收,测点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验收表见下表。

大连地铁第三方监测一标段

施工监测测点埋设验收表

工点名称:

编号:

测点类型

施工单位

测点编号

施工单位

意见

以上监测点于年月日埋设完毕,具备验收条件。

 

操作人:

负责人:

年月日

监理单位

意见

 

经办人:

负责人:

年月日

第三方监测单位意见

 

经办人:

负责人:

年月日

3.3初始值观测

(1)在测点验收完毕后一天内进行初始值观测;

(2)施工监测与第三方监测同时进行观测;

(3)初始值经检验无误后上传信息平台,同时纸制资料报送监理、第三方监测及地铁公司处。

3.4施工监测技术要求

“四固定”:

操作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施测环境相对固定、基本路线相对固定。

施工监测成果表格形式见附表,并将成果上传信息平台。

3.5警界值的确定

警戒值是监测工作实施前为确保监测对象安全而设定的各监测指标的预估最大值。

在监测过程中,一旦量测数据超过警戒值的80%时,监测部门应在报表中醒目提示,予以报警。

警戒值的确定一般应遵循的原则:

1)监测警戒值必须在施工前,由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市政、监测等有关部门共同商定,列入监测方案。

2)每个监测项目的警戒值应由累积允许变化值和变化速率两部分来控制。

3)监测警戒值的确定应满足现行的相关设计、施工法规、规范和规程的要求。

4)对一些目前尚未明确规定警戒值的监测项目可参考国内外相似工程的监测资料确定其警戒值。

5)监测警戒值的确定应具有工程施工可行性,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应考虑提高施工工效和减少施工费用。

6)在监测工作实施过程中,当某个量测值超过警戒值时,除了及时报警外,还应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分析,动态控制,必要时可对警戒值进行调整。

3.6现场巡视

现场巡视的主要内容:

(1)明挖法

主要巡视以下内容:

①开挖面地质状况:

岩(土)层性质及稳定性、地下水控制效果和其它情况;

②降水工程:

降水效果及状态;

③支护结构体系:

冠梁变形,桩体(边坡)施工质量,桩加内撑,桩间土稳定及渗漏水情况,支护体系施作及时性、支护体系开裂、变形变化、支护体系施工质量缺陷、超载与超挖和其他情况;

④基坑周边环境:

坑边超载、地表积水及截排水措施和其他情况;

⑤施工工艺:

开挖坡度、开挖面暴露时间、施工工序、基坑超挖及其它情况。

(2)矿山法

主要巡视以下内容:

①开挖面岩(土)层性质及稳定性状况;

②渗漏水情况;

③超前支护:

超前导管长度及打设步距、超前导管横向分布范围、超前导管施工数量、注浆加固;

④初期支护:

架设纵向间距、格栅拱脚悬空、钢格栅或钢架连接、初支变形、锁脚锚杆、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回填注浆、大断面隧道临时支撑。

(3)盾构法

主要巡视以下内容:

铰接密封、管片破损、管片错台、管片间渗漏水/沙/泥/、盾尾漏浆状况、橡胶止水条的位移、盾构主要施工参数及其他情况。

(4)周边环境

主要巡视以下内容:

①建(构)筑物:

①建(构)筑物开裂、剥落,包括裂缝宽度、深度、数量、走向、剥落体大小、发生位置、发展趋势等。

②地下室渗水。

包括渗水量、发生位置、发展趋势等。

②桥梁:

墩台或梁体开裂、剥落情况,包括裂缝宽度、深度、数量、走向、剥落体大小、发生位置、发展趋势等。

③既有线(铁路):

结构开裂、剥落,包括裂缝宽度、深度、数量、走向、剥落体大小、发生位置、发展趋势等;结构渗水,包括渗水量、发生位置、发展趋势等;道床结构开裂,包括裂缝宽度、深度、数量、走向、发生位置、发展趋势等;变形缝开合及错台,包括变形缝的扩展和闭合大小,变形缝处结构有无错开、位置、发展趋势等。

④道路(路面):

