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章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1064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章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教版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章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教版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章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教版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章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教版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章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章复习.docx

《浙教版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章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章复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章复习.docx

浙教版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章复习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期中复习

第一章科学入门

1.1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科学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使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危害。

科学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1.2走进科学实验室

1、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2、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与用途(略)。

3、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它们被按照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在仪器柜子内,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位置。

4、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5、常见的危险物品警告标志。

6、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

1)、烧伤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2)、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3)、小火用湿布覆盖,大火用灭火器。

4)、重伤速去医院或拨打120,严重火灾拨打火警119。

7、滴管是吸取少量液体的仪器。

滴管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滴管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

2)、滴管口不能伸进受滴容器。

3)、滴管用后应立即冲洗,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其它试剂。

4)、滴管向试管中滴入液体时,应将滴管竖直、悬空、缓慢地向试管内滴入。

8、酒精灯是常用于加热的仪器。

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1)、酒精灯只能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不能用已经点燃的酒精灯接火。

2)、熄灭酒精灯时只能用灯帽盖熄,不能用嘴吹熄。

9、酒精灯火焰分三层: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10、放大镜的使用:

眼睛、放大镜、物体三者“两定一动”。

1.3科学观察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德国科学家伦琴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如显微镜、望远镜、监控镜头、CT、B超)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4、观察活动中记录、整理的现象和数据是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材料,因此记录要客观、规范、有效。

常见的记录有三种方法:

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

5、化学变化中会产生的现象有:

变色、爆炸、气体、沉淀;物理变化中产生的现象有:

改变物体状态、改变物体形状大小、改变物体速度。

1.4科学测量

一、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单位是米,用“m”表示。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

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

1微米=1000纳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

3、单位换算过程[例]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4、使用刻度尺注意事项,要做到“五个对”:

1、)选对:

根据测量精度的要求选择最小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2)、看对:

看零刻度,看量程,看最小分度值。

3)、放对:

物体一端对准零线或其它整数线,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放置,厚尺刻度线贴近被测物。

4)、读对:

眼睛正视;读出精确值(最小刻度)+估计值(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单位。

5)、记对:

精确值(最小刻度)+估计值(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单位。

5、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用“m³”表示。

常用单位米³、分米³、厘米³、升、毫升。

单位换算:

1米³=1000分米³1分米³=1000厘米³1升=1分米³1毫升=1厘米³

6、①测量规则固体体积——刻度尺

②测量液体、不规则固体体积——量筒或量杯

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上密下疏

7、使用量筒或量杯注意事项:

测量液体体积时,必须将量筒或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其它与使用刻度尺相同。

8、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方法:

①排水法②助沉法等

二、温度的测量

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2、实验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分,每一分就表示1摄氏度。

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4、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

①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③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其它与使用刻度尺相同。

5、体温计构造与常用温度计不同:

横截面是△不是○,内经更细,泡管相接处有一段很细的弯曲管子,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它,遇冷收缩通不过它,因此可以离开被测者读数。

6、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42℃,最小刻度为0.1℃,因此计数时估计值在小数点后第二位。

7、测量体温之前要捏紧体温计上部,用力甩几下,使水银回落到35℃以下。

1.5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假设获取结论→评价与交流

第2章观察生物

2.1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

蜗牛:

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

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无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

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

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呼吸、排泄

不能呼吸、排泄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物质能量交换)

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

无严整的结构

5、能生长、生殖和发育

不能生长、生殖和发育

6、能遗传、变异、进化

不能遗传、变异进化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8、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由细胞构成

化学成分不同,无细胞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2个区别:

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动物不可以。

2.2细胞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切片时,发现了细胞。

2、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

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20年后,德国科学家魏尔啸提出:

一切细胞来至于细胞。

3、细胞学说:

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4、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细胞的种类很多,大小形态差别很大。

但都具有基本相似的结构。

研究发现,病毒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介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一种原始生命体。

5、动物细胞

细胞膜:

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

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

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6、植物细胞

细胞壁:

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状。

叶绿体:

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

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

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

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

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7、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A、结构

①目镜和物镜:

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

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②镜座:

马蹄形,使显微镜安置稳定。

③镜壁:

是握镜的地方。

④反光镜:

