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上第十一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案+反思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06520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二上第十一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案+反思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二上第十一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案+反思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二上第十一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案+反思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二上第十一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案+反思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二上第十一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案+反思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二上第十一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案+反思1.docx

《1二上第十一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案+反思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二上第十一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案+反思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二上第十一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案+反思1.docx

1二上第十一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案+反思1

统计教学案

单位:

年级:

二设计者:

时间:

2010年10月

课题

统计

课型

新授

案序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方块统计图,并能用方块统计图(涂色)来表示统计的数据

数学思考

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示理解算理,发展形象思维;借助于抽象符号概括算法,发展抽象思维。

解决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增强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方块统计图。

教学难点

用方块统计来表示统计数据

课前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具:

练习纸一张

理论支持

数学是抽象的,又是联系实际的,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生学习教学,既可以从课本中学,也可以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应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周围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实践。

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教学的热情,对数学产生兴趣,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这对所学的知识,记得住、记得牢、会运用。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 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二、新授

 

三、巩固,分组活动

 

四、总结

 

出示例题插图:

红红家的小院里养了—些可爱的小动物。

有哪几种?

(鹅.小鸡.小鸭。

)你能把这几种家禽数一数吗?

1.请学生说说可以用怎样的办法数出各种家禽的只数,再想一想,可以用怎样的办法表示各种家禽的只数。

2.请学生用摆图片的方法,一起对数据进行整理。

(逐步逐项出示象形统计图)

3.讨论:

你认为我们刚刚这种统计的方法好在哪里?

有什么不足?

可以怎样改进?

指出:

通常我们在统计一些物体的个数时可以用一些符号来代替实物图,这样一来就比较方便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的内容一如何统计。

(板书课题:

统计)

4.介绍:

我们在数这些家禽的只数时,可以用方块来代替实物图。

想一想:

这时一个小方块表示多少?

你会用方块表示吗?

5.出示一张方块统计图。

比较,这幅方块图与实物图相比有什么好的地方?

(更加简洁、明了。

提问:

你看这幅图,你知道了些什么?

小结:

在分类数一些物体的数量时,我们可以用一些符号来表示每种物体的个数,这样会比较方便,同时也能清晰、明了地通过这样的统计图,获得你想知道的信息。

1.结合情境,布置任务。

少年宫在假期里有四个兴趣班,以丰富小朋友们的假期生活,有哪四个兴趣班呢?

(出示四个小朋友的图。

请大家在自己所在小组内进行统计、调查,看一看每个兴趣班参加的人数情况。

2.介绍方法。

将自己调查的情况,用画√的方式,逐个记录在第91页的表格里。

4.指出:

刚刚我们根据调查,得到了一个记录表格,你会用今天掌握的知识,把调查的结果表示出来吗?

5.学生用自己最喜爱的颜色涂方格,完成统计图。

6.提问:

看着自己绘制的这幅统计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你认为哪个兴趣班参加的人数最多?

你建议哪个兴趣班应多开展活动?

为什么?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统计的结果?

你利用这种方法,最想去统计什么问题?

请你了解二十个同学,他们量喜欢哪种运动,并绘制表

 

学生找有几中小动物,数一数,再发言。

 

学生动脑思考,再举手发言。

 

生摆图片

 

学生讨论交流,

汇报。

 

学生动脑思考,汇报方法。

 

交流讨论有什么优点,再回答

 

学生回答问题,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讨论

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自己小组内统计

 

学生填写表格,

同桌交流讨论。

 

学生完成表格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

 

 

通过故事创设情境,既引出了数学问题,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故事中有尝试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然后指导学生主动探索,分类整理再合作交流,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学以致用!

学生将象形统计图抽象成方块统计图,体会脾方块图表示的统计结果更加清晰、简明!

 

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之前要学会数学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设计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所学知识得到运用,增强学生对面积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谈谈收获,并自选统计对象进行统计,进一步理解统计的意义。

附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

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

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课堂教学实录

一、活动导入。

师:

听说大家都特别喜欢上手工课是吗?