地面开裂,包括裂缝宽度、深度、数量、走向、发生位置、发展趋势等;地面沉陷、隆起,包括沉陷深度、隆起高度、面积、位置、距墩台的距离、距基坑(或隧道)的距离、发展趋势等;地面冒浆/泡沫,包括出现范围、冒浆/泡沫量、种类、发生位置、发展趋势等。

⑤河流、湖泊:

水面漩涡、气泡,包括水面有无出现漩涡、水泡、出现范围、发生位置、发展趋势等;堤坡开裂,包括裂缝宽度、深度、数量、走向、位置、发展趋势等。

⑥地下管线:

管体或接口破损、渗漏,包括位置、管线材质、尺寸、类型、破损程度、渗漏情况、发展趋势等;检查井等附属设计的开裂及进水,包括裂缝宽度、深度、数量、走向、位置、发展趋势、井内水量等。

⑦周边邻近施工情况:

在施工程项目规模、结构、位置、进度、与轨道交通水平距离、垂直距离等。

现场安全巡视频率:

每次现场监测工作实施时同时进行现场安全巡视,特殊情况应加密巡视频率

3.7监测工作流程

根据本项目特点,结合地质预报和监控测量工作的内容和意义,制定如下工作流程。

图3-7-1量测管理流程图

图3-7-2动态反馈设计与信息化施工流程

 

图3-7-3监控量测工作流程

4报送内容及相关要求

4.1施工单位报送内容及相关要求

施工单位报送的形式包括日报、周报、月报、年报,并按工点进行报送。

1、施工单位日报的主要内容为当日施工工况信息、关键性施工监控量测数据、巡视信息和预警建议信息等。

(1)当日施工工况信息:

包括工点的施工开挖进度,进度与风险工程关系等(必要时附照片)。

(2)当日施工监测巡视异常信息及预警情况:

包括工点风险现状、统计说明工点监测、巡视预警情况,给出正常或黄、橙、红色综合预警建议。

(3)当日施工监测、巡视数据成果表:

包括所监测项目的数据成果报表。

2、施工单位周报的主要内容包括近一周的施工监测、工况和巡视信息的统计及异常情况、预警情况、反馈意见落实情况及风险事务处理、效果、变化趋势、存在问题、下一步风险处理建议等。

(1)本周施工工况统计信息:

包括本周具体施工开挖进度,进度与风险工程关系等。

(2)本周监测及巡视作业情况:

包括监测项目、巡视内容、完成监测及巡视工作量等。

(3)本周监测巡视异常信息及预警情况:

包括工点风险现状、工点监测、巡视预警情况的统计说明,监测数据及巡视信息综合分析情况等。

(4)本周风险事务处理情况:

包括对各方反馈意见落实情况及风险事务处理、效果、变化趋势、存在问题、下一步风险处理建议等。

(5)下周风险管控重点:

主要涵盖风险预告(可细化到各风险因素关注或管控的内容,施工组织与管理等)。

(6)相关附图、附表:

包括各监测项目监测布点图、包括各监测项目监测布点位置、点号及施工进度标注、本周或本月施工监测、巡视数据汇总成果表、包括本周所监测项目的数据汇总成果报表、变形断面曲线、变形时程曲线等图表。

3、施工单位月报的主要内容包括近一月的施工监测、工况和巡视信息的统计及异常情况、预警情况、反馈意见落实情况及风险事务处理、效果、变化趋势、存在问题、下一步风险处理建议等。

(1)本月监测、巡视及异常信息、预警的统计:

包括工点风险现状、统计说明工点监测、巡视预警及综合预警情况,本月监测数据及巡视信息综合分析情况。

(2)本月风险事务处理情况:

包括对各方反馈意见落实情况及风险事务处理、效果、变化趋势、存在问题、下一步风险处理建议等。

(3)下月风险管控重点:

主要涵盖关注工点的风险管控措施要点及风险预告(可细化到各风险因素关注或管控的内容,施工组织与管理等)。

4、施工单位年报的主要内容包括本年度施工监测、工况和巡视信息的统计及异常情况、预警情况、反馈意见落实情况及风险事务处理、效果、变化趋势、存在问题、下一年度风险控制要点等。

(1)本年度监测、巡视及异常信息、预警的统计:

包括工点风险现状、统计说明工点监测、巡视预警及综合预警情况,本年度监测数据及巡视信息综合分析情况。

(2)本年度风险事务处理情况:

包括对各方反馈意见落实情况及风险事务处理、效果、变化趋势、存在问题、下一步风险处理建议等。

(3)下一年度风险管控重点:

主要涵盖工点的风险管控措施要点及风险预告(可细化到各风险因素关注或管控的内容,施工组织与管理等)。

4.2监理单位报送内容及相关要求

监理单位报送的形式包括日报、周报、月报、年报,并按工点进行报送。

1、监理单位日报的内容包括当日对施工单位进行周边环境、支护体系和开挖面等巡视信息的核查信息、自身对施工工艺设备、施工组织管理与作业状况的巡视检查信息及预警建议信息。

(1)当日巡视核查信息:

内容包括对施工单位进行工点支护体系、开挖面、周边环境巡视信息的核查,重点针对风险关键部位的巡视核查。

(2)当日巡视检查信息:

包括对施工单位报送信息、施工工艺设备、施工组织管理与作业状况的监督、核查信息、施工单位风险事务处理的落实情况,给出预警建议。

(3)当日现场巡视、监督检查信息报表。

2、施工单位周报的内容主要包括近一周的安全巡视的异常情况、监理周例会情况、风险预警情况、反馈意见落实情况及风险事务处理、效果、变化趋势、存在问题、下一步风险处理建议等。

(1)本周巡视作业情况:

包括本周巡视内容、完成巡视工作量等。

(2)本周监测、巡视异常信息及预警情况:

内容包括工点风险现状、工点巡视预警情况统计说明、施工监测、巡视信息及自身巡视信息的综合分析情况。

(3)本周监督、核查情况:

包括本周对施工单位报送信息的核查,监督施工单位对各方反馈意见的落实情况、风险事务处理的落实情况,对施工工艺设备、施工组织管理与作业状况的监督检查情况、相关例会情况,及存在问题。

(4)下周风险管控重点:

主要涵盖下周工点风险因素的关注或管控措施要点,及风险预告等。

3、监理单位月报的内容主要包括近一月的安全巡视的异常情况、各周监理例会情况、风险预警情况、反馈意见落实情况及风险事务处理、效果、变化趋势、存在问题、下一步风险处理建议等。

(1)本月监理巡视异常信息及预警情况:

内容包括工点风险现状、统计说明工点施工监测、巡视以及自身巡视预警及综合预警情况,本月施工监测、巡视信息和自身巡视信息综合分析情况。

(2)本月监督、核查情况:

包括本月对施工单位报送信息的核查,监督施工单位对各方反馈意见的落实情况、风险事务处理的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例会情况。

(3)下月风险管控重点:

主要涵盖下月工点风险因素的关注或管控措施要点,及风险预告等。

4、监理单位年报的内容主要包括本年度安全巡视的异常情况、各次监理例会情况、风险预警情况、反馈意见落实情况及风险事务处理、效果、变化趋势、存在问题、下一年度风险管控要点等。

(1)本年度监理巡视异常信息及预警情况:

内容包括工点风险现状、统计说明工点施工监测、巡视以及自身巡视预警及综合预警情况,本年度施工监测、巡视信息和自身巡视信息综合分析情况。

(2)本年度监督、核查情况:

包括本年度对施工单位报送信息的核查,监督施工单位对各方反馈意见的落实情况、风险事务处理的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例会情况。

(3)下一年度风险管控重点:

主要涵盖下一年度工点风险因素的关注或管控措施要点,及风险预告等。

5一般性信息、预报警及消警报送流程

施工安全预警、消警及其信息报送主要实行二层管理机制,即由地铁公司质安部和现场监控实施层(第三方监测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组成。

1)报送信息包括一般性信息(日报、周报、月报、年报、监控管理总结)、一般预警信息(警戒状态)和预警快报信息(控制状态和突发风险事件)。

2)预警分为监测预警和巡视预警。

监测预警是根据上传的监测数据和监测项目控制指标值的比较,通过信息平台自动实施预警;巡视预警是通过现场监控实施各方上报信息平台预警评估表进行预警。

3)现场监控实施层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预报警,上报预报警建议,作为质安部预警分析的参考。