一面为平光镜,反面为凹面镜,都可采集光线。

⑤粗准焦螺旋:

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

⑥细准焦螺旋:

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小。

⑦镜筒和物镜转化器:

镜筒上可安放目镜,下端有一个可以转动的圆盘,就是物镜转换器。

转换器上的圆孔可安放物镜。

⑧载物台:

放置标本的地方,中间有通光孔。

⑨压片夹:

可固定载玻片。

⑩遮光器:

载物台下面的圆形版,板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光圈。

倾斜关节:

可使显微镜略微向后倾,便于观察。

B、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等过程:

1、安放:

靠近光源,向前偏左,筒前臂后。

2、对光:

物镜转换。

转动遮光器,调节反光镜,左眼观察出现明亮光圈。

3、放片:

将玻片上的观察物正对通光孔。

夹片。

4、调焦:

侧视,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不能碰到玻片。

左眼镜视,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看到物象后细调到清晰为止。

5、观察:

观察时做记录、画图。

还要记下放大倍数。

C、制作临时装片

(一)、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1、擦: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

把载玻片放在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撕:

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4、展:

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5、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盖玻片与载玻片成45度角,然后缓缓放平。

6、染: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7、吸: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8、观察:

左眼看目镜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图像,右眼看纸张画图。

(二)、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擦: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维持细胞的正常状态)。

3、刮:

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4、涂:

用牙签在生理盐水中均匀涂抹碎屑。

5、盖:

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边缘,缓慢放下,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

6、染:

盖玻片一侧滴碘液。

7、吸: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8、观察:

左眼看目镜中的口腔上皮细胞图像,右眼看纸张画图。

2.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受精卵——→分裂、分化、生长——→生物个体(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

2、一个母细胞经过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分裂。

意义:

单细胞生物增加个体数量,多细胞生物增加细胞数量。

3、细胞分裂时,细胞内存在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种物质称为染色体。

在动物的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母细胞的细胞核内出现的染色体,最终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刚分裂的子细胞只有母细胞一半大小。

4、细胞生长,体积由小变大。

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直至与母细胞一样大。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有的子细胞,长到和母细胞一般大小时能继续分裂;而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种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产生的各种细胞形成了生命体的各种结构,一个受精卵就这样经分裂、分化和生长,最终长成了一个生命个体。

生长和分化往往相伴而行。

6、植物和动物的受精卵是一个细胞,它经过多次分裂和生长后,除少数细胞继续分裂外,其余大部分细胞则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

同一组织内的细胞形态功能相似,不同组织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

7、植物的基本组织:

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组织、能输送物质的输导组织、能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的营养组织、其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机械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分生组织。

8、在叶的表面有一层表皮,扁平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起着保护作用。

表皮是植物的一种保护组织。

在叶片的中部,可以看到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它们是植物的营养组织。

在叶脉处,有输导组织,它们能输送从根吸收来的水分、无机盐以及由叶制造的营养物质。

9、人体内有四大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10、人的皮肤、内脏器官的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

它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主要有保护功能。

有些有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

11、血液、软骨、肌腱等组织的细胞间隙较大,细胞间质多,体内分布广、形态多样,称为结缔组织,它具有运输、支持等多种功能。

12、人体的四肢、躯体,体内的心脏、胃、肠等器官内都有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人体的肌肉组织可以分为三种:

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

13、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神经组织主要分布在脑、骨髓和神经中。

14、皮肤,由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

①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

表皮主要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

它是由上皮组织构成。

②真皮内有许多血管、汗腺以及触觉小体、毛囊、立毛肌、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等。

触觉小体、热敏小体和冷敏小体能感受外界给予皮肤的触碰、挤压、冷或热等刺激,它们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

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当人体遇到寒冷或某些刺激时,汗毛会竖起来,这是立毛肌在起作用,立毛肌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③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能缓解冲击、储存能量。

15、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成为器官。

不同的器官中存在不同的组织,同一器官中也存在不同的组织,同一组织可存在于不同的器官中。

16、被子植物的六种器官:

根、茎、叶三种器官合称营养器官;花、果、种三种器官合称生殖器官。

人和动物有许多器官:

感觉器官、消化器官、呼吸器官、排泄器官等。

皮肤、骨头、牙齿都是器官。

17、人体内与摄食、消化有关的器官有口腔、咽、食道、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道)以及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消化腺)等,它们称为消化器官。

食物→口腔(分泌唾液)→咽(推向食道)→食道(推向胃)→胃(分泌胃液)→小肠(分泌胆汁、胰液、肠液)→大肠→肛门。

18、由若干功能相近的器官按照一定顺序排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活动的多个器官的总和就成为系统。

19、人体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8大系统。

20、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植物: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动物: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4常见的动物

1、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125万种。

为了更好地研究与识别它们,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

分类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2、科学的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并根据它们的差异大小分成七个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

3、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4、身体背部有一条脊柱,脊柱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成为脊椎动物。

它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脊椎动物是动物中最高等的。

1)、鱼类:

大约出现在4.5亿年前,目前世界上约有鱼类2.4万种。

它们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无四肢,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片,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体温不恒定。

(如鲢鱼、鳙鱼、草鱼、青鱼、黄鱼、鲨鱼等)

2)、两栖动物:

大约出现在3.5亿年前。

幼体水中生活,用鳃呼吸。

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

(如青蛙的幼体和鱼有些相似,用鳃呼吸,成体用皮肤或肺呼吸。

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

体温不恒定。

除此以外还有:

大鲵<娃娃鱼>、蝾螈、牛蛙等)

3)、爬行动物:

大约出现在3亿年前。

它们一般贴地爬行,身体内有肺,皮肤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表皮干燥。

卵生,体温不恒定。

(如龟、蛇、鳄鱼、变色龙、鳖等)

4)、鸟类:

大约出现在1.5亿年前。

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喙无齿,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

这些身体特征都很适合飞。

翔卵生,体温恒定。

气囊和肺相通,可进行双重呼吸,大肠很短。

(如家鸽、鸡、鸭、鹅、鹦鹉、猫头鹰等)

5)、哺乳动物:

大约出现在2亿年前,目前它们是动物界中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

哺乳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是最高等的动物。

(如鲸、蝙蝠、袋鼠、海豚、熊猫、猴等)

*5、从鱼类到哺乳类,一个比一个高等:

水生→陆生;体外受精→体内受精;卵生→胎生;体温不恒定→体温恒定;用鳃呼吸→用肺呼吸。

6、身体上没有脊椎骨的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

地球上大约有4.7万种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约有120万种,大自然中大部分属于无脊椎动物,它被分成以下八类。

1)、扁形动物:

身体多细胞,多数呈暗褐色或灰色,少数成亮色,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大多为雌雄同体。

(如涡虫、血吸虫等)

2)、腔肠动物:

身体多细胞,有口无肛门,摄食和排泄用同一个口,周围有触手,触手表面有刺细胞,以做猎食及防卫之用。

(如水母、水螅、珊瑚、海葵等)

3)、棘皮动物:

身体多细胞,幼体两侧对称,成体大多辐射对称。

多营底栖生活,固着、移动或埋栖。

骨板外面附以坚韧的肉质皮膜。

(如海胆、海参等)

4)、节肢动物:

身体多细胞,身体不长较厚,无贝壳。

身体有许多节肢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触角分节,两侧对称,卵生。

(昆虫占100多万种)

5)、软体动物:

身体多细胞,一般身体两侧对称,身体柔韧,有外套膜,由外套膜腺细胞分泌物形成的贝壳,身体表面有被外套包被的内壳。

(如蜗牛、乌贼、贝壳、蛤等)

6)、环节动物:

身体多细胞,具真体腔,身体分节,无足,长而薄,看似与节肢动物相像。

(如蚯蚓,身体呈圆长形,由体结构成,考体表呼吸,会分泌粘液。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没有眼睛,下雨时会爬出,屎中含有丰富营养。

7)、线形动物:

身体多细胞,身体细长,不分节,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呈线形。

(如蛔虫、蠕虫等)

8)、原生动物:

身体单细胞,最低等动物,生活在海水及淡水内,底栖或浮游。

(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7、生物学上常用二歧分类检索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

8、昆虫属节肢动物,它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大家族,目前已知道的大约有100万种之多。

