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929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_精品文档.doc

《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_精品文档.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_精品文档.doc

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于秀芝

内容提要:

本文阐述了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特征和师德的原则;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教学和服务质量;提高教职工精神素质的重要手段;教职工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并分析了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分析及工会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教职工职业道德工会作用

所谓职业道德,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的约束机制。

在高校,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必须结合教职工的职业劳动实践来进行。

近些年来,由于职业道德滑坡,有些员工在工作中出现三心二意,敷衍塞责的行为,有些教职工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仍缺乏职业荣誉感、责任感。

因此,重视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工会在这方面有着重要的教育责任。

一、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意义

(一)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特征

教职工职业道德是有鲜明的特点和特殊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示范性。

“师者,人之模范。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大,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的青年。

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事,乃至气质、性格等,都对学生起着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对教育者的要求很高,这种要求得到了满足,教职工师德的示范性就显示出不可替代的巨大力量。

2、自觉性。

教职工用师德调控自己的行为是以自觉为前提的。

因为教职工在教育活动中,持什么态度,投入多大精力,是难以用行政监督和经济惩罚去规范的,而主要是教职工自身的师德高低决定的,师德越高,自觉性越强,态度越积极,投入精力也越多;反之,离开了自觉主动性,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基本特征就难以显现。

3、奉献性。

教职工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要求更高、更全面,教职工的工作是艰苦的、繁重的,无止境的劳动,这种劳动的价值是无法用具体尺度来衡量的,是不可能换回等值的报偿的。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用以调节自己劳动态度的职业道德要求就必须是以无私奉献为主。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捧有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质,特别在当今体制转轨、利益调整、碰撞的改革形势下,更需要无私奉献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情操。

(二)师德原则

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最重要的是遵循教育规律和道德原则制度,使师德修养和建设有章可循,应当遵循规律和道德原则。

1、“底线”原则。

师德行为规范作为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应当是绝大多数教职工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基本标准,而不应当是少数人经过努力才能够达到过高要求,以便于考核评估。

2、创新原则。

要在继承师德形成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的要求,在师德、内容、手段与方法等方面坚持创新。

3、针对性原则。

从当前教师队伍的实际及存在的普遍问题出发,深入研究和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措施,注重质量和实效。

4、系统性原则。

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一要全面,二要高规格。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及方法,还要考虑教职工的可接受性,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使教职工职业道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在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中发挥作用。

(三)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1、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学和服务质量。

大学的理念是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

大学有两种职能,第一种是传授知识,第二种是创造知识。

大学是一个具有最忠诚的客户的组织。

大学一般地讲,学生作为客户,那我们老师就要满足学生的需求。

大学的教职工队伍必须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对学生有特殊的偏爱,是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的员工组成。

教师的主要职责要从“传授知识”向“培养人才”转变,必然要把开发学生的智力、指导学习方法、训练学习能力、培养健全人格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

教师是一种特殊职业,它的工作对象,不是其他职业的商品、服务,而是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

因此,她被比喻为“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998年剑桥大学校长Boens在会见中国大学代表团说:

“我们首先关心的是剑桥大学在教学与研究中应该有所创新。

”同时,这所学校教师的敬业传统和精心的教学管理也是人们熟知的。

它数百年来培养出了培根、牛顿、达尔文、麦克斯韦、汤姆逊、卢瑟福等一批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近百年又培养出了68位诺贝尔获奖得者。

可见,一个高校强大的师资力量,教师的兢兢业业、知识更新,富有开拓创新,教学内容上方法上得当、先进,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创新人才是何等重要!

