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1008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小学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小学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小学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小学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小学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施方案.docx

《在小学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小学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施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小学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施方案.docx

在小学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施方案

在小学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施方案

数学语言是思维的产物,又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数学思维是标准借助数学语言进行的,是依数学语言而显示的,语言的明确而精练是由于思维的明确而严密。

总而言之,数学思维是数学语言的基础,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外壳,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一、诱发学生交际的兴趣,激发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欲望

要使学生想说、敢说、会说。

教师应该主动创设说的情景,营造全部参与的效果氛围。

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意与期盼,从而产生想说的欲望。

要给予学生一个说的环境、时间和空间,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

首先,老师要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思想,放下架子。

把自己当做学生中的一员,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娱乐,让学生感到老师亲切可信,使他们愿意在朋友面前展示自己。

其次,要鼓励学生敢说。

即使说错了。

教师也要从不同角度给予鼓励,让学生勇于表达,特别是学生对教师提出异议时教师要虚心接受。

这样学生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会用数学语言表达

(1)让学生模仿地说

教师示范,模仿地“说”。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正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首先就要求教师准确娴熟地运用数学语言,起示范作用。

教师在概念、法则、公式的阐述上一定要求清晰准确,用语精当,自然简洁,在引导模仿说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强调某些关键的字眼,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做到用语准确。

其次,在推理叙述中教师要注意语言的有序性和轮逻辑性,为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起良好的示范作用。

例如:

在教学平行与垂直时,在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互相平行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让学生观察不相交的一组直线,大胆想象它们会不会相交,学生汇报得出不管怎么延长,这两条直线是永远不会相交的,教师趁机问:

这种情况你们知道在数学里叫什么吗?

谁能说说什么是互相平行?

学生说:

不相交的一组直线叫做互相平行。

教师演示,不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问:

这是互相平行吗?

生马上说不是互相平行。

师追问:

为什么?

由此得出必须强调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才是互相平行。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对数学语言相互转化的训练,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文字题、应用题的数学中,要注意“扩展”和“压缩”的训练。

所谓“压缩就是学生在理解题意时,让他们说出数量关系,再变为文字题叙述出来,例如:

“学生举行运动会,参加体操的有150人,是长跑的10倍,参加长跑的有多少人?

”此题要求参加长跑有多少人?

就是求150里面有几个10,这就是“压缩”。

所谓“扩展”就是把图上表示的简单式子,用生活语言叙述成应用题。

可先让学生模仿练习,再自己表达,这样学生不但积极性高,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2)训练学生完整地”说“

完整地”说“就是用数学语言把意思讲清楚,讲完整。

小学生的数学语言是伴随知识范围的不断扩大和认识活动的不断深入而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时,教师要循序渐进。

首先,教师可让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式子进行复述,注重数学术语的使用。

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句式,让学生模仿着去说完整话,如:

“要求……必须知道……已知条件告诉了……所以……”等句式,让学生在说完整话的初始阶段去套用,这对训练学生语言的完整性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如在教学“某加工厂加工一批机器零件,2个工人3小时加工18个。

照这样计算,4个工人9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分析叙述的:

由因索果叙述为:

要求4个人9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必须知道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已知条件告诉了2人3小时加工18个零件,所以每人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是可求的。

由因导果叙述为:

已知2人3小时加工18个零件,可以求出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已知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那么4个人9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就可以求了。

用假设的分析方法叙述为:

根据题意每人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一定,假设工作的时间不变,人数由2人增加到4人,是原来人2倍,加工的个数也是原来的2倍。

时间由3小时增加到9小时是原来时间的3倍,所以加工的零件个数应是原来的(2×3)倍。

这种叙述方式和分析思路让学生学会并掌握说理的训练,优化了应用题的教学过程,有利用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导求解题途径的能力,在指导学生有理有据地叙述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最后,教师要提高学生对数学语言表达的要求,不仅要完整,还要准确精当,富有条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

(3)发展提高,发散地“说”。

“发散地说”就是对同一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说明,“发散地说”是发展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更高形式。

如对“85-26”的式子,便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叙述:

1、被减数是85,减数是26,差是多少?