4)质安部依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开展工作,第三方监测单位除承担监测、巡视工作外,还是质安部的咨询机构,是预报警、消警的责任主体。

5.1一般性信息报送

1)一般性信息包括日报、周报、月报、年报和监控管理总结等,一般通过信息平台或书面形式并逐层上报。

总体报送流程见图5.1。

图5.1一般性信息报送总体流程

2)施工单位上报的日报直接报送至各方,周报、月报、年报等须经监理签认后报送;监理单位报送内容应包括对施工监控的监督、检查信息和自身独立的巡视信息。

(1)日报: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应于当日通过信息平台上报质安部;

(2)周报: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应于每周四上报信息平台,并以书面形式报质安部及地铁公司资料室归档;

(3)月报: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应于每月25号前上报信息平台,并以书面形式报质安部及地铁公司资料室归档;

(4)年报: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应于每年12月30号前上报信息平台,并以书面形式报质安部及地铁公司资料室归档;

5.2一般预警信息报送

本报送针对日常监控工作中判断可能出现警戒状态的预警建议信息报送。

总体报送流程见图5.2。

图5.2一般预警报送总体流程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于发现达到警戒状态时起1天内通过信息平台或书面形式上报质安部。

质安部(依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完成)自收到警戒状态的预警建议后,1天内通过信息平台发布达到警戒状态的预警消息,必要时以书面形式反馈各相关单位。

5.3控制状态预警快报

本报送针对日常监控工作中判断可能出现红色综合预警状态或发生突发风险事件的预警建议判定及其信息报送。

总体报送流程见图5.3。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于发现控制状态预警时立即以有效、快捷方式上报地铁公司质安部,同时告知设计单位,以加强技术沟通和共同预警分析。

并在2小时内通过信息平台或书面形式补发报告信息。

图5.3预警快报总体流程

质安部及第三方监测的那位自收到红色预警建议后,2小时内进行综合判定,对控制状态预警,应立即通过信息平台发布预警消息,并以快捷、有效方式立即通知各相关监控单位和设计单位。

对可能发生突发风险事件,质安部及第三方监测单位应在1小时内进行判定,如判定确实可能发生突发风险事件,应立即通过信息平台发布控制状态预警消息,并以快捷、有效方式立即通知各相关监控单位和设计单位。

5.4消警信息报送

在风险处理结束后,施工单位应提出消警建议报告,并根据预警级别的不同报不同层级的监控管理单位审核后消警。

消警判定及报送的总体流程见图5.4。

警戒状态预警的消警:

由施工单位上报消警建议,监理初审,第三方监测单位复审,报质安部审定后,由第三方监测单位实施消警和在信息平台上发布。

控制状态预警的消警:

由施工单位上报消警建议,监理初审,第三方监测单位复审,报质安部审定后(必要时征求地铁公司上级领导的意见),由质安部实施消警和在信息平台上发布。

图5.4消警判定及报送总体流程

6预报警的响应

6.1预报警发布单位

地铁公司质安部负责依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发布预报警,并一次性直接通知各监控实施层(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6.2预报警响应形式

监控实施层应根据预警级别及风险工程等级的不同,安排不同层级的部门、领导予以响应。

各层的部门、领导发出的指令动作和处理建议由相应的作业层通过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录入和记录。

6.3警戒状态的响应

1)达到警戒状态要求响应的领导:

施工单位:

技术负责人,工程部门领导、技术部门领导及安全部门领导;

监理单位:

项目总监代表;

第三方监测单位: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建设单位:

质安部主管人员;

设计及评估单位:

项目专业负责人。

2)达到警戒状态要求响应的时间及方式:

应于平台发布信息后1天内进行响应,并参与预警处理。

3)达到警戒状态的响应处理:

施工单位加强组织分析,项目部技术负责人主持并组织实施风险处理。

施工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加强监测和巡视,监理单位加强巡视、监管,质安部加强协调和督察。

6.4控制状态的响应

1)达到控制状态要求响应的领导: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部经理、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工程部门领导、技术部门领导及安全部门领导;

监理单位:

项目总监、项目总监代表;

第三方监测单位:

项目部经理、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建设单位:

质安部负责人及主管人员;

勘察、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