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0066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市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南昌市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南昌市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南昌市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南昌市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昌市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

《南昌市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市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昌市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和解释.docx

南昌市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南昌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2016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

“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  )A.创办福州船政局B.收复台湾C.创办轮船招商局D.收复x疆2.201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念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人文主义B.三民主义C.自由主义D.马克思主义3.如图《新申报》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共“一大”4.“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

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王铭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

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材料中“打到外线去”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主力部队是(  )A.东北解放军B.刘邓大军C.中原解放军D.华北解放军6.“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材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悼词花圈献碑前,周围广场尽萧然.总想恩人功和绩,理应哀痛泪连绵”.这首“藏头诗”悼念的历史人物是(  )A.刘少奇B.彭德怀C.周恩来D.朱德8.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39.7893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达到世界第二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倍以上,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479万人.这些巨大成就取得的原因是(  )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一国两制”D.改革开放9.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宏伟蓝图.最早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10.捷克斯洛伐克驻英国公使杨•马萨里克曾说过:

“如果你们[英国]牺牲了我的国家而能保住世界和平,我将是第一个向你们欢呼的人;但是如果不能,那么,先生们,愿上帝拯救你们的灵魂吧.”材料表明当时英国奉行的政策是(  )A.绥靖政策B.坚决抵抗法西斯的政策C.“门户开放”政策D.敌视社会主义的政策11.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

“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信中“此次军事行动”是指(  )A.敦刻尔克撤退B.日本偷袭珍珠港C.中途岛海战D.诺曼底登陆12.“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冷战消失了”的标志性事件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美苏争霸D.苏联解体 二、改错题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每小题有一处是错误的,请写出错误的内容并加以订正)13.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州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错误:

      ;订正:

      .14.公元前27年,凯撒实行元首制,实际上成了罗马第一个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错误:

      ;订正:

      .15.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错误:

      ;订正:

      .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16.读图,回答问题:

(1)请指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如图中      处;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意义.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57年,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克莱武指挥军队侵占了孟加拉,他放手让部下抢劫,自己一人就抢走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材料二1814年�1835年,印度输入英国的棉布从125万匹跌到30多万匹;而同一时期,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纺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英国侵略印度方式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的交流】材料一如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文明史交流中的作用.【文明的借鉴】材料二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美】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材料二评述了日本借用东西方文明的哪两件大事?

【文明的传播】材料三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线提供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在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往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隔离消失了.��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五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促进文明传播的根本原因,经济上的“隔离消失了”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文明的共享】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位主题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互联网是人类的共有家园,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试运用所学知识论述人类文明为世界各国共享. 

2016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

“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  )A.创办福州船政局B.收复台湾C.创办轮船招商局D.收复x疆【考点】左宗棠收复x疆.【分析】考查左宗棠的历史功绩.【解答】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军x疆,讨伐阿古柏,1876年,左宗棠率兵进入x疆,清军采取“缓进急战”的战术,在x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配合下,收复除伊利以外的x疆广大地区,在左宗棠的武力震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1884年在x疆设立行省.故选D. 2.201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念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人文主义B.三民主义C.自由主义D.马克思主义【考点】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解答】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选B. 3.如图《新申报》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共“一大”【考点】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解答】由图中“民国八年”、“曹汝霖”等可知,1911年+8年=1919年,此人物是五四运动时三个卖国贼之一,可以判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故选C. 4.“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

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①邓世昌②佟麟阁③赵登禹④王铭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考点】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华.【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卢沟桥事变的相关史实.【解答】1937年7月7日,日军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日双方在卢沟桥的反复争夺时,日本调集大批援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二三师师长赵登禹指挥部队奋起反抗,先后为国捐躯,为了纪念两位民族英雄,在北京设有“佟麟阁路”和“赵登禹路”,据此B符合题意.故选B. 5.“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

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材料中“打到外线去”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主力部队是(  )A.东北解放军B.刘邓大军C.中原解放军D.华北解放军【考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分析】本题考查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史实,重点掌握其历史意义.【解答】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故选B. 6.“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材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考点】土地改革.【分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解答】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故选A. 7.“悼词花圈献碑前,周围广场尽萧然.总想恩人功和绩,理应哀痛泪连绵”.这首“藏头诗”悼念的历史人物是(  )A.刘少奇B.彭德怀C.周恩来D.朱德【考点】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五运动知识点.【解答】材料是四五运动中人们悼念周总理的诗句.这是一首藏头诗,串联每句诗句的“头”是悼周总理��周恩来.故选C. 8.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39.7893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达到世界第二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倍以上,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479万人.这些巨大成就取得的原因是(  )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一国两制”D.改革开放【考点】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意义.【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解答】从材料中1978�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可判断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故选D. 9.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宏伟蓝图.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