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风俗人情 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0476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风俗人情 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风俗人情 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风俗人情 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风俗人情 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风俗人情 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风俗人情 单元集体备课.docx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风俗人情 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风俗人情 单元集体备课.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风俗人情 单元集体备课.docx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风俗人情单元集体备课

风俗人情

1 社 戏

童年是记忆深处的一颗火种,童年是人生初始的一缕阳光。

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回忆起童年生活时,对当时的人和事,更能感受到其独特的温馨与浪漫,更能体会到那段时光的纯真与美好。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的情节。

2.学习记叙详略得当的方法。

3.体会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

4.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感受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歌曲《童年》)

童年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长大后,回忆往事时,更是怀着一种浪漫情怀。

大家的童年一定是丰富多彩的,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事情。

几位同学讲得很好。

的确,童年的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个欢快跳动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

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我们陪伴童年鲁迅走过了充满童趣的生活,今天我们将追寻鲁迅儿时乡村生活中的一段难忘的经历,去品读他写的小说《社戏》。

小说写的人与事不一定都是真人真事,但我们也能从中看出鲁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惮(dàn)

絮叨(xùdɑo)怠慢(dài)撺掇(cuānduo)

凫水(fú)潺潺(chán)蕴藻(zǎo)

家眷(juàn)皎洁(jiǎo)漂渺(miǎo)

纠葛(gé)

(2)解释下列词语。

归省:

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省,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行辈:

辈分。

惮:

怕,畏惧。

撺掇:

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自失:

指听得出神而忘了自己。

旺相:

茂盛。

怠慢:

招待不周。

屹立:

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疏疏朗朗:

形容稀疏的样子。

扫兴:

正当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

兴,兴致。

纠葛:

纠缠不清的事情。

葛,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

2.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三闲集》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3.创作背景。

课文节选自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小说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3次看戏的经历:

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的小村看社戏。

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的部分。

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根据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交流点拨】线索:

看社戏。

(1)看戏前(1~9):

平桥乐土,盼望社戏。

(2)看戏中(10~30):

月下行船,船头看戏。

(3)看戏后(22~40):

月夜归航,偷豆余波。

2.围绕看社戏这一中心情节,全文先后写了哪些具体情节?

【交流点拨】随母亲归省平桥村——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夜航去看戏——赵庄看社戏——归航偷豆——六一公公送豆。

3.课文详细写了哪些情节?

围绕这些情节,作者描述了许多丰富的内容。

这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怎样难忘的印象?

【交流点拨】

(1)文章详写的情节有:

戏前波折、夜航去看戏、赵庄看社戏、归航偷豆。

(2)①戏前波折,扣人心弦,让人看了心潮起伏;②乡间的夜景真美;③有一群好伙伴;④夏夜孩子们自己驾船去看戏,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⑤看戏;⑥罗汉豆真好吃;⑦偷豆,虽然是“偷”,但是很有趣。

4.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交流点拨】记叙“我”幼时在平桥村看社戏的一次经历。

(二)深层探究。

5.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是乐土”?

【交流点拨】

(1)平桥村:

“离海边不远”“极偏僻”“临河”“住户不满三十家”,村民以“种田”“打鱼”为业,整个村庄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极偏僻、落后的小村庄)

(2)作者说“在我是乐土”,主要原因有:

①“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②可以免读《诗经》之类难懂的书;③可以钓虾、放牛,体验自由快乐的生活。

作者说“在我是乐土”,既表明了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了“我”对平桥村的深厚的情感。

6.自读第4至10段,概括出表现“我”心情变化的词句,说说这样详写的作用。

【交流点拨】心情变化:

盼望——焦急——失望——猜测——沮丧、赌气——高兴、有希望——兴高采烈。

这样写突出了要去看社戏的迫切心情,为下文写看社戏的乐趣做铺垫。

7.看社戏出发前遇到了哪些波折?

又是怎样解决的?

为什么要详写这些波折?

【交流点拨】看社戏前确实遇到了一些波折,如一时叫不到船,母亲怕外祖母担心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等,还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我”的扫兴。

然而,这些“困难”又逐一地被小伙伴们解决了:

八叔的航船回来了,小伙伴们和“我”一起去看社戏。

叙事非常翔实,这样写突出了双喜等小伙伴的友爱、聪慧的品质,同时也显得文笔曲折,文意跌宕。

8.社戏好看吗?

为什么?

【交流点拨】社戏不好看。

理由在于:

①想看铁头老生翻筋斗,但那老生却不翻;②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③最怕看到的“老旦”唱个没完没了。

另外,大家“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这些表现,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9.你如何理解“偷”罗汉豆这一行为?