那你们的动手能力应该很强哦。

瞧!

老师这里有一张正方形纸片,我来折一折,考考你们的观察能力,看完老师折的后,你们有信心折的和老师的一样吗?

生:

有。

师: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老师是怎么折的?

猜一猜,这样折的结果会怎么样?

(课件展示)

生:

老师对折了3次。

生:

分成了8个一样的三角形

师:

请大家折和老师一样图形,有信心吗?

拿出准备好的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开始吧!

老师巡视。

师:

同学们折出和老师的一样的图形了吗?

生:

我折的和老师的一样。

师:

大的正方形纸片对折3次,打开后正方形发生了哪些变化?

仔细观察

生1:

有8个一样的三角形。

生2:

中间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大的正方形面积的一半,追问:

怎么看出中间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原来大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师:

谁再来说一说,现在你知道了大正方形这样对折3次,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

师:

揭示课题。

二、面积计算

师:

我来采访一下,儿童节的时候你们用钱买东西了吗?

你们用的是多大的钱呢?

生:

1元,5元,10元等

师:

我们一起来看看部分人民币,聪明的你能很快看出哪张纸币的面积最大吗?

最小的呢?

生:

100元的面积最大,10元的面积最小。

师:

看!

这是一张10元的人民币,做一张10元的人民币需要多大的纸呢?

就是要我们知道它的什么?

生:

计算出它的面积。

师:

现在呀,还不能计算它的面积,我们要先做什么呢?

生:

测量长和宽的长度。

师:

请大家先测量,并做好记录,完成表格。

全班交流。

师:

接下来请大家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下面三个图形的面积,先在练习纸上完成第一个图形。

(课件出示)

生:

把上面的小三角形移一下,变成两个小正方形。

就是10平方厘米。

师:

还有其它方法吗?

生:

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算出一半是5平方厘米,再乘2就是10平方厘米。

师:

看着同学们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老师真的很佩服你们,下面请大家看剩下的两个图形,你能知道他的面积是多少吗?

生:

第2个图形的面积是14平方厘米,我用平移的方法把他们都变成小正方形。

生:

老师!

我还有更简便的方法,这也是个轴对称图形,一半是7平方厘米,一共就是14平方厘米。

师:

第3个图形的面积呢?

谁来?

生:

第3个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一半是11平方厘米,一共是22平方厘米。

师:

这么多方法中,一般先想到的是先移再算。

瞧!

小明家的墙壁铺满了瓷砖,每块瓷砖的边长是4分米,请大家帮着算一算:

墙壁一共铺了多少块瓷砖?

请大家在练习纸上想办法算出瓷砖的块数。

生:

40块瓷砖。

师:

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

用平移的方法,变成一个个小正方形,再数出来。

生:

每行5个小正方形,有8行,就是40块。

师:

墙壁的面积就是40块瓷砖的面积那么大,要知道40块瓷砖的大小,还要知道什么呢?

生:

还要知道一块瓷砖的面积是多少。

师:

请大家算出边长是4分米的瓷砖的面积,再算出墙壁的面积。

(学生到前面展示练习纸)

小结:

40块瓷砖的面积就是墙壁的面积,我们还必须知道一块瓷砖的面积才能算出一共的面积。

三、探索周长和面积的联系和区别。

师:

请大家看,这是一块种有白菜和萝卜的地,(课件出示)用蓝色描一描两块地的周长,再说一说它们的周长相等吗?

面积呢?

生:

周长相等,中间的线两个图形都有,每个图形的周长都是长加宽加中间的线。

师:

面积也相等吗?

生:

面积不相等,萝卜地的面积大。

师:

用一句话说一说,这两个图形什么相等,什么不相等?

生:

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师:

如果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那么面积不一定就相等。

为什么面积会不相等呢?