2、85减去26得多少?

3、比85少26的数是多少?

4、85比一个数多26,这个数是多少?

5、85比26多多少?

6、26比85少多少?

7、已知两个数的和是85,其中一个加数是26,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以上的说法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但说法不同,所理解的角度也就不同:

有的是从减法各部分名称来说的;有的是直接按式子读出来的;有的是从比较两个数谁多谁少的关系来说的;有的又是运用了减法的意义来说的。

“发散地说”无疑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语言,不仅锻炼了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灵活性,还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三、在学科的不同内容中,发展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语言说的是否完整、准确、简洁而有条理。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不同课型其说的培养侧重点有关。

所以,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做到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在每一个环节都要重视对学生说的培养,而且在不同课型其说的培养侧重点也不同。

(1)在概念教学中重视了让学生说出本质

在概念教学中进行说的训练是由直观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桥梁。

因此,概念教学中教师重视了让学生描述出概念的本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不但能说出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的具体内容,更要说出概念关键词句。

而对于近似概念,则让学生说出了他们的共同点与内在联系和混淆之处。

(2)在计算教学中重视了让学生说出算理

在计算教学中,加强算理教学,重视说的过程,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又能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因此计算教学中教师重视了说的培养,让学生说算理、说运算顺序、并要介绍自己的多种算法,以及优化的理由。

同时对于计算中的错误让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及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同步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计算数学的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学生对于一种算理听听似乎明白,真正理解与否,要看他是否能清楚地表达出来。

让学生口述算理和法则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其深入理解掌握的过程。

如:

学习较复杂的简易方程2x-27=33,不仅要使学生求出正确的解,还要说:

1、把2x看作被减数,要求被减数就要用差加减数,即2x=33+27,2x=60。

2、把x看作一个因数,要求一个因数必须用积除以另一个因数,即x=60÷2,x=30,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这个信息源,清晰而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学生思维程序优化进程就会大大加快。

(3)在应用题教学中重视了让学生说出思路

在应用题教学中,让学生有根有据有序地分析、推理,通过口述解题思路,说出自己的想法,填写数量关系式等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结果在课堂上学生你一句,我一言,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精练的教学语言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便于分析数量关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学习应用题时,有些学生会解题,却不能说出个所以然,即不能用语言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这就是要从语言训练入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如:

在教学三步计算应用题时,训练学生从条件出发可以怎样想,从问题出发可以怎样想。

关键要说清楚思路,如从条件出发可以运用:

根据……和……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再根据……和……又可以求出……。

或已经知道……和……两个条件,可以知道……,再根据……和……可以知道……。

从问题出发可以运用:

问题让我们求……,必须知道……和……两个条件,……条件是已知的,……条件是未知的,可以通过……和……知道等等。

像上面这样及时提供词语,借助醒目的提示,提供句式,恰当引导,让学生用必要的确切的词语表达,按一定的逻辑一定的规律表述,可使他们日积月累地学会有条理地说,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4)在几何形体教学中重视让学生说出其特征

几何形体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更能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因此,我们在几何形体的教学中重视了学生说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说出其特征及与生活上下的联系;还重视了让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口述公式的推导过程,把知识的获取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对空间的探索欲望,抓住挈机,发展说的能力。

(5)在学生“编写”中,强化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我不仅重视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训练,还培养了其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编应用题、补充条件和问题、写数学日记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通过写数学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他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可以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遇到的困难或感兴趣之处,教师也通过数学日记来进一步了解学生。

由于数学语言较抽象,对数学语言的准确理解,只有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所以在编写过程中,开始学生出现了语言不精炼,用词不当,思路迂回等现象,经过教师的耐心地引导,使学生从敢写到会写,从那些朦胧认识和儿童的自然语言,逐步过渡到了规范、准确地编写数学语言。

古人云:

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口,口才好的根源在于脑子好,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如能重视用准确、连贯的数学语言表达物质活动和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完整地说数学,学会从说中理解题目,提高学生思维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式能力,真正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在小学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施方案

 

哈拉海镇第二中心校

杨艳波

2012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