【交流点拨】“偷”中凝结着小朋友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中跳动着小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内心,“偷”中反映着小朋友们周到细致、天真淳朴的天性。

“偷”,一改一般意义上的“品德败坏、遭人唾弃”的意义,而成为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课文写了“我”的家乡的文化习俗——社戏。

请你想想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文化习俗,与同学们交流交流吧!

【交流点拨】示例:

在我的家乡,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多样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就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时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时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重点熟悉了小说《社戏》的故事情节和作者的行文思路,知道了《社戏》是以“社戏”为线索,按照“盼社戏——看社戏——忆社戏”来组织材料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社戏》中提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赏析文章写景的妙处。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人物赏析。

1.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

其他人物有谁?

【交流点拨】小说主要描写了双喜,其他人物有:

“我”、母亲、外祖母、桂生、阿发、六一公公。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双喜这个人物的印象。

【交流点拨】

(1)“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

(聪明)

(2)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不可靠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

①船又大;②迅哥儿向来不乱跑;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热情、机灵,考虑周全,善解人意)

(3)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

说明他已经看过戏了,这一次是特意陪“我”的。

(聪明、细心、友爱)

(4)归航偷豆时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

(考虑事情周全)

(5)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

(考虑事情周全)

(6)双喜送“我”回到家说:

“都回来了!

那里会错。

我原说过写包票的!

”(能干、做事有始有终)

(7)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

(机灵)

小结:

双喜是一个聪明、热情、机灵、能干、友爱、善解人意、考虑周全的好孩子头儿。

3.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桂生、阿发、六一公公这几个人物的印象。

【交流点拨】桂生:

没有给“我”买到豆浆,要给“我”舀一瓢水来喝,以补偿对“我”的歉意,他还想出了偷罗汉豆的主意。

(热情)

阿发:

阿发提议偷自己家的豆,不说“摘”而说“偷”,只因为瞒着大人。

(纯真无邪、憨厚无私)

六一公公:

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轻加责备,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是“应该的”。

亲自送豆给“我”吃,“我”夸他的豆好吃,他“竟非常感激起来”。

(淳朴、好客)

(二)语言品析。

4.品析句子。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交流点拨】“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我”欢喜轻快的心情。

(2)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

(句中哪几个动词用得巧妙?

妙在哪里?

【交流点拨】“点”“磕”“退”“上”“架”等动词,十分准确地展示了几个少年驾船技术的熟练,同时也表现了大家去看戏时的愉悦心情。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交流点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远山来陪衬,既形象真切,又突出了船行之快,也突出了“我”急切、兴奋、喜悦的心情。

5.小说的结尾应如何理解?

【交流点拨】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

其实那夜的戏并不怎么好看,那夜吃的豆也是普通的罗汉豆,“我”怀念那夜的戏和豆,实际上是怀念平桥村朴实、勤劳、聪慧的小伙伴们和有趣的生活。

“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手法探究。

6.朗读第10~13段、第22、23段,思考:

这几段调动了哪些感官?

描写了哪些景物?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描绘了豆麦、水草的清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皎洁的月光,闪亮的渔火,宛转悠扬的笛声,孩子们的欢笑声等。

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船航行时的“潺潺”水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方法,化静为动,如表现船行之快,“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烘托出了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四)课堂小结。

平桥归省乐趣多,钓虾放牛多快活。

登船看戏心难耐,月夜行船景动心。

船头看戏难尽兴,月下归航拾豆趣。

童年美好易消逝,劝君惜取眼前时。

三、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你记得哪个季节的美丽月夜?

请你运用从课文中所学的写景技巧也写一段夜景。

(100字左右)

【交流点拨】示例一:

一轮明月高挂天空。

我站在尖顶高塔上,风吹起蔷薇的花瓣,轻抚过我的脸颊。

水晶般的夜空,寂静幽邃,宛如镜花水月,一触即逝。

蟋蟀高唱着梦的旋律,缓缓地流入我的心中。

在树的黑色剪影下,一片落叶掉落,那枯黄,在月夜燃烧,掉落,静止…… 示例二:

在一个寂静的月夜,我漫步走过荷花池边,微风轻柔地抚摩着我的脸庞,那么惬意,那么舒坦。

耳边传来一阵阵蛙鸣,青蛙们都不甘寂寞地从荷花池中探出头来,四处张望着,好一派和谐的夏夜美景。

2 回延安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又一批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在延安学习、生活、战斗、成长,和延安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这些人后来又离开延安奔赴全国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这些人离开延安以后,并没有忘记延安,而是对延安魂牵梦萦。

若干年后,他们又回到了延安,当看到那熟悉的山山水水和热情的乡亲时,他们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1.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特点。

2.体会比、兴的表现手法和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体会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领会诗人对延安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自觉地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

”(播放音频)

同学们,刚才播放的这首民歌就是具有陕西风情的信天游《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这是一首颂扬红色政权的歌曲,全曲用西北人民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革命历史史实。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作家贺敬之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诗歌——《回延安》。