2、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教职工精神素质的重要手段。

对教职工的严格要求是社会对我们的规范,是教职工在进行职业活动时应遵循的、客观外在的道德要求,这个要求只是在成为了教师个人的、主观的、内在的道德信念后,才能成为教职工个人自觉的行为准则。

教职工的精神素质提高了,就能牢固树立以一种对社会、对学生的强烈责任感。

3、职业活动是教职工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从人类的发展看,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自我塑造的发展史。

美国职业专家指出:

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需五年就会跌入低薪。

因此,我们教职工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坚持不断学习,及时充电,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二、对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我们对我院部分教职工、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涉及教职工当前比较关心的问题,对近期国内外一些重大事件的看法,对新形势下高校改革、对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和理论学习的看法和建议等几个方面,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从总体情况下,教职工的思想状况主流是好的,体现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总体倾向。

主要有以下特点:

·政治敏锐,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尤为关注。

大家对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大学生、下岗职工、农民工就业问题等问题表示极大关注。

·对高校改革和发展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

如提出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专业设置,学科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对师德师风教育、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德育工作、文明校园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但在问卷调查中也反映出教职工存在的问题:

如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关心较多,对高校发展建设关心不够。

(见表一、表二)本次共发给02级学生110份问卷,收回有效卷94份。

l本次问卷调查共计10个问题,其中第1、2个问题是分别教师、职员职业道德水准的总评,情况如下:

表1-1

评价标准

选择人数

所占比率%

1题

2题

1题

2题

满意

21

6

22.3

84

6.4

57.4

比较满意

58

48

61、7

53.2

不满意

15

36

16

40.4

由上表可以看出:

学生对教师的总体满意率高于职员。

表1-2

内容

评价标准

所占比例%

一般

不是

一般

不是

基本满意率

您认为我院的教师是否忠诚教育事业,履行教师职责

39

50

5

41.5

53.2

5.3

92.3

您认为我院的教师是否自强不息,不断创新

18

60

16

19.1

63.8

17.2

82.3

您认为我院的教师是否求真务实,治学严谨

24

56

14

25.5

59.6

14.9

85.1

您认为我院的教师是否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

34

48

12

36.2

51.1

12.8

87.2

您认为我院的教师是否遵守教育法规,倡导优良学风

47

41

6

50

43.6

6.4

93.6

您认为我院的教师是否关心爱护学生,自觉教书育人

39

43

12

41.5

45.7

12.8

87.2

您是否提倡“师德一票否决制”

30

64

31.9

68.1

由表1-2可以看出学生对教职工的基本满意率超过80%,对老师的工作非常认可,尤其从第9个问题足以看出学生对老师的宽容与理解。

l问题10为开放式问卷,学生认为我院教职工职业道德不足之处在于服务于学生的意识不强,盲目凌驾于学生之上;

l没有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l没有处理好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的关系;

l尤其是个别部门及个别人对学生不够尊重,严重影响到教职工群体的形象,令学生极其反感。

建议改进措施:

l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l尤其要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制度约束;

l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与提高。

三、加强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师德的时代内涵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全国教师提出了希望,这就是:

志当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综合。

它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内容。

具体说来:

一是师品,德高为师。

教师能否成为一名称职的伯乐,取决于他的修养、情操、师德以及他的学识才华等等。

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形成负有责任。

二是师智,学高为师。

教师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授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要自觉指导学生的学习。

三是师能,技高为师。

要有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科学性、艺术性高度地统一起来。

四是师表,身正为师。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师范者。

古人说: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我们教师既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培育学生人格的“人师”。

(二)发挥工会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要卓有成效的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一要靠教育,二要靠管理,需要建立健全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学习培训机制、宣传机制、考评监督机制激励约束机制。

1、学习培训机制。

要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的基本要求,广泛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使教职工在行为选择上有规可循、规范教师的行为,逐步提高教职工的师德水平。

2、建立宣传机制。

工会要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树师表形象,树师德典型”为主题的宣传工程。

如举办师德报告会、师德演讲活动、征文活动等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使教师在各种活动中得到熏陶和教育,形成人人重师德、个个讲师德的良好氛围。

3、建立考核机制。

建立师德考核指标体系,并将其标准量化。

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师德不合格的教师不能上岗。

4、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对师德高尚、业绩显著的教职工予以表彰和重奖;在同等条件下对师德优秀的教职工在晋级、评聘、职称评审等方面予以考虑。

参考文献

[1]王东奎:

《论师德与公民道德的关系》:

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张维迎:

《大学的逻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作者简介:

于秀芝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工会主席教授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