昆虫体内没有骨骼,却在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骼。

昆虫身体分为头(一对触角)、胸(有三对足,两对翅)、腹三部分,还有一对复眼,一个口器。

是唯一能飞的无脊椎动物。

2.5常见的植物

1、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能产生种子的植物叫做种子植物。

2、种子植物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种。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绿色开花草本植物都是),如苹果、豌豆、郁金香、樟、玉兰、青菜等,它们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种子裸露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它们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种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如黑松、水杉、银杏、苏铁、侧柏等都是常见的裸子植物。

区别被子植物主裸子植物的依据为:

是否被果皮包被。

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

其中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3、孢子植物无种子,分为三类:

蕨类、苔藓类、藻类。

4、蕨类植物:

它们没有种子,但有根、茎、叶。

到了夏天,叶的背面会长出许多孢子囊,内有许多具有繁殖作用的孢子。

5、苔藓植物:

它们的结构比蕨类植物更简单,没有根,只有柔软矮小的茎和叶,不开花,也没有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6、藻类植物:

它们的结构更为简单,压根就没有根、茎、叶。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生活环境

阴湿的环境

潮湿的环境

水中

形态结构

根、茎、叶

无根,有茎、叶(有假根,固定作用)

无根、茎、叶

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孢子生殖

孢子生殖、细胞分裂

举例

蕨、胎生狗脊

地钱、葫芦藓

紫菜、海带、水绵、衣藻

7、对生物的分类有7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2.6物种的多样性

(一)、显微镜下的各种微生物

1、生物体一般是由细胞构成的。

其中大多数生物的个体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属于多细胞生物。

也有一些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属于单细胞生物。

它们一般生活在水中。

2、衣藻是一种单细胞植物。

鞭毛:

通过摆动使之游动。

伸缩泡:

来排泄体内多余的水分。

眼点:

感受光线的强弱。

细胞核:

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细胞壁:

保护作用。

叶绿体:

杯状。

3、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

小核:

含有遗传物质。

大核:

负责营养。

口沟:

摄取食物。

食物泡:

消化食物。

纤毛:

使进行旋转运动。

伸缩泡:

有吸集管(吸集水),共两个,一个在前三分之一处,另一个在后三分之一处,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胞肛:

排泄口,排除体内残渣。

表膜:

同细胞膜。

4、使肉发臭的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细菌(遗传物质、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核糖体、鞭毛、液泡)。

细菌很小,用放大镜看不到单个的细菌,但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即菌落。

5、酸奶是在鲜奶中加入乳酸杆菌经过发酵后制成的。

6、细菌既没有叶绿体,也没有像草履虫那样的摄食结构,它要依赖现存的有机物生活。

在细菌体内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所以也被称为原核生物。

它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是微生物。

7、根据细菌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螺旋菌、球菌和杆菌三类。

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8、食用菌是大型的真菌,如香菇、蘑菇、金针菇、木耳等。

9、有些食物不能用高温加热(如牛奶),否则会影响到它们的营养和味道。

对于这类事物,我们可快速将它们加温至一定温度(一般为60℃—85℃),持续15到30分钟,然后迅速冷却。

这样既能杀死食物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又能保持原有的味道。

这种加热法叫做巴斯德消毒法,是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发明的。

(二)、多细胞生物

1、多细胞藻类:

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

2、苔藓植物:

最早出现的陆生植物。

3、被子植物:

最高等的植物。

4、海绵动物:

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

5、昆虫:

种类最多的动物。

6、哺乳动物:

最高等的动物。

(三)、物种多样性及保护

1、有文字记载的生物种类已经超过175万。

不同地区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是不同的。

2、我国有许多珍稀生物,如:

扬子鳄、丹顶鹤、麋鹿、大熊猫、银杉、银杏、珙桐等。

3、自然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息息相关。

4、生物的种类在稳定的环境中,以极慢的速度变化和发展着。

大多数生物的灭绝都是因为丧失了栖息地而造成的。

乱砍滥伐森林、随意开荒、大量排污,使生物生存空间缩小,条件恶化,濒临灭绝。

5、为了保护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地区叫做自然保护区。

有:

广东省的鼎湖山、贵州省的梵净山、吉林省的长白山、四川省的卧龙山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