(板书:

回延安)看看中国的革命圣地延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温暖记忆。

二、自学指导

(一)——预习与交流

1.作者介绍。

贺敬之,诗人和剧作家,1924年生于山东峄县(今枣庄台儿庄)。

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

1946年离开延安,去华北根据地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和文艺领导工作,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2.创作背景。

诗人1940年奔赴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1946年因工作需要离开。

诗人在延安的六年中,受到了革命的教育和锻炼,经历了生命中最难忘的一个时期。

1956年,与延安阔别十年之后,诗人从北京重回延安,参加在那里召开的西北五省青年造林大会,受到延安人民的热情接待,看到了十年中延安的巨大变化,内心充满激动和喜悦,就写下了这首抒情色彩浓郁的诗歌,歌颂了党中央的伟大,表达了对延安人民的深厚而真切的无产阶级感情。

这首诗发表在1956年6月的《延河》上。

3.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白羊肚(dǔ)  树梢(shāo)  糜子(méi)

满窑(yáo)脑畔(pàn)气喘(chuǎn)

眼眶(kuàng)

4.将课文诵读两遍,结合课外所查资料,说说这首诗及“信天游”的特点。

【交流点拨】格式上每两句一节,押一韵。

往往是上句旨在比兴,下句道出本意,一般一节表达一个意思,也有几节组成一个部分,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

这种形式叫作“信天游”。

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

歌词一般以七字二二三式为基本格式,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

调子自由,单纯易唱;每段常转韵,多用比兴、叠字和衬字。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

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

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

因此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谐,不加修饰地透着健康之美。

信天游的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三、自学指导

(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大声读课文,分别用三个字给每部分起个名字,并说说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

回延安。

表达诗人离别延安十年后,再踏上延安土地时的兴奋、激动以及见到亲人的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

忆延安。

回忆十年前在延安的生活,展现诗人和延安的血肉关系、母子深情。

第三部分:

话延安。

描写亲人欢聚一堂、亲切叙旧的热烈场面。

第四部分:

看延安。

写今天在延安城看到的崭新面貌,表现对延安建设成就的赞美。

第五部分:

祝延安。

回顾延安的光荣历史,展望延安的锦绣前程,表达作者的惜别之意。

2.自由读课文,说说每部分应读出怎样的感情。

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

激动、跳跃;第二部分:

深厚;第三部分:

真挚、亲切;第四部分:

热情、明快;第五部分:

激越昂扬。

3.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热烈、欢快、亲切、昂扬)的基础上齐读全诗。

4.延安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贺敬之的诗歌中的?

【交流点拨】延安是以一位“母亲”的形象出现在诗歌中的。

具体语句: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母亲延安换新衣”“再回延安看母亲”等。

(二)深层探究。

5.在诗歌的第一部分中,诗人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交流点拨】

(1)用表示大幅度动作的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其内心的激动,如“抓、贴、搂、扑”等。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在的动作,传神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如果只是运用“激动”“兴奋”等词语,势必无此效果。

(2)省略号的运用能启发读者的想象,使人觉得诗歌除了诉诸文字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尽之意,无法一一陈说,从而让读者去体味、联想。

6.第一部分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双手搂定宝塔山”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再次把思念之情推向高潮。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延安比作母亲,把对延安的热爱表达出来了。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渲染了欢乐的气氛。

7.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作者些什么?

诗歌是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么写?

【交流点拨】“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这句具体地写出了诗人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

延安的“小米饭”,延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哺育诗人成长,因此,诗人像吃奶的羊羔“眼望着妈”一样,对于延安感激不尽;就像树梢、树枝、树根紧紧连在一起一样,延安的父老乡亲与诗人同样是血肉相连,那里是“亲山亲水有亲人”!

  诗歌表达不宜直白,内容、文字要概括,形象与思想要具体,正因如此,这首诗运用了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比兴、借代、拟人等,揭示了诗人对于延安热爱、感激的原因。

【小结】诗歌第一部分通过“抓”“贴”“搂”“扑”等词语,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踏上延安土地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与激动。

第二部分忆当年,写延安在思想、生活上对自己的养育,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热爱、眷恋之情。

四、板书设计

回延安

贺敬之

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

五、拓展延伸

贺敬之用“信天游”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为我们带来了一首经典的好诗,请同学们模仿《回延安》的形式,试着创作一段信天游。

【交流点拨】要能体现信天游的句式特点。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研读了诗歌的前两个部分,感受到了“信天游”自由奔放的节奏感,这节课我们继续研读后三个部分,感受作者的深厚情感。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1.第三部分主要写诗人与延安亲人相见时的场景,请分析诗人是怎样表现亲人相见时的热烈、真挚之情,延安人的成长和他们美丽、淳朴的心灵的。

【交流点拨】

(1)环境的烘托、渲染,说明延安人的热情好客。

(2)选取有代表性的老爷爷、中青年和小娃娃三代人的典型形象,写出了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

(3)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侧面反映谈话双方情投意合,谈话内容异常丰富。

2.第四部分中“母亲延安换新衣”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这一部分是如何具体写的?