生:

两个图形的形状不一样。

师:

看这两个图形,他们的形状也不一样,周长还相等吗?

课件出示:

这两个图形都是用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所以面积都是8平方厘米,周长也相等吗?

生:

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是12厘米,第2个图形的周长是16厘米。

师:

用一句话说一说,这两个图形什么相等,什么不相等?

生: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小结:

同学们!

形状不同的两个图形,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等。

师:

同桌合作,每人拿出准备好的6张正方形纸片,用12个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在活动之前,先想想,表格的前面老师加了一个摆法,谁来说一说可以怎么摆呢?

生:

先摆1排,再摆2排,摆3排。

师:

请同桌两人合作摆一摆,做好记录。

生:

学生自己活动,老师巡视。

师:

展示完成情况。

小结:

我们知道了周长和面积的关系了,谁来说一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

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可能不相等。

生:

我还知道了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也不一定相等。

课件出示:

清湾村有一个正方形的养鱼池,在养鱼池的四角都栽有一棵树。

现在要扩大养鱼池,扩大后的养鱼池的形状仍然是正方形,面积是原来的2倍。

不移动这4棵树,能做到吗?

师:

我们来看看小明所在的青湾村的养鱼池的扩建,请大家读题,你了解了那些必要的信息呢?

生:

扩建后的养鱼池的面积是原来的2倍。

生:

4棵树不移动。

生:

扩建后的养鱼池还是一个正方形。

师:

能做到这些要求吗?

我们来看看折纸活动对我们的启示。

(课件出示)

生:

折纸活动中,大正方形中间的小正方形就看作养鱼池,外面的大正方形就可以看成是扩建后的大正方形,且面积是原来养鱼池的2倍,4棵树都没有移动。

师:

折纸活动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能做到是吧!

我们知道了怎样扩建养鱼池,如何来设计画图呢?

(请欣赏扩建的方法,课件展示)

四、欣赏图形。

师:

我国古代的人民早就对简单的几何形状和图形有了认识,我们一起来看看。

生:

读一读“你知道吗”(欣赏图片)

师:

这节课我们一起计算了图形的面积,知道了周长和面积的关系,并且能灵活运用,老师非常喜欢跟你们一起学习的这种感觉,这节课大家的感觉怎么样呢?

能一起交流吗?

生:

计算图形的面积要仔细观察,说不定就能发现简便的方法。

生:

知道了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生:

知道了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课堂教学反思

这节课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是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及面积单位之间的转化后的练习课,本节课对学生的要求很高,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尤其是帮主学生理解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回顾整节课,课始的折纸活动,把一个正方形纸片对折3次,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使学生能想到分数,还能想到面积的大小,进而知道图形中间的小正方形的大小是原来正方形大小的一半,为最后的智力冲浪做铺垫。

但是在提问的技巧上还要进一步简化,使学生通俗易懂,如:

教学中提问:

正方形纸片对折3次,打开后正方形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充分发挥你的想象。

同学们就充分发挥想象,不但回答不到点子上,还浪费了不少时间。

可以这样提问:

正方形纸片对折3次,打开后你能想到什么数,能看到几个三角形和正方形?

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注意力就能集中到本节课的内容上来。

数学提问是一门技巧,低中年级学生还不能适应成人化的语言,因此,对问题的提问就特别重要,通俗易懂,才能使他们学得更好!

一节好的课,不但能使学生学到数学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引起数学的思考。

本节课在巧算面积时,大部分学生都是移动三角形,组合成正方形。

老师的一句话就激发了一个学生的不同解法,我是这样提问的,看看图形本身的特点,不移动能算出图形的面积吗?

一个学生马上就想到了,这个图形本身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我们只要算出一半,再乘2就全部的面积了,进而引起其他学生的深入思考,原来还可以这样来计算图形的面积。

本节课,我最大的体会是学生快乐了,老师才能快乐。

设计出一节能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产生数学思维,使课堂充满着活力,才是老师最大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