【交流点拨】

(1)用“换新衣”写延安的变化,是拟人手法。

这样写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包含着丰富的情感。

(2)在具体描写延安变化时,诗人选择典型的材料,用排比、铺陈、复叠的手法,使延安之“新”跃然眼前。

3.第五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

想一想,诗人为什么要将这部分内容放在最后?

【交流点拨】这是进一步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的功绩,歌颂党和党的领袖。

这样写既能突出延安的“特殊性”,即“个性”,又能进一步表达诗人热爱延安的原因。

读者读到这里,对于延安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地位,怎能不油然而生敬意!

但是,这样写并不是标语、口号式的,诗人赋予这段光辉的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使人读来毫无枯燥、说教之感,相反,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前进,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4.本诗于1956年3月9日写于延安,当时作者并没有离开延安,那么以“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结尾是不是与现实矛盾呢?

【交流点拨】不矛盾。

“再回”紧扣题目和开头第五句“……几回回梦里回延安”中的“回”字,首尾呼应,结构圆融。

虽然诗人还未离开延安,但离开延安是势在必行。

诗人怎么舍得呢?

因此,诗人用了这样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结尾来表达自己与延安无法分割的感情。

同时,这样的结尾还包含了诗人对延安必定会与祖国各地一样,飞速发展,大步前进的预见。

因此,诗人人虽没有离开,但思想已经飞到了将来。

诗人顺着历史的合乎逻辑的发展,预见未来延安更为动人的情景,因此,到了那时,他希望“再回延安看母亲”。

这样的结尾,正是言简意赅,意深而情更深!

5.诗歌运用了大量的叠字、口语,请说说其特点和作用。

【交流点拨】叠字的大量运用,带有陕北口语的特色,表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诗中的叠字词语,有表事物的,如“树根根”“羊羔羔”等;有表数量的,如“几回回”“几根根”“一口口”“一条条”“一排排”“一座座”等;有表情态的,如“紧紧”“飘飘”“团团”“高高”“滚滚”等;还有表颜色的,如“白生生”等;还有如“登时”“莫要”等陕北口语的入诗,都给人一种自然淳朴之感,对诗人形象、生动地抒发热爱延安、赞美延安的强烈感情起了很大的作用。

6.把“回延安”改成“去延安”“到延安”好不好?

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好。

“回”字说明作者犹如一个远离家乡、久别母亲的孩子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更能表达出诗人与延安有一段特殊的经历和特殊的感情;“回”是全诗的诗眼,全诗紧扣一个“回”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和赞颂,如改为“去”“到”没有上述表达效果。

7.作者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来写这首诗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第一,抒情性强。

(1)抓住自己对延安的亲情来写,反复咏叹。

(2)诗歌前后相承,紧扣住延安来写:

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

第二,描写陕北农村生活场景,富有地域特色。

第三,语言上具有信天游的某些特点,让诗作仿佛有口头传唱的意味。

三、拓展延伸

阅读贺敬之的另外一首信天游《桂林山水歌》,请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简要赏析。

【交流点拨】这既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又是一曲深情的祖国颂。

诗的开篇就把读者引向一种让人神往的艺术境界,神姿仙态,如情似梦,山环水绕,令人陶醉。

既抓住了桂林山水的自然特征,又富有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

但诗人没有停留于单纯描摹桂林山水上,而是借以抒发自己对于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寄情山水,心潮起伏,进而抒发一个革命战士对祖国的深挚感情。

诗的结尾更是神来之笔,诗人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情赞美伟大的祖国和英雄的人民,让人们仿佛透过眼前的桂林山水看到另一幅更为壮丽的图景:

全国人民正在运用彩笔,挥汗如雨,到处创造更新更美的“桂林山水”。

这是诗人战士情怀的流露,有着共产主义理想的闪光。

3 安塞腰鼓

1997年香港回归的庆典上,有一群西北汉子演绎了一段“绝活儿”,当时有人曾这样形容:

表演起来有股熊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牛劲,看了让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来劲。

大家知道这么让人有劲的“绝活儿”是什么吗?

那就是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片段)

同学们,刚才你们观看的这一段如火一样热烈的舞蹈,就是我国大西北黄土高原上有着“天下第一鼓”美称的安塞腰鼓。

在这样激越的舞蹈面前,我们谁都会觉得它美好、精彩。

可是真要我们用文字去描述这舞蹈,却又会觉得很难很难,会感到言语的匮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